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文本解读的密码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p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通过文本展开,文本解读是展开教学的基础。但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觉,面对一个文本,无从下手,最后只得聚焦一些优美的词语,寻找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或文章的结构等。福建师范大学孙绍振教授的《审美阅读十五讲》恰恰就是一本文学作品解读的指导书,它是孙教授基于中国本土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建构的方法体系,而且以文学作品解读讲座的方式娓娓道来,具有很强的示范性与可读性。
  “拘泥于统一性还是追求矛盾性,这是艺术欣赏的根本问题。”
  艺术是求美的,但我们往往从美与真、美与善的统一性上来理解、分析文学作品。其实,文学作品中的真、善、美是错位的。
  美不是一个绝对的理性范畴,而是一种个人的情感体验。当人带着感情去看对象,感觉、感受、体验与客观对象之间就要发生一种变异,这就是所谓“月是故乡明”“情人眼里出西施”。为了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作者就不得不放弃绝对的真实,而进入想象的境界。想象超越了客观的约束而获得了情感的自由,同时艺术的美也超越善的范畴。因为“善最初级的意思就是有用或者实用。实用的目的是固定的,而情感是自由的,所以实用是压抑情感的,如果拘泥于实用,就没有情感了”。
  我们欣赏文学作品不应该拘泥于藝术想象的和谐统一中,而应从美与真、善的矛盾中寻找文本解读的密码。例如:
  汉阳江上柳,望客引东枝。树树花如雪,纷纷乱若丝。
  ——李白
  杨柳多短枝,短枝多别离。赠远累攀折,柔条安得垂。
  ——孟郊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金昌绪
  “文本是一个三个层次的立体结构。”
  孙教授认为文本是三个层次的立体结构:“第一,它外部的感知系列;第二,它内心的一种情致意脉;第三,它的文体。”“情绪决定感觉,意脉决定构思。”
  对于外部的感知系列,孙教授又称其为“感知结构”,是“表层感觉、知觉和空间、时间的推移”,又称“意象,意象的群落”。而决定艺术的表层意象群落是否动人是它的深层意脉,意脉是深层的、隐性的。中国诗歌的意境大致有三种:第一种以意脉或强或弱的变化转折取胜,情感处于一种动态,其意脉为线性的曲折状态。如《游园不值》。第二种,意脉不是处于动态,而是处于持续性凝神状态。如《送孟浩然之广陵》。第三种,以意味的渗透、扩散为特点。情感不但是静态,而且是虚态,意象则自在、自为,不加修饰。如,“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据此,孙教授指出了诗中有画的片面性,认为诗中有画不一定就是好诗,诗中之画应该是动画、声画、情画。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接下来是文体的分析,文体的不同、差别是明显的。诗反映的是普遍的、概括的特征,散文就有了具体的、个别的、特殊的,而不是概括的特征;诗可以超越现实,展示单纯的精神境界,而散文是形而下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与《江雪》。而小说的分析应该着眼于“情节的构成:假定的、独特的情感因果性”,在人物偏离生活常规的、意想不到的“第二环境”中揭示人物在常规环境下隐藏得很深的“第二心态”,在人物之间的情感错位中揭示人物的个性。孙教授还认为“文体最后要落实在语言上,不能浅尝辄止,而是要层层深入,凡是有层次上深化的可能,都要死死揪住不放”。
  “从审美、审丑到审智。”
  孙教授对散文传统的真情实感论做了批判,他认为,真情实感论的疏漏之一就是把反对“假大空”历史条件下的散文观
  念当作永恒不变的规律;疏漏之二是把对作家的道德要求作为文学的规律;疏漏之三是就散文而言,在表现情感时并不一定局限于真和实。作为文学创作,最根本的规律是想象。
  孙教授进一步分析指出,真情实感论笔下所描述的感情,实质上就是两种,一是强烈的、浪漫的激情,二是婉约柔和的温情。抒发着两种感情的文章,无疑都属于诗化、美好的散文之列。事实上,抒情、美化、诗化,长期以来一直是流行的潮流,成了普及的套路,达到可以批量生产的程度,抒情就滥了,为文而造情,就变成矫情、虚情假意了。抒情变成了俗套,也就引起了厌倦,就走向了反面,不如干脆不动情。不动感情也可以写成别具一格的“审丑”散文,或者把表现对象写得大煞风景,甚至令人恶心,成为一种充满调侃感情意味的幽默散文。
  孙教授还说,比较深刻的文学作品,不光是情感和感觉的,而是都有着自己独特理念的。所以,后来出现了一些把思想、文化深度看得特别重要的散文作家,在抒情和幽默的逻辑之外寻求反抒情、反幽默的天地,这就是“审智”散文。如余秋雨、周国平、南帆等。
  “分析方法的可操作性。”
  基于对文学艺术和文本的认识,孙教授提出了“还原”和
  “比较”的文本解读方法,在他的另一本书《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的序言中,做了很好的归纳。
  还原:在现象学看来,一切经过陈述的现象都是主观的、观念化的、价值化了的。因而要进行自由的研究,就得把它“悬搁”起来,在想象中进行“去蔽”,把它的“原生状态”还原出来。而孙教授的还原,思路与现象学是一致的。但他只是为了把原生状态和形象之间的差异揭示出来,从而构成矛盾,然后加以分析,并不是为了去蔽,而是为了打破形象天衣无缝的统一,进入形象深层、内在的矛盾之中。基本的还原有艺术感知还原、逻辑还原、价值还原。
  比较:孙教授提出了作家创作修改稿进行比较,把相同题材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进行比较,把想象中的情感逻辑与现实中的理性逻辑进行比较等。
  在此基础上,孙教授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还原、比较的分析角度。
  历史的还原和比较:艺术和文学的历史是对人类内心探索的记录,艺术家虽然表面上各自独立,但是在表现任务的内心方面,却是前赴后继,有相当明显的继承性,只有把他们历史的差异揪住不放,才能把那隐性的变幻揭示出来。如《水浒传》与《三国演义》。
  流派的还原与比较:一切审美语境都与形式(文类)、流派分不开。要真正理解经典文学作品的历史发展,必须分析不同流派的艺术差异。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闻一多的《死水》。徐志摩受到欧洲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而闻一多则受到象征派“以丑为美”原则的影响。
  风格的还原与比较:一切艺术创造都不是凭空的,而是在前人的艺术积累的基础上前进的。这种积累首先是形式和流派,但形式和流派毕竟是共同的,而艺术的特性又要不断突破和颠覆形式和流派的积累。有了突破,就表现出一些前人所没有表达出来的东西,这就算是有风格了。对于作品分析来说,最为精致的分析就是在经典文本中,把潜在的、隐秘的、个人的创造性风格分析出来。
  作品解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做好它不是读一两本书就能解决的,但孙绍振教授的这本书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上天入地”的好书。
  (作者单位:江苏海安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
其他文献
一、课前谈话,隐涉说明方法  师:知道我姓什么吗?  生:鱼。  师:哪个“鱼”?  生:“小鱼”的“鱼”。  师:这个姓和咱们今天学的哪篇课文有关系?  生:《鲸》。  師:我说和它有关系是有原因的,伸出手来和我一起写。左边是一条“鱼”,右边是“京”,这是一个典型的形声字,鱼老师的姓就取其一半。现在,我要在黑板上写一组数据,你们来猜一猜,这组数据和我有什么关系?(板书:35 178 78 19)
期刊
记者:徐老师,您好!您和您工作室里的老师们一直致力于语文共生课堂的研究,您能谈谈对共生的理解吗?  徐金贵:共生本是生物间的一种普遍现象,其生物学本义是指不同种类的生物生活在一起,结成相互有利的关系。后来,人们通过类比迁移把共生引入人类社会,强调尊重多元的价值取向、整体联系的思维方式、平等对话的活动策略和互利共赢的发展追求,最终走向“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理想境界。  记者:共
期刊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显而易见,“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学科的“独当之任”与“核心目标”。在阅读教学中积极倡导“读写即时链接”,即在课标所规定的学科核心目标视野下,遵循儿童的认知特点,充分把握文本内在机理,根据语言运用的知识布局和语文能力生长的基本规律,以“思”为核心,以“视、听、读、说”为基础,找准链接点和链接方式,在阅读教学中实
期刊
【教学理念】  本课设计强调以读代讲,引导学生自主研读。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以中心句切入教学,以此贯穿教学。在品读课文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从而使学生了解德国的一些民族风情特点,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教育,努力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语言、好词佳句,联系习作運用。  2.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和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含义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发展的最佳阶段。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积累丰富语言,内化运用语言,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而低年级又是学生言语发展的关键期。  李吉林老师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使语言的发展。”言语的具体情境不就是语境吗?李海林在《语境学与语文阅读教学》一文
期刊
《去年的树》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1课。本单元的专题是“中外童话”,围绕这一专题,教材选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童话,安排了以读童话、编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资料袋”“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也围绕这一专题安排,整组教材形成了一个比较严密的教学系统。教材在导读中对本单元的童话教学给出了明确的方向,即“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
期刊
民间故事在每个版本的教材中都彰显着独特的教学价值,它弥漫着浓郁的泥土气息,于平实中熔铸着伟大和奇丽,表达着老百姓对真、善、美无限的向往与追求,听起来给人以温暖、感动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牛郎织女》主要讲述了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二人相亲相爱,结为夫妻,并生下一儿一女。可是后来王母娘娘把织女抓回天庭,并用玉簪划了一条天河隔开了他俩,最后两人只能在每年七月初七的夜晚鹊桥相会。  对于这样富有
期刊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学生“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对说话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多年从事低年级教学,我发现,低年级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口语交际能
期刊
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精神饱满,目光专注,是不是昨天冬至吃了很多饺子,汲取了不少能量啊?  (生笑)  师:聊聊昨天吃的是什么馅儿的饺子?  生:胡萝卜羊肉馅。  生:白菜羊肉馅。  生:芹菜羊肉的,还有面条。  师:怎么还有面条啊?(众笑)饺子像耳朵的形状,这是有传说故事的哦!你们知道吗?  生:传说冬至吃饺子不会冻坏耳朵。  师:民间有句话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坏耳朵没人管”。  生:我记得
期刊
顾城的诗《门前》里有这样的句子:“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每次听盛老师的课,我总想起这几句诗,总觉得盛老师站在那里,不说话,也十分美好。  ——写在前面  一直认为,现场才是研究课例的第一“文本”,文字实录甚至教学视频都难以完全呈现现场的氛围与气韵。盛老师的课堂气韵是沉静而温婉的,似乎无论什么题材、什么内容的课文,经了她的过滤,呈现出来的,总是淡然、安静与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