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娜:歌剧演员是一个打动人的职业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shiwang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都是特别红的歌,还有比较艺术的歌曲,这张碟里主要还是西洋歌剧,以及翻唱的几首流行歌。”中央歌剧院的女高音歌唱家沈娜拿出自己的一张音乐CD,里面囊括了她演唱的《波西米亚人》《唐·卡洛斯》《贾尼·斯基基》等歌剧片段,还有《中国红》《祖国祝福你》《中华泰山》等歌曲。
  沈娜比照片上要略显胖一些。“我们唱歌剧的都会胖一点,不然没有力气。身材结构太单薄了,声音肯定很难上去。”她对《中国新闻周刊》解释说。
  最近她忙于准备9月下旬在纽约林肯中心的“中国之美,世界看见”音乐会,这对她来说是一场非常重要的演出,“能站在那里唱,已经是全世界歌唱家的梦想。”
  音乐会的海报早已发出,沈娜的照片作为“头牌”位于画面中央,旁边是钢琴家刘诗昆、小提琴家吕思清等人。沈娜觉得,这场在中国国庆前夕举办的音乐会代表了中国形象,她格外珍惜。

“歌剧没有假唱”


  在林肯中心的演出中,沈娜除了会唱普契尼的经典歌剧《蝴蝶夫人》外,她还会演出中国国家大剧院版的《图兰朵》。她坐在凯宾斯基饭店大堂,一边喝茶,一边对《中国新闻周刊》介绍。事实上,她早在2008年就主演过国家大剧院版《图兰朵》,当时被誉为“历史上最年轻的图兰朵”。
  《图兰朵》是意大利作曲家贾科莫·普契尼根据童话改编的三幕歌剧,也是唯一一部由西方作者书写东方故事的歌剧。由于图兰朵角色的高音部分较多,演唱的时间和强度较大,一般歌剧演唱者并不能熟练驾驭,按沈娜的话说,“一开场,就比较激烈”,演出图兰朵必须拿实力说话。
  普契尼当年并未完成《图兰朵》的全部作曲,其学生做了“续”,而中国国家大剧院版并未按照此前的“续”,而是自己重新谱写了“续”并且加入了更本土的元素。
  沈娜演出过的《图兰朵》版本较多,在2008年成功演出国家大剧院那一版之后,2010年又与俄罗斯指挥大师捷杰耶夫合作过《图兰朵》,这也是她近些年来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演出。
  在那一年的马林斯基明星白夜国际音乐节上,从导演、其他主演甚至群众演员均是国外艺人。沈娜早早地到了马林斯基剧院,但直到前一天指挥家捷杰耶夫才到现场,只彩排了一次。“马林斯基剧院是我唱过的最难唱的歌剧院,没有太大嗓子的人在那里唱,会淹没掉。”沈娜回忆说。
  与普通的演出场地相比,所有正规的歌剧院都没有任何扩音设备,只靠剧院的建筑结构、座位设计来改善音效,歌剧的演唱完全凭人声实力。“不像流行歌的演唱会可以对口型,歌剧从来没有假唱。”沈娜说。
  她说,自己的一个导演朋友经历了很多类似这样的事情:企业家来赞助演唱,希望自己的女朋友来演主角,但导演不得不说“演不了,最多只能演一个侍女,要唱主角的话,你就别赞助了”。
  沈娜说,“这个行业里没有掺假的东西。”能不能唱主角,只能凭实力,而且一上台也能感觉到是否唱得下来一场。

“懂一门语言,投入的感情会不一样”


  沈娜平时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看谱子和练声,这占据了一个歌剧演员的绝大部分生活。作为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科班毕业的她,一直是歌剧舞台上的主角。
  除平时在中央歌剧院的常规演出外,近年来,她也多次举办个人音乐会,去年与么红、孙秀苇也举办了全国十五个城市的“中国三大女高音”巡演。在这些演出中,沈娜说自己每次都能保持好良好的状态,有一次感冒了,鼻子完全堵塞,但一上台后却依然能放歌。她笑称自己在国内女高音中也算是嗓门比较大的。
  “在童年时代就是主角,6岁开始就在少儿艺术团学跳舞,学小提琴,唱歌。”沈娜笑道,“而且一直是苗苗艺术团的独舞演员、领唱。”直到1990年代考上解放军艺术学院,开始走上了真正的歌剧之路。
  “那个时候考军艺是相当难的,我们那届真正是百里挑一。”沈娜回忆说,自己是专业第二考上的。她也承认,自己从小对艺术的培养跟家庭分不开。父亲曾在海军部队里搞过声乐,家里的其他亲戚也有多人从艺。近年来走红的《开心麻花》演员、导演沈鹏其实是沈娜的亲弟弟,这更鲜为外人知晓。
  因为歌剧大都是西洋的曲目,沈娜还学习了意大利语、法语、德语、俄语等,“不会太精通,但拼读是肯定没问题。”沈娜说,“懂一门语言,投入的感情会不一样。”
  直到后来几年,沈鹏也考上了解放军艺术学院,老师们也说,“看看你姐姐多用功,你多学学她吧。”沈娜也笑称自己“肯定是最好的学生之一”。
  毕业后,沈娜在学校当了两年老师,这个曾经的好学生显然不满足于国内的比赛和在学校教书,“教书,以后也可以,自己阅历多了或许带给学生的东西会更多。”
  事实上,在军艺当老师期间,沈娜经常穿着军装到国外去演出或交流。“一是需要大量的时间排练,二是去国外总是穿军装也不是那么合适。”沈娜便离开了军艺,到文化部下属的中央歌剧院,“这样就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艺术当中去。”

“中国歌剧市场也在慢慢成熟起来”


  “很多都只了解奥运会竞技的比赛,其实歌剧的比赛也是一样的。”沈娜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她也不得不承认歌剧在国内属于“小众”,但她认为,“歌剧演员本身就是一个打动人的职业。”
  从大学毕业再到中央歌剧院工作的中间几年,被她看作是最辛苦的几年,一边在学校带学生,一边自己参加演出。
  一次在奥地利的比赛,从上午到晚上,光女高音一天就有70多个人。“你很难觉得自己能从里面脱颖而出,压力很大的,那个时候年龄也比较小。”沈娜回忆,从初赛、复赛、决赛,每次都要去看名单榜,直到最后只剩下几个人,自己仍在名单之列,才逐渐有了信心。
  “我参加国际比赛每次都成功,自信心建立起来了。”她出演过的主角拿过很多奖,其中囊括了第45届法国图卢兹国际声乐大赛女高音第一名的著名奖项。
2010 年 10 月 16 日,北京,中央歌剧院女高音沈娜(中)在“牵手梦想,唱响未来”音乐会上与男中音王立民(左)联手献上了《爱情二重唱》。图 / 新华

  事实上,在海外演出和比赛的经历,也让沈娜看到了国内外歌剧受众的差别。在德国的一个小城市都有十多二十个剧院,每天都在演,他们把看歌剧看成一种消费。在奥地利小城的广场,她也看见大屏幕上会播放歌剧,人们坐在广场上休闲的时候就可以欣赏歌剧。
  “国外人们觉得看一部好的歌剧是精神大餐,但中国人可能大部分会觉得不如去吃一顿好的,是消费习惯的问题。”沈娜说,古典音乐的感染力,给人积极的感受。
  她不得不承认,歌剧的票价相对一般的话剧和电影来讲更贵。“所以,我们这次去纽约林肯中心演出,也专门设有学生票。”她知道在国外留学生也会关注国庆前夕的这一场中国艺术家的演出。
  在她的国内粉丝中,大部分也是一些留学后回国工作的公司高管,或者古典音乐迷。“但中国的歌剧市场也在慢慢成熟起来。不光是北上广,在每个省会城市都已经有剧院,包括像贵州都有自己专业的交响乐团和音乐厅。”沈娜说道。
其他文献
本文阐述了高等教育资源和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含义,论述了高等教育资源的分类,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以及无形资源,讨论了中国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现实意义,探讨了
本文阐述了法学品牌的内涵和意义,论述了大学品牌的发展策略,包括增强大学品牌意识、明确学校的定位、树立办学特色和质量立校观等。
许孟水今年67岁,从事外交工作30余年,长驻非洲20多年,被同事戏称为一条“黑道”走到底的外交官。许孟水今年67岁,出生于安徽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读高中时,品学兼优的他曾立志
本文阐述了高校进行品牌建设的意义,论述了中国高校在进行品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高校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形象识别系统、高校的市场调查、市场预测和环境分析不深入,品牌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本文分析了中国地方高校发展的现状,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师资结构不合理、新校知名度不高等,并提出了对策,如地方院校要进行战略分析,广开思路,找准自己的发展空间、地
目的:分析广州市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的感染率及相关因素,为女性HPV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现况研究方法,对接受宫颈HPV检测
高校合并是影响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最强劲的一股浪潮,合并高校则是最直接的产物。其以扩大办学规模、促进学科交叉综合、资源整合运用、提高竞争力等为主旨带动了一系列高
会议
本文解释和分析了“文”、“化”、“文化”等几个概念,论述了经营现代大学特色文化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讨论了经营现代大学特色文化的策略,包括考虑学校坐落地的地理和地势特色、
本文论述了大学经营理念提出的背景,讨论了中国大学合理引入经营理念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探讨了坚持大学经营理念,深入实践,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应采取的措施,包括制定战略,找准定位,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