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汇成大故事

来源 :网络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YouNeverCha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上点点
  
  “很多人说我疯了!”
  
  许朝军接受媒体采访时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我骨子里有创业的血液”,而这句话,也成为了他创办点点的重要原因。
  “当年跟盛大签了3年的合同,但是后来我觉得我创业的时机到了,不能等了。”11年的互联网从业经历,让许朝军对这一行业有着敏锐的嗅觉。当初触到了微博的脉搏,他没有赶上,如今,当他认为轻博客时代已经到来时,就再也坐不住了。任何创业以外的诱惑都无法阻挡他前进的脚步。“从做网站开始,我就一直在观察,看互联网下一个机会会出现在哪里。”,如今,他认为,机会到了,便坚定不移地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路。
  许朝军认为,想要创业,就要有四个条件:方向,团队,资金和运气,这些条件,许朝军几乎都具备。
  “选择轻博客创业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在我看来,随着行业的发展,产品的功能会越来越复杂,但是使用方式则会越来越简单。”许朝军认为,现在市场上有针对社交的SNS,也有自媒体功能的微博,还有以小组分类的豆瓣……将每一种形式的优秀部分提取出来,让更多的人能够更好地体验互联网的一站式服务,这就是轻博客。许朝军认为轻博客已经到了时机,今后也将会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坚定不移地作为了创业首选。
  “当然,我们还有一个非常棒的团队。”位于北四环创新工场的点点网办公室,记者看到了许朝军口中的“团队”——一群富有朝气的80后生力军。三十几个人,有的正在工位上飞快地编写着各种程序,有的则在一起激烈地讨论业务问题。他们身上,迸发着一股难以言表的激情,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们中的很多人,以前都是我很好的朋友,听说了我的创业想法之后,就都加入了进来。”许朝军知道,团队的每个人都对点点充满了激情和信心,而就是这种感情,会让他们和点点走得更远。
  至于资金,许朝军更是不用担心。除去早先陈天桥的投资意向,他自己广泛的人脉和能力也早已为他寻求创业资金打下基础。除了创新工场、红杉资本等大牌企业,很多投资者也都对他的创业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最后我还是选择了自己认为合适的人。”许朝军认为,他所选择的投资者都是和他价值观相同并且懂得他的人。
  经过3个月的准备,2011年2月,点点网创办;4月7日,正式开放注册。“如今我们的注册用户已经超过10万。”许朝军知道,虽然这一数字距离自己的目标还差很远,但是,有着充分自信的他并不担心。这一点,从点点网B轮融资中排队等待的VC数量中足以看出端倪。
  欢迎竞争者
  
  “这个世界没有秘密!”
  
  现在的许朝军,每天正在忙着为宣传点点网奔走在各大高校之间演讲,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这是在“布道”。这些高校的学生和各种白领是点点网的前期的主要开发用户,许朝军认准这一点,便开始在清华、北大等高校进行宣传。
  创业初期,忙碌是不可避免的。让许朝军担心的并不是这些,而是来自用户和市场的压力。如何让点点能够达到更好的用户体验,也是他和他的团队整天冥思苦想并通宵达旦改进的东西;另外,来自外界的一些批评也让他更加坚定了做好点点的决心。
  想要做好点点网,许朝军还要考虑的就是未来的盈利模式和激烈的市场竞争。
  谈到盈利模式,许朝军一点也不担心。他认为盈利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低水平盈利,另一种则是高水平盈利。低水平盈利主要是指网站通过广告等形式模仿别的企业,而高水平盈利则是网站独创的一种盈利模式。他所希望的点点,就该有一种高水平的盈利模式。他给记者画了一个表格,横坐标是用户规模,竖坐标则是盈利收入。他认为,当用户规模达到一定人数时,他和收入之间就会有一个焦点,这个焦点之后,点点就会理所当然的实现盈利。而这个焦点人数,就是1000万。
  对于市场上的竞争者,许朝军更是以乐观的心态面对。“这个世界没有秘密。有了竞争者,一方面可以帮忙培育市场;另一方面,又能使自己的团队具有危机意识,让团队变得更加强大,这是好事。”许朝军说,这就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他们没有权利阻止别人进入这个开放的市场,能做的就是要以一个良好的心态,接受竞争,做到更好。
  有着多年互联网从业经验的许朝军清醒地知道,创业就一定会有打击、有风险,但“失败是必然的,成功是偶然的”。“我希望把点点做成行业的领头羊,利用它的先发优势和效益,成为web2.0中的一个榜样,一面旗帜。”对于点点网的未来,许朝军充满信心。
  从放牛娃到CEO
  
  “要有永远把自己看成股东的心态!”
  
  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许朝军,出生在湖北仙桃一个朴素的农民家庭。小小“放牛郎”,从父母那里学到最多的就是与人为善的处事观。
  从小到大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的他,16岁那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从此开始了他的另一段精彩的人生旅程。
  “读大学的那段时间,让我的眼界拓宽了很多,我在那里知道了李开复、马化腾,也在那个时候开始了自己的人生规划。”思想上富有的许朝军,在大三的时候却要面临同时考托福、GRE、学功课和为三家公司同时写程序的紧张生活。这样的生活,让他对于以后经历的压力看得很轻松,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却一直持续到大学毕业,直到他就业后的今天。
  毕业后,他便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我其实一直把自己当作公司的股东在干活,只有付出更多,才能得到更多。”在许朝军看来,就是他的这种想法让他的事业一直处于上升状态,而他身边的“贵人”们也都因此给与他很高的评价。
其他文献
伴随着京东融资额和估值的持续加码、Vancl上市计划的曝光,人们越来越清晰地看到,正是借助网络渠道,电商行业才在传统卖场及品牌店重围中找到了突破口,形成了新的快成长商业形态。然而,当前一些电商企业正尝试在固有的线上渠道下,增设实体店经营,从而希望通过线上与线下渠道相结合,达成新的渠道价值融合。我认为,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  回顾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营销新渠道试水,
期刊
中国移动互联网的三个机会  杨伟庆/文  2010年,中国智能手机应用下载不到10亿次,到2013年,艾瑞预计会超过200亿次,3年成长超过20倍。移动互联网的机会繁多,哪些机会会出现成功的企业?  一是流量入口型。简单来说,就是控制智能手机的应用入口,如同百度或者导航网站的功能。二是娱乐出口型。主要指在中国依靠相对廉价的人力资源来做全球的智能手机平台的娱乐应用开发。三是应用平台型。应用平台主要是
期刊
后阿里时代正在到来  方兴东/文  午后闲来无事,看到新闻《奇艺高层调整:任命营销及技术副总裁》。当初,奇异CEO龚宇希望考虑到创业公司特性,不设置副总裁以上级别管理人员,希望经过创业初期锻炼,部分总监快速成长变成优秀的管理者。对此,我深怀赞同。总监(Director)是公司最最承上启下职位,上承策略战略,下启执行运营, 是决定成败的轴心关键。 许多优秀创业公司的失败, 非败于大局, 实败于执行,
期刊
提到免费,就不能不提中国互联网的“神人”周鸿祎和他的公司360,周鸿祎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公开谈论并且高调“免费”企业家,“免费”实际上并不是完全免费,如果真的是去做free,那么他一定是慈善组织而不是企业家。“免费”的核心是通过免费服务吸引用户,而企业利用这种免费的服务从第三方获取利润。  这种免费的服务会不会被人认可?360 在纳斯达克上市是一个最终答案,不光是这种模式得到了认可,而且是被资本市场
期刊
虽然身居一隅,可始终梦想着有一天,能游遍祖国的山山水水,饱览上帝馈赠的奇妙自然景观。与其说为世俗所累,不如讲为经济所困,一直只能蜗居县城。这恐怕并非我一个人的忧虑和愁烦。   但有了互联网,虽有千涯却近在咫尺。各种图片、视频,让网上风光无限。日本大地震后,网上就有一组日本农村的风光图片,那份美丽、那份和谐,那份宁静,那样天然,读了令人心醉。可一场大灾难降临,这一切都化为了乌有。唯有这些网络图片留住
期刊
百度文库事件与行业内对百度关键词要价过高的不满,让百度陷入了舆论的漩涡。各种声音嘈杂不已,而对于百度来说,固执与迎合都不是最好的选择。百度究竟是怎样的公司?李彦宏是否如外界所说的不喜交际,此时的百度又将何去何从?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独家采访了百度市场与公关副总裁朱光。    百度已经走在中国互联网产业领先位置,我们更需要积极发挥产业领导者的责任,今天的百度,也正在朝着这个方向积极的努力中。   
期刊
从去年开始,以Facebook和Twitter为代表的社交网络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而估值的不断攀升也成为这热点中的热点。但随着社交网络估值的不断攀升,业内开始质疑社交网络的估值是否存在泡沫。  例如对于Twitter,外界认为,其近70亿美元的估值与其去年2.5亿美元的营收相比,是收入的大约30倍,显得甚是荒唐。而据熟悉Twitter财务状况的人士估测,Twitter 2011年的收入可能仅为1.
期刊
近日,Facebook在其总部举行发布会,宣布启动名为The Open Compute Project的新项目,并向外界公开了其在俄勒冈州普利恩维尔市正在建设的新数据中心的底层服务器和数据中心的具体方案。  此举一出,立即在业内引起了强烈反响。其一是因为作为全球社交网络老大的Facebook竟然发布数据中心的解决方案(这本应该是传统IT和互联网企业的事情)颇令人意外;第二则是其公布的解决方案确有不
期刊
在互联网无情的逼迫下,传统报业早已从一片慌乱中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自我改造。与其说传统报业将曾经的敌人——互联网视为自我救赎的工具,不如说是他们更喜欢这样一种以牙还牙的“复仇”方式。    向美国进军  联合报业公司(Associated Newspapers)与卫报新闻媒体有限公司(Guardian News and Media)是英国报界的两家巨头,这两家公司日前分别决定在美国纽约各自建立自己的
期刊
在2011第二届国际(北京)平板电脑产业峰会上,以万利达为首的中国平板电脑主流企业呼吁尽快建立行业标准,引起业界的高度关注。  自PC产业在中国兴起以来,国内企业一直为标准所困扰,始终无法摆脱国外厂商在软硬件领导的技术垄断。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平板电脑确实是一个机会,也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中国在平板电脑的标准建立上将有何作为,值得探讨。    潜力大 格局乱  目前,平板电脑市场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