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古代诗歌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quank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真语文”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语言为本,文化为真”,理论框架是由阅读力、表达力、文化力构成的三维学力。其中阅读力作为“本真语文”教育的核心理论架构之一,是学习者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是衡量一个人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是语文素养的重要表征之一。这决定了语文教学要以提升学生的阅读力为重要目标。
  那么,如何在一堂课中做到既保证阅读总量,又提高阅读质量呢?群文阅读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围绕一个主题,教师精心选择一组相关联的文章,开展立体式自主阅读,在加大阅读量和加快速度的同时,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意义构建,这是对传统阅读教学的一种拓展和创新,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笔者就以八年级校本教材《古诗文经典专题读本》第三卷“唐代送别诗”为例,谈一谈古代诗歌群文阅读教学方面的策略。
  一、诵读欣赏,提升阅读感悟力
  这组送别诗一共9首,内容丰富:有写好友被贬远谪、表示同情安慰的,如《送杜审言》;有写朋友间送别时的深情厚谊的,如《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有赠别家乡的,如《渡荆门送别》;有借离别抒发怀才不遇之情的,如《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别严士元》;有借离别表达自己的高风亮节的,如《芙蓉楼送辛渐》;有借离别赞颂名城、名士的,如《送卢潘尚书之灵武》;有将离情渲染得黯然销魂的,如《淮上与友人别》。这些送别诗或豪放或含蓄,或旷达或深婉。因为是群文阅读,不可能做到篇篇兼顾、面面俱到,所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分组的方式,针对重点进行赏析诵读。
  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对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的。从一首到多首古诗的群文阅读,弥补了传统的阅读缺陷,增大了课堂阅读量,也意味着语文课堂中教的方式的改变。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被归还给学生,学生在充分的独立阅读中自主领悟、积累。在诵读积累中,既关注古诗名句的语言形式,也关注其思想内容。学生在同类文本中感受到了不同作者的不同视角,在加深对离别的认识的同时,也体会到语言的丰富性和多元性。
  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只有在多篇文本阅读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才能逐步掌握语言文字的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从而逐渐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语感,并为感悟力、思辨力的提升打下厚重的基础。
  二、比较欣赏,提升阅读思辨力
  送别诗首先是抒情诗。不同的诗人,笔下抒发的情感自然不会完全相同,使用的抒情手法也是多样的:如有直抒胸臆的,有借景抒情的,有融情于景的,有言浅情深的,有用典含蓄的,有形象对比的;等等。还有一部分送别诗,诗人常常是借送别抒发心中的激愤或申明志向,如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这些具体的古诗词群文文本,为我们呈现了不同的风格特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抓住某个点进行比较,这个点其实就是在单篇古诗的诵读过程中感悟到的。寻找点的过程,就是发展思维的过程。在具体的古诗词比较阅读中,可以借助这个点提升阅读思辨力。例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与《别严士元》中都写到了孤帆,师生可以探究其中的异同。李白这样写:“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刘长卿这样写:“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同是孤帆,同样用景物抒发送别时的留恋之情,但前者的景象更辽阔,后者的景物描写则更精巧美丽;前者给我们留下的是一个惆怅的江边送别的身影,而后者则是运用想象,带我们到朋友要去的地方。这样的比较阅读,既加深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发展了究根思维,又激发了学生的思辨力,发展了发散思维和线性思维。
  从单篇阅读转向群文阅读,不但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使其开阔了视野,而且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阅读教学的僵化格局,为学生多方面、多角度理解文本提供了可能性,解放了学生的思想。这9首古诗所组成的群文阅读,给了学生思考和品味的空间。在这个空间内,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充分与文本对话,形成各自的见解。这个空间不仅存在于单首古诗中,而且存在于两首或多首古诗之中。多重文本的相互交織,会形成丰富的阅读空间,并产生巨大的召唤力量,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融入其中,从不同角度发现同一文本的多重内涵,在分析、比较、探究、发现、归纳和概括中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拓展欣赏,培养文化判断力
  这组群文阅读的9首古诗就像一个个节点,连接着更多的送别诗。例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所表达的意境,可以使我们联想到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中的“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一句,提到的柳和杨花在送别诗中具有普遍的象征意义。我们可以展开类比,拓展欣赏具有相同意象的送别诗。而且,从这组唐代的送别诗出发,我们还可以延展到其他朝代的送别诗,探讨历代送别诗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在这样的联系拓展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送别诗框架,由一首诗到一组诗,由一个人到一类人,深入地探讨离别在人类生命哲学中的意义。同时,这9首唐代送别诗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比较拓展中,学生还可以多角度、多层面挖掘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主动接受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一节课自然完成不了诸多送别诗的学习和鉴赏,但是教师的引导无疑能为学生打开一扇大门,让他们窥探到辽阔的诗歌世界,进而自发地、充满兴趣地去阅读、探究。语文学习不可能仅仅是课堂教学,巨大的学习资源存在于课外阅读中。
  送别诗有很多,除了笔者使用的校本教材的选文外,还有很多很好的文本和阅读方法可供广大教师选择。古诗文群文阅读的关键,在于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和重构。只有解读得深刻,重构得巧妙,才能让送别诗吟诵得更悠长,才能让学生在悠长的诗韵中构建个性化的诗歌王国。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大豫镇兵房初中)
其他文献
对胸骨转移瘤误诊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 女,35岁。胸骨肿疼痛半个月余,胸骨柄处局部隆起、肿胀,质硬、轻度压痛,无发热,偶有咳嗽,颈部、腋窝等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化验检查:WBC11&#
目的:研究补肾中药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70只SD大鼠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雌激素组、补肾中药组。手术12周后开始给药,连续给药12周,
期刊
目的:总结萎缩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002-04/2006-04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34例萎缩性胆囊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顺利完成31例,中转开腹手术3例,其中1例为
目的:探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医治疗效果。方法:应用中医理论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进行辨证论治,血小板〈20×10^9/L时建议同时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输血,以防发生出血意外。结果:
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风险及对策探讨如下。1 护理风险的原因 (1)冠心病患者多是老年人,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老年人机体的器官功能退化,防御机制衰退,病情重,
以纽荷尔脐橙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GA3处理对留树保鲜脐橙果实的内源赤霉素(GA)、生长素(IAA)、玉米素核苷(ZRs)、脱落酸(ABA)的含量变化和相互间平衡关系的影响,以及对落果率变化的影
是什么力量让我从一个电大毕业生、一个农村语文教师,成长为一名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通过一次次的梳理、一次次的追问,我终于明白是课堂,是一节节鲜活、真实的课堂成就了我,是一次次反思让我不断提升,向专业的更高处攀登。  1992年8月大学毕业,我被推荐到当时的通州市五总初级中学工作。开学后的第一个月,学校对新分配的教师全面听课。我清楚地记得,我上的课文是魏巍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学校领导和语文组的
种文阅读是特级教师李旭东开发的多种阅读课型之一。它以教材文本为种子,以多元形态将其栽种在学生阅读的土壤之上,调动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种文阅读教学或借助类文本(作者
文本细读,尤其是散文文本细读,可以令读者通过研读文本的细微之处,读出常人所不能读出的特殊情感,更加深入地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而任何体现作者意志、情感、态度的语言都不可能离开语境,在语境中聚焦文本细读,会有更大的收获。  王荣生教授说:“散文阅读,不仅仅是为了知道作者所写的人、事、景、物,而是要通过这些人、事、景、物,触摸写散文的那个人,触摸作者的情思,体认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