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灵·慧·美”生态教育文化的思考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s19841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构建“灵·慧·美”生态教育文化的策略,提出要构建“灵·智·趣”的课程文化、“慧·亲·信”的管理文化、“美·谐·善”的环境文化,力求构建融“人本·人际·人境”于一体的“三人合一”的生态教育空间。
  【关键词】灵·慧·美 生态教育 课程文化 管理文化
  环境文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7A-0058-02
  “人”是教育中的核心要素,探索教育文化其实就是探索“人”的发展的文化。然而“人”的发展却不是一个单纯的教与学的过程,而是一个立体的教育过程,是一个融合“人本·人际·人境”于一体的“三人合一”的生态教育过程,是一个立人以“德”、启人以“智”、怡人以“情”的“灵·慧·美”生态教育过程。
  一、人本——“灵·智·趣”的课程文化
  教育是智慧的传承与分享。探索“灵·慧·美”的生态教育文化,首先就是要构建“灵·智·趣”的课程文化,让孩子在这样的课程文化的熏陶下越学越有灵气,教师越教越慧心巧思,课堂越上越和谐美好。这是“灵·慧·美”生态教育文化的奠基,是教育的关键,更是“人”的发展之本。
  (一)“灵·智·趣”的课堂教学
  “灵·智·趣”的课程文化首先体现在课堂教学上,就是要探索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灵·慧·美”课堂教学模式基于“学习者总是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而学习者的合作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的理念,努力在课堂上创设“灵·智·趣”教学情境与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与探索。在课堂中,以“读·思·悟”为引领,带动课堂的“灵·慧·美”。我校一位年轻教师在进校半学期后,在团队学习过程中深感“灵·慧·美”课堂教学模式的妙处,采用该模式精备细研后执教了人教版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一课,得到同行一致好评,教研员评价该课:“教师有底气,声音很秀气,课堂有朝气,学生有灵气。”以下是课堂片断摘录:
  1.读——读文解意,初学通灵
  师:读完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生1:青蛙真笨!都不知道天有多大!
  生2:小鸟才知道天有多大!天是无边无际的!
  ……
  (课前导读,尝试概括,疏通思路,激活灵气)
  2.思——交流促思,探索拾慧
  师:青蛙不知道天有多大,那它在哪里呀?小鸟怎么就知道天有多大呢?你能把青蛙和小鸟的位置找出来吗?(生贴)
  生:小鸟站在井沿上跟青蛙说话,头要向着井里边。
  師:聪明的孩子,请你把小鸟放到井沿边上吧。(生移放小鸟)
  师:小鸟看见的天有多大呀?
  生:无边无际的大。
  师:你能用“无边无际”说一句话吗?
  生1:沙漠真大呀!大得无边无际!
  生2:大海是无边无际的。
  ……
  师:好,现在咱们一起来看看小鸟飞过的地方,看看是不是无边无际吧。(欣赏视频,用手比划,感受无边无际)
  师:天那么大,青蛙为什么说只有井口那么大呢?
  生:因为青蛙坐在井里,只能看到井口。
  师:是这样吗?咱们试试看。(孩子卷起书看天花板,感受青蛙的视野)
  ……
  (课中导思,聚焦关键,交流探索,收获灵慧)
  3.悟——运用感悟,悦学悦美
  (生角色扮演读课文)
  师:青蛙听了小鸟的话,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它会说什么?
  生1:青蛙会说:天真的很大呀!
  生2:青蛙会说:外面的世界真美丽!
  ……
  师:请你想象小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故事,画一画,再写一写。
  (课尾导悟,感受语言美;放飞想象,感悟寓意美)
  (二)“灵·智·趣”的校本课程
  学校教育坚持“文化润泽”心灵,要通过探索“特色文化”与“特色课程”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构建书香校园,而校本课程是课程文化的重要补充,因此“灵·智·趣”的课程文化还体现在切合实际的校本课程上。为了使孩子的发展更全面,除了开足开好国家规定的课程,学校很有必要立足校本补充开发校本课程,并使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融会整合,形成体系。比如,我校就立足当前阅读社会的教育热点以及学生“灵·慧·美”的发展愿景,探索开发了“悦读时光”校本课程,通过开放学校“三室”(图书室、阅览室、敞开式书吧),打造“一角”(班级图书角),落实“三读”(晨读、午读、夜读),开通“一播”(“一叶书香”校园广播),上好“一课”(“悦读”指导课),开好“一会”(“悦读”分享会),组织“悦读分享”(每节、每天、每周、每月、每学期的不同形式分享),开展“悦读竞技”(自制书签比赛、读后感评比、读书笔记展评、读书简报制作、读书才艺展示比拼等),引领“悦读拓展”等一系列活动,与语文学科紧密结合、相辅相成,从而更好地构建阅读型学校,营造阅读型班级,推行阅读型家庭,培养阅读型学子。
  二、人际——“慧·亲·信”的管理文化
  学校是教育“人”的场所,因此在管理中就要做到“目中有人”,遵循以人为本,着眼于“人”的管理。“慧·亲·信”的管理文化主要落实在“团队化”管理上。
  (一)领导团队——提升管理力
  领导班子是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决策者、组织者和推动者,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力量。一个团结、高效的领导班子,是办好学校的关键。团队化的管理首先落实在领导团队的管理上。
  1.积极构建“慧·亲·信”管理模式,落实学校事务人人有责
  “慧·亲·信”管理模式,要求各成员在学校共同发展目标引领下做到人人有岗、人人有责、人尽其才、合作交流,逐渐形成校内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的格局。落实“学校双向管理网络”,使学校各项工作既责任到人又双向互动,还充分发挥各层面人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不同层面人员都能在管理中得到锻炼与发展。   2.重抓“慧·亲·信”氛围营造,提升班子建设“五个力”
  一个深具凝聚力、感召力、学习力、创新力、执行力的领导团队,就是一支充满战斗力的先锋团队,能带领好各部门有序开展工作。一是提升班子凝聚力,全校师生凝聚力的源泉来自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学校以共同的目标、追求、教育愿景把领导班子凝聚起来,促使班子成员形成与学校同命运、共发展的意识。二是提升班子感召力,要求每一位领导班子成员都能严于律己、率先垂范,成为教师学习的榜样。三是提升班子学习力,要求班子成员必须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工作方法与技巧等。四是提升班子创新力,要求班子成员在工作中善于思考、激活思维、打破常规、敢于创新、与时俱进。五是提升班子执行力,通过建立完善的岗位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促使领导班子对工作能全力以赴、独当一面。以上“五力”基于“慧·亲·信”氛围牵引,为学校锻造一支团队协作、模范引领、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凝心聚力、充满战斗力的先锋团队。
  (二)教师团队——提升实践力
  教师发展是推动学校发展的关键动力。因此,学校需着力打造师资队伍,提升教师专业品质。“慧·亲·信”的教育氛围,引领教师学会爱在学生,教在心灵,指引教师倾心教育、潜心研究、醉心课堂、用心教书、真心奉献。
  不同学校对教师的发展要求不同,而“慧·亲·信”的管理理念,为学校的教师成长指引了方向。如我校建校之初就是针对新学校大部分来自各乡镇学校,需要融合提升的实际,首先确立“先夯实基础、修炼基本功,再实践打磨、积淀底蕴,然后竞技比赛、发展提升,最后走出校门、拓展视野”的发展思路,借助“灵·慧·美”特级教师工作坊平台的力量,以教育科研为引领,以教师专业成长阶梯为目标,带领教师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两年来,学校通过“主题化、周期化、常规化”的“三化”培训,组建学科组学习“小团队”,扎实开展教研活动,大力培养骨干教师,以引领带动等方式帮助教师夯实基础,提升素养。通过领导班子听推门课、教师互动听课评课、教导处组织定期研讨等活动,为教师提供“个人—同伴—學科组—学校”逐层提升的研讨平台,鼓励教师实践打磨,积淀底蕴。通过督促教师加强对课标、教材、学生的深入品读、思考与领悟,自觉磨练内功;通过组织校级教学竞技比赛,为教师搭建锻炼自我、打造灵慧、展示风采的平台,促使教师在竞技中学会找差距、定方向、补不足、重修炼。通过借助特级教师工作坊骨干力量,帮扶教师快速成长。通过安排教师外出观摩学习,组织教师团队走进先进学校,带领教师开展城乡联动、团队共研活动等,帮助教师走出校园、拓宽视野、激活思维,获得教育教学的新动力。
  (三)学生团队——提升发展力
  “慧·亲·信”的管理理念,渗透到学校的每一个方面,最终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全面发展。如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作用,促使学生团结上进、自我提高;开展各项大型活动检阅各班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组织多种形式的竞技活动,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夯实基础、拓展知识面;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给学生展示才华、培养自信、发展个性的平台。最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激发学生“争最美班级,竞最美学子”的激情,努力养成好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人境——“美·谐·善”的环境文化
  教育的过程是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环境的熏陶对人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打造“美·谐·善”的校园环境文化,让校园充满活力,让书香充溢校园每一个角落,是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强大的助推力。
  学校文化讲求一个合适。也许有些学校有着长久的文化积淀,“美·谐·善”的文化氛围自然生成;也许有些学校没有很长久的文化积累,但努力构建一个良好的文化育人环境,促成文化在教育上发挥潜移默化熏染的功能,持之以恒地抓好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坚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信念。尽管任重而道远,但前途必将是繁花锦簇的光明。
  有魅力的教育文化会衍生出一股强大的文化力,它无时不在,润物细无声,能使学校的品质卓然,绽放个性神采。让我们怀着让师生幸福的心愿建设学校,希望和谐有效的教育文化催生教师的慧心巧思、学生的灵气绽放,实现学校文化和而不同,让教育真正成为师生生命体验的和美空间。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构建小学‘灵·慧·美’生态教育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7B05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胡梅(1979— ),女,玉林北流市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
  陆惠兰(1975— ),女,中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北流市桂塘小学副校长,广西特级教师。
  (责编 秦越霞)
其他文献
玉米杂交新品种在农业生产中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种植推广玉米杂交新品种,应遵循三个原则:一、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育种单位育成的某个新品种,不是任何一个地方都能种植的,所以在
肿瘤干细胞的起源通常认为是来源于一个正常的干细胞,他们拥有类似的生物学特性,是肿瘤抗药性、肿瘤转移和复发的潜在原因。CD105、CD90是国际细胞疗法协会(International Soci
目的: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由鼻黏膜I型变态反应引起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症性疾病。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AR的发病与Th1/Th2细胞介导的免疫失衡有着主要的联
一、地膜马铃薯套种玉米复种秋白菜三种三收栽培模式。选择水源条件好,土质肥沃的沙壤或壤土地块,种前深耕细耙,增施肥料,667(亩)施有机肥5000kg(公斤),磷酸二铵8~10kg,碳铵15~20kg。播玉米前底施碳铵25kg
目的:1分析血压变异性与缺血性脑白质病变之间的关系;2分析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的常见危险因素;3通过两年随访,观察在合理控制血压后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的进展。方法:收集2014年05
对 2 1块新香优 80早稻示范田随机取样 ,进行产量及构成因子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构成产量的 4个因子与产量均呈正相关 ,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与产量之间呈极显著相关 ,粒
本文以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小学部学生、家长、教师为研究对象,基于实施小学性教育前后的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以下建议:不同年级应有不同的性教育侧重点,
一、什么是脱毒薯脱毒薯包括脱毒甘薯和脱毒马铃薯。脱毒是一项高新技术,它是将带有病毒的甘薯,马铃薯无毒的茎尖,采用组织培养把病毒除掉,从而达到提纯复壮,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的目
为进一步提高秦皇岛市农业主栽作物甘薯的单产水平,近年来,市农业局在试验、示范基础上,重点推广了甘薯小拱棚薄膜覆盖栽培技术,到2000年,全市推广面积达1500hm2(公顷),平均单
目的:   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ALDI-TOF MS)蛋白提取法和hisA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