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背景下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心理动力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ter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心理动力是受外部刺激而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心理动力,有利于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掌握体育练习技能,也将建立高效课堂。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心理动力,可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有助于解决体育教学实践环节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置身于教学之中;充分利用个性差异,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综合课堂教学全过程,利用反馈信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利用集体主义荣誉感,激发学生的心理动力;延伸课堂教学到课外,心理动力促使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等培养体育心理动力。
  关键词: 高效课堂 体育教学 心理动力
  高效课堂是一种教育教学形态,简而言之就是效率和质量高的课堂教学。在高效课堂下的体育教学,发挥学生强大的心理动力,激发学生的体育激情,引导学生挖掘自身的体育潜能,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自觉能动、积极创造地进行认识和实践体育活动,将使体育教学效率和质量大大提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心理动力呢?
  一、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置身于体育教学之中。
  教学方法安排适当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力,是建立快乐教育氛围的前提,是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关键。要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器材及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结合的教学规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体育运动上来,使学生置身于教学活动之中,从而产生参与体育练习的心理动力。现有场地、器材往往限制体育教师能力的发挥,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幻灯片和多媒体的分解动作、慢放等手段,让学生更直观、更清楚、更仔细地了解体育练习技术动作,降低体育教学的难度,增强学生体验心理的动力,有助于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充分利用个性差异,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和正视差异,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的个性差异往往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参与意识,教师如果不能对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个性差异予以正确对待,甚至有意无意地加以扼杀,就会伤害学生学习的自尊心和自觉性,使学生丧失体育学习的自信心,打击学生体育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影响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学生主动性学习心理就是教师需要培训的心理动力。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培训他们体育练习的心理动力。马克思说:“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教师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引路人,而学生本身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体育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自主地参加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让他们通过自身体育运动的实践活动,去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培养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发挥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更重要的是要合理地利用学生掌握知识和运动技能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让学生各有所好,各有所长。要通过长处提高体育的兴趣和心理动力,弥补他们的不足。
  三、综合课堂教学全过程,利用反馈信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课堂教学过程中,各阶段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兴趣和参与度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兴趣爱好,培训学生积极参与体育的心理动力。新课程标准力求突破只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状况,教师适时适度地表扬学生往往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对学生做得好的方面在第一时间给予肯定,会激学生学习体育的心理动力。成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功之处,用欣赏、赞许的目光对待学生是学生获得自信心的力量源泉。要让运动能力特别突出的学生也感受感受失败的滋味,让他们体验从失败走向成功的心理动力,得到洗礼。
  四、利用集体主义荣誉感,激发学生的心理动力。
  教学班是一个集体,学生作为集体中的一分子,在体育活动中当然要体现集体主义责任感和荣誉感。体育竞赛活动特别能激起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但应注意体育教学竞赛的方式,要让每位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从而激发他们体育学习的心理动力,否则会使不善于此项体育活动的学生因为失败而丧失信心。观看国际体育比赛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动力就是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动力。不论在课堂还是在课外,只要学生以我是中国人的姿态收看国际体育比赛,都将使他们产生体育的心理动力和爱国的激情。
  五、创设情境,让学生得到体验而获得心理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面对每一名学生,努力營造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探究性得到提升。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得以表现和发展。所以,教师首先要在教学过程中保证学生的安全和心理自由,其次是创设生动而和谐的学习和练习情境,最后是通过野外活动、模拟环境、意念教学等创设情境,使学生获得心理动力体验。
  六、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心理动力促使其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学生文化课负担繁重,体育课堂教学又有限,把体育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之余、课间休息或假期间进行体育爱好项目的锻炼,必将受其体育心理动力的驱使。学生正值长身体的时期,体育教学中教师需不断探索引领学生自觉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心理动力,使其养成课外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体质,达到终身体育锻炼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高效课堂背景下,合理地培养学生的心理动力,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自主性和乐趣,从而挖掘学生的体育潜力。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的心理动力培养放在重要位置,有利于调动学生体育练习的积极性,增强体魄,提高运动技能,从而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参考文献: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4-16.
  [2]于清.运动心理学教程.长春:长春出版社,2001.
  [3]张力为.现代心理训练方法.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中专学生的英语学习普遍存在缺少兴趣、知识面狭窄,知识实际应用能力不足的现象。因此,采用多媒体手段优化中专英语课堂教学,可以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但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弊端。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就英语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谈几点体会。  一、多媒体应用于英语教学的优势  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它
期刊
摘 要: 我国高校体育活动风险对学生的健康和安全威胁已日渐凸显,如何减少甚至避免体育安全事故的发生,已经成为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的安全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以便更好地对体育课进行风险管理。  关键词: 高校公共体育课 安全风险因素 风险管理  1.引言  高校公共体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体生长发育、增进健康,使学生掌握一定的
如今,我国建筑行业已经步入高速发展时期,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建筑从业人员正在寻求新的提高质量管理的新途径和新思路.要想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则不可忽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相
目的:研究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采用袋形缝合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60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按照“手术差异性”随机分观察组(袋形缝合术)与对照组(单纯肛瘘切开术)各
一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語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可在教学过程中,我一直被几个问题困扰着:  1.学生不爱学  农村学生没有任何的英语基础,三年级刚开始学英语时,仅凭着一颗好奇心,在英语课堂上愉快地歌唱,尽情地游戏,乐
期刊
摘 要: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若干疑难问题,从有效教学的视角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策略,以进一步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疑难问题 有效教学  一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更是学习英语的主要任务之一。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能否巩固,语言技能能否得到培养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能否真正学会阅读。因此,阅读教学备受重视。  然而,长期
朱士兴等(1999)在河北兴隆、宽城地区中元古界常州沟组上部砂岩所夹页岩中找到Chuaria状(郑文武认为是Morania)、Shouhsienia状和Tawuia状化石,并从前二者中初步发现了呈群
期刊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教育应该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提倡在教学过程中将认知教育與情感教育结合起来。情感是认知的基础,没有积极的情感,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就会削弱。可见,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并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因素,运用情感因素增强教学效果,是影响中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因素。  一、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在第二语言的教与学过程中,情感因素内涵丰富,而且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其中既有积极的
期刊
摘 要: 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深化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教育教学规律的需要,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应从教学目标的制定到教学策略的分析再到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积极规范,在规范选择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场地器材,巧妙构思教学案,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有效性 规范备课  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教学应建立在规范备课的基础上,备课不充分,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