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无阻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ao78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专业一点的摄影包都配有防雨罩,可以抵御大雨而全天候出行。但是,用过的人都知道,在使用防雨罩的情况下,存取器材也是够麻烦的,特别是在大雨中,用最快的速度取下、套上防雨罩,间隙中装取器材,以防被淋湿泡水,绝不是件轻松的事。那有没有不用防雨罩又足够防水的摄影包呢?笔者最近使用的百诺探索系列Discovery 200摄影包给出了答案,而且比防雨罩还更牢靠。
1.顶部拉链开口下翻固定不怕雨淋。2.内胆可装100-400mm镜头和24-70mmF2.8套机外加一堆附件。3.内胆可挂在胸前肩带上。4.相机背带也可挂在肩带上。

  反折设计双重防水
  整体看起来,百诺探索Discovery 200摄影包更像户外大背囊,里边十分简单,就是个贯通式大口袋,内装器材内胆。最特殊之处就是包顶唯一的大拉链口是可以下翻固定的。开口少,所以更加封闭严密,拉链口下翻自然不会淋雨时进水,而包体采用高质量的麻织防水耐磨面料,搭配高品质的防水拉链和YKK扣具,所以这款包是可以泡在水里也不用担心的,根本不用防雨罩。保险起见,拉链部分建议还是不要置于水下更踏实。
  密闭良好里外隔绝
  这一点在探索系列的说明介绍里没有提到,完全是笔者的个人经验。这款包在拉链闭合的状态下,连包里的空气都要很用力才能慢慢挤出。这就带来几方面好处,第一,包外的水及水汽受气压作用很难进入包内,内部器材、衣物等可保持干燥不易受潮;第二,同样的原因沙尘也被阻挡在外,这又胜过一般摄影包;第三,内部空气形成气垫,颠簸碰撞时可增加一重缓冲,器材更加保险。
  容量充足背负轻松
  器材内胆在介绍上的装载量是含70-200mmF2.8一机两镜的标准,但笔者换成100-400mm镜头和24-70mmF2.8套机一起装,也依然有相当富裕空间,以至于干脆把多片滤镜和电池等也放在里边了。所以加带一只闪光灯也是完全没问题的。事实上,滤镜、电池等连平板电脑都是可以放在包前侧的外袋里的。而包内除了内胆外,还有充分空间可以放衣物等。尽管这样,因为超轻设计和配备可拆卸宽腰带及立体3D网透气背负系统,满载时携带也较轻松。
  功能独特方便减负
  如果拍摄时需要频繁从内胆装取器材,肯定是麻烦的。不过百诺探索Discovery 200的解决方案是可以把内胆直接挂在胸前的肩带上,玄机就是两边肩带各多了一个“D”型外挂钩。内胆也附带两条挂钩带,可以固定在腰带上进一步防止内胆在胸前乱晃。不仅如此,单独相机也可以把背带挂在肩带那两个挂钩上,彻底免除脖子的负担。当然,这种外挂钩还有挂水壶等更多户外用途。
其他文献
张登坤  原图光影平淡,缺乏空间感,主体也不算突出,但两只长颈鹿的形态不错。经过后期加工,应该可以更加精彩。原片没有天空,不容易直接调出更深远的空间感,因此采用了创意手法加入了一片天空,创造出两只小鹿在暮色的草原中伴着一轮皎月的亲昵画面,争取做出富有诗情画意的氛围。  技巧亮点提示  1. 通过填充蓝色,更改不透明,模拟出天空效果。  2. 通过改变混合模式为滤色,使素材月亮与背景更好地融合。  
达里雅布依是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克里雅河下游的绿洲,达里雅布依人又被称作克里雅人,是沿河两岸居住的游牧者。现代社会对其的“发现”和记载始于探险家斯文·赫定的探险。如今在很多新疆摄影旅行团的线路中可以见到对其浪漫化、神秘化的描述。这组作品通过对人物、场景和行为的表现,较全面地记录和展现了克里雅人的社会生活。陈靖 摄  这组达里雅布依拍摄于我国新疆于田地区,距离于田县城260多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深
“Raw文件保存了来自感光元件的原始影调数据,包含丰富的信息,提供了极大的调整灵活性”。类似的说法对于《大众摄影》杂志的读者朋友来说并不陌生,但在实际接触中我们却发现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丰富的信息”,还只是停留在Camera Raw导出 Photoshop细节处理的老套路当中。其实,发挥Raw文件的真正魅力,只需要一丁点儿思路上的变化。  我们都知道,在胶片摄影的年代,摄影师们往往
在自然光條件下,色彩与阳光密切相关,所以在风光摄影中,人们钟情于日出与日落的光影魅力。但是画面的色彩并非要完全依赖于阳光的直射,在阴天或多云的自然光环境下,景物自身的颜色会反射出不同的色彩。这些色彩同样会赋予摄影作品独特的韵味与魅力。张松云的风光作品大多选择多云或阴天条件下拍摄,在漫射光的环境中,对于不同景物的色彩理解在他的作品中尤为关键。
D610的体积重量均与D7100非常接近,但在其内部,35mm全画幅约2426万像素CMOS则提供了更出色的成像质量。借助先进的EXPEED 3图像处理器,D610的常用感光度达到了ISO 100-6400,并可扩展至等效ISO 50或ISO 25600。从实际拍摄的情况看,D610在高感控噪和动态范围方面均有超越前代旗舰机型D3X的出色表现。  在硬件规格方面,D610采用了39点Multi-C
改革开放之初,一批外国人来中国旅行,他们所拍摄的照片不经意间记录下了中国社会的某些细节。本期专题,我们请三位“老外”回顾当时在中国的旅行见闻,也来看他们1978-1990年在中国旅行期间拍摄的照片。业余拍摄,彩色信息,外来者视角,共同形成这些照片的趣味。  我在“你办事, 我放心”前面拍了合影  葛大为(David Gleit)  葛大为是美国人David Gleit的中文名。1978-1989年
这张抽象的照片前后是由三款手机App来修的,分别是:rollworld、mix、vsco。下面我来讲解一下这张照片的后期过程,希望对大家利用App修图有所帮助。  Step1.  使照片旋转。使用App:rollworld  首先打开第一款App:rollworld。这款App主要功能是使照片旋转,类似于PS里的极坐标,但比极坐标操作简单方便。  将原图导入App中,接下来通过几个按钮进一步调节。
百年光学历史  或许你正在使用尼康的相机,但是你知道这家相机巨头的历史吗?尼康公司原名“日本光学工业株式会社”,创建于1917年,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作为老牌军工企业,尼康曾经生产过战斗机、轰炸机的瞄准具与潜艇的潜望镜等军工产品。  1959年,尼康推出了第一台单反——大F,开启了一台相机连续生产15年,依然倍受欢迎的传奇。时至今日,尼康的单反相机已历经多代演进,但相机的卡口始终没有太大的改动,早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为主要材料,形成榫卯、斗拱为主的结构特色,也因此不像砖石结构的西方建筑得以保存数千年。生活在合肥的摄影师王轩曾经拍摄过不少徽居的黑白作品,不久前他将目光转向北方,拍摄这里尚存的辽代木构古建。恢弘气势、精妙结构和沧桑的历史感透过这些彩色照片传达出来。 01.大同善化寺大雄殿 殿内佛像 辽中后期02.义县奉国寺大雄殿 庑殿顶举折 辽开泰九年(1020)03.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 合掌露
20世纪60年代,世界艺术开启新的疆域,打破对完美的追求,材料、媒介相互交融。摄影也在这样的艺術转型语境中拓展思维,借助或混合其他艺术的形式、方法以及美学理念,在当代艺术激荡的洪流中探索新的价值。  美国摄影艺术家杜安·迈克尔斯是60年代创新标杆性的人物,他将文字书写、电影连续画面、绘画与摄影结合,又涵盖了行为表演、自拍等多样的手段。在拍照和在照片上作画之外,他更喜欢自己的诗人身份。上世纪5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