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一带一路”倡议助推企业“走出去”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cy_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安徽企业对非洲和东盟国家的投资势头强劲。目前安徽省在非设立企业23个,直接对非投资12.04亿美元,占全省总量的38.6%,占全国对非投资总额的6%。2015年,安徽企业实際对东盟投资1786万美元,2016年上半年实际投资已达2276.54万美元。截至2016年7月底,安徽企业在东盟国家投资设立境外企业(机构)67家,协议投资总额 8.99亿美元。安徽外经集团、安徽建工集团、安徽农垦集团、海螺集团、安徽丰原集团作为我省走出去龙头企业,在莫桑比克、津巴布韦、阿尔及利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重点国家都有重大项目,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国驻津巴布韦大使馆政务参赞崔春说:“以安徽外经建、安徽农垦为代表的安徽企业,是在津中国企业的翘楚,搭建了顺畅的投资合作机制,形成良性的投资示范效應,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和口碑,是中津合作的典范。”安徽海螺集团积极践行“一带一路”战略,制定和实施了东南亚一体化的投资发展规划,落实发展项目12个,实现了从单一产品出口,到承建国际工程,再到海外投资建厂的大步跨越。在深入分析安徽企业“走出去”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2015年和2016年我们分别组织开展了“安徽企业在非洲”和“安徽企业在东盟”采访调研活动。通过采访调研,以点带面,对于推动安徽企业更多更好地“走出去”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这是在对外开放新形势下,安徽省开展对外宣传工作的创新之举,也是外宣工作服务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的有力之措。
  一、立足中心,打造外宣新品牌
  1.审时度势,凝聚对外传播共识
  安徽作为中部地区发展较快的省份,近年来,积极实施对外大开放战略,专门出台《关于支持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的指导意见》,企业“走出去”十分活跃。截至目前,全省已有近700家企业扬帆海外,在全球范围内累计投资超过50亿美元。皖企对外投资合作市场已覆盖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带一路”沿线19个国家有对外投资,投资方式由单一型“点对点”投资向跨国并购、股权置换等集约式、产业链投资延伸,成为对外开放的一大亮点。省委外宣办审时度势,主动与省商务厅、省外办、省国资委等联系沟通、达成共识,通过组织“安徽企业在海外”系列采访调研活动,把外宣、外事工作与外经、外贸、外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对外大力宣传安徽企业走出国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同时也向全国、向世界展示转型跨越、创新奋进的美好安徽崭新形象。活动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省委外事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把此项活动纳入安徽省重大对外交流合作人文类重点项目。
  2.创新形式,采访与调研相结合
  此次活动的创新在于有别于以往单纯对外采访报道的做法,将集中采访和深入调研结合起来,在大力宣传安徽企业和企业家在国外创业兴业典型事迹的同时,也总结归纳安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和实际效果,全面剖析安徽企业在“走出去”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撰写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为推动更多安徽企业“走出去”提供借鉴。2015年,原省委书记王学军在“安徽企业在非洲”采访调研总结报告上做出专门批示:“用好此成果,让更多的企业了解那里的投资环境和发展空间。”根据批示精神,省委外宣办联合省商务厅、省外办、省国资委等部门组织“安徽企业在非洲”报告会。会上,“走出去”企业代表介绍了非洲投资环境、发展空间,分享了在非洲发展的苦与乐,省商务厅、省外办、省国资委介绍了支持企业“走出去”相关政策和具体举措。参会企业纷纷表示,通过采访调研活动,让他们进一步了解了非洲的政治状况、金融制度、资本市场、招商政策等第一手信息资料,交流了安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管理、运营等方面的宝贵经验,收获很大。
  二、讲好中国故事,实现外宣新突破
  1.把握导向,采访报道深入全面
  此次系列采访调研活动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较强,我们提前做好相关背景资料准备,了解所到国家和所到企业的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围绕宣传主题,制定宣传报道方案,细化发稿内容,明确发稿任务,要求重要稿件需经省委外宣办、省商务厅、省外办共同把关,确保报道内容准确、导向正确。参加活动的媒体人员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恪守国家外交政策和对外工作纪律,既坚持正面宣传方针,又注意把握好形式和角度,在报道中紧密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走出去”战略,着力讲述安徽企业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抢抓机遇,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的生动故事;传播安徽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合作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展示安徽企业和安徽人拼搏奋斗、友爱奉献的良好形象。
  2.集中发力,宣传报道亮点频现
  参加采访调研活动的省直媒体创新思路、精心策划,在重要版面和重要时段开设专栏专题,整版跨版、图文并茂,浓墨重彩地宣传展示安徽企业在非洲和东盟的发展成就。“安徽企业在非洲”和“安徽企业在东盟”采访活动共推出系列原创稿件140余篇。《安徽日报》刊发的《扬帆出海,牵手东盟再创辉煌》、安徽电视台播发的《文化扬帆竞争中行得更远》、《市场星报》刊发的《印尼深山老林闯出“安徽精神”》等一批重头稿件全方位展示皖企发展成就和精神风貌,在受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新安晚报》集中推出八篇安徽企业在非洲专题报道,被国内外百余家媒体转载。同时,省直媒体还加强向中央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供稿。省委外宣办安排安徽在海外的26个外宣窗口阵地转发采访稿件,通过广泛的二次传播,进一步扩大报道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3.改进方式,宣传报道效果最大化
  讲故事最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此次采访报道,各新闻媒体积极改进报道方式,把讲故事作为主要的传播手段。每篇报道都做到见人见事见细节,从普通读者易于感知、喜闻乐见的小事着眼,力求讲好精彩“安徽故事”。如《安徽商报》以人物故事为切入点和串联点,以企业发展为轴线,组合式地开展报道,推出专版,刊发“现代鲁滨逊原始森林开山辟地”“韩国人在泰国选择了安徽民企”等多篇文章,通过讲述普通安徽人在海外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故事,体现安徽企业“走出去”的奋斗历程。在改进报道方式的同时,各媒体还注重运用新兴传播方式及手段。《安徽日报》官方微博全程跟进,开设专栏,面向74万微博粉丝,图文并茂地发布了记者21条专栏稿件。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频率同步将六篇报道在安徽广播网、安徽之声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转发,采写了新闻专题《安徽企业深耕非洲》,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安徽台海外播出平台播出。中安在线新闻网站开设专题汇集各家媒体的相关报道,实现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形式的集中报道,并通过中安新闻客户端、微博、微信等同步转发。《市场星报》在官方微博设置《安徽企业在东盟》的话题,制作《安徽企业在东盟》动漫H5。采访报道推出以后,不少企业来电反馈:通过安徽企业在海外的报道,让他们进一步了解在国外的投资、管理、运营等方面的宝贵经验,希望媒体为他们到国外投资发展牵线搭桥。   三、树立大外宣理念,不断开拓外宣新领域
  1.强化意识,积极主动融入开放大格局
  外宣工作是對外开放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对外开放也为外宣工作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和丰富的新闻素材。对外传播要自觉地站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的战略高度,去研究工作、找准定位、推进落实。近年来,安徽省委外宣办紧紧圍绕省委、省政府确立的对外大开放战略,把外宣工作放在对外大开放的格局中去思考谋划,将外宣工作与外事、外资、外贸、外经工作结合起来,通过组织“安徽企业在海外”采访调研活动,实现“五外联动”、资源整合,既丰富了外宣工作渠道,又拓展了外宣工作空间。系列采访调研活动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赞誉和社会的良好反响,收到了“合作共赢、一举多得”的良好效果。
  2.凝聚合力,共谋企业走出去
  “安徽企业在海外”系列采访调研活动涉及多个部门,在工作中我们积极探索建立党委宣传部统筹协调,外宣、外事、商务、国资等部门分工合作,新闻媒体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省委外宣办、省商务厅、省外办、省国资委按照总体部署,各司其责,无缝对接,效果显著。安徽广播电视台、中安在线、《安徽日报》《新安晚报》《安徽商报》《市场星报》等省直主流媒体,选派骨干记者参加采访,积极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企业是对外开放的主体,做好企业外宣工作关键是要发挥好企业的主动性创造性。此次“安徽企业在海外”系列采访调研活动,相关企业高度重视、积极参与、主动对接,所有采访企业都根据报道需要,精心准备采访点和素材,做好采访服务工作,为整个活动的圆满成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义利并举,树立良好中国形象
  安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不仅为所在国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还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主动参与当地社会公益事业,惠及当地民生,书写了中国企业义利并举的良好形象。此次系列采访调研活动,坚持以传播中国核心价值观为理念,以展示中国企业和中国人形象为目标,多角度、多维度、立体化地展现安徽企业在境外创业援建的感人故事,展现安徽企业融入当地、发展当地、造福当地的生动画卷。安徽外经建作为感动非洲十大中国企业之一,始终秉承“感恩非洲人民、为非洲人民谋福祉”的理念,积极开展公益活动,2010年、2011年,公司出资近亿元人民币,先后四次与北京同仁医院、海航集团合作,在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和马拉维组织“中非光明行”活动,帮助数千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光明行”活动在整个非洲掀起了一次中非友谊的热潮,受到了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的赞誉。安徽海螺集团在印尼遭遇特大洪灾之际,主动捐款救灾,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为当地医院送去药品,缓解医院缺药难题。中国驻莫桑比克大使馆商务参赞王利培说:“这几年看到安徽企业投资的力量,安徽企业特别是在社会责任上尽心尽责,体现了一个大国投资企业的正面形象,也可以说安徽企业在非投资塑造了中国形象。”(作者供图)
其他文献
一、国际传播中“我为我说”与“别人替我说”  (一)从自我澄清到他者塑造  长期以来我们的国际传播中,往往将对外宣传、对外传播、国际传播等同于是一种“自己说自己好”“自己为自己塑造形象”的过程。  但是,如果只是依赖本国传媒的发声能力,只是天然地将国际传播的主体聚焦于本国传媒,这显然还是国际传播中的第一层次。本文论述的重点是,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如何在提升本国传媒与文化软实力的同时,也有智慧地利用海
期刊
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深化中外人文交流合作,2016年5月22日至31日,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梁伟年率湖北省文化友好代表团赴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出访过程中,代表团在举办大型文化活动、推动项目合作的同时,与三国官方、民間机构深入交流,讲述了中国故事,传播了中华文化,在海外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一、主要成果  此次活动以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为突破口,举办了马来西亚湖北新
期刊
近日,英国独立电视台(ITV)播出了一部由现居伦敦的澳大利亚调查记者约翰·皮尔格导演拍摄的纪录片《即将到来的对华战争》(The coming war on China),“今日俄罗斯”(RT)随后也引进播出。该片一反西方媒体在涉华纪录片中惯用的歪曲事实、断章取义、偷换概念、双重标准等手段,试图打破刻板印象的枷锁,从历史和全球的角度来解析当今世界的安全形势,在一定程度上批评了美国等西方国家一贯持有的
期刊
2016年的英国脱欧公投和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将欧洲带入了一个充满巨大不确定性的时期。英国脱欧颠覆了对欧洲来说已经习以为常的一体化路径,特朗普当选则从价值观、制度和政策三方面同时对欧洲的“政治正确”构成挑战。欧洲将在2017年继续应对不确定性的挑战:由于荷兰、法国、德国等欧洲重要国家将迎来大选或议会选举(如意大利政府不能解决银行业危机、无法应对极右翼政党的压力,也极有可能被迫提前在2017年举行议
期刊
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拥有硬实力的同时,如何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加强软实力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性课题。习近平主席曾指出,“要着力推进国家传播能力的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中国对外传播正尝试探索新的传播路径和话语沟通方式,增进与世界的沟通。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不仅能润物细无声地展现民族精神和国家魅力,还能跨越
期刊
2016年11月15日、16日,北京市外宣办联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举办2016“创新中国行——中外大V北京采风互动”活动,来自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巴基斯坦、希臘、越南等10个国家的10名网络大V来京参观采访中关村人工智能创新企业及新浪总部,参观天坛,近距离感受创新的北京、古老而现代的北京,并就“中国智造”以及国内创新型企业的发展现状与国内大V开展了交流互动。中外大V纷纷点赞北京科技创新成就与无
期刊
传播不是斗争,但传播会带来斗争。尤其是战略传播的特殊性①决定了它往往与舆论斗争相伴。习近平同志多次说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②,其中,“许多新的历史特点”值得深入研究。当今时代,虽然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不会改变,但国际矛盾和斗争的尖锐性、复杂性不断发展。这种变化由于人类生产、生活、交往、通信方式的变化,而呈现出“微斗争时代”③的特点。笔者认为,相对于大的战争和局部战争冲突,近
期刊
一、由BBC纪录片《中国春节》引出的跨文化思考  对于中国人而言,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家庭亲情得以深化与延续的仪式。春节的民俗、春节的意义作为一种文化基因已经编织进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生命经纬里。对于世界上其他的文化族群而言,春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节日,是全球六分之一的人群共同享有的节日。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春节不仅属于中国,在日本、朝鲜、韩国、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海外华人华侨的心目中,
期刊
世界中国学论坛的创办及其发展  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海外对中国的关注和研究与日俱增,既有“中国奇迹”“中国模式”等论述,也有“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等声音。如何向世界讲述一个真实的中国?如何为中国的和平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这一背景下,2004年世界中国学论坛应运而生,旨在为海内外研究中国的专家提供交流平台,为国际社会深入了解中国创造条件。首
期刊
2016年6月19日至20日,应波兰共和国总统杜兰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波兰进行国事访问。访问前夕,习近平主席在波兰《共和国报》发表题为“推动中波友谊航船全速前进”的署名文章。文章在回顾中波两国交往历史时,特别提到了17世纪中叶来中国的波兰传教士卜弥格,肯定了这位“波兰的马可·波罗”作为“首位向西方介绍中国古代科学文化成果的欧洲人”的重要历史地位。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作为两国人民之间的沟通桥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