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ong_c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英语教学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的教学,因为它既是知识的授受,又是技能的训练,而且语言技能训练在教学中所占的比例很大,学生英语学习往往取决于英语技能,即英语应用能力掌握的程度。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一些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教学方法,例如教材的处理,课堂活动的安排,师生间的互动,以及教师英语口语的功底等。
  1.教师要具备扎实的英语口语功底
  英语教师需要打下一个扎实的英语口语功底,尤其是青年教师更应该重视这个问题。因为只有在年轻时才能省时高效地把英语口语掌握好,岁数大了就不容易了。从学校门刚出来不久的青年教师虽然有了一定的口语基础,但与课堂教学实际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一般的情况是英语讲得死板,过于形式化,套话多,缺乏依据具体的情景讲出贴切的语言。这就要求教师利用各种可利用的手段,如上网,看电视,听广播,教师之间互相练习等,来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会话能力。有条件的话,找外教或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聊天,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只有日常的口语功底扎实了,才能使自己有信心在课堂上讲出自然流畅的英语。无论是讲课,还是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教师的口语都是学生借鉴和模仿的对象。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学生知道问题的答案,但不能用英语表达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去诱导、启发,甚至帮助学生答出部分答案,给学生一个可以借助的英语口语平台,让学生联想起英语的表达方式,完成对问题的回答。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流利贴切的口语会给学生很大的启迪,使学生同教师互动的自信得到增强,他们的英语口语能力会在自然的状态下得到提高,进而对课文、词汇、语法的学习兴趣也会得到提高,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英语教师口语功底对课堂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2.对教材的处理要得当
  现行的大学英语教材,语言知识含量大,练习的数量多,花样多,一般来说用课堂上的时间往往处理不完。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第一吃透,第二做輕重、难易的处理,讲课中一定要有重点和难点。一般对课文部分讲授都很重视,但对练习部分处理得不够恰当。练习部分的处理在课堂上占很大比例,而且很多语言点和必须掌握的语言知识都体现在练习中。从真正意义上讲,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是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实现的,而并非在阅读课文时完成的。面对大量的练习材料,教师必须做轻重处理,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对所有的内容心中有数,还要对学生现状了解充分。在做练习时把常用的,学生易犯错误的,经常是四级英语的“考点”的讲透,反复强调,重点练习。而对非重点的部分和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的部分就一带而过了,以便把节省出来的时间用在重点部分。
  难点、重点的确定可在学生回答练习答案时发现,如几个同学都答得不对,教师就应该仔细地进行讲解正确答案,并多举几个例子让学生当堂练习一下,还要举一反三,以此难点为核心引出相关的其他类似的语言点进行讲解和练习。这样就把课讲活了,学生注意力上来了,学得就扎实了,也易于巩固。通过这样经常性的难点、重点的处理,学生就可一步一步地、循序渐进地把词汇语法知识学到手,巩固住。
  3.课堂教学的严谨与活跃要把握好度
  课堂教学的组织既要严谨,又要活跃。有两种倾向值得教师注意,一是过于严谨,使得课堂气氛呆板,学生提不起兴趣;一是过于活跃,使得看似课堂气氛活跃,但实质性的教学内容并没有讲透,讲课变成了“趣味性的谈话”。
  一般在讲课过程中最好和学生互动起来,既有教师的讲授,又要有学生的参与,不时地和学生通过提问、征求反馈、对话交流等方式,形成一种共同探讨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内容,让学生感觉到是在教师的不断提示和引导下,自己感悟出的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东西。因为语言类的课有别于其他课,语言知识和技能大多数情况下是学习者自己悟出的,而非传授的。这就要求教师不整节课都由自己来讲授,把肚子里的东西都一股脑地倒给学生,使得学生听着听着就烦了,真正接受下来的没多少,即使记了不少笔记,可没有自身参与下的语境体验,一到实际的语言应用就什么也拿不出来,这样的教学效果只能事倍功半。
  但是课堂上一味照顾学生的兴趣,比如过多地讲一些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的趣味话题,让学生做一些以生活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活动等,使得课堂看起来丰富活跃,可没有多少实质内容,真正的教学内容没能传授给学生,最终还是达不到教学目的。讲课应该以课本教学内容为主体,所有其他活动都是围绕这一主题开展的,是辅助性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创造活跃的氛围,最终达到教学内容传授的目的。
  要把握好严谨与活跃的度,重要的是教师要灵活掌握课堂情况,及时注意观察学生反应,看到学生兴趣低落时要及时让学生参与,如提问等;学生气氛活起来时要不失时机地把学生引导到教学内容上来。还有一点是严谨与活跃的控制要以教学内容为核心,从教学内容上挖掘兴趣点和吸引力,从教学内容里的难点和重点引申出有趣的课外话题,使学生无论是严谨的听讲,还是活跃地参与都在教学内容的框架内,置身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训练中,这样势必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高效地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
  目前多媒体课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是相当普及了。毋庸置疑地说,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对丰富教学内容、发挥影视动画功能、提高学习兴趣、方便教师讲课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教学中对多媒体课件的操作技巧,以及配合黑板的使用等是很值得研究的,方法不当,多媒体的优势就发挥不出来,以致影响到讲课的进程和效果,因此在应用多媒体课件时教师就需要做到:
  (1)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因为出版社把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比较完善了,既有丰富的教学内容,又有灵活的教学形式,使用起来省力省时。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课件内容,上课前要充分设计好,在什么地方要停顿下来,什么地方要换窗口等,也要把操作顺序与要讲的内容配合好,不要在课堂上再随机处理,出现教师自己忙乱地操作,学生等着看的现象,致使讲课出现间断。
  (2)不要一味地依托多媒体教课件。对课件内容的使用要有删减,不要全部照搬,过于流于形式不注意实际效果。演示多媒体时学生往往看得多,记得和说得少,没有时间认真消化看到的内容。要给学生消化的机会和应用的机会。有的教师上了两节课,可在黑板上没有写一个词或写得很少。还可以把讲得比较好的词或短语写到黑板上,给学生一些做笔记和联系的机会。做练习时最好还是走到学生中来,师生多进行交流,以课本为依托进行课堂活动。
  5.结语
  非英语专业学生教授英语是高校教师最主要的教学任务,其教学方法和技巧的研究无论怎样加强也不为过。只有不断地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和学生特点的教学理念,现代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课堂教学的最佳方法,才能使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效果不断增强,培养出具备高水平英语应用能力的优秀毕业生。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分析了遼宁省高校外语教学的现状,并依据语言经济学的理论与观点分析了高校外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指出外语教育改革必须坚持为经济服务的理念,为构建辽宁工业产业集群提供人才支撑,推动辽宁区域经济和谐发展。  关键词: 语言经济学 英语教育 区域经济  传统界定范畴的语言和语言教育,忽略了其在经济中的价值和效用。语言经济学却赋予了知识经济时代中语言研究特有的视角。外语教育既具有普通高等
基礎教育课程改革初期,我在一些报纸杂志上看到一些学校让学生记数学日记,觉得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益,便在教研活动中进行了渗透。  数学日记我们已经实践了六年,刚开始老师们也不知道怎样记,也没见过数学日记到底是什么模式,当时的数学日记说白了叫“一日一题”,就是让学生每天在课本外找一道有点难度的题做一做,然后在上面插上自己喜欢的图案把它装饰一下。又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老师们的认识有所提升,认为:数学日
一、教學内容  苏教版第三册第二单元第13页例题、想一想,第14页“想想做做”。  二、教学目标  ①熟记5的乘法口诀,学会运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②通过找规律,归纳口诀的用法,在自主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③通过链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让他们知道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互动  1.给出一个谜语让学生猜:我们都有两棵小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理论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逐渐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在英语教学中,学生更容易接受外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知识,这些可能对他们思想的形成造成一定影响。所以,应加强英语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和教材建设等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出既具备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又具有良好的道德风范和政治风貌,能胜任激烈市场竞争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高职英语教师应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
摘 要: 教学中,对于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独到想法和价值判断,教师要仔细倾听,认真分析,深入思考,客观评价。评价观的改善将成为学生与教师这一学习共同体内在发展的动力。而在现实中,教师总是不自觉地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的评价,以至于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基于这样的认识,作者经常对自己的教学评价进行揣摩、反思,本文针对作者教学中一句看似平常而又不平常的评价,谈谈在课改中的体验与反思。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