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外汇过山车

来源 :科学投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ong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赚钱和亏钱的效应就像过山车一样,让投资者体会着外汇保证金交易的魅力和风险。
  
  汇民小张认为,炒汇就像作战一样,他认为要先学会保护自己,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杀伤敌人。不然自己都牺牲了,如何能再歼灭敌人呢?外汇市场就是一个适者生存的市场。在小张开始外汇交易之后,接下来发生的事也让他明白了:炒汇最重要的不是你一次能够赚取多少,而是你能不能稳定地获利,长久地立足生存。
  相信绝大多数汇民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买入一组货币对后,如果汇价大幅下跌,就会赶紧止损离场,并随着汇价的持续下跌,心里不住地暗自庆幸,幸好自己已经止损出场了。但是更多时候会碰到相反的行情,在止损出场之后,汇价突然发力反弹,大幅上涨,令你来不及再次买入,而且反弹的价位比你止损的价位还要高。这样几次以后,汇民就没有了止损的概念,认为汇价迟早要回到买入的价位以上。小张就曾有过类似的教训。
  小张在正式进入汇市后,很快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刚开始的时候,只要下好单子,他就设好30点的止损,50点的止赢。但每次入场后,汇价往往在打掉他的止损价位后,又再次上扬,和他原先判断的趋势一样,那时候,小张只能以“倒霉”来安慰自己。
  有一次,小张看多美元/加元,于是便在1.0452买入,并设上止损30点,止赢50点。入场后,美元/加元果然如他所愿继续上涨。但在上涨了20个点以后,汇价突然掉头向下,跌到1.0432,正好打掉小张的止损位,并在小幅盘整了一番之后,拉了一根大阳线,快速上涨。到当天晚上,美元/加元上涨了200多点。这使得小张与这波行情失之交臂,于是,小张心想如果不设止损该有多好。
  在接下来的几次操作中,小张决定,如果感觉自己的判断是准的就索性不设止损了。结果,还真是让他对了几次。渐渐地,他也就忽略了设置止损的重要性。也正是这种心态,才造成了他后面一次交易的重大亏损。
  当时正处于日元大跌的时候,市场上基本以看多美元/日元为主。小张在121.80买入美元兑日元的,入场之后没多久,汇价跌到了121.30,小张也没出场,心想美元/日元肯定是会上去的,估计可以看到123,再等等吧,随后就去睡觉了。第二天起床后,美元/日元跌到了120.50,和他的入场价位已经相差了100多点,小张开始有点慌了,但还存有一丝侥幸心理,觉得跌下去那么多,总该有个反弹吧,等反弹上去再平仓,这样可以少损失点。然而,事与愿违,汇价不但没有反弹,而且还继续下跌,120、119……到118的时候,由于资金所剩不多,小张不得不平仓了。
  


  因为没有及时止损,这一次交易让小张亏损许多,不但把之前的利润都赔进去,还损失了本金。
  因此,小张始终坚信,资金管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止损,及时认亏出场,保存实力。成功的投资者是小亏大赢,而不是大亏小赢。即使有再高的成功几率,比如说下一单的成功率为99.9999%,连续赚100次或者1000次也好,如果不明白小亏大赢的道理,不设止损,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那0.0001%的一次失误导致全军覆没,亏得一无所有。资金管理的重点不在于成功率,而在于是否能做到小亏大赢。不怕连续亏10次或100次,只要还可以生存,只要抓住一次盈利的机会,就可以把前面的亏损一次赚够。在外汇交易中先学会如何输钱,远比学会如何赢钱更为重要。
  
  玩转炒汇“过山车”
  施洋以前在一家日企公司从事国际贸易工作,现在自己创办了一家专门生产化学用品的公司,几年下来手里积攒了数目不菲的日元和美元。但是他并不愿意将日元换成人民币,又觉得用它们去买理财产品不够刺激,在2007年4月初他参加了交行的一个外汇买卖讲座后,以小博大的外汇保证金交易进入了他的视野。
  将近4个月的外汇保证金交易中,赚钱和亏钱的效应就像过山车一样,施洋开始体会了外汇保证金交易的魅力和风险。
  实际上去年开始,交行、建行、工行、中行等都相继推出了外汇保证金交易,此外,更多的境外外汇保证金公司进入内地揽客。
  4月中,施洋开始真正入市。一般来说,银行要求以美元作为保证金账户,他把手头的日元按当时1美元兑换118日元汇率换成5万美元,和交行签约进行外汇保证金交易,在美元保证金专户中存入5万美元,通过放大20倍的杠杆倍数(也就是保证金为5%),实际上他的名义交易金额放大到了100万美元。
  最初施洋操作的货币对是澳元兑日元。保证金交易中除了赚取汇差收入之外,还有一部分是套息,赚取利差收入,施洋看中的就是这一点。自3月份以来,澳元与日元之间利差不断扩大,澳大利亚一个月存款利率比日本高出5.71%,澳元兑日元处于16年高点。澳元已经成为目前相对于主流货币都处于上升通道、同时保持高息的货币,自然也是套息交易的热门币种。经计算,初期施洋交纳的5万美元保证金大概可以做100手(1手等于10000澳元)澳元/日元。于是刚入汇市的施洋在1澳元兑换99.19日元的水平买进100手澳元/日元。
  由于全球外汇市场24小时交易,按照北京时间晚上8点到凌晨三四点左右是行情波动较大时段,施洋白天上班,主要交易时间则在晚上。
  交行的保证金交易以北京时间凌晨4点计算隔夜利息,隔夜交易可能会收或付出隔夜利息。一般来说,如果买入提供较高利息的货币,未平仓的部位投资者将可收取利息;相反,如果卖出提供较高利息的货币,未平仓的部位投资者则需支付利息。施洋一直看涨澳元,买进了澳元卖出日元,日元欠息为2.44%,澳元的存息为6.07%,中间有3.63%的差价利息收入。
  在施洋入市的4月中旬到5月下旬澳元日元的行情波动并不大,1澳元兑99.19日元到5月下旬达到1澳元兑99.56日元,两者之间30多点差大,而交行交叉盘的点差收取(相当于银行收取手续费)当时高达24个点,除去银行的点差之外这段时间汇差收入并不多,而行情波动小,短期内有利于获得较高套息收入。
  但仅仅看3.63%的息差,吸引力还是不够,而通过保证金交易获取汇差收益则非常诱人。
  施洋粗略算了一笔账,他开始以1澳元兑换99.19日元的水平买进100手澳元/日元,即合约面值是100万澳元。刚开始入市一个多月行情波动小,澳元兑日元一直在99.50上下波动,从5月底开始澳元兑日元开始飙升,到6月25日最高涨到105.39,施洋赚了100万×(105.39-99.19)=620万日元,折合成美元(当日美元兑日元为121.51)大约为5.1万美元,刚入市将近两个月就实现翻番收益。
  


  2007年年初做澳元/日元的投资者确实赚了不少钱,但是保证金交易就像双刃剑,可以放大倍数盈利,也意味着风险会随之放大。尝到甜头的施洋开始追加进入,6月份开始乘胜追击,6月下旬开始做美元/日元货币对,当时市场预计美元兑日元还会涨到125-130之间。于是施洋在6月下旬追加了6万美元保证金,以1美元兑123.50日元价位买入了200手美元/日元。“因为很有把握,未设止损点。”施洋说。
  “当时我手里的资金净值已经到了17万美元(包括美元保证金余额和浮动盈亏),那是我迄今为止盈利最多的时刻啊。”施洋说。而且到6月25日涨到了123.14高点,还沉浸在兴奋中的施洋没想到,没过几天美元兑日元从1美元兑换124日元跌到了122.1日元,到7月初下跌到1美元兑121.30日元左右。“我算了一下那段时间大概损失了4万美元左右,等于是前段时间做澳元/日元的大部分获利如数吐回去了。”施洋说。
  


  除了这一个账户之外,施洋6月份同时开了另外一个将近10万美元的保证金账户,此时交行已经推出了比以前5倍、10、20倍杠杆倍数更高的放大30倍的保证金交易。“这个账户我炒的货币对就比较分散了,而不像第一个账户那样只集中做澳元/日元和美元/日元,这也算是分散风险吧。”施洋没有透露这个账户最近的操作明细,但按照他的说法,从4月底到现在算下来,浮动赢利在40%,虽然不是汇市上的暴富故事,但是至少他达到了让自己手中外币资产不贬值并且升值的目的。
  
  外汇市场的风险控制
  外汇市场是一个风险很大的市场,它的风险主要在于决定外汇价格的变量太多。虽然现有的关于外汇波动原理的书可以说是汗牛充栋,有的从经济理论去研究,有的从数理统计去研究,也有的从几何图形去研究,更有的从心理和行为科学的角度去研究,但外汇市场的波动仍经常出乎投资者的意料。《科学投资》认为,对外汇市场投资者和操作者来说,各方面的知识都应具备一点,而风险控制的意识和计划是不可或缺的。
  1、做单计划
  做外汇生意的计划有很多原理和细则,但若归结为最简单的要素,它无非是制定一个进入和退出任一交易的起点,不管此项交易最终是否有利可图。一旦确定了这个起点,价格水平的变化就可归结为上升、下降或维持原状。一个交易计划就必须为进入实际交易市场制定行动蓝图。一旦价格水平发生如上所述3种变化中的任何一种,交易人就可根据计划做出卖或买的决定。
  在制定计划时,尽管需要考虑许多关键因素,但核心问题始终是在什么情况下退出已经进入的交易。这实际上包括3个退出计划。其一,必须有一个接受损失的计划,一旦交易失利,就应坦然退出。其二,必须有一个接受赢利的计划,一旦赢利目标达到,即可满意而归。其三,必须有一个计划,它使交易人在发现市价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重要变化时退出交易。
  要退出一个已赔钱的交易,最有效的程序就是发出“停止损失指令单”。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交易人心中有数,他究竟愿意承受多大的损失。如果他在进入交易前已定下可接受的损失程度,那么,市价一达到事先已定下的这个点,他惟一能做的就是发出“停止损失指令单”。
  对于一个正在赢钱的交易,如何制定交易中的指令就不像制定计划应付赔钱交易的指令那么容易了。这里存在着多种可能。
  如果一个交易人在进入交易前已定下赢利目标,那么一个明显的可能就是一旦达到这个目标,他就立即发出“限价指令单”,从而退出此项交易。还有一种可能是交易人一直让利润上涨,直到某种价格变化朝输钱方向转化的迹象出现。在这种情况下,退出计划就可能定为:“在停止损失点卖出,或者在指数X给出卖出信号时卖出;哪种情况先出现就按哪种方法行事。”不论使用哪一种赢利计划,至为重要的一点是,交易人必须认识到,交易的终极目标是接受利润。除非他决定再试运气,否则他应当时刻记住见好就收的明确界线。许多成功的交易人都十分明白,钱易赚难保。将赢利计划置之脑后的交易人最终都会体会到一个痛苦的真理:“树是长不到天上去的。”
  2、计划的要素资本
  任何计划都包括一些要素。首先要做的一个决定就是用多少钱去做外汇。实际使用多少钱取决于很多考虑:第一是交易人的动机,如果仅仅是尝试一下或者做做玩玩,那还是少出一点钱为妙。其二是交易人的进取心,比如为了赚钱愿意冒多大的险。还有一个相关的因素是交易人的年龄,因为这牵涉到家庭负担、健康状况、工作年资,以及家人对其做投机生意的态度。这些都不是无关紧要的因素。总而言之,最基本的一点是,交易人不应冒那种潜在的赢利可能性与这种赢利对自己的重要性不相称的风险。
  交易的选择和评估。从事外汇投资,一个人必须选择有利可图的交易方法。这里介绍一些交易选择中要考虑的因素。
  首先,要找到一种交易选择方法。交易选择的方法是五花八门的,咨询、研究或跟从熟人,都是选择具体交易项目的方法。哪种方法较好,这是因人因事而异的。当然也有一些基本的参考因素,比如,交易选择的方法应当有理论的根据。如果某种方法中所含的一些基本概念毫无道理,那么这种方法就是不足为训的。其次,交易选择的方法应该能告诉交易人捕捉市场信号。最后,这种方法应该提供某种现实的方法让交易人退出交易,而不是诱使交易人竭尽自己的资本从事某种交易。
  跟踪市场的数量。计划的另一个要素是确定所要跟踪的外汇期货市场的数量和在一定时间内从事交易的数量。
  时间因素。一项交易的预期时间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不言而喻,交易的总体目标是实现与冒险相当的最大可能的收益。如同在任何其他冒险投资中一样,“收益”并不仅仅用所得的货币收益衡量。两三天内能获得一笔小利就说明交易是成功的。反之,这笔小利若要等两三个月才能获得,即使这是100%的赢利,从时间的角度考虑,也不一定是很合算的。
  停止交易。停止交易是计划的一个重要内容,这在前面已经阐述过,这里就不再多说。
  3、计划详例
  计划对交易的成功是如此重要,因此有必要用一个假设的例子进一步说明。
  假定一个投资者决定进入外汇期货市场,准备拿出1万美元进行投机。为了谨慎起见,决定先做英镑生意,等积累了一些经验后再进入其他市场。2007年10月,英国经济衰退使英镑汇价下跌。但他觉得,英镑现价已反映了衰退后的水平,价格没有理由进一步下跌了,他还估计英国经济衰退可能结束,推测英镑汇价有可能上涨。他手中的资料也已表明价格下跌业已停止,他认为这是一个价格上涨行将开始的信号,因此决定买进英镑。
  进一步的市场分析表明,他可能赢利和输钱之间的比率很小,而所需的时间又很长,因此他决定尽快抽出钱从事其他交易。他打算在英镑上最多损失1000美元。他此时更关心的是他交易资金可能损失多少而不是英镑汇价的变动了。如果在某月某日关市前价格没到赢利目标点,又没有到“停止损失”点,那就清帐结束此项交易。
  在这么一个简单的交易上,这里所讲的计划细节和考虑已经超过了许多交易人在实际交易时所能做到的。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在外汇期货市场上赔钱。
  4、外汇市场的赢家和输家
  外汇市场的弄潮儿有的发财致富于顷刻之间,有的倾家荡产于弹指一瞬。输赢之际,巨款转手。人们不禁要问,究竟多少人能赢,多少人会输呢?当代最知名的投机记录分析家布赖尔·史迪华曾经对期货市场的输赢分布做过一个分析。他抽取了8746个投资者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75%的投机商是输家。在这个统计样本中,输家有6598个,而赢家仅2148个。输家的损失总额近1200万美元,远远超过赢家总利润200万美元。
  输赢的美元比率是6比1!输赢分布情况还表明,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说,输赢量都不大。84%的赢家每人在9年期间赢数不超过1000美元。史迪华的研究还表明,大投资者并不比小投资者更成功。当然就最后这项结果来说,由于样本太小,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意义还有待证明。
其他文献
从5万元到150万元只用了11天,炒汇神话在不被翻新着。    扬长避短 周董秘弃股炒汇  家住济南的周先生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董秘,日常工作之外最大的兴趣便是炒汇。  “以前我喜欢买债券,但这两年下来觉得没有意思,就放弃了。”周先生谈起他的理财经滔滔不绝。  不过,虽然是上市公司的董秘,周先生在投资上最惨痛的教训却来自股市。  2000年,周先生所在的公司在深交所上市,自从那时起他便开始关注股市动态
目的 在不锈钢纤维毡表面进行超浸润性微纳结构的构建,减小纤维毡孔径并提升其耐污染性,实现乳化油的高效分离。方法 先采用双阳极电化学沉积法,在不锈钢纤维丝表面沉积微米
“四面青山里,一江碧水流。”缙云山下,嘉陵江畔,依山傍水的北碚区,幅员755平方公里,人口70万,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全国首批风景名胜区、重庆直辖市的第一个“山水园林城
作为一款时域电子测试仪器,示波器在科研、电力、医疗等多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性能强大的数字示波器应运而生,同时,自动控制技术的普及使得数
6月5日-26日.邮储银行发售财富5号至13号共9只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6月16日-30日,该银行发售财富月月升债券类理财产品。财富5号等9只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投资方向为中国
【正】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辑的《外国文学研究集刊》第一辑已于最近出版。该刊以提高外国文学研究水平为目标,是解放后我国外国文学研究方百的专门的学术性集刊
多哈是中东一个靠着石油出口致富的城市,近年因为举办WTO会谈与亚运会受到全世界的瞩目。该城市拥有世界顶尖的建筑与城市规划,而这座城市最近却将全市的公共服务外包给了一家新加坡企业——联合工程集团(UEL)旗下的整合管理部门,管理全市13万基层劳力。这项业务的负责人王国隆,也担任该公司的中国区营运总裁,来自中国台湾。    引进专业管理开启外包市场   18年前,王国隆还是个顶着美国MBA光环、在惠氏
从6月1日起,超市、商场、农贸市场不再免费供应塑料购物袋,各超市塑料购物袋怎么收费?替代品如何推广?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塑料袋污染环境的“恶行”人所共知,自然腐烂需要200年,埋掉又污染地下水,烧掉又产生
在福建省晋江市一个靠海的小镇上,丁志忠起初被一个朴素的致富欲望所驱动,成为一个鞋业作坊主。但当他比别人以更快的速度转变为一个现代企业管理者并率先发掘国内市场之后,便迅速从当地3000多家鞋企中脱颖而出,走向了小镇鞋王的宝座。    丁志忠,37岁的安踏(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土生土长的福建省晋江市陈埭镇人。2007年,他带领公司走进了香港股市,募集资金达31.68亿港元。2007年7月10日首日挂牌
对于做投资的人来说,最害怕的就是不确定因素,而从目前情况看,2008年宏观经济中的不确定因素正变得越来越多。    元旦之前,各界对中国经济在2008年的走势虽然也存在分歧,但那是在一致看好基础上的分歧,现在时间才刚刚过了2个多月,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微妙的变化,一些人已不敢大声表示对2008年中国经济的信心了,甚至一些决策部门在当前经济是主防过冷还是先防过冷问题上也开始显得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