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都将发生很大的转变,促使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职能来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英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体现英语教学的新理念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对新时代教师的角色作认真的思考并重新定位,实现角色的转换。
一、英语教师必须担任课程结构的建构者、组织者、开发者和创造者的角色。
开放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是新课程的特点。作为英语教师应具备创设校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能力和开发校本教育资源的能力,同时,也应具有构建课程计划,实事求是地调整、组织课程结构的能力,也就是说教师应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组织教学目标的基本组成部分与分类,设置综合课程。因此,只有当教师扮演好建构者、组织者、开发者和创造者的角色,课程的开放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才能得以真正落实。以教Book1A中Unit 3 Going Places为例,看到话题后,教师通读整个单元,包括练习册中的练习及补充材料,对此单元的整体设计可调整为以下几个步骤:
1.从听力中的第一练习开始,通过放机场的广播录音,既做针对性的听力练习,引导出means of transportation(交通工具),进行词汇教学,使学生对这部分词汇有一个系统地掌握,同时又为完成后面的任务打下语言基础。
2.由“假定你要出国,在机场应注意哪些问题”这个话题,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思考,并利用所学语言及生活常识解决问题,最后写一个简单的Tips(小常识)。既达到了练习语言的目的,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3.在上面做了充分的热身训练(由听说构成)后,导入本文主要部分——Adventure Travel,并做课本上的相关练习,进行阅读训练和知识点的讲解。
4.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eco-travel这个新颖的话题。从本单元的第一部分导入中的四幅图入手,通过对图中人物的行为描述,引出一个辩论题:Is tourism good or bad for a place?通过讨论旅游对地方发展的利弊这个任务,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本文话题的深入思考,也自然地过渡到eco-travel这个主题,环环相扣,层层深化。既训练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又强化了他们对本单元话题的理解和实际应用。
二、英语教师应扮演好培养学生能力的合作者、交流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新课改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指导学生直接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的教学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策略的运用,不以掌握知识的多少为目的,而是给学生提供知识平台。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各个环节的学习活动,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准确地了解学情,及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或调整教学计划,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把单纯的学习活动,转化为内涵更加丰富的实际应用,给学生创造实践与应用语言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及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并感受成功,从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进而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三、英语教师要扮演好学生发展促进者和评价者的角色。
新课程改革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传统教育对学生来说是把考试和排榜作为评定学生的优劣,即所谓的一张试卷定终身,忽视了学生的其他能力的发挥,造成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新课程则要求主要运用质地性、诊断性和激励性评价方法,少用定量性、甄别性和终结性评价方法,针对不同学生、学生的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因此,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教师应作为学生的促进者,采用多维指标和多样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给予学生身心发展上的支持,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或自我评价。
四、新课程改革中英语教师应担当好“挖泉人”的角色。
“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一隐喻强调的是教师知识能力的必要储备,对教师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桶论”反映的是一种应试教育的模式,学生被当作被动的容器,被教师注入知识,然后在考试的时候再原样的倒出来。这个隐喻对教师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很高,似乎教师的储备一定要多于学生。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教师的知识储备并不一定就多于学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机会接触新鲜事物,接触教师不知道的东西。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共同学习,相互促进,教学相长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一个协调人,其作用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源,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己健康和谐的发展。因此,与其期待教师时刻有“一桶水”往学生的碗里倒,倒不如把教师当成一个帮学生挖泉水的人,学生就是一眼泉,一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泉,而教师就是引导发掘泉水的人,教师应该从“倒水人”变成“挖泉人”,为不同个性的学生的终生发展出一镐之力。
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是时代的要求,这一艰巨的任务为我们的教育改革和振兴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新课程改革要求传统教师角色的转换,英语教师必须尽快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成为学生成长的指路人,学习的促进者,智慧的启迪者,情感的建构者,心灵的塑造者,健康向上的激励者。作为当代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必须以丰富的创造性和锐意进取的改革精神,为培养新型的合格人才,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英语教师必须担任课程结构的建构者、组织者、开发者和创造者的角色。
开放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是新课程的特点。作为英语教师应具备创设校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能力和开发校本教育资源的能力,同时,也应具有构建课程计划,实事求是地调整、组织课程结构的能力,也就是说教师应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组织教学目标的基本组成部分与分类,设置综合课程。因此,只有当教师扮演好建构者、组织者、开发者和创造者的角色,课程的开放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才能得以真正落实。以教Book1A中Unit 3 Going Places为例,看到话题后,教师通读整个单元,包括练习册中的练习及补充材料,对此单元的整体设计可调整为以下几个步骤:
1.从听力中的第一练习开始,通过放机场的广播录音,既做针对性的听力练习,引导出means of transportation(交通工具),进行词汇教学,使学生对这部分词汇有一个系统地掌握,同时又为完成后面的任务打下语言基础。
2.由“假定你要出国,在机场应注意哪些问题”这个话题,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思考,并利用所学语言及生活常识解决问题,最后写一个简单的Tips(小常识)。既达到了练习语言的目的,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3.在上面做了充分的热身训练(由听说构成)后,导入本文主要部分——Adventure Travel,并做课本上的相关练习,进行阅读训练和知识点的讲解。
4.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eco-travel这个新颖的话题。从本单元的第一部分导入中的四幅图入手,通过对图中人物的行为描述,引出一个辩论题:Is tourism good or bad for a place?通过讨论旅游对地方发展的利弊这个任务,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本文话题的深入思考,也自然地过渡到eco-travel这个主题,环环相扣,层层深化。既训练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又强化了他们对本单元话题的理解和实际应用。
二、英语教师应扮演好培养学生能力的合作者、交流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新课改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指导学生直接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的教学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策略的运用,不以掌握知识的多少为目的,而是给学生提供知识平台。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各个环节的学习活动,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准确地了解学情,及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或调整教学计划,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把单纯的学习活动,转化为内涵更加丰富的实际应用,给学生创造实践与应用语言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及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并感受成功,从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进而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三、英语教师要扮演好学生发展促进者和评价者的角色。
新课程改革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传统教育对学生来说是把考试和排榜作为评定学生的优劣,即所谓的一张试卷定终身,忽视了学生的其他能力的发挥,造成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新课程则要求主要运用质地性、诊断性和激励性评价方法,少用定量性、甄别性和终结性评价方法,针对不同学生、学生的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因此,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教师应作为学生的促进者,采用多维指标和多样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给予学生身心发展上的支持,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或自我评价。
四、新课程改革中英语教师应担当好“挖泉人”的角色。
“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一隐喻强调的是教师知识能力的必要储备,对教师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桶论”反映的是一种应试教育的模式,学生被当作被动的容器,被教师注入知识,然后在考试的时候再原样的倒出来。这个隐喻对教师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很高,似乎教师的储备一定要多于学生。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教师的知识储备并不一定就多于学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机会接触新鲜事物,接触教师不知道的东西。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共同学习,相互促进,教学相长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一个协调人,其作用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源,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己健康和谐的发展。因此,与其期待教师时刻有“一桶水”往学生的碗里倒,倒不如把教师当成一个帮学生挖泉水的人,学生就是一眼泉,一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泉,而教师就是引导发掘泉水的人,教师应该从“倒水人”变成“挖泉人”,为不同个性的学生的终生发展出一镐之力。
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是时代的要求,这一艰巨的任务为我们的教育改革和振兴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新课程改革要求传统教师角色的转换,英语教师必须尽快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成为学生成长的指路人,学习的促进者,智慧的启迪者,情感的建构者,心灵的塑造者,健康向上的激励者。作为当代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必须以丰富的创造性和锐意进取的改革精神,为培养新型的合格人才,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