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X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骨折风险评估的Meta分析

来源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ohua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系统评价未使用骨密度检测时,通过FRAX工具评估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中骨折发生概率的应用准确性.方法 系统检索CNKI、CBM、VIP、WanFang、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开展方法学质量评估,同时借助软件Stata16.0和Metadisc实施Meta分析.所纳入文献合计12篇,涉及研究为14个.结果 Meta分析结果表明,FRAX敏感度为84.68%,特异性为63.18%.合并SROC曲线绘制,最终得到诊断的准确率为85%,P<0.05,准确率接近骨密度检测方法.其中,髋部骨折概率对于骨密度评估方法的敏感度为81.9%,特异性为65.02%.使用FRAX评估时,诊断的准确率为83%,P<0.05;主要部位骨折概率对于骨密度评估方法的敏感度为73.5%;特异性为72.71%,使用FRAX评估时得到诊断的准确率为81%,P<0.05.结论 FRAX工具是一种可靠的应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的骨折评估方法.
其他文献
随着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机交互技术被用于骨科治疗中,从多方面提升了骨科治疗的效果.本文对近期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重点分析增强现实(AR)技术、肌电图(EMG)技术、脑电图(EEG)技术、手势交互技术、触控交互技术和手控器技术共6种人机交互技术在骨科治疗中的应用,发现大部分技术仍处于实验探索阶段,但实验效果表现出临床使用的可能性,证明人机交互技术为代表的计算机辅助技术在骨科治疗中的应用具有巨大潜力.
在骨组织工程中,具有与天然骨结构类似的仿生结构和具有生物功能的骨修复材料应运而生,其中生物活性骨修复材料具有来源广泛、可个性化定制、骨传导性和骨诱导性等优点,可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自体骨和异体骨移植的治疗方法.生物材料支架可用于诱导骨缺损部位周围的骨组织形成,其中可降解生物材料由于其降解特性和优异的生物学特性,尤其具有吸引力.利用增材制造技术能实现复杂高精度骨组织工程支架的结构的设计与制造.增材制造按技术类型可分为:熔融沉积成形(FDM)、墨水直写(DIW)、激光选区熔化(SLM)、激光选区烧结(SLS)、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老年疾病,极大增加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OP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疾病.前期研究应用多种组学技术,发现了一系列OP及骨密度相关的遗传及表观遗传位点,并探究了OP的分子机制.本文重点介绍了基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候选基因差异甲基化分析和表观基因组关联分析(EWAS)的研究成果及其在OP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最后进一步从多组学整合角度理解OP的复杂发病机制,探讨OP未来的研究方向及其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与混合现实(MR)技术统称为扩展现实(XR)技术,已被广泛用于医学临床实践与教学等领域,推进了医学数字化的进程.本文对骨科手术在制定术前规划、术中导航、术后康复等阶段应用XR技术作为手术辅助工具的情况,以及在骨科教学培训中借助XR技术模拟解剖结构、进行操作演示和实操辅助等情况进行综述,并讨论XR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黄宏兴教授课题组长期致力于研究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防治,首次提出脾肾-肌骨-线粒体理论,历年来的相关研究使得该理论逐步完善.本文通过整理相关资料,明确脾肾、肌骨、线粒体三者关系,精炼出该理论的核心内容:骨质疏松与脾肾、线粒体、肌骨关系密切;脾肾-肌骨-线粒体理论基本内容包含了脾肾共司肌骨、线粒体功能与脾肾相通两个核心内容.脾肾-肌骨-线粒体理论是结合中医学中的“脾肾相关”“脾主肌肉”“肾主骨”和现代生物学中的线粒体功能发展而来,其充分运用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在防治骨质疏松症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介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进展为肝硬化的必经阶段,早期准确诊断肝纤维化至关重要.瞬时弹性成像(transient elastography,TE)是通过超声波传递速度间接反映肝脏硬度从而判断肝纤维化程度的技术,已得到广泛关注和认可.将TE与血清生物化学指标联合应用于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总结了TE技术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优缺点及其在慢性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和其他非病毒性肝病所致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目的 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血清雌激素、前脂肪因子-1(preadipose factor-1,Pref-1)水平与骨代谢和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湛江中心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确诊的64例绝经OVCF患者为OVCF组,同时纳入绝经后的健康女性45名为对照组,比较OVCF组和对照组血清中雌二醇、Pref-1水平,并根据OVCF患者血清中雌二醇、Pref-1的水平分为高
目的 探讨PM 2.5对去势致骨质疏松症大鼠腰椎(L3~5)、右侧股骨骨密度及左侧股骨骨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将3周龄雌性SD大鼠(SPF级)适应生长一周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和PM 2.5低、中、高剂量组,行气道滴注PM 2.5混悬液或生理盐水,滴注5个月后将模型对照组和PM 2.5各剂量组通过切除大鼠双侧卵巢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假手术组仅切除卵巢周围约1g的脂肪组织.继续气管滴注至第9个月末,其间分别测定去势后滴注第7、9个月末各组腰椎(L3~5)、右侧股骨骨密度(bone mine
目的:探讨脑瘫(CP)儿童伴有听力障碍的特点,听力障碍对其发育的影响.方法:对2018年12月-2019年11月,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确诊的94例CP儿童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根据BAEP结果在听力障碍组抽取10例为观察组,无听力障碍组抽取1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人院接受康复训练,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用格塞尔发育诊断量表(GDDS)评估.结果:CP儿童听力障碍以双侧性、轻度为主.不随意运动型CP听力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痉挛型.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Ⅳ--V级听力障碍发生率明显高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枸杞子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理学机制.方法 从TCMSP分析平台上获取枸杞子药物的活性成分及潜在的作用靶点,运用Citespace3.7.1软件绘制“有效成分-靶点”网络图;同时分别在OMIM、Drugbank和Genecards三种数据库平台上获取骨质疏松疾病的相关基因,并取并集作为疾病的潜在作用靶点.将枸杞子和骨质疏松疾病的潜在作用靶点取交集,得到中药-疾病共同作用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分析平台对共同作用靶点进行PPI网络分析,利用cytohubba插件选取前20位显著性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