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起,不怕数学

来源 :小猕猴智力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gl3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数学课时,你是否会如坐针毡?翻开数学练习,你会昏昏欲睡吗?
  面对数学试卷,你会脑袋一片空白吗?以下建议,不一定会令你爱上数学,但也许可以助你摆脱对它的恐惧!
  有些人很喜欢数学,有些人则很讨厌它。喜欢数学的人,听到方程式、几何、代数、统计等词语会兴奋不已,因为大展身手的时间到了!但对于讨厌数学的人来说,这些词语都是外星语言,甚至是令人头痛欲裂的魔咒!一份可靠的科学研究指出,对数学产生的恐惧会启动大脑连接痛苦感觉的区域!因此,要是你看到数学便头晕,也不用太担心,因为你不是孤独的。有调查表明,英国人每年因为数学不佳而损失的金钱(如买东西时多付了钱也不知道)数以亿计!那么,我们中国的情况又怎么样呢?在国际学生评估中,中国学生的数学无人能及,排在第一名!每年,我国的各种相关组织都会举办大大小小的数学比赛,以有趣的方式帮助学生提升数学能力。看到这里,也许你会认为:我一点数学天分都没有,同学们有多厉害都与我无关!然而,数学问题跟世界上大部分问题一样,只要有决心,便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只要你愿意,便能把可怕的数学驯服!
  我一直不喜欢数学。四则运算还可以,简单的方程式也还好,但一碰上几何问题便束手无策!我的脑筋转得不够快,所以只好以勤补拙。我花了很多时间来背诵公式和例题,因为我希望在数学科取得中上的成绩,这对我的未来很重要:我想成为一名护士!
  娜拉(十四岁)
  去年,我以为自己今生都不可能在数学科得到好成绩了,但是今年,我遇上了一位很好的数学老师,他令我对这一科改观了。他乐意在我们不明白的地方反复解释,经过他的细心教导,我觉得这一科变得容易多了。当然,清晰地了解基本概念以后,要是不肯多做练习,那也是没有用的。
  贝贝(十三岁)
  从小,我就不是数学爱好者,总觉得数学又复杂又麻烦。直到去年,我发现只要把练习当作游戏,就不会对数学生厌;然而,数学也像电子游戏一样,每过一关,难度就会提升。
  阿特斯(十三岁)
  留心上课,事半功倍
  学习数学就像建房子一样,需要十分好的基础。只要在起初的阶段有一点点的不认真,就会埋下很多问题!因此,上数学课时,我们一定要用心听课。上课时我们常常会接触到新的课题。要是听不明白,下课后马上去找老师问个清楚吧!不要让不明白的地方积压下来,这样会使我们对数学的兴趣慢慢减退……
  不要粗心大意
  你一看到数字便会双腿发抖?冷静一点,不要被惧怕打倒!深呼吸一下,细细地阅读每一道题目,即使你不是所有题目都懂,但至少不要在懂的题目上失分!完成题目后,请耐心一点,检查所有答案,包括有没有写错单位、有没有看错小数点、答案字体是否清晰等。检查时,不妨以常理来检视,若有“数千毫升的水可以灌满一个泳池”之类的答案,那肯定出了问题!
  不要只把数学留在课堂里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验:上数学课时感到很轻松,但收回练习簿时却发现自己错了一大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可能是:一、上课时,你误解了老师说的话;二、做功课时,你已经忘记了老师说过的东西。因此,下课后请把数学课本拿出来,一边看一边回忆老师说过的话。有时候,上课时我们没有空闲去想清楚,有哪些概念自己还没完全明白,如果每天都花一点时间温习,便可以尽快找到不理解的地方,早早向老师请教。
  公式十分重要!
  很多人都认为,数学是重理解不重背诵的科目,所以学习数学不需要记忆力。的确,理解能力对学数学是极其重要的,但是,记住一些公式也是学习数学的“必经之路”,如“梯形的面积是上底加下底乘高除以2”“圆形的面积是半径乘以半径再乘以3.14”。虽然这些公式并不是无法解释的“规条”,但是,把公式背下来,可以让我们运算得更快更方便。
  坚持练习
  也许你会说:妈妈已经买了一大堆补充练习日夜督促我完成,为什么连“小猕猴”都要劝我做练习?因为多做练习真是提高数学成绩的主要方法!可是,如果你只是随意地把数字填在答案栏上,那根本不能有效地提升成绩!虽然面对失败是痛苦的,但仔细地研究做错的题,找出错误的原因,才是得到进步和满足的方法!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的数学成绩一直是全班第一,我也数不清得过多少次一百分了。我最喜欢的科目就是数学,因为它直接、准确、客观,2加2等于4,不容质疑,也不需讨论。我常常做练习,所以很快就可以算出答案。
  高提亚(十三岁)
  专注!专注!专注!
  不论学习哪一个科目的知识,都需要专注。做算术题时,如果你常常“魂游太虚”,做到一半便忘了自己在做什么,又怎么会算出正确的答案?更严重的是,漫不经心的人,往往会把题中的数字也抄错,结果明明计算方法对了,答案还是错的,那不是很不值得吗?相反,专注的人不但不会犯下这种简单的错误,还可以在复杂的算式中,慢慢理出一个头绪来。
  计算器是工具
  有了计算器,我们就可以不费一点心思,把所有算术题做好!为什么老师不准学生在考试中使用计算器?为什么我们还要背诵乘法口诀表?因为,如果我们每次做功课都使用计算器,不久之后,我们就会依赖它,不会自己计算加减乘除了。那么,如果有一天我们手上没有计算器,那怎么办?升上中学后,某些复杂的数学题需要用到计算器,那时老师将不会禁止我们使用,但在小学阶段,我们还是乖乖地用纸和笔来做计算吧!
  互相帮助,建立自信
  学校里的数学课程不是为天才而设计的,所以,只要努力一下,所有学生都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并不是某一道难题,而是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如果我们天天说:“我是一个数学白痴。”那便可能真的会成为数学白痴,因为这种想法会使人们回避所有数学问题,并在面对数学难题时很容易放弃,或只愿等别人把答案告诉我们。如果你跟朋友们都不喜欢数学,千万不要互相安慰说:“不要紧,我跟你一样差。”反而要彼此鼓励,告诉对方说,大家都有进步的可能。
  不要害怕发问
  数学考试失败了,可能会令我们以后更害怕数学,遇上不懂的地方也不敢发问,因为担心别人发现自己的弱点。可是,不明白的地方累积下来,会使我们更难学习新的课题,也越来越难拿出勇气,认真处理不明白的题。从今天起,不要怕别人的目光,把握每一个向老师和同学发问的机会,弄清楚所有问题吧!
  稳定的情绪
  艺术家创作时,会把浓烈的情感投放到作品中,但数学家研究数学难题时,却需要一颗平静如水的心。性格急躁、忽喜忽忧的人很难在数学上取得好成绩,因为情绪激动时,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往往会比较弱。
  心理学家曾经发现,一位数学不佳的学生是因为接受不了负数所带来的负面感觉而讨厌数学;也有学生是因为不想跟数学成绩很好的姐姐太相似,而对数学持放弃态度。
  我爱数学
  我很喜欢数学,数学成绩一直都是A。我最喜欢的课题是几何学,每次答对了一道问题,都会让我十分满足和兴奋。我很乐意跟其他同学一起做数学题,也喜欢帮助那些成绩不及我的同学。
  莎拉(十四岁)
  求知欲永远是最大的武器
  归根结底,如果一个人不愿意去理解数学(或其他知识),即使他有再高的天分、再好的老师和学习工具也没有用。我们可以把数学看成敌人,也可以当它是分成很多关的电子游戏。只要有求知欲、渴望进步,我们就不会被数学难倒!
  学习数学,不单是为了加减乘除
  在计算器普及的年代,为什么我们还要上数学课?有了计算器,我们已经可以准确地计算收入和支出了,而加减乘除以外的数学问题—圆周、角度、代数等,对现实生活有什么用处?先不说加减乘除以外的数学问题对建筑、工程、科技发展有多重要,学习数学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种很重要的思考训练,我们可以从数学中学会理智、客观地用逻辑思维应对生活中不同的事。
其他文献
森林里的小云雀和榕树爷爷是一对好朋友。小云雀很想知道榕树爷爷的年龄,可是它的数学不好,小朋友,你来帮帮它吧!  要问我今年多少岁,100比我小,1000比我大,从左往右每位数增加2,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21。
  
球掉到洞里了!
期刊
史前文明的線索就藏在一张蓝色的三角形信息卡片里。当星际猎人见到信息卡片的主人时,他已经奄奄一息,信息卡片被人抢去了一半。信息卡片藏着文明重启的重要线索。
中小学生离不开群体生活,是很少单独活动的。因此,学生的行为往往会受他人在场的影响,也就是说,学生身上往往会表现出他人在场的行为效应。  那么,他人在场时对学生的行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综合心理研究结果和班级管理实践,他人在场对学生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社会助长效应、社会惰化效应和去个体化效应。这些他人在场的行为效应,在班级管理中又有怎样的规律?  社会助长效应的概念与作用  通常认为,所谓社会
多丽被青姐姐安慰着再次进入梦乡,迷迷糊糊中想起了自己的家。隐隐约约地,她看到了熟悉又陌生的殿堂,还有一张地图,上面标注着表示大门的A点和表示湖泊的B点。  “我要从大门进入,慢慢走到湖泊—”多丽发出了嘟嘟囔囔的呓语,“父亲说了,随心所欲会惹大麻烦,当风向突然倒逆,大灾就会降临!想起来了—必须按照从左到右或者从上到下的方向移动步伐,我能有多少条不一样的路线可供选择呢?”  “好复杂啊,好复杂啊,我為
上周末,我和爸爸、弟弟乐乐一起到大型家具店买东西。一个小时后,我们把所买的东西都放在爸爸的车厢里,然后我和弟弟上车坐好。正当我们扣安全带之际,爸爸突然大叫一声:“糟糕!我的手机!我的手机不见了……小桃,你跟我来!”  爸爸二话不说,一手抱起弟弟,把他放在购物手推车的座位上,然后紧握着手推车的扶手,像火箭一样穿过停车场,返回刚才的家具店。  爸爸直奔到付款处才紧急“刹车”,然后上前问收银员:“你有没
不,我想像蜘蛛俠一样,利用蜘蛛丝在高楼大厦之间摆荡飞行!
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来自于古代经典著作、历史故事和民间故事或传说。请根据这些历史人物介绍,在图中找出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成语故事,并在田字框里写出对应的成语。  文同以善画竹著称,有“墨竹大师”之称。他对竹子有深入细致的观察,故其画竹法度谨严,墨竹逐渐成为中国文人画的一个重要题材。  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成为宋朝开国皇帝,结束了自唐末五代以来近70年的藩镇割据混战局面,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