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名和字

来源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h_l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直呼其名被视为大不敬
  在中国大陆和台湾,人们对蒋介石的常用称呼,有一个有趣的现象: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大陆长期抑蒋,却一直使用“蒋介石”,这是一个尊称;与抑蒋的原意背道而驰;台湾尊蒋,却动辄称“蒋中正”,直呼其名,甚为无礼。对于蒋介石,两岸态度不同。但在称呼不得体这一点上,却是相同的。
  《颜氏家训》:“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古人有名有字。名主要用来自称,此外也供同辈或长辈称呼用;字有尊重的意味,专供他人称呼自己时用。
  顾炎武认为,古人是“生不讳名”。老聃(老子)辈分不低于孑L子,他与孔子相见,直呼孔子之名。如《礼记·曾子问》:“老聃日:丘。”曾子与子夏是同辈,直呼子夏之名(卜商)。如《礼记·檀弓上》:“曾子怒,日:商!”
  不过到了后世。直呼别人的名,显得对人不尊重,所以即使是长辈或者身处高位之人,对于一个他认可的人,都不称其名,而是称其字。《史记·留侯世家》:“高帝日:‘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这里的“子房”,就是张良的字。
  史文贵在实录,是以行文都是直呼人名——对大德者例外。如《史记·孔子世家》及《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司马迁只有一处称孔子的名:“丘生而叔梁纥死。”按《礼记·曲礼》:“男子二十冠而字。”孔子刚出生,只有名,还没有字,所以司马迁此处径称孔子之名,其他地方要么写“孔子”,要么写“仲尼”,以表达他对孔子的敬重。
  由于字有尊重的意味,一般来说,个人自称时,只能使用自己的名或号,不能自称字,否则就是妄自尊大了。有人看见蒋介石的题字,落款是“蒋中正”,惊呼蒋为何自称字,不知“中正”是蒋的名,“介石”才是蒋的字,如果蒋以“介石”自称。那才真的是贻笑大方了。
  由于称字已经表达了尊重,因此可以不加“兄”“先生”之类的后缀。苏辙是苏轼的弟弟,在他的集子里。凡是涉及哥哥苏轼的诗,多是直书“子瞻”,很少写“子瞻兄”的。同样是在宋代,梅尧臣比王安石年长19岁,他去世后,王安石写诗缅怀,题目就是《哭梅圣俞》,直呼梅尧臣的字。后人写诗作文,动辄在别人的字后加“兄”“先生”等名堂。以为这样更能表达自己的尊重态度,其实是画蛇添足。
  在个人的学术著作里,对贤者称名与否,完全由作者的习惯决定。例如清人赵翼的《瓯北诗话》里,大多是称呼前贤的字或号,如李青莲、杜少陵、苏东坡云云。同样是清人,叶燮在《原诗》里则直呼前贤之名,如杜甫、李白、王昌龄云云。这些都无可厚非,至于在言语交流、书札来往中,则必须讳称尊者、贤者之名,这是一种基本的礼仪。
  古人名与字的关联
  古人“名”与“字”的讲究颇多,其关联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名和字意思相近、相同、相反,或者名和字意思相互补充……
  “名”与“字”含义相同或相近,二者互为辅佐,互作解释,即所谓的“同义互训”。如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的宰予,字子我,“予”字在古代的解释同“我”;东汉史学家班固,字孟坚,“固”和“坚”都有“坚定不可动摇”的意思;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的字义十分相近;唐代大诗人杜甫,字子美,“甫”即“男子美称也”:北宋散文家曾巩,字子固,“巩”和“固”的意思几乎相同: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字鹏举,“大鹏展翅”扶摇直上才叫“飞”。
  “名”与“字”含义相反,二者互相对立,各从反面作解,即所谓的“反意相对”。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字退之,“愈”为胜过之意,“退之”则是约束使其“勿胜过”:北宋词人晏殊,字同叔,“殊”为不相同,和“同”的意思刚好相反;南宋理学家朱熹,字元晦。“熹”乃明亮之意,而“晦”则是昏暗的意思。
  “名”与“字”含义由此及彼,二者意蕴递进,生发出“更进一步”的内涵,即所谓的“相关联想”。如关羽,字云长,由鸟儿的羽翼可以联想到天空飘动的白云;贾岛,字浪仙,由岛屿不难联想起浪花的自由飞舞;白居易,字乐天,因“乐天知命”“随遇而安”故能够“居易”:苏轼,字子瞻,“轼”指车前供人凭倚的横木,“瞻”乃“高瞻远瞩”之意,这里的“轼”和“瞻”即是由倚“轼”而推想到“瞻望”;唐寅,字伯虎,由“寅”联想到十二地支中的“寅”与“虎”相配。
  此外,还有“同类而及”及“追慕先人”“借用名典”等。如孟郊,字东野,“野”即“郊外”,“郊”“野”同是地理名词;孔鲤,字伯鱼,“鲤”本来就是鱼类;郑樵,字渔仲,樵夫常和渔翁为伴;曹操,字孟德,源自《荀子·劝学》“夫是之谓德操”;郦道元,字善长,出自《周易》中的一句话:“元者,善之长也。”
  (据《南方人物周刊》2014年8月15日、《北京晚报》2014年9月3日)
其他文献
【阅读提示】  在2012年中考作文题中,黑龙江牡丹江市的半命题作文“_______之梦”,浙江金华市的命题作文“向目的地进发”,四川遂宁市的命题作文“盼望”以及山东滨州市的命题作文“我的心中有个梦”等都属于理想愿望类作文。理想愿望类作文是历年各地中考的热点作文题目。主要要求考生表达理想、追求、愿望、向往等方面的内容。考生写作此类作文,首先,要扣住题目,突出自己所要表达的理想、追求、愿望、向往;其
期刊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缜密/嗔怪 书籍/一片狼藉 新鲜/鲜为人知  B.纤夫/纤维 给养/自给自足 脉搏,脉脉含情  C.提防/大堤 反映/怏快不乐 对称/称心如意  D.剥削/削皮 嘎吱/戛然而止 骸骨/言简意赅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洗濯 满堂采 心旷神怡 别出新裁  B.梦寐 万花筒
期刊
1.近来,即将离开大学的毕业生纷纷在网上留言“晒遗憾”。某校报特意摘取四则大学生留言编成《晒遗憾专栏》,请你认真阅读留言后,从为专栏拟写的标题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 )(3分)  ①网友说:“没有好好利用空余时间看书,整理行李的时候发现很多书都是新的。工作以后估计很难有大块的空闲时间看书了。”  ②网友说:“上了大学就像从牢笼里放出来一样,不久就迷恋上了网络游戏,还因此补考过,唉!”  ③网友说:
期刊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应和(he) 看(kan)护 匀称(cheng) 忍俊不禁(jin)  B.啜(chuo)泣 缀(zhui)连 撺掇(duo) 面面相觑(qu)  C.静谧(bi) 脚踝(luo) 杀戮(lu) 呱(gua)呱坠地  D.濒(pin)临 休憩(qi) 告罄(qin) 众目睽(kui)睽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
期刊
2012年中考过后,浏览各地中考语文试题,见河南省试题中的现代文阅读选文是《桥在水上》。本部《中学生阅读·初中版·读写》2012年第5期《新课标·新阅读》栏目曾刊登过此文。我对这篇作品印象很深,于是想起审稿时的经历。  当时我二审稿件。《新课标·新阅读》栏目编辑送审的稿子共有6篇,按主题分为两组。编辑路子送审的以“爱与尊重”为主题的一组稿子,其中一篇就是《桥在水上》。这篇文章,写作者在国外看到的一
期刊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依据拼音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美观地填写汉字,在括号内给相应的汉字注音。(4分)  ju gong jin cui 袖手旁观  2.请将下面两首诗歌补充完整。(4分)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_____,_____。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_____,_____。  3.古诗文名句填空(8分)  (1)几处
期刊
【锁定考点】  1.把握文章中心论点,明确作者的观点与主张;2.把握文章的论据。明确论据与论点的关系;3.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4.辨析论证方法并指出其作用;5.分析议论文的结构;6.理解议论文语言严密的特点等。  【答题指导】  1.把握文章中心论点,明确作者的观点与主张:①从全文看,论点应该表明作者的观点与看法,在形式上又是个完整简明的句子(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②把握文章的论点可从文章标题
期刊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幸福(xin) 率领(shuai) 推陈出新(tui)  忍俊不禁(jin)  B.节俭(jian) 朦胧(meng) 相辅相成(fu) 恪尽职守(ke)  C.尊严(zun) 钦佩(qin) 孜孜不倦(zi) 戛然而止(ga)  D.雾霾(ai) 琐屑(xie) 两栖动物(xi) 鳞次栉比(zhi)  2.
期刊
林俊德  【颁奖词】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  【事迹】林俊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2012年病逝。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  2012年5月4日,他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拒绝手术和化疗。林俊德住院期间,
期刊
【锁定考点】  1.指出说明对象及说明对象的特点:2.判定说明方法,理解说明方法的作用;3.明确文章的说明顺序;4.从整体上把握、理解文章内容:5.概括文章层次、段落大意;6.揣摩、理解说明文的语言;7.明确文章的综合表达方式并理解其作用等。  【答题指导】  1.指出说明对象及说明对象的特点:①判定说明文的类型(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可从内容的角度,根据说明对象加以判断;②事物说明文,一般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