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历史教学的新定位及实现途径的思考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sj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定位: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中学历史教学的要求
  要适应新的发展变化,必须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1.逐步转变教学理念,加快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提法已经不是第一次,但是素质教育的理念尚未深入人心,在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仍然需要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我国深化教育改革,开始将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大学教育中,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素质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而应该是从小到大、一点一滴的积累而来,所以素质教育也是中学教育中的应有之义。在中学教育中,应摒弃单纯追求高分,而忽视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模式,以中学历史为例,学生的历史素质应体现在对历史知识的知晓程度、历史的学习能力和历史的思维能力中;另外,还需逐渐消除重数理化、轻政史地的教学思想,注意把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化和优势化培养方式,关注对学生历史学习的指导和监督,提高他们对历史学科学习的兴趣和重要性的认识,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让学生“牢记过去,珍惜现在,展望未来”
  历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民族和国家的过去有一个完整且理性的认识,使学生能够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从中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更好的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紧随时代前进的步伐。过去是不应被遗忘的,无论对于国家的兴衰,还是个人的人生,因此,历史教学要让学生牢记过去,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深刻道理;牢记过去是为了当前更好的生活,尤其对于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而言,对比过去处在黑暗、艰辛、压抑的旧时代的中国人,生活在新世纪新时期的人们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所以历史教学中更应该让学生学会珍惜现在,努力学习。
  3.培养学生以全新的视野和宽广的胸怀
  时代的主题已转变为和平与发展,我们在明确这一新形势的前提下,应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在该方面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历史学科包含了从古至今、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发生及带来的影响,其中有使我们欢欣鼓舞、充满民族自豪感的部分,也有让我们无限愤慨、不愿再去翻开的章节,这无不与我们与生俱来的民族主义情感相联系,由此而在内心深处所铭刻的记忆通常会一直持续到生命结束。然而历史的学习和教育并不是要我们去仇恨、去报复,而是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知晓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避免错误的重复发生,以更好地生活并开创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二、目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几大误区
  1.教师普遍存在的单线、机械、僵化的教学方式,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普遍反映历史课堂枯燥、乏味、无聊,这与教师单线、机械、僵化的教学方式有很大关系。首先,教师对所教内容缺乏内在的热情和理性的感悟,学生自然也就难以发生个性化的思考了;其次,教师普遍存在的单线式讲授,有的甚至“照本宣科”,只顾自身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否,而忽视学生听课的效果;再次,多数教师在教授历史的过程中,倾向于一直使用个人擅长和推崇的教学方式而少于变化,学生对于这样的课堂很难有持续的兴趣。正因为此,学生面对无聊的历史课,多数都会选择历史课上“开小差”,并且形成“历史考试只需背一背就可以过关”的观念,而历史需要记忆的部分的确较多,这就在无意中增加了学生学习历史的负担和对历史的厌恶情绪,这不但违背了历史教学的初衷,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历史教学中过度强调标准答案,忽视了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围着升学转,老师围着分数转,学生围着题海转。在升学、老师、家长的巨大压力下,学生的心灵被严重地扭曲着,学习任务的繁重,让他们只能选择重理轻文,对于历史这门学科,大多数学生都会根据老师和辅导书上给出的标准答案去死背,完全没有个人的思考和思维,如此,他们完全处在被动的、机械的、封闭的状态,完全丧失了主动的、个性的、独立的思考。在这样一种教育模式下,个性化思考全无,更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素质教育的目标背道而驰。
  3.历史教学中缺乏应有的人文精神,不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历史学科因其自身的人文学科特点决定了中学历史教学应该以历史为背景,以最终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为核心,然而目前中学历史教学中缺乏人文精神,过度强调考试分数,学生通常只是死背教条,脱离实际的感性生活,那么即使学生把知识全都接受了,但人性的因素却越来越遮蔽了,历史知识在学生脑海里没有内化和理解,学生对历史中所蕴含的巨大魅力毫无知觉,这样的学习不能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更有碍于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格的健康发展。
  三、关于现阶段中学历史教学目标实现途径的思考
  1.教师应学会讲故事
  教师应积极改变枯燥的历史课堂,学会讲故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历史充满好奇和神秘感,主动探索历史的奥秘,教师可以尝试将历史事件根据自己的理解串成一个个故事,再以讲故事的方式向学生传授,这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历史课堂变得趣味横生,还能提高教师自身教授历史的激情,降低历史讲授的压力;另外,历史本就是由一个个故事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串联而成,但现实的历史教科书上不同的专题又会重复出现相同的时间,导致学生在记忆时经常发生混淆和错误,对于这种情况,教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就可以将所有的历史事件串在一条时间轴上,既理清了思路,又减轻了学生复习的负担。
  2.让学生站上讲台
  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自发思考,最直接而有效的方式莫过于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人公角色,让学生走上讲台。中学生学习任务繁重,通常放在历史上的学习时间很有限,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外力,推动他们主动参与历史学习。可以适当的将课堂的一部分时间腾出来让学生自己讲课,这不仅保证了学生对历史的接触和学习,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和概括能力。
  3.擅于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
  面对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实践证明应将现代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长处。现代教学技术的引进,让历史课堂增添了科技含量,也让历史课堂更加生动和形象。
其他文献
期刊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针对国有企业存在的管理弊病,明确要求各级企业党组织要积极转变观念,加强作风建设,努力提升国企的管理效率。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业普遍存在股东缺位、内部人控制、董事会设置不规范等诸多问题。如何完善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对于提升国有企业的活力与绩效至关重要。改革开放37年来,特别是随着法治化进程的推进,国有企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治理结构上也逐步趋于规范。在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三农”重要思想,照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走下去,坚定不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念好“拆治归”三字经,
期刊
正在中国进行中的大规模城市开发,经常选择整齐划一的网格状的整块地区,并采取所谓“法式风格、英式风格”的设计。
拍背法——痰咳不出时的应急方法在患儿咳嗽间隙,让息儿侧卧或抱起侧卧,家长一手五指稍屈,握成空心拳状,轻轻拍打患儿前胸及后背。拍左侧向左侧卧,两侧交替进行。拍击力量不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步建筑工程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建筑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建筑公司想要变强大,就必须不断加强企业在建筑市场的份额,把握每一次机会,通过加强建筑工程管理
摘要:兴趣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成功中的喜悦和乐趣,能极大地唤起学生的创新热情。所以音乐教学也必须让学生不断品尝到学习音乐和获得创新的成功乐趣。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因而挖掘音乐中的美,并充分的展示出来对引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是非常重要。  关键词:音乐教学;兴趣培养;欣赏引趣;形式多样;情感教育;多媒体  爱乐是孩子的天性,但具有爱乐
工程咨询面向全社会接受委托,针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全方位的动态造价管理,提供的主要业务有项目可行性评价报告、投资预算、经济分析与评价、社会效益评价与分析、工程概预算
一、罪刑均衡原则的基本理论  罪刑均衡,也称罪刑相当,其基本含义是刑罚的轻重应与犯罪的轻重相适应。犯多大的罪,就应承担多大的刑事责任,做到重罪重罚,轻罪轻罚。我国现行刑法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十二五”时期,我国政府采购制度改革面临进一步健全法制、规范管理、优化体制、完善政策的任务和挑战,同时加入WTO《政府采购协定》(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