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里风物记

来源 :陕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k710867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桔槔
  
  故里少有水田,人们为了解决吃菜难的问题,就在村溪两边,用石块垒砌的办法整修出一块块零星的“水地”,俗称其为“园子”。但就这所谓的“水地”,实则也是些旱地,并没有自然的水源可引以灌溉。于是,人们就在“园子”边垒筑石台,竖立桔槔,将溪水引到桔槔下面的蓄水池中,然后,用桔槔这种汲水工具汲水浇灌“园子”里的蔬菜。这桔槔,在我的记忆里,仅我们村,就有十多个呢!
  桔槔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汲水工具,据史书记载,早在商代初期就有了它的存在。它的装置很简单:将一根较粗的长木杆楔进一块圆形的重石中,长杆的较高处装一铁钩,悬挂在一横木上,然后,在长木杆的顶端上面悬挂一根较细的长木杆,再在较细的长木杆另一头挂一水桶。汲水时,汲水者站在石台半腰间的一块石条上,把挂水桶的细长木杆向下拉动,使水桶够着池水,这时,楔有重石的一端就高高翘了起来,待水桶吃满池水,汲水者就将细长的木杆轻轻向上引提,这时,因为较粗的长木杆上的重石开始下沉,挂着水桶的细长木杆就自然地上翘,水桶便被毫不费力地提升到地面上来,那汲上来的池水就被倾倒在水壕内,然后,顺着水渠流入了“园子”。桔槔利用杠杆的原理,比全凭双手从池中提水省力多了。所以,古人说,利用桔槔,可以“一日浸百亩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
  故里村中央一个叫作景家崖的地方有一大块台地,据老年人讲,清朝末年和民国年间,村人每年都在这里种植洋烟,每至洋烟开花时间,那一大片五彩缤纷的洋烟花随风摇曳,景色非常迷人。民国政府严令禁烟后,村人便将这块台地改造为“园子”,并在台地边垒架了一个村中最高的枯槔,又将村溪拦截起来,形成一个一米多深的蓄水池塘,以便于汲水浇田。小时候,每到盛夏,我们一群孩子几乎每天都要到池塘中洗澡、打水仗,玩累了,便爬上高高的枯槔架晒太阳。有时,就泡在池塘里,一边玩水,一边看一姓景的老农用枯槔汲水灌田。用桔槔汲水是一种技术活儿。同样一种工具,一个技术娴熟者要比一个不得要领者不仅汲水速度快,而且姿势也非常好看,其动作既轻松又洒脱,完全像做劳动技能表演。在我们的眼中,这位姓景的老农就是村中的汲水能手。我在上初中的时候,也曾尝试过这种劳作,但因力气不够,加之不掌握要领,结果,不但不能使水桶轻松提升,反而把自己浑身的衣服弄了个稀湿,样子很是狼狈。
  在我们县城不远处有一个风光非常迷人的小山村。村中不仅有垂柳浓荫,有大片碧绿的菜畦,溪流边还竖立着三十多个高耸的桔槔。每到春夏和初秋时间,每天都有十多个农民用桔槔汲水浇菜,那阵势真叫好看。昨日,为了给这篇小文配图,我专程到那个小村子去拍摄农人用桔槔汲水的照片。不料,进得村口一看,村中已不见有一块菜畦,三十多个桔槔也被拆毁殆尽。我不禁愕然,便问一老者,这是何故?老者叹道:“都是修铁路造的孽。那些菜地全被修成了运送砂石和水泥的简易公路,桔槔自然也失去了用场,于是,就被全部拆除了!”老者说着,显出一副既痛惜不已又无可奈何的样子。就在我和老者对话的当儿,一辆满载着砂子的大卡车迎面“隆隆”驶来。我和老者赶紧向路旁躲避,但还是被卡车荡起的尘土扑了个满身满面。看着轰然远去的大卡车和眼前这位神情沮丧的老人,我不禁作想,当现代工业文明和古老的农耕文化发生碰撞时,那后者真的是不堪一击呀!可不是吗?就拿眼前的这个小村子来说,就在去年,这里还是菜畦片片,桔槔处处,风光煞是迷人。而几乎是在一夜间,那旖旎的田园风光就荡然无存了。这惊世骇俗的瞬间演变真叫人难以接受,并产生久久难平的悲怆与悲哀!
  我是在为桔槔这种古老物象的失去而唱挽歌吗?是在为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而喟叹吗?
  是的,就是的!
  
  碌 碡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和七十年代末的二十余年间,在我国广大的乡村,都实行的是农业合作社制度。广大群众按照居住区域的不同,被划分为多个生产小队,每个小队都有各自的打麦场,每个打麦场上都躺有一两颗用于碾脱粮食的碌碡。这种刻有凹槽的圆柱体粗大石磙,既是碾轧麦谷的很好工具,又是乡间独具韵味的独特景观。
  农历六月,当满山的麦子成熟后,全村的男女社员便开始了一年一度的紧张收割,人们称这为“龙口夺食”。收割后的小麦运回到打麦场上后,就被均匀地摊晾开来,于是,整个打麦场就变成了金色的世界。当麦子晒到一定程度时,社员们就牵来一两头毛驴,将一种专用的木架套在碌碡两端的木轴上,然后,由毛驴牵拽着,开始了一圈一圈的碾轧。毛驴不紧不慢地一圈圈重复着老路,那碌碡也就不紧不慢地转动,还时不时发出“吱吱呀呀”单调的声响。牵着毛驴的汉子耐不住这种近似于机械的劳作,就信口唱起了“信天游”——
  六月里来热难当,
  大树底下乘荫凉。
  六月里来六月六,
  新麦子馍馍熬羊肉。
  ……
  能在大树底下闲乘荫凉,能吃上一顿新麦子馍馍熬羊肉,那真个是那个时候农人的一种冀盼和奢望呢。到了秋天,当糜谷成熟收割后,闲置在打麦场上的碌碡便又被派上同样的用场。农人牵着毛驴,仍是那样不紧不慢地转圈,毛驴拽着碌碡也在不紧不慢地跟进,这一圈一圈的转动便会滋长起一圈圈的单调与闷烦来,于是,农人就又唱起了“信天游”——
  九月里来秋风凉,
  可怜的光棍着了忙。
  ……
  除过夏秋两季的打场时间,碌碡就再没有其它用场,于是,就只好静静地躺在打麦场上,任凭风吹与日晒。这些时候,这闲躺着的碌碡便成了孩子们的玩物。他们使劲掀动碌碡,看谁掀出的距离最长,就表明谁的力气最大。玩累了,就趴在碌碡上歇息,有顽皮者,还会站在碌碡上面恣意撒尿,边撒还边挑衅同伴儿道:“你们有我尿得远吗?”同伴们不服气,于是,一齐挤站在碌碡上面同时撒起尿来。一霎时,细长的尿柱相互交错,仿佛就像是从天空中降下来的疾雨。
  上世纪八十年代始,随着农业合作社的解体,碌碡逐渐开始淡出人们的生活,以至于后来在乡间也很难再見到它们的身影了。前些年,一些文物贩子开着大卡车到乡间大肆搜猎收购驴槽、碌碡、拴马桩、大门墩、石硪等物件,这使得碌碡这一古老的碾场农具更是日渐稀缺。倘偶尔能在某个农家院内或打麦场上见着一颗碌碡,那还真能叫人激动不已呢!
  
  石 碾
  
  石碾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它的出现应不会晚于春秋,这是因为它的构造要比早在春秋时就出现的石磨要简单得多。石碾的出现,使石器时代的石臼逐渐失去了用场,但它的功用却和石臼差不了多少,主要是用于加工食物。它的构件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碾盘、碾毂辘、碾围桩、碾架子。碾盘是厚五寸多、直径五尺多的圆石盘,安放在用大石块垒砌成的台基上。碾盘的圆心处穿一透洞,插入一枣木桩(即碾围桩),木桩的基部为正方形,楔在一块厚重的大石头上,上半部为圆柱体,用于连接碾架子和碾毂辘。碾架子一般用榆木、槐木、枣木等较硬的木头制作,为一长棱柱体,其上横竖凿有四个透洞:竖洞套在碾围桩上,横洞套在碾毂辘的木轴上,两端的小洞是用于穿插推碾木棍的。石碾的主要构件是碾毂辘,是一个长二尺、直径将近二尺的状似碌碡的石头圆柱体,只不过是它不像碌碡那样周身布满一道道规则的凹槽罢了。在碾毂辘的两端各楔有一个用枣木制成的外圆内方的木轴,一个木轴联结着碾架子,一个木轴上套着一个狭长的呈鱼状的木架(乡人俗称其为“碾圈圈”),然后,将推碾棍穿进“碾圈圈”和“碾架子”,就可轻松地推动石碾了。
  在农村,并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石碾,石碾和石磨一样,是家庭富裕的象征。人们常说的“碾磨俱全”,实际上就是一句朴实的赞语,意即羡慕别人家光景好,能置买得起石碾石磨等重要的日常生活用具。对于多数人家来说,几十年,甚至几辈子都安不起一副石碾。我曾对我们村的石碾作过统计,一个近千人口的大村子,仅有石碾十五副,其中有十二副都是清朝和民国年间安设的,而这些安有石碾的人家在过去都是家境殷实的大户人家。正因为安石碾是一件颇不容易的事情,所以,人们就把它看成是仅次于婚丧大事的另一件人生大事。
  安石碾的重要环节是抬运碾盘。当一副重约三千斤的碾盘在石场上被凿刻好后,主人就要选择一个黄道吉日,并约请三四十个精壮后生,将碾盘往自己家里抬运。这是一件颇为神圣的事情。是日,主人家里要比结婚办大事都热闹。一大早,被约请的精壮后生们便陆续来到主人家里,集合齐全后,便在主人的带领下,扛着粗壮的木棒和结实的绳索,一齐向石场进发。到了石场,主人首先向碾盘焚香烧纸,燃放鞭炮,然后,磕头祈祷道:“空中一切过往诸神,保佑我家的碾盘能平平安安、顺顺当当抬回家中!”祭礼完毕,身强力壮的后生们便一齐用力,将碾盘从地面上竖了起来,然后,在碾盘的圆心内穿入一根粗壮而结实的枣木“穿心木”,并给“穿心木”系上一块象征喜庆吉祥的红布,再将其它长的短的棍棒用绳索固定在“穿心木”上,待一切捆绑就绪,一个担当指挥角色的后生便骑到碾盘上面,手扬红布,高声喊道:“一齐着肩,起——!”后生们便齐声响应道:“起——!”就将碾盘抬离了地面,开始一步一步艰难地向前行进。在行进途中,当指挥发现碾盘向左边倾斜,便向左边挥舞红布,并高声呐喊道:“左边的用力!”左边的后生们就齐声“吭嗨”,一齐发力,碾盘瞬间又保持了平衡。过一会儿,碾盘倘又向右边倾斜了,指挥便向右边挥舞红布,并高声呼喊,要右边的后生用力。右边的后生们也同样会齐声“吭嗨”,一齐发力,碾盘便会在这一呼一应中始终保持一种平衡状态。在整个抬运过程中,指挥的呼喊声和后生们的响应声此起彼伏,接连不断,震得山响,惹得男女老少纷纷从自家窑里跑出来,站在街畔上看这动人心魄的壮观场面。当碾盘顺利抬到主人家后,主人一家老小便都如释重负,脸上溢着抑制不住的激动与喜悦,会不断地给后生们递烟递酒,不断地说感激的话语,还要用油糕、饸饹或“八碗”好好犒劳这些“有功之臣”。
  抬碾盘是一种场面宏大、颇具气势的劳动壮景。曾有一外地摄影家一次来陕北采风,恰遇一家人家在抬碾盘,于是,这位摄影家就将抬碾盘的整个过程全部收入镜中,其中一幅作品后来参加某次影赛,还获了个大奖,惹得不少摄影人纷纷跑到陕北来,为的就是也能拍到抬碾盘的热闹场面,也能获个大奖。
  碾盘抬运回来后,再将碾毂辘、碾架子安装到碾围桩上,这石碾才算安置停妥。安石碾同安石磨一样,也有讲究,不光要选择合适的位置,还要选择一定的方位。按照古代的堪輿原则,碾子都要安置在东方,因民间视碾子为东方青龙,也有“左青龙右白虎”的定则,所以,一个院落的东头应是安置石碾的最理想场所。我家院子里的那副石碾就安置在院东,它是我的祖爷于清咸丰年间当财主时购置的,碾盘将近有一尺厚,碾毂辘硕壮光洁,泛着青光,是一副好石碾。
  在一般情况下,石磨几乎什么都能研磨,可石碾只能用于舂糜谷、舂高粱、压糕面、压黄馍馍面和压米酒面等,但更多的是压黄豆黑豆,俗称“压钱钱”。石碾的使用率没有石磨高,可一到年腊月,特别是过了腊月二十三以后,这石碾就再也不会有闲着的时候了,不是这家压糕面,就是那家压黄馍馍面,这碾子就整天转个不停,整天“吱扭吱扭”响个不停,打远望去,那碾毂辘上满是白生生的面粉,非常抢眼。这段时间,应是人们最为兴奋和高兴的时候,所有的大人小孩都会抢着干活儿,有的推碾,有的箩面,如果插不上手,就轮流顶替,就连那些不懂事的孩子也大呼小叫,一刻都安生不下来。总之,所有人的脸上都泛着笑容,所有的人都忙个不停,那欢声笑语和忙碌的身影,把年节前的气氛简直渲染到了极致。到了腊月二十八九,所有的年节食物都碾压停当后,人们还不忘再压一些黄豆黑豆“钱钱”,为的是讨个吉庆,以兆示来年会来钱多多,好日子再上一个坡坡。
  在民间,人们一直把石碾视为不可亵渎的东方青龙。倘有不懂事的顽童骑上碾毂辘,大人就会大声训斥道:“谁叫你上去的?赶快下来,当心龙抓!”到了年三十,便将“碾圈圈”收起,将碾架子松开,并将碾架子上用于穿插推碾棍的孔洞用红纸封起来,意思是让青龙暂时歇息下来。同时,还要在碾围桩上贴上写有“青龙大吉”字样的春联和五色“香筒筒”。除夕夜,还要给石碾打醋炭、献冰块、焚香烧纸、叩头作揖,以此祈保平安,讨求吉利。到了农历二月二“龙抬头”日,人们还会将黄纸和红布压在碾架子上用纸钉猛击一下,这被击后的黄纸和红布就会留下纸钉的印痕,就被人们称之为龙眼纸和龙眼肚兜儿。据说,用龙眼纸擦身可以医治疾病,小儿穿龙眼肚兜儿可以避邪祛疫,一直能健康成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磨面机、碾米机的广泛使用,石碾石磨这些古老的农具逐渐被冷落了。就我老家院子里的石碾石磨而言,那盘石磨已完全被闲置起来,而那副石碾也是偶尔被左邻右舍借用碾压一点“钱钱”,或过年时碾压一点糕面,其余时间也像那盘石磨一样,静静地安卧在那里,任凭着风吹与雨打,已真正的“无事大吉”了。
  
  石 硪
  
  我第一次见到石硪这种工具是在1964年秋天。一天,学校组织学生到村东一条山沟里的打坝工地上去搞文艺演出,其中有一个节目是将一张被严重夸张和丑化了的蒋介石漫画钉在一个山崖上,然后让手拿弓箭的学生去射击。其实,那所谓的弓箭根本算不上是什么弓箭:弓是用红条做的,弓弦是一根细细的麻绳儿,而那箭也只不过是一根高粱秸上加套一小段椿木节而已。节目表演完后,老师便要学生们站在一边观看社员们的劳动竞赛。那时候的劳动工具还比较原始,除过镢头铁锨外,运土工具就是些独木轮车,即在一个“井”字形的木架上面绑一个用红条或柠条编织成的长方形筛筐,木架前是一个直径一尺多的圆木砣子,木砣子的圆心处穿一根铁棒儿,算作轴芯,轴芯就穿插在木架顶端处的两个木孔内。这种小独木轮车虽然载重量不大,但推起来还算轻便省力。其时,工地上有这样的独木轮车计三十多辆。劳动竞赛时,独木轮车呈一字形摆开,负责铲土的社员把筛筐装满后,农田基建队队长一声令下,推车手便一齐推着独木轮车跑起来,霎时间,独木轮车发出的“吱扭”声响成一片,铲土的社员齐声给自己的推车手呐喊鼓劲,我们师生也在一旁高喊“加油”助兴,工地上的气氛一下子异常热闹起来。推车手将车内的土运倒在规定的地方后,即刻往回跑,铲土手便快速挥动铁锨装车,推车手又快速推车奔跑,就这样经过二十多分钟的竞赛,最后看谁推运的次数最多,谁就是劳动能手,基建队长就会给谁的独木轮车上插一面小红旗,以作奖励。推车手和铲土的社员休息下来后,由年轻妇女组成的打硪手便在一个男把硪手的指挥下开始打硪了。她们一人扯一根粗麻绳,围成一个圆圈儿,同时用力,随着她们身肢的后仰,石硪便从地面上腾空飞了起来,然后又重重地砸到地面上,发出“咚——”的闷响。就这样,石硪时而腾空,时而落地,一起一落,看得人眼花缭乱。在整个打硪过程中,男指挥手既把握着石硪的平衡,又担任着领唱的角色,而女社员们则一边齐心协力扯动石硪,一边同声回应着男指挥手的领唱,我到现在还依稀记得他们当年是这样边劳动边唱劳动号子的——
  (领):同志們加油干呀
  (合):噢呀呼嗨呀呼嗨
  (领):把咱们的石硪扯起来呀
  (合):噢呀呼嗨呀呼嗨
  (领):打土坝造良田呀
  (合):噢呀呼嗨呀呼嗨
  (领):多打粮食做贡献呀
  (合):噢呀呼嗨呀呼嗨
  ……
  打硪结束后,我便好奇地跑到石硪跟前仔细观察起来,原来这石硪的构造很简单:一个直径一尺、高约一尺五寸的圆形石柱上凿有八个小孔,每一小孔上楔一个硬木楔子,一根粗牛皮条将八个木楔连接起来,八根粗壮的长麻绳就穿过皮条套在木楔上,这样,只要八根麻绳同时用力拽动,石硪就会腾空飞起。为了掌握平衡,在石硪的一侧凿一深槽,然后嵌进一根长长的木把手,并用粗铁丝捆绑固定起来,在石硪的一起一落过程中,男指挥手在石硪起飞时适时松手,石硪落地时顺势把握,石硪便始终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只要八个打硪手用力均匀,石硪绝对不会偏向一侧砸伤扯硪手。那次的仔细观察,石硪便在我的心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这以后,只要有谁一提起石硪,石硪的整体形状便即刻会在我的脑海清晰地显现出来,并会马上记起当年观看打硪的情景来。
  1976年我曾经担任过一年村革命委员会主任职务(相当于现今的村长),参加过一年集体劳动,也在打坝工地上督过战,打过硪,同石硪结下了深深的不解之缘。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集体劳动变成社员的个体劳作,村里再也没有组织过集体打坝劳动,石硪自然也就被淘汰了。随着时光的流逝,石硪是很难再在人们的视野中出现了。前些日子我到附近的一户人家去闲串,偶然发现在他家的墙角遗弃着一个方形石硪,体积不大,凿有四个小孔。我不禁纳闷:怎么还有四人拉拽的方形石硪?我还以为凡石硪都是由八人拉扯的,一定都是圆柱体的,原来并非如此啊!
其他文献
王小波曾写过一部书,名叫《沉默的大多数》,他的意思是说,中国的老百姓是最善于忍耐的一群,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专制、集权、奴役、压榨、欺骗、谎言、敲诈、勒索、贪污、腐败……大多数人总是非常优雅地保持着“沉默”。实在忍无可忍的时候,才逼上梁山,起义、革命、造反,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呐喊。于是,中国自秦始皇以来,两千二百多年的文化,就始终处于这样一种周而复始的循环之中。按已故中国思想家李慎之先生的话说,中国
期刊
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蓝。榆林地方地处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的交界处,黄河流经府谷、神木、佳县、吴堡、绥德和清涧六个县。被奉为中华民族始祖的黄帝的衣冠冢就在榆林以南的延安黄陵县桥山之上。从很早的时候起,这块土地上就有了人类的足迹。  1981年以来,地质工作者对我国大型煤田——神府煤田的大规模地质勘探证明,全区沿黄河以西从府谷墙头至清涧贺家畔,西达宁夏、甘肃省界,南接延安地区
期刊
首届陕西音乐奖器乐比赛榆林赛区预赛于5月17日至18日隆重举行。  参加此次比赛的选手是各县(区)一年一度考级晋升和经专业教师培训选送上来的共117人。比赛器乐有钢琴、电子琴、小提琴、单簧管、二胡、古筝、唢呐等。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組、少年组、少儿组、幼儿组等。此次比赛的评委由我市专业音乐知名人士组成,榆阳区公证处人员现场监督公证。经过初赛复赛,李琳、刘逸敏、张倩文、贺沸沸、张腊、贾宏、杨欣怡荣获钢琴
期刊
本书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是2008年“西北电力文学丛书”其中的一本。共分“摄影手记”、“采访手记”、“人生苦旅”和“母校纪事”四个部分,叙写了作者从事新聞工作以来的心路历程和在母校求学四年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精选了作者的摄影作品44幅、文字约17万字、漫画作品155幅(其中101幅以“毛毛虫”为主体形象的原创漫画是作者专门给《母校纪事》所绘),全书亦文、亦图、亦漫,图文交相辉映。本书出版后
期刊
北国气象,高原莽莽。沟壑粲然,丘陵沧桑。黄河蜿蜒,峡胆豪肠;无定穿索,夺奇揽胜;秀延舒流,情柔义长。魁星楼高,山为笔架;叠嶂层峦一涧开,枣实凝丹映彩霞。清涧,就这样活脱脱走了出来,成了别样的风景,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成就了伟人的绝唱!  青石铺涧床,清泉润梓桑。清风从此来,清韵自绵长。难怪乎天子赐青城,清涧多灵性!  青澗载清流,青青的石头会歌唱。清涧石板装点了民谣,石板巷里道情悠扬。碗碗腔嫌软,信
期刊
在对生活和艺术做过许多努力后,我发现根本无法对自己的几乎所有的事情做出什么计划和安排,但这样的计划、安排我一直是愿意去做的。  当时间行过大地,而至陕北的时候,一切都显得有如陷落一般的迷失。这里有许多无名的山,还有一条河叫无定河。在黄河以东的山西,在洛水以南的关中,那些常常看上去无比真实的故事以及关于这些故事的真实表达一旦被放置于陕北,便可以虚化为传说,便可以抽象为符号。在这片土地里,人们似乎天生
期刊
7月4日,神木县作家协会成立。县长雷正西,政协主席焦调瑜,县委副书记郝海东,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谢军,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统战部部长高云霄,县委调研员刘登云,县政府副县长王斌参加会议。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刘毓珠、《中国经济时报》编辑部主任乔盛等应邀出席大会。县长雷正西作重要讲话并被聘为首席名誉主席,单振国当选作协主席。会议由文体局局长项世荣主持。    神木是全榆林市范围内首家率先成立作家协会的县份
期刊
我市摄影爱好者的4件摄影作品入选2008平遥国际摄影展,并将于9月份在2008平遥国际摄影展上展出。这是我市入选平遥国际摄影展作品最多的一次。平遙国际摄影节始创于2001年,是一个国际性强、文化品位高、氛围浓的摄影大展,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  4件作品分别是,苗壮的作品《打盐人》组照、魏杰的《米脂婆姨档案》组照、郝胜清的《留守家园》组照和梁琦的《砖窑工》单幅。 (闻讯)
期刊
继《中外俏皮话经典》之后,郭世平创作的《金玉凉言》由北京现代出版社面向全国公开出版发行,郭世平成为我市屈指可数的领取版税的作者。  三言两语一剑封喉,百步穿杨飞叶伤人。近年来,郭世平以俏皮话创作为读者所关注,作品四面开花于《杂文选刊》、《幽默大师》、《读者》、《美文》、《中国漫画》、《喜剧世界》、《小小说选刊》、香港《大公报》、《大话名言》、《鬼話连篇》、《过耳不忘》、《格言·警句·座右铭》等报刊
期刊
简史  春秋为晋,战国归魏,秦统一六国后为上郡地。唐及五代时设夏州、银州、麟州、府州、绥州,均属关内道管辖。宋以后,分属北宋、西夏及金。明朝设榆林卫,素有“九边重镇”之称。清朝设榆林府,民国设榆林道。建国后为地区建制,2000年7月撤地设市。    古遗址  榆林古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榆林古城墙保存较完整,时东城墙长2293米,西城墙长2184米,南城墙长1059.5米,北城墙长1125米,城垣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