美国成功进行地基中段拦截试验

来源 :太空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en_1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成功进行地基中段拦截试验
  
  美国国防部2008年12月5日宣布,美国东部时间12月5日下午3时29分,美军在太平洋上空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地基中段拦截试验。此次试验是地基中段防御系统的第8次拦截试验。
  试验中,靶弹从阿拉斯加州科迪亚克岛发射,飞行期间,靶弹充分模拟了朝鲜和伊朗导弹的弹道和速度,并释放出诱饵迷惑拦截弹,以保证本次试验的针对性。拦截弹从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升空,雷锡恩公司研制的大气层外杀伤飞行器在太平洋东部上空200千米处成功探测、跟踪、识别并拦截了靶弹。试验中,改进型早期预警雷达、海基x波段雷达和AN/TPY-2雷达的性能均得到验证。此次试验是海基x波段雷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是海基X波段雷达首次与其他传感器共同为拦截弹提供跟踪数据和制导瞄准点。(雨思)
  
  俄在2020年前将部署新型导弹系统
  
  俄罗斯将在2020年前重新部署具备核能力的洲际导弹。到2015年~2020年以前,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将拥有经过改进的完备导弹系统。即使在敌方使用反导防御对策的情况下,新型导弹系统也能够执行多种任务。俄罗斯导弹部队正在考虑将新导弹系统部署作战,并逐步完善其功能。
  军队已开始大规模生产白杨-M三级弹道导弹,该导弹射程10000千米,能够部署在固定和移动发射台上。俄罗斯新型洲际弹道导弹库本质上将是在白杨-M基础上建造而成。具体部署情况尚未透露,但已明确数量要少于目前水平。从2009年12月起,俄罗斯将开始部署新型RS-24导弹,该型导弹与白杨-M类似,但可携带多用途弹头。(雨丝)
  
  雷锡恩不断为爱国者导弹升级
  
  根据最近获得了一项合同,雷锡恩公司将通过增强爱国者导弹应对和摧毁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的能力来实现其性能升级。
  位于阿拉巴马州红石的美国陆军航空与导弹司令部授出了这项价值7740万美元的合同,要求把166枚爱国者-2导弹升级到增强型制导导弹。
  雷锡恩公司是爱国者系统和所有改进型集成的主要承包商。雷锡恩集成防务系统公司爱国者项目的负责人表示,把爱国者爱国者-2导弹升级到该型可以确保陆军和使用爱国者的其他伙伴有能力防御先进的空气喷气式导弹和战术弹道导弹。
  雷锡恩公司一直专注于改进爱国者的软硬件,从而确保爱国者能够应对所有已知的和潜在的威胁。这项合同的工作将由雷锡恩IDS负责推进,截至到2011年8月完成。(雨丝)
  
  伊朗在海军军事演习中试射中程导弹
  
  据法新社报道,伊朗于2008年12月7日在阿曼海域上的一次行动中试射了一枚舰舰导弹。报道称,伊朗海军的一艘军舰发射了胜利2中程舰舰导弹,并命中了30千米外的目标。法新社没有详细透露该导弹的性能数据,只说这是伊朗第一次试射该型导弹。
  伊朗还正在研制一种射程达到2000千米的液体燃料推进导弹——流星-3弹道导弹。该导弹的技术源于朝鲜的劳动导弹。(雨丝)
  
  美关注在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选择性方案
  
  美国军方正在研究,如果新当选总统奥巴马不再与波兰就拦截器第三个部署点进行谈判,扩大导弹防御系统覆盖面还有哪些其他方案。
  北美航宇防御司令部兼美军北方司令部司令维克特-雷诺特称,正与导弹防御局就不再与欧洲谈判的选择性方案进行讨论。备选方案可能包括两级段拦截器和三级段拦截器。目前部署在阿拉斯加和加利福尼亚的拦截器都是三级段,计划用于欧洲的是两级段。(雨丝)
  
  法国加速开发新型防空系统
  
  据美国国际预测网站2008年12月9日报道,法国正在调整其导弹设计和采购计划。法国希望加速导弹防御系统的工作,即地面反导防空系统,其改进后的产品将能够拦截诸如飞毛腿类型的弹道导弹,随后,法国还将推出具有更强能力的产品以对付更先进的导弹威胁。
  此外,受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冲击,法国宣布削减海军的SCALP采办计划。这款新导弹将主要用于装备法国水面舰艇和潜艇,但是法国仅仅采购200枚。(雨丝)
  
  美国海军试射标准-2BloxkⅢA导弹
  
  据雷锡恩公司网站2008年12月10日报道,作为美国海军造船试验和作战试验的一部分,美国海军试射了7枚雷锡恩公司生产的标准-2防空导弹。
  此次试验在南加利福尼亚州濒海靶场进行,4枚导弹由美国海军的斯托克代尔号导弹驱逐舰和特克拉斯顿号导弹驱逐舰发射,其余3枚导弹由安提坦号导弹巡洋舰发射。
  标准-2 Block ⅢA导弹能够拦截低雷达横截面的威胁目标,能够进行高机动飞行,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区域防御导弹。(雨丝)
  
  韩国获得第一批爱国者导弹
  
  据太空战网站2008年11月28日报道,韩国空军已经接收到了第一批美国生产的爱国者导弹,用于保护韩国免遭朝鲜的攻击。从德国购买的这批导弹将取代目前陈旧的奈基防空导弹。
  韩国空军计划花费大约7.1亿美元在2年内部署2个营的爱国者导弹系统。韩国空军没有公布已经接收多少套爱国者系统,韩国此前曾宣布计划购买48套爱国者-2系统。(雨丝)
其他文献
太空行走的训练经验    75、国外航天员太空行走训练有何经验?  国外航天员太空行走训练的一般性经验是:  ①太空行走训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知识和技能,而不是熟悉各种工作程序。掌握知识和技能比熟悉程序重要得多。因为在发生异常情况的时候,特别是在太空发生了预想不到的情况,只有知识和技能才能解决问题。  ②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现实是太空行走训练的一种重要手段。  ③对于已经参加过太空行走并具有这方面经
期刊
我国航天国际标准实现零的突破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一部和708所联合编制的中国航天第一个国际标准——ISO15862:2009《运载火箭/航天器飞行环境遥测数据处理》标准,近日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日内瓦总部正式颁布,这表明中国航天在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一大步。  我国在对外商业发射中,运载火箭与国外卫星之间的技术涉及许多领域,飞行环境条件是重要的星箭接口条件之一。为了简化和
期刊
12月23日,位于川西高原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静待今年最后一位“天女”飞天。8时54分,在有着“金牌火箭”之称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的托举下,我国自主研制的第3颗业务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E星拔地而起,飞向太空。  24分钟后,据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和在太平洋执行任务的远望号航天测量船报告,卫星已经成功进入预定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这标志着中国航天本年度的宇航发射以11战11捷的佳绩完美收官。  风云
期刊
海尔的故事——“大玩具”改变天文学    尽管折射望远镜主宰了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但是反射望远镜却给20世纪上半叶的天文学带来革命性变化,这主要归功于能让百万富翁掏钱的、制造光学望远镜的奇才——著名天文学家乔治·埃勒里海尔(George Ellery Hale,1868~1938)。  1868年6月29日,海尔诞生于美国芝加哥,父亲是电梯制造商,因工艺精湛,产品畅销全国并远销欧洲。受父亲的影响
期刊
哈勃空间望远镜飞驰在太空的身影,已经成为了天文学的最佳形象代言人。在过去的19年里,哈勃空间望远镜完成了88万多次宇宙观测,对2.9万个宇宙天体拍摄757万多张照片。在google上搜索“hubble space telescope”,会获得12,600,000个搜索结果,相比之下“einstain”的搜索结果是36,600,000个,“刘德华”是6,190,000个。在学术方面,仅根据国际流行的
期刊
印将发射月球着陆器和火星探测器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计划在2012年发射一个月球着陆探测器,次年发射火星探测器,并利用俄罗斯联盟号飞船送印度航天员上天,此外,该组织还制订了一系列探测计划,其中包括发射探测器登陆小行星和飞越彗星。  在载人航天方面,印计划在2013年让一名印度航天员乘俄飞船上天,然后再在2015年用国产火箭发射可乘2人的一艘载人飞船,执行7天的任务。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表示,火星探测
期刊
天链一号01星投入应用    2008年1 2月4日,天链一号01星研制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正式将该星交付用户使用,标志着我国首颗中继卫星正式投入应用。  作为我国天链一号卫星系统的首发星,天链一号01星于2003年1月正式立项,2008年4月2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并于5月1日成功定点于东经77度的赤道上空。该星采用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设计在轨
期刊
阿里安5完美成就本年度最后一射    2008年12月20日,一枚阿里安5ECA型火箭在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发射了欧洲通信卫星公司的两颗通信卫星,即“热鸟”9和W2M。这是阿里安5火箭2008年第6次发射以及该火箭在过去5年半的时间里连续第28次发射成功,也是欧洲通信卫星公司首次用一枚火箭发射其两颗卫星。当天的首次发射尝试在倒计时进行到离点火只有10秒时中止,原因是液氢系统压力出现偏差。问题后来
期刊
12月19日,中国航天引路人钱学森先生的著作《星际航行概论》首次出版简体字版。记者从“《星际航行概论》出版暨庆贺钱老97岁生日座谈会”上获悉,该书是根据钱学森在中国科技大学讲授的第一课讲义基础上整理出版,其中对火箭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在现在仍具有重要意义。  “这是我国第一本面向高等院校的航天专业基础教材”,出版该书的中国宇航出版社负责人透露,为了推动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培养新型航天人才,钱学森于1
期刊
2008年11月18日,中国气象局举行了风云三号A星及地面应用系统投入业务试运行启动仪式。  风云三号A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研制,是“十五”期间我国民用航天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研制难度大、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一颗对地观测卫星,该卫星已被世界气象组织列入全球对地观测业务卫星序列。风云三号A卫星投入业务试运行,标志着我国成功实现了极轨气象卫星的升级换代,是航天科技服务国民经济的又一重要事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