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运动可能不全是你的错

来源 :保健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i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的大脑是否天生就被懒惰行为所吸引?近日有研究显示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每当人们试图活动身体时,就必须调用额外的大脑资源,所以大脑会替人们自动设定为人体更喜欢躺在沙发上的“懒人模式”。换句话说,不爱运动,可能不全是你的错。
  不爱运动,大脑想要“省电”
  向往运动的人或许有这样的经历——无论是游泳还是练瑜伽,跑步还是练器械,兴致勃勃地办理了全年的健身卡,到头来使用的次数屈指可数。一想到要运动,各种借口轮番上阵。究竟是什么阻碍了人们去健身房呢?近日,一项新的研究为人们的懒惰提供了看似合理的解释。
  一篇刊登于《神经心理学》上的研究称,懒惰其实是大脑的选择。来自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大脑行为实验室博士后研究員马蒂厄·布瓦贡捷和他的同事表示,当人们试图进行身体活动时,必须调动额外的大脑资源,所以人们在潜意识中选择“节能模式”,而拒绝运动。
  从古到今回顾人类的发展,大脑节约能源确实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于是长此以往,大脑便成功建立了属于自己特殊的“节能模式”——运动口号喊得再响亮,也无法使身体成功从沙发上爬起来。
  专家解惑“意识层面”的难题:拒绝运动还是倾向于运动?
  为了了解大脑是如何“偷懒”的,研究者在实验中,用电极记录来回顾志愿者大脑发生的事情。结果显示,虽然从表面上看,志愿者通常会更快地转向“活跃的图片”,远离“懒散的图片”,但大脑活动的脑电图读数却有不同的显示结果——当志愿者远离“懒散的图片”时,大脑会消耗更多能量。
  “懒得动”的心情人们都能理解,可是站在科学的角度上看,大脑“节能模式”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就此话题,华南理工大学神经学专家王键教授接受了记者采访。
  “脑电波是一种需要耗能的生理现象,所以在神经心理学中,会采用给予受试者不同刺激后再测量其脑电的方法,来研究人们对刺激的反应。”王键教授解释道。其实除了脑电波外,神经元还有很多生理过程需要耗能,如合成并分泌神经递质。所以如果单纯通过分析脑电波,而得出“节能而拒绝运动”的结论,会稍微有些片面。
  换句话说,即使不运动,人们的脑电波较弱时,大脑其他耗能的活动也可能在活跃进行着。“无论是拒绝运动还是倾向于运动,都是大脑意识层面的内容。但意识是如何在大脑的结构基础上产生的,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回答。”王键教授告诉记者,哲学家和认知科学家大卫·查默斯曾把这个问题归结为意识层面的难题。
  人类的大脑是极其复杂的,所以脑电图读数这个相对简单的参数,也无法作为意识层面的唯一衡量数据。或许正因如此,研究者马蒂厄·布瓦贡捷才严谨地在论文末尾写道——大脑为了节能而拒绝运动,只是对人们不喜欢运动的“可能解释”。
其他文献
4月21日,重庆市召开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会议指出,要加快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随后,重庆市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的意见》 ,并印发《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奋力开启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一、奋力开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一)坚定不移实施制造强市战略。  (二)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古人曰:“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抓落实绝非一时一日之功,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至。因难见巧,愈险愈奇。很多历史进步,都是在排除万难中取得的,我们必须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打硬仗、扛重活、攻难关,一步一个脚印,不断积小胜为大胜,把党中央决策
年过半百的秦师傅是社区出了名的“酒爷”。30多年来他与老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秦师傅喝酒有个特点,不要下酒菜,哪怕是一头大蒜或几粒花生米就能喝一顿酒。酒后他精神十足,有说有笑。拿他的话说:“酒后似神仙。”可近两年来他却不那么神气,经常出现低热、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大便带血等症状。初起时症状轻微,就没太在意。一周前的一个下午,秦师傅突然出现剧烈腹痛伴中度发热、恶心、呕吐、腹泻,且出现面、颈部潮红
槐花  春天,朱耿村的人最爱吃的花是什么?槐花。还有第二种吗?如果有,告诉我,我请你吃香煎槐花饼。  榆钱,也叫榆树巧儿,其外形圆薄如铜钱,三四月间生发,鹅黄嫩绿,捋满一小筐,拌上玉米面蒸熟,加入蒜泥、生抽、辣椒油,口感清甜滑糯香辣,好吃得不得了。榆钱不是花,是果。说榆树的果长得像铜钱,我的心里疙疙瘩瘩的。榆树几万年前就有了,而铜钱的历史也就两千多年。我想,当初设计铜钱的人一定是个吃货,把货币做成
一项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显示,限制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有助于降低人们患抑郁症的风险。简单来说,只要每天将花费在社交媒体上的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那么,人的精神健康状况会大大提升!  这项研究发表于《社会和临床心理学杂志》上。研究着眼于社交媒体与用户心理健康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以及是否在人们减少使用社交媒体后心理会更加健康。研究结果发现,若将社交媒体的使用时间限制在每天30分钟左右,有助于
以物联网、大数据、机器学习、“数字化双胞胎”、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核心的工业4.0,如今已成为德国工业的最新名片。不仅西门子、博世等大企业倾力推动,不少科研实力并不雄厚的中小企业,也在各种支持下逐渐参与其中,以应对技术和市场的全新变革和挑战。  智能示范工厂引领虚拟3D革命  “阿历克塞,开始分拣程序。”随着弗拉特博士一声令下,眼前的人机交互界面应了一声“OK”,机器便开始运转。一大把掺杂着黑色测试物
【摘要】风险导向审计虽然主动控制与规避了审计风险,但是在实质性测试中依旧存在量、质分离,主观因素比例过大等缺陷。本文在对被审计单位分类、风险因子分级解析的基础上,将质量管理中的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田口玄一的检查设计等方法引入到审计领域,构建了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实质性测试项目筛选的模型框架。    在现代审计实践中,广泛使用的是制度基础审计模式,即在研究与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
冬天寒夜漫漫,有的人怕睡觉着凉,盖上又厚又沉的被子保暖。事实上,冬天棉被太厚太重,反而会影响睡眠质量及身体健康。首先,盖着厚被子睡觉,人会有压迫感,不能放松全身。其次,冬天开窗少,室内氧气含量相对少,厚棉被压在胸上,会造成轻微的缺氧;厚棉被灰尘多,吸入呼吸道会对呼吸道黏膜造成一定的伤害,尤其是患肺病的人,更容易引起疾病复发。   冬季首选羊毛被和羽绒被   在冬季,专家表示,最好盖羊毛被或羽绒
近年来,蛋白质已成为每个人饮食的常量营养物。但英国的一项新研究显示,90%以上的人并不清楚自身所需的蛋白质量。英国营养学家揭示了未摄入足够蛋白质人体所呈现的七种迹象。  1.对咸或甜的食物十分渴望 蛋白质能够减缓糖在血液中的释放,有助于保持血糖平衡。而低蛋白质、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会迅速将糖分释放到血液中,胰腺分泌的胰岛素会迅速将糖分分解。当血糖含量迅速下降时,便会产生吃甜的或咸的食物的渴望。  2
天气转冷了,父亲的手每年都要生冻疮,于是我为他买了一双皮手套,手套里面还有毛,非常暖和。拿回家,把皮手套往父亲面前一放,原以为父亲会很高兴地接受,谁知父亲却把脸一沉,一副十分生气的样子。我见了,知道父亲又心疼花了钱,便说,爸,你戴着它就不会生冻疮了,特别暖和!父亲说,我不是有手套的吗?我的手年年都生冻疮,戴什么手套都不管用。把它拿去退了,一定得退了,我用不着!我说,这手套里面有毛,你戴上它,保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