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来源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g3168602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俊德
  【颁奖词】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
  【事迹】林俊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2012年病逝。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
  2012年5月4日,他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拒绝手术和化疗。林俊德住院期间,整理移交了一生中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多次打电话到实验室指导科研工作。5月31日上午,病危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扶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开始了一生中最艰难也是最后的冲锋……5小时后,林俊德病逝。临终时,林俊德交代:把我埋在马兰。马兰,是中国核试验基地的名字,
  【颁奖词】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长大了,这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
  陈斌强
  【事迹】陈斌强,38岁,浙江省磐安县冷水镇中心学校初中语文教师。
  陈斌强9岁时父亲遇车祸去世,母亲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长大。2007年,母亲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日常生活能力。为了照顾母亲,他每天用一根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着电动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上班。一连五年,风雨无阻。照顾母亲的生活异常辛苦,陈斌强一天到晚连轴转。尽管生活上的事儿很多,可是陈斌强的教学任务一点也没落下,他总说:“我是跑着走的。”
  【颁奖词】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
  何玥
  【事迹】何玥,女,12岁,广西省桂林市人,小学生。因肿瘤扩散至脑部组织,2012年11月脑死亡。她在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3个月时,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她说:“我希望能尽自己的能力给别人生的希望。”11月17日O时10分,小何玥在医院里走完了短短12年的人生路。凌晨4时,她的两个肾捐给了两名患者。她的肝也救助了需要的病人。
  何玥一直是个品学兼优有爱心的孩子。家里满满一面墙贴着“三好学生”之类的荣誉奖状。2008年汶川地震时,她曾让父母捐出一个月的工资。被查出脑瘤后,学校为她捐钱。她却要把钱捐给更需要的人……
  【颁奖词】为乡亲卧底,你吃遍所有的苦;为百姓打工,你换来群众最多的甜。你乔装改扮,却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念;你隐姓埋名,可我们都知道你是谁,为了谁。
  陈家顺
  【事迹】陈家顺。1968年出生,云南省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沾益县驻浙江义乌劳务工作站站长。为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利益,从2007年9月起,陈家顺先后深入多家用工企业,以农民工的身份应聘到企业“卧底”打工。有人说他这样做太辛苦了。他却说:“别总觉得老百姓抱怨多,其实他们讲究的就是实在和信任。你提供的用工信息与实际情况相差十万八千里,怎么指望大伙儿相信你?我们当官的,如果今天的事情都做不好,又怎么指望老百姓相信你描绘的蓝图?”
  【颁奖词】粗糙的手支起课桌,宽厚的背挡住风雨。有了爱。小院里的孩子一天天茁壮起来。你的心和泥土一样质朴,你撒下辛苦的种子,善良会生长成参天大树。
  高淑珍
  【事迹】高淑珍,56岁,河北省滦南县司各庄镇洼里村一名普通农村妇女。她的儿子4岁得了类风湿,落下残疾,到了上学年龄不能上学。高淑珍心疼儿子,想在家办个小课堂,1998年4月她的“炕头课堂”开讲。老师是女儿王国光,5个孩子(儿子和附近村庄的因残疾不能上学的孩子)、4张课桌、2块小黑板和借来的旧课本……高淑珍家里响起读书声。“炕头课堂”一开就是14年,14年间,她接收了近百名残疾孩子,从未收过一分钱。
  【颁奖词】别哭,孩子,那是你们人生中最美的一课。你们的老师,她失去了双腿,却给自己插上了翅膀;她大你们不多,却让我们学会了许多。都说人生没有彩排,可即便再面对那一刻,这也是她不变的选择。
  张丽莉
  【事迹】张丽莉,女,28岁。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教师。
  2012年5月8日,学校放学时,张丽莉在路旁疏导学生。一辆停在路旁的客车,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时刻,张丽莉向前一扑,将车前的学生用力推到一边,自己却被撞倒了。经过抢救,张丽莉被迫高位截肢。有人问张丽莉:“你后悔吗?”她回答:“不后悔。这样做是我的本能。我已经28岁了,我已和父母度过28年的快乐时光。那些孩子还小,他们的快乐人生刚刚开始,”
  【颁奖词】20年坚守,你站成了一块礁石,任凭风吹浪打,却只能愧对青丝白发。你也有梦,可更知肩上的责任比天大。你的心中自有一片海,在那里,祖国的风帆从不曾落下。
  李文波
  【事迹】李文波,男,48岁,山东省平度市人,中国海军南海守礁士兵。20多年来,他先后29次赴南沙执行守礁任务,累计守礁97个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军内外气象部门提供水文气象数据140多万组,创造了国内守礁次数最多、时间最长、成果最丰的纪录,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评价。为了守礁,李文波亏欠家里太多。他新婚5天后回到南沙。20多年来,与妻子真正在一起的时间不到3年。2003年4月,李文波回到老家,才知道母亲已经卧病在床3年。2005年9月,母亲病危,李文波回到老家陪伴母亲仅10天,就接到去南沙守礁的命令,在前往南沙的舰艇上他接到了母亲病逝的消息,一个人长跪在甲板上向北方失声痛哭。
  李文波说:“南沙守礁是我一生的荣耀,就算下辈子坐轮椅,也没什么后悔的!”
  【颁奖词】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少小离家,如今你回来了,双手颤抖,你捧着的不是老兵的遗骨,一坛又一坛,都是满满的乡愁。   高秉涵
  【事迹】高秉涵,台湾律师,老兵。1936年出生于山东省菏泽市。高秉涵的一生,凝聚了所有台湾老兵经历的坎坷和艰辛,同时也见证了海峡两岸从隔绝到沟通的一段特殊历史。家是什么?高秉涵说:“家就是这个曾经再怎么努力都回不来的地方,但我从没有放弃过努力!”当年200多个从菏泽一路历经战火来到台湾的同乡,组成了“菏泽旅台同乡会”,高秉涵被推选为会长。他视每一个同乡为亲人,虽已无法再见在大陆过世的母亲,他却尽力帮每一个同乡与亲人团聚。74岁高龄的他,仍坚持每年清明或中秋陪伴想要回家的同乡一起返乡。“我答应过他们,只要还有一个人要回家,我就陪着他们一起回来。”他一次又一次亲自带上生前希望魂归故里的乡亲的骨灰坛,站到菏泽老家的村头,完成逝者生前的愿望。
  【颁奖词】她背起药箱,他再背起她。他心里装的全是她,而她的心里还装着整个村庄。一条路,两个人,20年。大山巍峨,溪水蜿蜒,月华皎洁,爱正漫漫地升起。
  周月华
  【事迹】周月华,女,43岁,重庆市北碚区柳荫镇西河村乡村医生,周月华出生后8个月被诊断为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左腿残疾。艾起是她的丈夫。最开始行医时,周月华右肩上是药箱,左腋下是拐杖,在山间艰难行走,这种行医方式直到她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二条“左腿”——她的丈夫艾起。周月华和艾起结婚之后,无论上山涉水,刮风下雨,只要周月华出诊,艾起便会背起周月华,用宽阔的后背将她背到病人家里。“背你一辈子,我无怨无悔!’’这个男人用20年的行动,默默支持着妻子的事业。20多年来。她硬是靠着拐杖和丈夫的后背,“爬”遍了方圆13平方公里的大小山岭,为辖区近5000村民带去了医疗服务。
  【颁奖词】如果你没有离开,依然会,带吴钩,巡万里关山。多希望你只是小憩,醉一下再挑灯看剑,梦一回再吹角连营。你听到了吗?那战机的呼啸,没有悲伤,是为你而奏响!
  罗阳
  【事迹】罗阳,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2012年11月25日,随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参与舰载机起降训练的罗阳。在执行任务时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原性猝死,不幸殉职。2012年1月。罗阳担任中国第一艘航母舰载机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没有经验,也没有现成的关键技术可以借鉴,航空制造大国对技术的封锁,留给中国航空人的只有自主创新一条路可走。在航母上,罗阳坚持亲力亲为,与科研人员一起整理试验数据,观看飞机每次起降过程,记录和分析飞机状态,出现身体不适。也没有中途下舰,甚至都没有去找医护人员检查,直至人生最后一刻。
  特别致敬奖
  刘跃进,男,53岁。现任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公安部禁毒局局长,湄公河“10·5惨案”专案组组长。
  2011年10月,东南亚缅泰边境的“糯康集团”制造“10·5惨案”,杀害13名中国船员,震惊世界。刘跃进带领专案组成员,深入案发地,经过6个多月的努力,将策划实施“10·5惨案”的特大武装贩毒集团首犯糯康抓获。
  湄公河“10·5惨案”成功侦破,告慰了逝者及家属,维护了我国法律的尊严,彰显了我国政府保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决心和能力,也树立了国际警务和司法合作的典范,有力打击了跨国犯罪活动,有效维护了湄公河流域的安全。
  (选自央视网2013年2月20日,略有改动)
其他文献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贮蓄(zhu) 伫立(zhu) 骸骨(hai) 骇人听闻(hai)  B.蹒跚(shan) 鉴赏(jian) 惬意(qie) 相形见绌(chu)  C.亘古(gen) 洗濯(zhuo) 喑哑(yin) 锲而不舍(qie)  D.阴晦(hui) 亵渎(xie) 荫庇(pi) 心无旁骛(wu)  2.下面语句中加点的
期刊
在作文改卷中,大多数老师会根据文章的“外形”打一个基础分,再根据文章的亮点加分或根据缺点减分。文章的“外形”就是文章的“外貌”。  改卷老师不喜欢的几种作文“外形”有:整篇文章只有开头、主体、结尾三个段落,中间段落特别长,可称“大肚病”;开头段太长,有的超过了200字,有10行之多,可称“大头病”;结尾段太长,有的甚至超过了150字,可称“大脚病”;整篇文章不分段,只有一个段落,可以说是一具“无头
期刊
【阅读提示】  在2012年中考作文题中,黑龙江牡丹江市的半命题作文“_______之梦”,浙江金华市的命题作文“向目的地进发”,四川遂宁市的命题作文“盼望”以及山东滨州市的命题作文“我的心中有个梦”等都属于理想愿望类作文。理想愿望类作文是历年各地中考的热点作文题目。主要要求考生表达理想、追求、愿望、向往等方面的内容。考生写作此类作文,首先,要扣住题目,突出自己所要表达的理想、追求、愿望、向往;其
期刊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缜密/嗔怪 书籍/一片狼藉 新鲜/鲜为人知  B.纤夫/纤维 给养/自给自足 脉搏,脉脉含情  C.提防/大堤 反映/怏快不乐 对称/称心如意  D.剥削/削皮 嘎吱/戛然而止 骸骨/言简意赅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洗濯 满堂采 心旷神怡 别出新裁  B.梦寐 万花筒
期刊
1.近来,即将离开大学的毕业生纷纷在网上留言“晒遗憾”。某校报特意摘取四则大学生留言编成《晒遗憾专栏》,请你认真阅读留言后,从为专栏拟写的标题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 )(3分)  ①网友说:“没有好好利用空余时间看书,整理行李的时候发现很多书都是新的。工作以后估计很难有大块的空闲时间看书了。”  ②网友说:“上了大学就像从牢笼里放出来一样,不久就迷恋上了网络游戏,还因此补考过,唉!”  ③网友说:
期刊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应和(he) 看(kan)护 匀称(cheng) 忍俊不禁(jin)  B.啜(chuo)泣 缀(zhui)连 撺掇(duo) 面面相觑(qu)  C.静谧(bi) 脚踝(luo) 杀戮(lu) 呱(gua)呱坠地  D.濒(pin)临 休憩(qi) 告罄(qin) 众目睽(kui)睽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
期刊
2012年中考过后,浏览各地中考语文试题,见河南省试题中的现代文阅读选文是《桥在水上》。本部《中学生阅读·初中版·读写》2012年第5期《新课标·新阅读》栏目曾刊登过此文。我对这篇作品印象很深,于是想起审稿时的经历。  当时我二审稿件。《新课标·新阅读》栏目编辑送审的稿子共有6篇,按主题分为两组。编辑路子送审的以“爱与尊重”为主题的一组稿子,其中一篇就是《桥在水上》。这篇文章,写作者在国外看到的一
期刊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依据拼音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美观地填写汉字,在括号内给相应的汉字注音。(4分)  ju gong jin cui 袖手旁观  2.请将下面两首诗歌补充完整。(4分)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_____,_____。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_____,_____。  3.古诗文名句填空(8分)  (1)几处
期刊
【锁定考点】  1.把握文章中心论点,明确作者的观点与主张;2.把握文章的论据。明确论据与论点的关系;3.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4.辨析论证方法并指出其作用;5.分析议论文的结构;6.理解议论文语言严密的特点等。  【答题指导】  1.把握文章中心论点,明确作者的观点与主张:①从全文看,论点应该表明作者的观点与看法,在形式上又是个完整简明的句子(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②把握文章的论点可从文章标题
期刊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幸福(xin) 率领(shuai) 推陈出新(tui)  忍俊不禁(jin)  B.节俭(jian) 朦胧(meng) 相辅相成(fu) 恪尽职守(ke)  C.尊严(zun) 钦佩(qin) 孜孜不倦(zi) 戛然而止(ga)  D.雾霾(ai) 琐屑(xie) 两栖动物(xi) 鳞次栉比(zhi)  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