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线上教学”与学生复学后的衔接

来源 :作文周刊·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_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庚子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了神州大地,待在家,不出门,成为了为国家做贡献的新方式。为了更好地解决疫情期间的教学工作,真正实现“离校不停课”的目标,各学校按照要求全部采用钉钉系统实行远程教学,逐步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随着全国疫情管控工作形势向好,各类学校也在逐步分批复学,就我县而言高三已经实行全封闭式复学,初三和其他各阶段的学生们复学也指日可待。如何才能做好“线上教学”与学生复学后的衔接工作,我觉得重点要从以下四方面做好衔接工作。
  一、修正不良习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假期被超时延长,传统的课堂教学工作被线上教学所取代。两个多月的线上教学工作,虽然能够确保教学进度的完成,师生之间可以通过连麦、视频会议等形式进行教学互动,但这种远距离的互动使得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缺少了校园教学中的敬畏之心,逐渐地无视教师的存在,个别学生逐渐地滋生了上课分心分神的不良习惯,如:上课时间不够、上课不专心、边上课边吃零食、躺在床上听课、甚至出现老师上课学生玩游戲等。面对目前的这种状况,我们必须及时修正学生们的行为习惯,让学生们虽然在家中线上学习,但要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和学习效率,上课时不得有与学习无关的行为举止,将那些不良习惯扼杀在萌芽状态。同时,提醒家长们行使好监管工作,督促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们时刻能够感受到背后有一双“老师”的眼睛在盯着自己,始终对老师充满敬畏感,是做好学生复学后课堂教学质量的保障。
  二、规划作息时间,及时调整生物钟。居家线上学习的新模式很大程度地省去了上下学路上的奔波和时间,部分学生慢慢地养成了提前十分钟起床,缺少适量运动等不良的作息习惯。为了避免出现学生们复学后,作息时间上的不适应,我们一定要及时引导学生们合理规划作息时间,调整好生物钟,做到早睡早起,每日进行适量运动。目前,疫情已经得到初步控制,学生们可以选择空旷的场地进行户外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学生们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做好学生复学后适应课堂教学时间的保障。
  三、做好心理暗示,渴望回归校园学习。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线上教学对学生们教学刺激强度和时间都变得非常的弱,学生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内,身体、心理、认知和行为等感受到了能够自由控制时间的快乐和舒适感。“反常”的生活习惯、学习时间、手机电脑等使用情况、网络游戏刺激等,都会让他们产生一种兴奋、快乐的别样体验。学生们原有的正确认知逐渐地被摧毁,把校园学习视为不快乐的、辛苦的学习模式。老师和家长要及时增强心理暗示,从线上教学和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为学生们灌输校园课堂教学的优越性,及时分析线上教学的利弊所在,逐步地引导学生们对回归校园学习产生渴望感,复学后能够及时地融入校园学习环境,这也是做好学生复学后及时回归课堂学习的心理保障。
  四、取长补短,做好教学工作衔接。常言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线上教学与校园教学也是如此。通过将近三个月的线上教学,我们每位教师都总结出了一套好的教学方法,我们要将二者有效地进行资源整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取舍、升级,并以崭新的教学状态投入到课堂教学工作。同时,要对学生们知识掌握情况进行重新摸底,发现线上教学情况下学生成绩的虚高所在,针对性地查缺补漏。通过两种教学模式优势的整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采取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们学习更多的知识,这也是做好学生复学后教学工作顺利衔接的教学保障。
  现在是疫情防控的决胜期,我们要将做好线上教学与复学后无缝衔接摆在工作首位。我们要加强家校沟通,及时了解学生们的生活学习状况,共同期待早日战胜疫情,一起回归我们温馨的校园,让教学工作在复学后的第一天便能有序地展开。
其他文献
莫道君行早,户外游春人少。病毒起江城,火急瘟神难料。本该热闹的校园悄静孤寂,听不到孩子们在走廊上富有生气的喧哗。恍然,是疫情让这一切延期了。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关键。国难面前,没有谁是“局外人”,没有事是“份外事”。白衣天使,心有锦缎,躬身入局,无惧生死。抗病毒,战疫情,园丁们,亦责无旁贷!面对全新的教学方式,我们有过慌乱,有过担忧,有过迷茫。怎么开直播,如何展示教学内容,课堂效果怎么样..
期刊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防控疫情,我们教师不能上前线,但丝毫没有影响我们一路向前!学校整体统筹协调,依据相关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方案,充分发挥我校教师的创造性,让线上教学在文水职中灵动起来。  “停课不停学”——学生居家学习、教师线上教学——成为我们两个多月来的教学模式。在这期间师生共同探索,由陌生懵懂逐渐熟练使用并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线上教学开展过程中
期刊
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本学期的教学模式。为了保证学生们“离校不停课”,代课老师们都成了十八线主播,学生们也实现了想象中的居家学习的梦想,但新鲜劲儿一过,神兽们开始蠢蠢欲动,各种问题也接踵而至。对于老师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和学生的沟通。真正的互动是充满欢声笑语的,是充满情感的,而面对一台电脑下的学生就不同了。虽然可以通过网络和学生互动,但它只能传递语言,却没有办法传递心灵和眼神。所以,学生是否
期刊
摘要:在网络背景下,学科教学中加强了信息技术的运用。2020年实施的线上教学开辟了教学新模式,这种新模式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课堂中的时空限制,但是也存在一定弊端,如教师对学生学习状态无法及时反馈,学生自主能力较差等。在初中英语学习中,阅读一直是学习的重点内容,在网课期间,教师需对原本阅读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进而使其更适应当前实际需要。  关键词:网络背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网络在交互
期刊
摘要:2020,新冠来袭,面对疫情,习主席指出“危”中有“机”。作为教育人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种为防止疫情蔓延各地普遍发起的“空中课堂”带来的诸多变化?当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被打破,老师们是否惴惴不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又何去何从?当然是像习主席指示的那样“危”中求“机”,避短就长。本文从一名英语老师面对“空中课堂”大变革进行反思入手,主要从课堂经验与网络语言对空中课堂的利好关系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探讨如
期刊
2020年开年,因为新型冠状病毒造成的影响,国家做出了延迟开学的决定,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也纷纷制定了“离校不停学”的相关工作安排。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的我,身份也由“工程师”转型为“主播”。值得庆幸的是,我县教育科技局高瞻远瞩,先前就给我们全县教师进行了钉钉授课的培训,并且在准备开学前几周又对全县教师进行了更加细致全面的视频讲解,我校领导也安排教师答疑解惑,专门为我们教师保驾护航,使我们能得以顺利地
期刊
雨生百谷,万物更新。随着新冠疫情形势的好转,在科学评估本地疫情防控形势后,预计开学复课的日子不远了。就要回到久违的学校了,老师们的忧虑逐渐堆积起:如何让学生尽快平复心情学习呢?学生线上学习的效果如何呢?下一步该如何做好线上线下教学的衔接呢?  一、上好生命教育第一课,平复学生跌宕之心  经历了这场新冠肺炎疫情,相信每个重新走进课堂的学生,面对依旧美好的春光,心情却不轻松、难淡定。让学生尽快平复心情
期刊
為进一步贯彻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精神,本着“离校不停课”的原则,我校开始了线上授课的教学方式,组织我们全体教师学习了空中课堂。我从中获益匪浅,现将这段时间网络授课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学习,快速适应网课教师角色  首先,我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对大多数习惯了线下教学的老师,本身对网课会持一种抵触的心理,对教学形式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我也不例外。线上教学无法随时观测到每个学生的学
期刊
2020年春季将尽,但由于冠状肺炎疫情所致,各地开学日期未定。停课不停教,离校不停课。线上教育铺天盖地展开,如火如荼进行。对于熟悉面对面教学的老师们来说,这突如其来的线上教学,一开始会有些“懵”的状态。线上教学对大多数老师来说还是一大挑战。那么,怎样上好线上课呢?下面,我将以初中语文线上教学为例,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分享我的经验。  课前——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如果把一堂线上课程比喻为一
期刊
2020年庚子新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袭扰了中华大地。为保障我县各学校“离校不停课”,县教科局积极应对,统筹安排部署。组织全县教师进行操作培训,线上教学研讨,只为把最好的课呈现在课堂上。教师临危受命,勇挑重担,随“疫”而变,线上教学,继续守护“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  当任务下达,变化的是教学地点与方式,不变的是广大教师的热忱和无私奉献。一线教师积极奔赴新的讲台,“八仙过海、各显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