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素质

来源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b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今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为提高初中学生的数学素质,本文针对其薄弱环节,结合数学教学实际,提出了创设适合学生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新教学观念等的方法和措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实践中体会、感悟和总结,把学生带入愉快有趣的学习境界中,让学生对数学充满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知识,提高数学素质。
  【关键词】情境教学 教学方法 学习兴趣 数学素质
  
  Arous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to improve students’ mathematics quality
  Wu Weiqing
  【Abstract】To push the quality education is the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the present school educ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mathematics quality, aiming at the sick link of the school education and combining the fact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the author has put forward the methods and measures like creating the teaching circumstances adapting to students, arousing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and renewing the teaching idea. In addition, the author also suggests arousing students’ appetite for knowledge, learning to experience, realize and summarize, bringing students into the happy and interesting learning condition, making students be filled with interest in learning mathematics, making students learn knowledge in a happy and comfortable knowledge and improving the mathematics quality.
  【Keywords】Scene teachingTeaching methodLearning interestMathematics quality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好各门功课都离不开兴趣,数学学习更是如此。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是学习活动中最有效的推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刚踏入中学的新生,对新的学习生活有种新鲜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准确地捕捉这一信息,帮助他们提高认识,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决心和信心,是初中学生数学素质教育的前提。
  1.巧设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审美需要,创设密切联系学生实际而新颖、奇特、有趣的问题情境,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发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起学习的兴趣。只有兴趣的情境或问题,才能以愉悦的学习促成学习的愉悦,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如在“圆周角”教学中,可以向学生设置这样的问题:“为了美化校园的环境,学校在圆形的人工湖上建造一个扇形的荷花池,老师很想知道这个圆心角的大小,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请告诉老师好吗?”这问题提出后,就要引导学生分析、归纳,通过各种途径寻找最佳。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使学生理解了圆心角与圆周角的关系,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又如在“线段的长短比较”教学中,可以找出两位同学并排站列,让另外一位同学来比较这两位同学的高低,同时让其他同学围绕“如何比较线段的长短”这个问题展开讨论,由学生归纳出比较线段长短的办法。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又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猜想,对比探究,培养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对某些抽象的概念、公式、定理等内容,可以创设猜想问题的情境,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如“相似三角形”的教学,老师出示两幅形状相同、大小不等的中国地图,让学生观察,并提出“两幅中国地图有什么关系?形状又有什么特点?”的问题,要求学生在这两幅地图上分别找出广州、南昌、长沙三座城市的位置,然后分别连结这三座城市间的线段,于是得到两个大小不等的三角形。接着提问:“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形状有何特点?”待学生猜想、讨论一会儿后,引入课题——相似三角形。通过以上巧妙地借助两幅大小不等的地图,画出其中三座城市间的连线,建立相似三角形的模型,不但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又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想、分析、讨论,使得知识衔接自然,并为下一步探索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埋下伏笔。老师在引导学生时,要不惜花费时间,深下功夫,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以游戏、趣味故事的形式,愉悦气氛,进行兴趣教学。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要多想点子,抓住机会,开展趣味的数学教学。如学习坐标时,可以教室为一个坐标平面,选定一个同学为原点,指定某行某列为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再由每个同学说出自己所处的象限及位置,用点的坐标形式表示。又如,学完有理数的运算后,可安排开展“24”点游戏,让学生参加分组比赛等等。通过适时地抓住机会让学生游戏活动,使数学教学内容生动有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学习、掌握知识,不但可以激发和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胆量和信心,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提升数学素质,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活动效果。
  爱听故事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课堂上,教师在设问题情境时,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结合教材实际,不妨讲一些与数学知识相关的趣味问题或故事,给学生补充科技和生活中的知识,充实课堂内容,注意语言之趣、故事之趣和新知识之趣,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很自然地引导到“正题”上来,又能活跃课堂气氛,真可谓一举两得。比如,在讲“圆周率”时,可讲一讲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在讲“正负数”时,可补充我国古氏数学家刘微对世界数学的贡献;讲到“自然数”时,可介绍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等等,利用我国古往今来数学家的辉煌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学习热情;讲授“黄金分割点”时,也可先讲一些有关审美的事例,从中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等。又如,在“相似三角形性质及运用”教学中,可以先介绍古代数学家泰勒用一根棍棒测量金字塔高度的故事,同时指出,只要给你们一根棍棒,你们也同样可以量出金字塔以及学校的旗杆、最高的建筑物的高度。学生的学习兴趣顿生,急着想知道怎样测量?这时,老师可以因势利导,很自然地转入到教学主题中。这些事例,既有趣味性,又有知识性,而且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可以使学生兴致勃勃地去钻研、去探求,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好学。当然,成功的趣味数学教学,离不开老师多积累这方面的知识和素材,讲课时才能做到运用自如、得心应手。
  4.采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学习兴趣。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实现由教学模型、挂图、电视、录音、录像、投影的静态运用,过渡到多媒体计算机的运用。在多媒体教学中,形象、直观、新颖的多种电教媒体、五彩斑斓的画面和美妙悦耳的音乐,不仅能使学生获取知识的程度得到大大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娱乐”之中,养成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比如,在对“全等三角形”进行多媒体教学时,电脑显示全等三角形运动着并重合到一起,不仅使学生很好地体会了“全等”的含义,同时也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的数学其实也是生动有趣的。又如,在讲解“四边形的内角和”时,电脑里自动地出现跳跃着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四边形完整无隙地铺满平面的场景,不仅让学生充分领会了平面镶嵌知识,而且在四边形完美的拼接中,享受着数学之美,体会着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再如,在讲授“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时,为说明y=ax2与y=ax2+bx+c的关系,先利用几何画板,画出相应的抛物线图象,然后在电脑里动态地平移不同参数下的图象,让学生明显地观察到它们的重合现象,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y=ax2与y=ax2+bx+c之间平移关系的理解,又对它们的形状、大小关系有了形象直观的认识,使抽象、不易理解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易于接受和掌握,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以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既有其独立性,又是其它学科的基础。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进而运用数学知识去解释、说明或解决问题,突出数学的广泛应用,强化学生“生活处处有哲学,最佳方法需数学”的思想方法。比如,拉闸门的产生及设计与四边形不稳定性原理的应用、足球射门的最佳位置及角度与二次函数知识的应用、股票和债券的最佳投资方案与代数中线性规划和一次函数知识的应用、装饰图案的设计与几何镶嵌知识的应用;江湖骗子的猜数(猜姓)游戏与数学方法的应用等等。通过这些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中离不开数学”的道理。同时注意满足学生的兴趣心理,抓住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观察、抽象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们感到所学知识真的能应用时,其兴奋和喜悦的心情无可比拟,其被激发的积极情绪令学生兴趣盎然、不知疲倦,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接受新知识,掌握新知识。
  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在于教师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一要改变教学方法,加强业务学习,熟悉和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了解他们的基础和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实践中体会、感悟和总结,把学生带入愉快有趣的学习境界中,让学生对数学充满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知识。二要做有心人,深入挖掘生活现象,引导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使他们看到数学在广阔的现实中所闪现的巨大价值,并以此来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迁移,提高数学应用能力,从而提高数学素质。所以,初中的数学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突破口,以提高素质为宗旨,以教材为依据,结合实际,因材施教,着力提高教学质量,便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收到良好成效。
  
  参考文献
  1 樊恺、王兴宇等.中学数学教学导论.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7
  2 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 潘涌.《论课程新理念与教师角色转换》.《中国教育学刊》. 2003
其他文献
【摘要】在我们走入新课程的这段时间,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本文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以求与同行共勉。  【关键词】转换角色 自我提问 行动研究 教学诊断 案例研究 观摩分析 总结记录    1.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①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②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
期刊
【摘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何使农村的孩子与城市的孩子一样,平等地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机会。特别是农村学生家长育子心理对教育的发展有着什么样的深刻影响,根据我从事农村一线教育管理工作十几年来的亲身感受,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分析,以便有效促进农村素质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理分析;②“攀比、爱面子”心理分析;③“只准成功、不准失败”心理分析;④“放任不管、树大自直”
期刊
个性育创新,创新体现个性。培养更多的个性化人才,社会才能保持创新的活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怎样才能更充分地张扬每个学生的个性呢?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大胆地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个“得法”就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创新欲望。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高尔基也有言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推
期刊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关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教育界内外关注的热点。课堂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在课堂上,要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气氛;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望,诱导学生创新动机,培养学生探索能力。但同时不应当局限于课堂上,不应当束缚在教材的规范中,不应当限制于教师的指导与布置的圈子内。只有这样才能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集思广益,
期刊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出:重视发展良好的学生学习策略,拓宽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渠道,努力为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提供条件。因此,我们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真正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位置,切实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适应学生的发展特点,大力进行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进取精神,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1.改革信息传递方式与渠道。过去我们评价一堂课的好坏常常是以老师
期刊
【摘要】“破窗理论”这个故事给我们,尤其是教育工作者的启示是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的行为,特别是未成年人。只有及时修补好第一面被打破的玻璃,才能有效阻止“破窗现象”于萌芽状态。  【关键词】破窗理论 细心 补窗    A painter can paint without limit and a piece of chariness can finish mending a broken wind
期刊
【摘要】教育改革中面临的问题是多样性的,本文只谈谈有关于中等专业学校教育改革中教师素质的问题,即针对教师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职业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等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教师素质 教育改革 中等专业学校    Talk about the present teachers’ quality from the education reform   Wei Haoxi   【Abst
期刊
【摘要】学生犯了错误不能姑息,适当的批评对于学生改正错误、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有着积极意义。如何让学生正确接受批评无疑给教师出了一个难题。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提高批评的艺术水平。  【关键词】批评的艺术 幽默语言 分清场合    The art of teachers’ comment   Wang ChangweiSong Chongmei  【Abstract】We can not ap
期刊
【摘要】学习兴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吸收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思想品德课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是课改的原动力,要引导学生察觉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辩析问题。思想品德课学生活动的调控是课改的制动力,只有处理好课堂教学与开展活动的关系,才能真实地做到课堂活动内容化,内容活动化。新课改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是一个会驾驭学生
期刊
【摘要】在思品课的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的感情,情理结合、以情激情、创境生情、实践唤情,才能使思想品德教育为学生内化。  【关键词】情感 思品课堂    Make the feeling flower dissilient at the ideological and ethical class   Zhu Jing   【Abstract】In the ideological and ethic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