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往事

来源 :百花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k2130715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年,在西南一座城市里,我认识了老段。
  老段并不过于老,1975年出生,但长相比实际岁数往前赶了十多年,像是1957年出生的。在那座城市里,我们都是异乡人,偶尔朋友带朋友,赶一个并不重要的饭局,认识了,就成了重要朋友。
  其实,我与老段一年也没约过几次饭,可能四次吧,但第一次吃饭,连了两场。
  第一次见老段,是一年初夏,在一个叫黄泥岭的中餐厅。我坐在一张13个人的大桌边,记得是贴着左手边,来了一个戴着眼镜、胖乎乎、头发根根竖起、可爱型的中年人。他的短袖白衬衫扎进牛皮裤带里,脖子V领处趴着几颗豆大的汗珠子。
  当时,这个中年男子来得不算早,也并不迟。从他脖下的汗珠可以判断,他想准时,不知是在路上还是在楼梯里,赶了一阵猛路。不然,哪里会有那么大的汗珠子——滴水藏海,汗里识人,他该是一个会尊重别人时间的人。
  饭局里尊重别人时间,还包括,你端起或放下酒杯所说的话、所讲的故事,要是不好听,像老太婆的裹脚布,那就是耽误人家了。一顿饭,两三个钟头,人又多,每一句话,或者每一个段子,都要精彩,这样才让人觉得时间过得值得。
  我很快就认识的老段,就是这样的人,把话省着说,说一句算一句,大家都觉得很合适。比如,相互敬酒,我们两个杯子碰到一起,他说:“听口音,你不是这里人。来,为了能在异乡相聚,干。”
  一桌13个人,一多半都是外地的,老段这句话,说得他们有了碰杯的理由,说得那个城市的人也有了借口喝酒:“我们这个城市很包容,你们都会混得很好。来,敬你们!”
  再和老段的杯子碰到一起,他又找了个理由:“你是江苏人,我在你们省会南京念大学,你小,算是师弟。——来,师弟,再干一杯,等会儿加个微信。”
  三个小时一晃而过,桌子大,对面说话都不方便,算起来,我和老段话说最多。
  散场后,有几个人提议,大家认识还不够,到新牌坊大排档,再整几瓶啤的。
  老段呢,说自己喝得眼睛发直了,还没喝啤酒呢,脑细胞一个个都像啤酒花正在往上冒,有股神经好像也在传递信号,它在跳,“多了”“多了”“多了”,这样,在跳。
  老段这句半醉的话,真像个单口相声啊,大家都听乐了。
  对了,老段是西南大医院的神经内科医生,博士。他把大脑里每一根神经当成高速公路网那样去研究,怎么能不堵、堵了怎么修,说白了,是让神经都舒舒畅畅的,精精神神的。
  当晚,我们三五个人又去了大排档,是在一个朋友住的小区后门,也就是坐着吹吹风。
  每人只要一杯扎啤、几根串串,顺便也等一个朋友的老婆下夜班。
  我们才喝到半杯时,老段来了。他跳下出租车说:“好了好了,不跳了,稳住后我觉得还是得找大家,特别是师弟,喝点儿啤酒漱漱口。”
  虽是初次见面,老段说的那些话,原来都不是“酒桌话”,而是真性情的心里话啊!
  他刚坐下,又站起来说:“这样,我先去买几根冰棍,下到啤酒里,这样高端大气。”
  我赶紧起身陪老段,到路对面小卖部。老段站在冰柜前,犹豫了一小会儿,是冰棍还是雪糕呢?最后他来了一句:“软的那种。”老段不晓得这里叫什么,老家是叫雪糕的,像雪那样柔软,还有奶油,比雪白,比花甜。
  他先剥开两根雪糕,递给我一根先吃起来,再抱着五根,慢慢回到大排档。
  老段说:“小时候,家里穷,哪里吃过软雪糕啊!都是五分钱一根的硬冰糕。上了大学更穷,连一根硬的也舍不得吃了。”
  那个雪糕冰镇啤酒的夜晚,真的很高兴。我们等到一个朋友的老婆下夜班才散。老段跟那个朋友说:“兄弟,你等你老婆,是放着岗让她查,还是脚踏实地的爱?”我那朋友说了一句话:“兼有。”老段笑了一下说:“单线条比较好,不交叉,不然容易堵。”
  告别时,老段拉着我抒情:“师弟,我对南京有感情啊!虽然,我没有在那个城市吃过一根雪糕,软的硬的都没吃过。”
  中间,我们用微信联系了几次,老段很不“单线条”,说他除了给人看病,还在攻课题。老段嫌微信上打字慢,干脆电话拨过来说,课题一弄,人就兴奋起来,睡不着觉了,这些东西啊,真是好玩儿。“神经系统是一个比高速公路网复杂一亿倍的东西,我的脑细胞就是在头皮上、脸上给这些课题弄死的,小炮弹一样,炸得脸上坑坑洼洼,显老。”
  一些大大小小的节日,我们也会互致问候。有一次,他用错了一个标点,可能他还在研究人的神经为什么会有迟钝反应,为什么有犯错意识吧。总之,他的短信原文是:“师弟,端午快乐?”
  看到了这个问号,我心底漾笑,这真是一个欢乐的错误、欢乐的祝福。不信,你琢磨一下,特别有老段的意蕴,可以换成这么一句:“端午了,你是快乐还是不快乐呢?”
  又一年冬季,老段约我到南滨路吃“顺风188”。又是一桌人,有男有女,算是事业有成的人,是在旅游大巴上或一次偶然的问诊中认识的。还有的是夫妻档,老婆在南京念过书,他一定让人家把老公带着,说不然会误会,会堵的。
  第四次吃饭,就在前不久,我约的老段,到“加州花园”吃老火锅。老段又是穿短袖衬衫,脖子下解开双扣,又是趴满豆大汗珠,他总是那么努力地准时。
  我们喝得满桌底凌乱的啤酒瓶,老段说,他得去个厕所,歪歪斜斜的,很像个醉样。
  他竟是伪装去买了单。
  我狠狠地怪他,老段来了一句:“我对南京有感情,谁买不一样啊!”我笑着问:“师兄呀,你是不是曾经有一段很美好的感情,搁在南京?”老段认真地说:“没有,没有,不然多堵啊!其实,我跟你说呀,要不是去南京念大学,可能留在山西老家挖煤了。我就是觉得,人不能忘记自己改变命运的时光。”
  看来,老段没有醉,或者说,他真的醉了。
  如今,我早已離开了那座城市,来到南京附近的一座城市打拼,还常跟老段联系。老段最深情最有诗意的话,也是在一次喝完酒之后的夜里说的。他说:“师弟啊,我又是帮人看病,又是研究神经高速公路课题,比较忙。等你有空了,帮我踩一脚油门,到南京地界,帮我看一看,南京……往事!”
  [责任编辑 吴万夫]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老实街》以一条老街的命运浮沉,勾勒出文化传统的现代危机。通过对老实街人日常生活的结构性反思,《老实街》不仅在这条寻常的老街内部,探寻到一种潜在的“异响”,同时,在老实街逐渐“陷落”进程中,老街人不断涌现的复杂幽微的情感,也使得这条浓缩了中国传统伦理和文化基因的老街,浮现出一条隐匿的文化裂隙。小说借助“寓言化”的方式,通过重新回顾这条裂隙的发生、起始,不仅清理出传统文化遭遇现代性的复杂状
期刊
一天,三个和尚下山去化缘。他们走了一村又一寨,袋满、钵满,准备返回庙里了。  在村口,三个和尚一同发现路边有一枚铜钱。大和尚把头扭过去,不看。二和尚弯腰拾起来却又扔掉,说:“乃身外之物,留作何用?”三和尚又拾起来,说:“我们不用,可送与可用之人呀。”  他们在村外见到一个乞丐,三和尚将手里的那枚铜钱送给了乞丐。  这时候三个和尚身后有人哈哈大笑。他们回头一看,只见一位两耳垂肩、额上点着朱砂红、手执
期刊
大学同学丁妍回国,我们俩约好了回母校见上一面。初见丁妍,我很惊讶——丁妍以前是我们班女生皮肤最白的,两年没见,晒成这种电影或者画报上金发美女的古铜色了?我好像在哪儿听到一种说法:在某些国家,古铜色标志着你是个有钱还有闲的人,因为有时间、有能力去海滩晒太阳呀!丁妍不是在读研吗?我恍惚听她说还曾经打工补贴生活费用,这么快就踏上富贵的台阶啦?在那边跟富二代谈上了?  面对我的问询,丁妍笑回:“你想多了,
期刊
新年开工第一天,厂里来了条小狗,怎么赶都赶不走。  小狗可爱,小王很想收留,却不敢擅自做主,就去请示老板老张。  老张在看裁员名单,正窝着一肚子火,张口就喷:“人都吃不饱还养狗?养个狗屁呀!”  小王只见过老张的苦瓜脸,从没见过老张发火,边退边嘟哝:“不是说‘猫来穷,狗来富’吗?我还不知道厂里难哪?我这不是——”  “回来!”老张压住火,想了想,不期然眼前一亮,赶紧冲门口嚷。  小王折回来,却不进
期刊
井神爷是一头牛的名字。它还是小牛犊子的时候,不小心掉进枯井里,被黑嫂救了一命。黑嫂下去救它的时候,发现有泉水自它蹄子下流出。于是枯井不再是枯井。它后来长成了全村体格最大的一头牛,有一千多斤重。本地的黄牛品种叫“复州黄”,体重超过千斤的凤毛麟角。当地有一个说法:“有千斤猪,没有千斤牛。”牛,指的是复州黄牛。  井神爷一身蛮力,耕地拉车的时候却特别“艮”,步伐特别慢,别的牛和它都没有办法配合,后来基本
期刊
寒冬季节万木凋零。假期,我正为如何挣下学期的学费发愁,退休在家的周表爷让我经风雨见世面,去云架山买炭。  潘表婶晓得我要去云架山,叫她家小不点儿来喊我去她家,说是給她外头人江表叔带信。潘表婶坐在火塘边神色黯然,好半天才面带几分羞涩地说:“你跟他说,我想他!”说罢低头掉眼泪。江表叔是窑棚的棚头儿。他在生产队当不了队长,也不愿意受队长的管,不愿意磨洋工,干脆长年在外搞副业,每天向生产队交一块钱,生产队
期刊
杨小凡的《药都人物》写了六十八位个性鲜明、命运奇特的人物。他取材于重峦叠嶂、清溪纵横的安徽药都亳州,这块神奇的沃土诞生过老子、庄子、华佗、曹操、张良、花木兰等传奇的文人和武将。而在杨小凡笔下的数十个民国时期的药都奇人身上,也都折射着时代的英华和人性的光辉。现在我们研读的内容是:作家在创作中究竟采用了哪些行之有效的小小说写人方法?归纳这些不同的写人方法,对掌握“小小说的人物塑造理论”很有帮助。  从
期刊
他没想到居然遇见它。  那天下午办完离婚手续,他彻夜未眠。看着曾经深爱的她决绝地远去,尽管他知道自己有错,还是难抑满腔羞愤。他咽不下这口气。  第二天,天微明,他爬起来,身体被一股左奔右突的气体充盈着。他背上藏匿了十多年的那杆猎枪,悄悄进了山。  他要开枪,他要杀个东西。  顺着北坡那条无人涉足的树丛中的小路,走了大概不到一公里,到了一片缓坡。他刚直起腰想喘口气,在两棵大树中间,他看到了它。  它
期刊
酒是粮食精,酒是害人精……  小陶感慨万千,浅浅抿了口,咝啦一声。  小炕桌上摆着几碟小菜,有荤有素,都是淑芳给弄的。经常,淑芳出门忙活,家里就剩小陶自己,他会从中午磨叽到傍晚。淑芳回来,见他没有撤桌的意思,还会重新给他弄俩菜,接着喝。  有人看不过眼,说:“你就惯着他吧!”淑芳回道:“自家爷们,爱喝就喝点儿呗,他也不好别的,也喝不了多少……”  也有人私底下叫小陶“秧子”,淑芳知道了,杀到人家大
期刊
不管是多长或多短的虚构作品,我都称它们为“故事”,长篇也好,短篇也好,只要是特定的人物和事件相互影响,最终构成了有深意的叙事。我发现大多数人就算坐下来动笔写故事也不一定知道故事是什么。他们会发现他们画了张配有简要说明的速写,或者写了篇配有速写画的随笔,或者写了碰巧里边有个人物的社论,又或写了意在说明某个大道理的案例,再或其他什么大杂烩。等他们意识到自己没有在写故事的时候,他们觉得最好的补救方式就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