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积累,提高写作能力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uf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提到写作文,学生就抓耳挠腮,或不知写什么,或知道写什么,却不知怎么写,这正是缺乏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的表现,因此,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如下尝试,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留心观察,坚持写日记,积累生活素材
  观察是人们通常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巴普洛夫说:“要观察观察,再观察。”所以观察生活是写好作文的必要条件之一。
  (1)留心生活,写观察日记。《课标》指出:要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从而积累习作素材。因此我引导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随身记事本,随时记下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我班薛源同学家住邮政局家属院,院内有一棵皂角树,当春天来临时,她每天都要看一看皂角树,然后记下每天观察到的情景:①春天来了,各种树木都发芽了,可皂角树却迟迟不肯发芽,光秃秃的,真难看。②今天上学,我猛然间看到树上有绿色,我抬头仔细一看哇,短短几天时间,他竟长了这么多叶子,这时我才知道,皂角树虽然发芽了,可是一旦发芽就长得非常快。③今天树上的叶子已经有一个拇指那么长了,颜色也由淡绿变成了深绿,我多么希望皂角树再长快些,早日成为一把撑开的绿绒大伞,让我们在他的底下游戏休息。这些观察日记有长有短,长的一段,短的一句两句,虽然仅仅是些素材,但都是活生生的自己的语言,很生动,有活力。
  (2)互相学习,写循环日记。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体会到作文靠多写多练,假如单单满足与课本规定的几篇作文是很不够的,可是如何让学生养成课外勤练笔的习惯,提高写作能力,同时又不增加课业负担?我认为指导学生写循环日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首先我按学生座位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共用一个日记本,日记本的第一页上写上本组同学的姓名,第一名同学当天写好后,第二天转给第二个同学,第二个同学先为第一个同学写评语,然后再写日记,就这样一个接一个地写。第二天,老师再对循环日记进行批阅,评出等级,并利用自习课分享同学们的习作与评语。这样周而复始的练习,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通过引导学生记日记,学生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从而解决了不知“写什么”的难题,作文不再是令学生头疼的事了。
  二、随文练笔,读写结合,积累习作方法
  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技巧。”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引导学生进行不同类型片段练习。
  (1)根据课文中某些自然段或句群的表达方式进行仿写练习。教材中,一些课文的段落或句群很有特点,对学生的仿写很有帮助。如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竹节人》第九自然段,作者抓住同学们课间休息观看“斗竹节人”的动作、神态,表现出同学们入迷的样子。教完这课后,我让学生试着写一写发生在自己生活中的“入迷”的小片段。再如,《穷人》一课中,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后,作者对桑娜的心理活动进行了细腻的描写,表现了桑娜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她人的美好品质。于是我引导学生学着写一写自己一次考试后的心理活动。
  (2)模仿课文的构段方式,进行写篇训练。小学的课本中,许多课文的构段方式很有特点,或按时间顺序来写,或按总分总的方法来叙述,或从不同方面来描写一个事物的特点……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作者的写作思路,以及表達方法的突出特点后,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进行仿写,如学习了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我引导学生按照时间顺序仿写《我爱家乡的……》;学习了《夏天的成长》,我又引导学生模仿课文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由于教师给学生提供了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的例子,再加上教师的适当点拨,从而使语言运用练习成为有缘之水,有本之木,学生写作起来觉得容易了许多。
  三、博览群书,扩大视野,积累习作语言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既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手段。
  教学中,我鼓励学生进行大量阅读,一是读课文,把课文中凡要求学生背诵的课文都要认真检查落实;二是鼓励学生坚持每天半小时的课外阅读,并把好词好句摘录下来。每周的兴趣活动课上,大家相互交流自己最近所读的书报杂志的主要内容,并谈谈自己从中得到了哪些收获。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语言,学生再也不愁无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所思了,这又有效的解决了学生不知“怎样写”的难题。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通过加强学生各个方面的积累,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新型的教育理念层出不穷。其中,微课教学因其独特的优势在各科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当然也包括小学数学教学。本文首先分析了微课教学的内涵,其次重点探讨了微课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方法。本文意在探讨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了一系列教学方案,以促进小学生的数学水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效率。  关键词:微课 小学数学 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
期刊
近年来,由于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变,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他们的孩子由于各种原因被迫留在了农村,这些孩子一般由祖辈照管。由于祖辈的教育和监管不够,再加上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至使他们在思想品德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品德教育已成为当前社会的一个突出問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品德教育状况  (1)情感教育缺失,导致心理不健康。由于缺少亲情的关爱,留守儿童大部分都有心
期刊
摘要:在初中平面几何教学中运用好图形变换,让学生认识各种图形的变换模式,并配合好实际动手操作,从不同的角度带领学生学习平面几何知识。这样不仅使学生站在运动变化的高度来学习平面几何,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发现图形世界的美妙,激起探索的欲望,激发学习的兴趣;同时也突出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初中几何;图形变换; 新高度;思维灵活  初中几何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初中数学的教学难点之一
期刊
英语教学是一个听说读写的有机过程。文本解读是搞好读写教学的基础,所以,我们要重视文本解读。并且,我们要对文本进行全方位的解读,最大程度去发掘文本的教学价值,做到为读写服务。  一、对同一文本要多元解读  根据学情根据教材要求,教师要从不同层面去分析文本内容。结合个人平时的教学实际去走进文本,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教师可以尝试分析文本所包含的文化意识、语言知识、写作技巧等等。并把所分析的内容有机融入
期刊
文言文教学属于阅读教学范畴,而阅读教学既要注重文体,又要尊重文体规律。但文言文教学又有其特殊性,应区别于现代文教学。首先,文言文教学,把读放在第一位,其次,还要引导学生给文言文做批注,以增强学生文言的能力。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呢?我想从四个方面浅谈自己的认识:  一、疏通式阅读  文言实词的学习是文言文学习的重中之重,主要包括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内容,词类
期刊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而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门,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的重要环节。《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对我们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和深入,我们的语文课堂也正悄悄地变化着,改变了以往封闭、僵化的“小语文”课堂,变得更加有活力与朝气。但是却也带
期刊
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严重障碍,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根据教育统计学相关性原理,减轻学生负担势必会造成教学质量和学习成绩的下降,而忽视对人格的完善,健康的体魄和思想品行。减轻不合理的,不必要的负担,增加学生休息时间、自主学习、体育锻炼和社会实践时间。通过对教师思想观念的引导,对课堂教学的改进,对学生课业精选,对实践活动组织,来促进质量的提高。  一、教
期刊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来为自己的教学服务。各学校分别为老师和班级配备了电脑及一体机。因此计算机应用技术成了教师基本技能之一。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遇到问题和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从理论学习到實际运用的过程中,首先要自己先琢磨,渐渐掌握了一体机,尤其是教学白板的运用。下面我就自己在一体机学习及使用方面,结合自己本身的信息技术教学运用,谈以下几点体会。 
期刊
在英语和实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英语教师应该考虑也必须解决好的问题。我根据自己在和实课堂中的体会,分析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优化课堂气氛,从而获得最佳教學效果。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要研究学生,要了解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心理和需要。组织教学要从实际出发,按照英语教学的原则,精讲语言基础知识,着重
期刊
《小壁虎借尾巴》是人教版第二册的一篇课文,一位教师教学此课时的书写指导的过程令我产生颇多联想,现撷取片断与同行商榷:  【案例】  1、师:(多媒体出示田字格中的“放”)小眼睛仔细瞧,比一比,“方”和“攵”谁高谁矮?谁胖谁瘦?  生:“方”字高,“攵”字矮。  生:“方”字瘦,“攵”字胖。  生:反文旁竖撇起笔靠近中间,捺要写得长一点。  师:是呀,我们人之所以能站好,是因为有腿和脚。所以,我们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