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向下”离观众更近些

来源 :新闻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rbeyo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群众性是中国电视节目依靠群众、联系群众、反映群众、引导群众、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最根本原则,而处于中央台、小区市台和有线台包围之中的城市台电视新闻,要想办出自己的特色,在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除了创新尽最大努力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别无选择!
  创新必须符合时代特色,不断研究观众的需求。据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调查,“内容实用,贴近生活”、“能反映群众呼声和意见”、“内容重要,反映现实”是现阶段吸引观众收看电视新闻节目的最重要因素。城市电视台新闻节目要想有所创新,就必须在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上做文章,在关注普通百姓“身边小新闻”上下功夫,多反映群众的呼声和意见,多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让新闻离观众近些、再近些。
  城市台如何让新闻离观众更近些呢?笔者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城市台就必须在新闻节目的设置、定位、内容、形式等方面主动考虑观众需求,以观众为中心去创新节目。
  首先,节目设置不求全而求近。城市台必须从实际出发,立足市情,面向实际,把重点放在提高节目内涵上,放在强调城市台新闻特色上,也就是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几年前,牙克石电视台在呼伦贝尔市全市范围内率先开办民生新闻,在《牙克石新闻》节目中设置子栏目《记者视线》。一改新闻中都是会议新闻、时政新闻的局面,把镜头瞄准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提高节目的实用性、服务性、通俗性和亲近性,既有百姓身边发生的故事和关注的热门话题,同时还有深层次的思考和评论,做到深入浅出,以小见大,言之有物,有的放矢,使《牙克石新闻》成为当地观众喜闻乐见的新闻节目。
  其次,节目定位面向普通百姓。城市台要创新发展,必须“眼睛向下”,真正做到将视点放在平民身上,多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关注社会个体的生活空间和存在价值,关注普通人的命运和奋斗历程。城市台如果能做好关注普通人这篇文章,就可以赢得广大观众的信任,就可以为城市台生存发展拓展空间。做好关注普通人这篇文章,首先要做到“小题大做”,倍加关注百姓“身边小事”,对诸如衣食住行、社区卫生、商品质量、服务态度等和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进行充分报道。另一方面要做到“大题小做”,用百姓的眼光去报道国家和地方出台的重大政策举措,像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三农”问题改革、教育制度改革等,人民群众都十分关心,必须充分报道好,并且对百姓提出的“这些改革到底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它对我们的生活到底有哪能些影响”等问题解疑释惑。
  其三,节目内容向服务新闻靠拢。充分考虑观众的收视心理,据有关部门调查研究,如今电视观众收看电视新闻有三种心理,一是务实心理。而“内容实用”更是名列观众收视兴趣之首,这就要求城市台必须顺应观众的需求,在增强新闻的服务功能上下功夫,力求多为观众提供看得见、用得着的新闻,让新闻更具实用价值。二是着重做好微观信息服务这篇文章。作为地域性更强,观众群体更明确城市台应该在强化新聞的信息服务上有所作为,多提供商品市场行情、科技致富信息、求学就业动态,医疗健康咨询等观众迫切需求的信息。三是满足观众先睹为快的心理。先睹为快是观众对未知、应知、欲知新闻的共同需求。比别人早知道,就能获得人际传播的主动权,品味到人的情绪上的快感,满足一定的自尊心的需要;比别人早知道,就可以较快地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观众这种求快的心理付诸到电视新闻节目上,就是要求电视新闻的时效性。
  其四,节目形式注重观众参与。城市台新闻应该尽量吸引观众参与,开办一些观众参与性栏目,让观众对新闻节目有发言权。在这方面城市台应该充分借鉴报纸电台等媒体的好经验,报纸有固定的《读者来信》专栏,电台也有《听众信箱》节目,其实和报纸读者、电台听众一样,电视观众也渴望面对面的交流,也希望参与到电视新闻节目中来。因此,城市台应该顺应观众要求,开办一些观众参与性栏目,这些栏目既可以鼓励观众提供新闻经天纬地,也可以选择一些话题让大众评说,还可以让观众一吐心声,实施舆论监督。
  总之,城市台虽然受各方面条件限制,但只要我们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看身边小事”上狠下功夫,同样可以达到增强宣传效果,增强有效传播,吸引观众收看目的。
其他文献
2009年11月8日的记者节,对于山丹来说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她获得了中国新闻界最高荣誉——范长江新闻奖。这一天不仅是她的节日,也是她的生日。  1990年,分配到基层电视台当记者,1995年,筹办小县城的第一份广播电视报。1997年,通过考试,来到了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中心,从县级电视台到省级广播电台的“三级连跳”,山丹觉得自己是如此幸运。在短短7年的时间里,她经历了电视、报纸和广播三个媒体的
期刊
如今的广播新闻作品是越写越细,越有听头,越值得回味。《英雄应该无悔》、《不让毒品进我家》、《任连生和他的袖珍学校》、《用爱为失学娃撑起一片蓝天》、《九原农民“抢”注商标》、《葡萄和稀土厂的战争》等都是包头人民广播电台1999年以来荣获自治区好新闻一等奖的作品。这些看似小角度的作品,反映的却是大主题。   《英雄应该无悔》以天津打工仔佟德全在包头见义勇为为契机,充分发挥广播优势,通过与见义勇为者户籍
期刊
音乐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个分支,就是把音乐当做商品,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音乐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随着宽带技术、MP3 技术、P2P 技术、新型数字音乐播放设备的出现,改变了传统音乐产业中音乐产品的生产、分销流通乃至消费形式,使得数字化、无形化的纯数字音乐通过互联网向消费者传递。这种科学技术,必将给音乐产业带来巨大冲击。那么,内蒙古自治区民族音乐如何在其中发展、繁荣,值得我们深思
期刊
所谓悦读,简单的说就是愉快地阅读。这是近年来评价报纸这一产品的一个指标。随着新媒体的层出不穷,传统媒介——报纸受到了强大的冲击,例如美国有许多报纸停刊,一些传媒企业宣布不再出版纸质版本,只发行网络版。在我国这一冲击似乎很小。但报纸广告额的锐减,提醒着报业必须在变革中寻求生存的空间。变革不是毫无目的。在倡导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的今天,报纸的亲和力也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纵观报纸这些年的阶段性变化,可以
期刊
笔者于今年年初在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学习,并到美国主流媒体考察访问,期间对美国的脱口秀节目作了深入了解。脱口秀节目在美国非常流行,占据了美国广播电视节目的很大一部分。由于政治制度、文化背景的不同,美国的脱口秀节目具有一些鲜明的特征,对其他国家而言,也有共性的地方,本文希望通过对美国脱口秀节目特点的分析,找出一些值得国内媒体借鉴的精华。  脱口秀有两个必备的要素:谈话、表演。广播脱口秀其实就是广播
期刊
广播、电视、网络、报纸……各种传媒使我们生活在了信息的海洋之中。传播学原理和生活经验均告诉我们,信息越浩繁,人越容易迷茫,越容易不知所措。这是报纸由新闻纸朝着思想纸、观点纸的方向拓展和深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到目前,几乎所有有影响的报纸都开设了新闻评论专栏和时评专版。  晚报以稿件相对较短、信息量较大、内容贴近市民生活见长。尽管也有评论刊发,但相比较而言,不能不说是弱项。作为晚报从业者,工作的出发点和
期刊
2008年12月21号,中央电视台牵手国内50多家电视台成立了中国电视直播联盟(CSNG),这个联盟意在利用现代电视技术打造一个反应最快速、覆盖最广泛的全国电视新闻平台,此举被称为央视“应对激烈市场竞争、应对突发事件频出、应对国际电视媒体新闻资源之争的一次‘亮剑”’。这是国家电视台应对新闻直播竞争上的一次主动出击,是在目前电视体制下进行的一次资源整合。  由于传统的电视体制不同于电信体制的垂直管理
期刊
如何做好企业新闻报道工作,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融入中心展作为打好报道主动仗    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当今,广播电视事业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电视的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和产业功能体现得尤为充分。在这三大功能中,政治功能占首位。这无疑说明电视政治功能的位置和重要性。作为企业的电视新闻工作者,在宣传好党和国家的政策前提下,宣传本企业的重心工作。融入中心,就是融入到企业的中心工作中去。掌
期刊
电视是党的喉舌,是党的重要思想文化阵地,在深入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过程中,电视既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按照三贴近原则,以丰富的内容、生动的事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解读和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营造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舆论文化环境;又要紧密联系自身工作的实际,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电视节目和作品,为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为推动广播影视大发展天繁荣做
期刊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整个新闻采访活动,贯穿了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心灵交流,采访的成败很大程度上与心理因素有关。我们有必要通过研究采访心理找出一些规律,在新闻采访时做好心理调适以取得采访的成功。  采访是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人际交往活动,是双方知识、观念、认知、愿望的交流,这种交流是互动的,两者的心理状态往往相互影响,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的时候调整自身心态,同时注意并引导对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