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批评的艺术

来源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ere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犯了错误不能姑息,适当的批评对于学生改正错误、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有着积极意义。如何让学生正确接受批评无疑给教师出了一个难题。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提高批评的艺术水平。
  【关键词】批评的艺术 幽默语言 分清场合
  
  The art of teachers’ comment
  Wang ChangweiSong Chongmei
  【Abstract】We can not appease the mistake that students have made, because proper comment has its very active signification for students to correct their mistakes and to set up correct idea. How to make them accept the comment correctly becomes one difficulty for our teachers. Therefore, teachers should make a research on how to improve the art level of the comment in teaching.
  【Keywords】Art of commentHumourous languageDistinguishing occasions
  
  表扬人人喜欢,批评个个厌烦。但是学生犯了错误却不能姑息,适当的批评对于改正学生的错误、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批评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非常必要的。在错误面前如何让学生正确接受批评,这无疑给教师出了一个难题。所以批评学生是一门很高的艺术,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应当不断探索,提高批评的艺术水平。下面我就谈一谈在工作中总结的一点批评的艺术经验。
  1.善用幽默语言批评。用严厉的粗暴的语言批评学生,学生不容易接受,而且还会产生抵触情绪,不但不接受,而且会和老师对着干,帮助学生的目的没达到,可能会使学生离正确的轨道越来越远,师生关系也会很紧张,而恰当的批评能使学生乐于接受,能愉快地自主地改正错误。例如:对待上课经常睡觉的学生,以前采取严厉的方法来制止,但效果都不好。于是我想,何不用一下幽默的方法,上课时,我对学生说:“从现在开始,我准备在班级搞一个活动,挑选班级四名最愿意睡觉的学生,给他们命名为班级四大觉(教)主,然后广为宣扬他们的事迹。”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那几个平时喜欢睡觉的学生也顿时精神起来,整个一节课,同学们注意力非常集中。在课下,学生们也说,可千万别做这样的觉(教)主,以后的课堂睡觉现象基本杜绝。可见,幽默是多么好的批评手段。
  2.分清场合批评。人人都有自尊,即使犯了错误,也不希望别人伤害自己的自尊,如果不分场合地批评学生,他们会与你顶撞,或者意志消沉,收不到批评的效果。对于90后的学生,教师更应该注意批评的场合,一般说来,不要在众学生面前批评学生,这样会让他们很难堪,在学生面前抬不起头来,应当单独与他们谈,在人格上尊重他们,就事论事,不挖苦讽刺,批评中带有关爱,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尊重他们,照顾他们所谓的面子,他们不但会心存感激,而且会在老师的帮助下积极改正错误,在心理上会和老师拉近距离,形成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有艺术的批评是刚柔相济的,有艺术的批评是五彩斑斓的,在艺术的批评中学生一定会不断地修正自我,成为一个有健康人格、良好心态,真正对社会有益的人。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是一种课程文化的再创造,涉及课程理念、课程结构和课程实践的深刻变革。传统的观念已把教师的职责定位于“传道、授业、解惑”,它内含着一种为知识而知识的倾向,在培养目标上,它指向的是“学”而不是“做”,它缺乏着一种创新意识,在深化教育的今天,这种观念已越来越与社会发展要求相悖了。在实施新型教育中,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行为进行授课活动的教师们将面临着时代发展的严峻挑战,所以对过去的常规的课程进
期刊
头绪繁多,知识点零乱的历史课往往使许多学生在复习中感到头痛,感到无从下手,于是在复习中失去兴趣,硬着头皮枯燥无味地去“啃”,复习效果、复习效率可想而知。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逐渐摸索一些引导学生历史复习的方法和途径,现拿来与各位同仁共享,不妥之处还望各位教育界同仁指教。  1.培养关系,增加历史兴趣。“亲其师,信其道;信其道,受其教”,如果师生之间的关系,是良好和谐的,他们就盼望上历史课,那么在课
期刊
【摘要】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的起点,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一,是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各种策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关键词】问题意识 课堂教学 学生    Discussion on the strategy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question consciousness”
期刊
【摘要】在我们走入新课程的这段时间,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本文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以求与同行共勉。  【关键词】转换角色 自我提问 行动研究 教学诊断 案例研究 观摩分析 总结记录    1.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①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②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
期刊
【摘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何使农村的孩子与城市的孩子一样,平等地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机会。特别是农村学生家长育子心理对教育的发展有着什么样的深刻影响,根据我从事农村一线教育管理工作十几年来的亲身感受,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分析,以便有效促进农村素质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理分析;②“攀比、爱面子”心理分析;③“只准成功、不准失败”心理分析;④“放任不管、树大自直”
期刊
个性育创新,创新体现个性。培养更多的个性化人才,社会才能保持创新的活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怎样才能更充分地张扬每个学生的个性呢?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大胆地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个“得法”就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创新欲望。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高尔基也有言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推
期刊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关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教育界内外关注的热点。课堂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在课堂上,要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气氛;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望,诱导学生创新动机,培养学生探索能力。但同时不应当局限于课堂上,不应当束缚在教材的规范中,不应当限制于教师的指导与布置的圈子内。只有这样才能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集思广益,
期刊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出:重视发展良好的学生学习策略,拓宽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渠道,努力为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提供条件。因此,我们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真正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位置,切实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适应学生的发展特点,大力进行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进取精神,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1.改革信息传递方式与渠道。过去我们评价一堂课的好坏常常是以老师
期刊
【摘要】“破窗理论”这个故事给我们,尤其是教育工作者的启示是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的行为,特别是未成年人。只有及时修补好第一面被打破的玻璃,才能有效阻止“破窗现象”于萌芽状态。  【关键词】破窗理论 细心 补窗    A painter can paint without limit and a piece of chariness can finish mending a broken wind
期刊
【摘要】教育改革中面临的问题是多样性的,本文只谈谈有关于中等专业学校教育改革中教师素质的问题,即针对教师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职业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等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教师素质 教育改革 中等专业学校    Talk about the present teachers’ quality from the education reform   Wei Haoxi   【Abs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