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政治学科地位调动学习政治兴趣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教学是一门系统性较强的工作,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密切配合。政治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塑造政治学科的形象,让社会、家庭重视政治学科,使学生明白政治学科的重要性,知道“应该”学习政治学科;其次要组织好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政治学科的兴趣,让学生爱好政治学科。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政治教师尤其是高中政治教师应如何搞好教学。
  一、塑造政治学科形象
  实际上从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体制看,教师尤其是政治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引导家长、学生妥善解决政治学科认识上存在的问题,高度重视政治学科。
  (1)充分认识政治学科在中学阶段的重要性
  政治学科只要肯下功夫巩固基础知识,在学习中多注意老师点拨的答题技巧,提高政治成绩是不太难的。我想,只要家长、学生弄清楚政治学科在中高考中的重要性和政治学科考试“容易”得分就不至于漠视政治学科了。
  (2)准确认识政治学科在高中毕业后的地位
  目前,政府机关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通过招考录用,有的地方报名条件逐渐放宽,原来一般是大中专毕业生才可以报考,现在高中毕业就可以报考,这无疑为高中毕业生开辟了一条新的就业门路。参加过事业单位、公务员考试的人都知道,事业单位招考试题“政治性”比较明显,文科生报考中占有较大的优势。
   (3)正确把握政治学科在大学毕业后的地位
  从长远看,许多家长、学生不重视政治学科,实际上是对政治学科缺乏长远认识。在就业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多一些知识、多一项技能,而政治是必考科目之一。
  二、激发调动学习兴趣
  兴趣是行动动力,特别是政治学科,说教的成分较浓,如果教师只会照本宣科,教学方法单一、生硬,那么学生厌学甚至喊你下课是最正常的事情了。所以,作为政治教师阐明政治学科的重要性,教师最关键的是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笔者的教学实践看,激发调动学生学习政治学科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设计好课堂教学导语
  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上要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调动起来,开场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课堂教学的导语设计的好,会给学生先声夺人的好感,被你的导语吸引,就会很自然地跟着你的教学设计学下去,做到老师讲了该讲的,学生学习掌握了该学的。课堂教学的导语有悬念诱思式、情境切入式、提问吸引式、温故启新式。
  “悬念诱思式”指即教师通过先讲述故事或者列举实例,然后从中巧妙地设置一、二个悬念,来激发和诱导学生的学习欲望。悬念诱思式教学导语,可以使学生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内心世界里产生跃跃欲试的强烈意识,设法破释教师设置的悬念。例如,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教学时,可以简述17世纪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在皇宫里宣讲哲学的故事,然后设置悬念:“莱布尼茨提出‘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可是他又说‘世界上也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这两种说法不自相矛盾吗?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情境切入式”指教师从课前班级的某个学生的言谈举止、教室的布置或变化等具体情境入手,教师有意识地对某种情境稍作加工处理,然后切入教学主题。
  “提问吸引式”指教师通过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该节课堂教学中来。这种导语一方面能够通过提问巩固旧知,强化对旧知记忆和理解,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提问,调整学生注意力,把学生注意力吸引課堂教学中。
  “温故启新式”指教师通过对以前复习过渡到对即将学习新知的教学上来。由于政治课基本理论知识之间,特别是同一册教材内部的章、节之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联系。因此,安排这种温故启新的导语,能使学生在学习新知时,始终保持着与旧知的联系,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导入语。
  2.设计好课堂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核心环节,是教学的主要部分。如果说设计好课堂教学导入语是把学生“领进门”,那么,设计好课堂教学过程是让学生“跟着做”。如果教学过程设计不好,学生听了一会儿就会产生老师讲课的精彩部分只不过是过眼烟云,要想让他跟着你去做就难了。成功的教学过程设计要抓好以下环节。
  (1)把握确定重难点。教学过程是让学生掌握所教的知识,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特别是重难点知识是考试经常检测的内容,因此,重难点知识是教学过程应该重点把握解决的知识。重难点知识是随着学生和考试检测的趋势变化的,在确定重难点时不能用一成不变的观点,把字体大小、字体笔画粗细作为依据,不能认为教材上的小字都不是重难点,同样应该作为重点知识讲授。
  (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突破重难点是教师的起码要求,也是较高要求。重难点知识是重要的常考的知识,教学最终要面对考试,目前高考试题一般都是立足于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在突破解决重难点上不同的教师采用的方法不同,我认为结合生活恰当地举例点拨是一种好方法,通过事例生动形象的阐明教材知识点,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调动起来。
  (3)有条理板书,增强教学内容的逻辑性。教师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板书,把教材上分散凌乱的知识点按逻辑顺序整理出来,让学生记下来。通过教师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把常见的知识系统化规范化,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会比较轻松,在做题时不至于抓不住要点。
  (4)点拨学生方法技巧,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政治学科做题同样要讲究方法技巧。考试时学生一般都能写出一些(指主观题),但有的试卷得分较低甚至只得零分,出现这种情况与掌握知识程度关系不大,一般都是做题的方法技巧问题。例如,政治主观题设问一般有关键字眼限定了答题范围,但有的学生做题时没有抓住这些关键字眼,导致答案出现问政党回答国家、问辩证唯物论回答唯物辩证法等张冠李戴的答案,阅卷教师想给分都无从下笔。
  总之,政治教学是一门系统性较强的工作。政治教师面对家长、学生不重视政治学科这种状况,要设法提高他们对政治学科的认识;政治教师面对学生学习政治没有兴趣的情况,要设法激发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政治学科才能被家长、社会、学生重视起来,教学效果才会更加明显。
其他文献
在传统教学中,提问只是简单地教师问学生答,教师的问只局限于是什么、对不对,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也只是顺着教师的思路来寻找标准答案,这样的教学表面看来是以问题推动了教学,体现了师生的互动,然而这种简单的互动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没有更多参与探究的时间与空间,并没有真正发挥提问的功用。新课程改革对提问更为关注,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提问来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实现教学的多向互
摘 要:地图是地理课的灵魂,学生只有具备了读图,用图图文转换的能力,才是真正地把握了地理的精髓和实质。地理课离不开地图,在教学过程,以图激情,以图激趣,有利于调动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利于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开展。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地理图象;功能;教学;注意问题  中学地理教材中,各种图像贯穿始终,地图教学成为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一个要组成部分,但地图的教与学
摘 要: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在当前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限制,学生与城里的孩子有较大的差距。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切实改变教育观念、合理利用资源、加强师资建设、探索教学途径、恰当运用评价。  关键词:农村;小学美术;现状;对策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來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但在广
摘 要:初中历史是一門综合性的学科,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初中历史教学处于尴尬境地,存在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兴趣不高造成的。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便有了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激趣策略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关键词:初中历史;激趣;策略  初中历史是向学生讲述基本的历史
一、做好充分课前准备行之有效  1.读透教材  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置性作业。知识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还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另外,在备课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这不在于面面俱到,而是需要有的放矢;要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
摘 要:英语报刊选读是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课程之一,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英美报刊杂志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从这些问题入手,探讨该门课程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英语报刊选读; 课程特点;教学方法  一、引言  根据2000年《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英语报刊选读课程是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课程,
摘 要:新的课程标准要求高中英语教学采取自主、合作和探究高效的学习方式,英语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和拓展视野的过程。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存在着误区,主要是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落不到实处;对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评价机制不健全,这些阻碍了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难以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问题
摘 要:语文要有“语文味”,就必须回归文本,在语言文字上下功夫,注重语言的品味,但是品味语言不是最终目的。语言,应该是一座桥梁,通过这个媒介,进而分析作者的情感、人物的性格、作品的主题,正所谓“一字一句总关情”。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言品味;情感  语文是语言的艺术。语文课堂是一种以交往为本质,以改造人的主观世界、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发展为宗旨的言语活动。一堂具有语文本色的语文课,一定是立足于语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