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中的电影叙事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ccc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60年代,世界艺术开启新的疆域,打破对完美的追求,材料、媒介相互交融。摄影也在这样的艺術转型语境中拓展思维,借助或混合其他艺术的形式、方法以及美学理念,在当代艺术激荡的洪流中探索新的价值。
  美国摄影艺术家杜安·迈克尔斯是60年代创新标杆性的人物,他将文字书写、电影连续画面、绘画与摄影结合,又涵盖了行为表演、自拍等多样的手段。在拍照和在照片上作画之外,他更喜欢自己的诗人身份。上世纪50年代末,他开启创作之旅,直到2016年84岁高龄,还有新作诞生,旺盛的艺术生命力让人敬佩。
  杜安·迈克尔斯30多岁时就否定了卡蒂埃·布勒松的决定性瞬间理念,坚定地表示,摄影不应该是见证世界的工具,而是对不知道的和看不见的东西进行表达。他认为摄影记录世界的表象,而“表象和真相之间没有任何联系”(注《出龛入龛—当代美国摄影艺术家访谈录》徐婷婷著 p22),相机要向内拍摄内在自我,对“人的存在”这样的基本哲学命题提出疑问。他的创作主题聚焦在:爱、死亡、欲望这三个人类存在不可回避的主题。从他的作品题目《死亡之后的精神旅行》、《爷爷去天堂》、《灵魂离开身体》、《基督在纽约》、《宇宙是什么?》、《没有答案的问题》、《魔法师创造了宇宙》等等就能看出作者的思考。这样具有哲学性的摄影目标和审美情趣,与当时乃至今日摄影的主流价值体系背道而驰。
  另一方面,杜安·迈克尔斯的先锋性体现在对影像语言与文学、绘画、电影的融合使用上。他首先在照片上使用手写文字,有时是简单的题目,更多的时候仿佛是讲述照片中人物故事的叙事诗。他推崇希腊现代诗歌创始人卡瓦菲和美国诗人惠特曼,摄影和文字书写共同完成了他的一种向内的表达。在影像与绘画的结合方面,他首先在自己拍摄的人物肖像上画一些色彩艳丽的花鸟,展现出人物想象的世界;后又在影像印刷品上涂色,传递出消费时代粗暴的视觉气息;近十来年,他以19世纪锡板类肖像老照片为底,在上面涂色彩斑斓的几何块状,将历史和现实进行了并置与对话,达到对人物、时间、存在的美学认知的共建。
事物是奇异的1973年

  在摄影发展的历程中,杜安·迈克尔斯用一生实践着他的摄影向内表达。他说:“最好的部分不是看到什么,而是感受到什么。人们乐意相信眼睛,那是错的,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大部分摄影师很乏味,这些无害的、迷人的照片,带来又一次日落、又一处瀑布。但是在个人经历的舞台上,种种些悲伤、孤独……,你要如何拍摄欲望?这关乎你是谁而不是你看见了什么。”
其他文献
近期复旦大学校庆宣传片事件可谓让众人大跌眼镜。尽管学术作假、论文抄袭等现象屡有曝光,国人的心理承受力也因此被锻炼得日益坚强,但还是不由得被此事闪了一下腰。原因很简单,复旦大学,名门望族,旦复旦兮,百年有余。这才子辈出、精英荟萃之地,又是110周年的大日子,何以让本该传达核心精神的作品陷于如此境地?而反观被“借鉴”之作品无论时空均不遥远,2014年东京大学校庆之作,这就更加让人气馁。  让人气馁,是
张登坤  原图光影平淡,缺乏空间感,主体也不算突出,但两只长颈鹿的形态不错。经过后期加工,应该可以更加精彩。原片没有天空,不容易直接调出更深远的空间感,因此采用了创意手法加入了一片天空,创造出两只小鹿在暮色的草原中伴着一轮皎月的亲昵画面,争取做出富有诗情画意的氛围。  技巧亮点提示  1. 通过填充蓝色,更改不透明,模拟出天空效果。  2. 通过改变混合模式为滤色,使素材月亮与背景更好地融合。  
达里雅布依是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克里雅河下游的绿洲,达里雅布依人又被称作克里雅人,是沿河两岸居住的游牧者。现代社会对其的“发现”和记载始于探险家斯文·赫定的探险。如今在很多新疆摄影旅行团的线路中可以见到对其浪漫化、神秘化的描述。这组作品通过对人物、场景和行为的表现,较全面地记录和展现了克里雅人的社会生活。陈靖 摄  这组达里雅布依拍摄于我国新疆于田地区,距离于田县城260多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深
“Raw文件保存了来自感光元件的原始影调数据,包含丰富的信息,提供了极大的调整灵活性”。类似的说法对于《大众摄影》杂志的读者朋友来说并不陌生,但在实际接触中我们却发现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丰富的信息”,还只是停留在Camera Raw导出 Photoshop细节处理的老套路当中。其实,发挥Raw文件的真正魅力,只需要一丁点儿思路上的变化。  我们都知道,在胶片摄影的年代,摄影师们往往
在自然光條件下,色彩与阳光密切相关,所以在风光摄影中,人们钟情于日出与日落的光影魅力。但是画面的色彩并非要完全依赖于阳光的直射,在阴天或多云的自然光环境下,景物自身的颜色会反射出不同的色彩。这些色彩同样会赋予摄影作品独特的韵味与魅力。张松云的风光作品大多选择多云或阴天条件下拍摄,在漫射光的环境中,对于不同景物的色彩理解在他的作品中尤为关键。
D610的体积重量均与D7100非常接近,但在其内部,35mm全画幅约2426万像素CMOS则提供了更出色的成像质量。借助先进的EXPEED 3图像处理器,D610的常用感光度达到了ISO 100-6400,并可扩展至等效ISO 50或ISO 25600。从实际拍摄的情况看,D610在高感控噪和动态范围方面均有超越前代旗舰机型D3X的出色表现。  在硬件规格方面,D610采用了39点Multi-C
改革开放之初,一批外国人来中国旅行,他们所拍摄的照片不经意间记录下了中国社会的某些细节。本期专题,我们请三位“老外”回顾当时在中国的旅行见闻,也来看他们1978-1990年在中国旅行期间拍摄的照片。业余拍摄,彩色信息,外来者视角,共同形成这些照片的趣味。  我在“你办事, 我放心”前面拍了合影  葛大为(David Gleit)  葛大为是美国人David Gleit的中文名。1978-1989年
这张抽象的照片前后是由三款手机App来修的,分别是:rollworld、mix、vsco。下面我来讲解一下这张照片的后期过程,希望对大家利用App修图有所帮助。  Step1.  使照片旋转。使用App:rollworld  首先打开第一款App:rollworld。这款App主要功能是使照片旋转,类似于PS里的极坐标,但比极坐标操作简单方便。  将原图导入App中,接下来通过几个按钮进一步调节。
百年光学历史  或许你正在使用尼康的相机,但是你知道这家相机巨头的历史吗?尼康公司原名“日本光学工业株式会社”,创建于1917年,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作为老牌军工企业,尼康曾经生产过战斗机、轰炸机的瞄准具与潜艇的潜望镜等军工产品。  1959年,尼康推出了第一台单反——大F,开启了一台相机连续生产15年,依然倍受欢迎的传奇。时至今日,尼康的单反相机已历经多代演进,但相机的卡口始终没有太大的改动,早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为主要材料,形成榫卯、斗拱为主的结构特色,也因此不像砖石结构的西方建筑得以保存数千年。生活在合肥的摄影师王轩曾经拍摄过不少徽居的黑白作品,不久前他将目光转向北方,拍摄这里尚存的辽代木构古建。恢弘气势、精妙结构和沧桑的历史感透过这些彩色照片传达出来。 01.大同善化寺大雄殿 殿内佛像 辽中后期02.义县奉国寺大雄殿 庑殿顶举折 辽开泰九年(1020)03.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 合掌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