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形势下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实施对策

来源 :青年文献·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845643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师需要关注文言文在整体教育中所占据的比重,要立足文言文对初中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所具备的魅力。传统教学方式很难调动初中生对文言文进行探索的兴趣。所以语文教师需要在充分理解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开展针对性的知识讲解,这样才可以提高初中生对文言文内容的认知和实践运用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对于初中生来说,情文并茂的文言文好像是"天书",不仅年代遥远,而且深奥难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畏惧情绪。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文言文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教学的难点之一。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逐渐加大了文言文学习的比重,因此,面对教学的新常态,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创新和优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能突破文言文学习的瓶颈。
  一、语文教师对初中生开展文言文教学的价值分析
  一是通过对文言文进行学习,初中生可以对中国语言的具体发展过程进行一定的了解,也能在文言文中感受古人的词汇和语法等内容。这样有助于初中生将所学的文言文知识和现代语言进行联系,感受二者之间所体现出的异同,以此对我国语言发展进程进行一定的了解。二是立足文言文教学让初中生体验古代语言所具备的魅力,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思维逻辑。语文教师通过对初中生进行文言文讲解可以让他们对经典文章进行学习和情感思考。鼓励初中生结合生活实际对文章内容进行思考和认知,有助于学生读懂不同类型的文言文并收获针对性的情感体验。三是通过文言文教学提高初中生学习自信心,有利于获得比较好的考试成绩。文言文是中考语文必考内容之一,只有让学生对文言文内容进行学习并梳理相关的知识框架,这样才可以有利于学生在考试中对文言文内容进行有效的运用和解答。语文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初中生对文言文内容进行学习,让他们在掌握文言文魅力的基础上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教育,在开发学生思维逻辑的基础上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二、语文教师对初中生开展高水准文言文教学的策略思考
  (一)借助信息技术做好预习指导工作,引导学生们梳理相关语言知识
  在对初中生进行课堂教学时,语文教师需要关注文言文作为古人比较常用的书面语,和现代语言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初中生在学习时会遇到一定的问题。至于文言文和现代语言之间的差异,语文教师需要指导初中生进行课前预习,以课前预习为载体梳理相关的知识结构,这样可以给后续的知识讲解提供有效的支持。语文教师在指导初中生进行课前预习时需要坚持由简到难的原则,要在基础知识设计基础上合理拓展相关的预习内容,引导学生们梳理相关语言知识,以提高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认知程度。
  (二)组织初中生通过诵读感受文言文中所凝聚的情感态度
  在对初中生进行文言文教学的时候,语文教师让学生通过诵读对文章内容进行大概的了解,通过诵读开发学生的思维逻辑,有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正确的认知。所以教师在对初中生开展文言文教学的时候,首先可以让学生进行诵读,在诵读中对文言文内容进行思考。而初中生在诵读的时候也需要标注自己所不明白的一些句子或者是词汇,在语文教师指导下进一步翻译这些词汇,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
  (三)立足生活情境强化初中生的情感认知和思维逻辑
  基于初中生所体现出的课程基础和学习意识,语文教师在开展文言文讲解的时候需要创设针对性的教学情境,以教学情境为载体推动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这是因为教学情境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知识学习的热情,也能在情境中增加学生对文章情感的理解程度,强化学生们的认知情况和思维逻辑。所以在展示文言文特色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围绕文章内容创设生活情境以强化初中生的情感认知,更加能锻炼班级学生的思维逻辑。
  (四)组织初中生围绕文言文内容进行情境演出,提高班级学生的学习与语言运用能力
  因为文言文和初中生日常实际有着很大的差异,尤其是和现代常用语言有着诸多区别,所以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兴趣比较低或者是理解能力比较差的问题。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方案设计时需要关注学生和文言文之间的距离,围绕初中生的生活實际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重视引导学生对文言文内容进行学习和深度思考,更加需要通过课堂教学传达文言文中所凝聚的一些文学价值或者是优秀思想,从而让学生深刻体验传统文化所具备的魅力。所以本文认为在日后的文言文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组织初中生围绕文言文内容进行情境演出,提高班级学生的学习与语言运用能力。
  三、结语
  语文教师应该借助信息技术做好预习指导工作,引导学生梳理相关语言知识,组织初中生通过诵读感受文言文中所凝聚的情感态度。同时,语文教师应该围绕文章内容创设生活情境以强化初中生的情感认知,更加能锻炼班级学生的思维逻辑。此外,语文教师也应该组织初中生围绕文言文内容进行情境演出,提高班级学生的学习与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耿彦.新形势下优化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对策浅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21).
  [2] 李灵璐.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读书文摘(中),2018(07).
  [3] 张珍彦.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策略[J].新丝路(上旬),2020(04).
  [4]黄彦.浅谈传统文化视角下初中语文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J].新课程导学(七年级上旬),2018(07).
  [5]张小军.浅谈提高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方法[J].考试周刊,2020(29).
  [6]俞素兰.浅析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策略[J].文理导航,2016(05).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小儿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起源位置、电生理特点和射频消融结果。方法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小儿科住院接受射频消融的局灶性房速患儿38例,年龄3.0~13.6(7.9±3.3)岁。分析不同起源位置的局灶性房速射频消融效果、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比不同年龄组射频消融效果。结果38例患儿中20例(20/38,52.6%)为无休止性房速,18例(18/3
期刊
期刊
【摘要】英语一直以来都是非常重要的学科,但是传统的英语课堂大多刻板枯燥,难以记忆的发音和拼写往往会成为阻碍学生喜欢英语的一个极大障碍。如何改善英语教学的氛围成为英语教学所面临的一大难题。情景教学法的应运而生,完美应对了这项挑战,教师想要更好地应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初中英语  一、利用角色扮演,进行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中最能还原英语交流情境和
期刊
目的对永存左上腔静脉畸形患者行起搏器植入方法及术后起搏功能作初步探讨。方法分析13例永存左上腔静脉畸形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的导线植入路径、方法、导线植入位置、手术与X线曝光时间。结果13例患者中5例经左锁骨下静脉径路,8例经右锁骨下径路植入导线,均获成功。右侧血管径路与左侧血管径路植入起搏器X线曝光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93.61±70.03)s对(948.45±69.06)s,P<0
【摘要】翻转课堂兴起于美国,它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将传统的知识传授和知识理解翻转过来,提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知识获取,并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对知识完成进一步理解。这种教学模式主张将课堂的主导权归还给学生,让学生们通过自主学习探究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同时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下面我们来对翻转课堂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翻转课堂;小学语文;古诗词  中国拥有
期刊
目的通过比较右心室心尖部及不同间隔部位(室间隔高位、中位、低位)起搏患者血浆N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QRS时限,探讨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植入VVI或DDD型起搏器患者122例,按照右心室不同起搏部位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P)组、右心室间隔面起搏高位组(RVSP1组)、右心室间隔面起搏中位组(RVSP2组)、右心室间隔面起
期刊
目的探讨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小儿不同类型快速心律失常的成功率、复发率、安全性及对消融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国内8家医院小儿心内科1994年4月26日至2012年9月30日接受心内电生理检查及RFCA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儿3 058例,年龄0.33~16.50(7.6±3.8)岁。分析不同心动过速类型RFCA方法及效果、心动过速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不同年龄组的RFCA效果及复发情况。
目的评价全自动远程家庭监测(HM)在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随访23例植入了带有HM功能的ICD及CRT-D患者,分析HM所获得的日常信息和报警数据,观察其对系统相关事件、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心衰)监测在内的临床相关事件的早期监测及临床干预的疗效。结果对23例患者随访122~937(452.1±262.2) d,共接收报警信息1 99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