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为何开放云计算?

来源 :网络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furongya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Facebook在其总部举行发布会,宣布启动名为The Open Compute Project的新项目,并向外界公开了其在俄勒冈州普利恩维尔市正在建设的新数据中心的底层服务器和数据中心的具体方案。
  此举一出,立即在业内引起了强烈反响。其一是因为作为全球社交网络老大的Facebook竟然发布数据中心的解决方案(这本应该是传统IT和互联网企业的事情)颇令人意外;第二则是其公布的解决方案确有不少的亮点;第三是Facebook还把这些细节,甚至是产品设计的CAD图纸公布出来。人们不禁要问,Facebook为何要公布自己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此举会对业内产生何种影响?
  说到数据中心的开放,人们自然就会想到互联网领域的另一个大鳄谷歌。一是谷歌之前一直以拥有全球最高效的数据中心而闻名,二是目前谷歌与Facebook在社交网络激战正酣,虽说数据中心在双方胶着的后台,但它的效率不但直接关系着双方的运营成本,还与通过其给用户带来的搜索(谷歌)和社交体验(Facebook)密切相关。还有重要的一点是,谷歌位于俄勒冈州达拉斯的数据中心属于超级机密,被比作美国的第51区(美军秘密军事基地)。因为在谷歌看来,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创新也是一项竞争优势。而提及竞争优势,除了谷歌之外,在云计算时代,像亚马逊、Saleforce.com、微软、IBM等这些云计算服务的提供商无不如此。
  Facebook捅破了这层窗户纸。对于数据中心的开放,无疑是在间接告诉谷歌,在与自己的竞争中,数据中心并不神秘,它是一种优势,但不是一种绝对的竞争优势,要想与Facebook竞争,谷歌需要的不仅是高效的数据中心,由此而带来的用户规模及数据才是关键。可惜的是,谷歌到目前为止,尚未在这个真正的领域给Facebook造成实质性的威胁。
  不过业内也有另一种说法,称Facebook开放自己的数据中心是为了向外界证明自己与谷歌一样,是一家技术型的公司,进而可以吸引更多的工程师和技术人才加入Facebook(就像谷歌一样)。实际上,近期Facebook与谷歌之间的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许多谷歌的工程师都跳槽到了Facebook,不知此次数据中心开放后,Facebook能否继续在吸引人才方面继续施压于谷歌?
  此外,Facebook开放数据中心,对于上面所述的亚马逊、Saleforce.com等传统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也提出了挑战。这种挑战首先就是体现在数据中心的建设及使用成本和效率上,而这又关系着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的盈利。
  总之,Facebook的数据中心颇有颠覆传统IT厂商数据中心理念的意味,而Facebook以数据中心开放为前导的开放计算项目,在未来势必会增加Facebook在互联网社交领域的“硬”实力,而其给数据中心带来的发展模式上的变革意义更加深远。
  
  ●国际瞭望
  谷歌“厌旧”
  谷歌日前已经通过两份邮件告知用户将在4月29日关闭Video和Tags两项服务。谷歌Video在2005年上线,是谷歌自行开发的视频服务,曾经被视为YouTube竞争对手。谷歌在邮件中提到,“谷歌Video的长处在于让人们从网络搜索视频而不必理会视频在哪儿存放。这次关闭让我们能专注发展这些技术的未来,让全世界的用户受益。”谷歌Tags是一个实验性项目,整合在谷歌Place平台中,目的是为本地零售店等小业主提供广告。与Tags同样提供广告服务的Boots得以保留。Tags的官方博客中提到:“我们决定停止这个实验性项目,把精力转向本地化搜索现有或未来的产品中去。”
  
  苹果“推新”
  苹果日前对旗下的产品支持网站进行了全面的改版。与之前陈旧的产品支持讨论版不同,经过改版的苹果支持社区按照产品和服务的不同进行分类排列,每个类别都有各自的版块。用户可以在相应版块中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网站每个版块内的布局与旧有的讨论版相似,但是新版社区设置了快速回复功能。苹果的新版支持网站还允许用户跟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生成个性化的社区主页。用户可以按照热门标签、最新成员、热门讨论、未回答问题和所在位置等信息对相关话题进行追踪。
  
  Taptu iPad“变脸”
  经过大幅改进后的Taptu应用程序,日前登陆苹果应用程序商店,带有一个功能强大的搜索算法,能够找到所有类型的互联网内容源,其中很多内容都可以在编辑和其他用户预先设置到2张列表中找到。一张列表是“特色推荐”,一张列表是“热门话题”,可以帮助读者实现零门槛阅读。此外,用户可以直接从这些“播放列表”中挑选,并根据特定主题组织在一起,以避免被海量的新闻快递所淹没。有用户在体验过程中称,Taptu的算法在搜寻新的新闻来源效果方面,足以给谷歌的阅读器带来冲击。一旦应用程序在苹果应用程序商店销售,将会产生一大批用户自定义的新闻“播放列表”,其中许多无疑将远远超过任何一款RSS阅读器。
  
  Windows“唱衰”
  美国知名科技娱乐业创投基金公司Elevation Partners共同创办人罗杰·麦克纳米预言,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是前途渺茫的业务,毫无希望可言,可能已经走到循环期中停止增长的阶段。麦克纳米接受访问时解释,由于苹果的ipad等平板电脑产品及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这样使得企业可省下每年付给微软上千美元的Windows使用授权费。此外他并表示,今年的Windows在上网设备市场的占有率,已由几年前高居97%,下跌到50%以下。不过有趣的是,尽管如此,麦克纳米依旧看好投资微软,称其在电子邮件市场具有强劲优势。
其他文献
在4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表示,工信部正制定“十二五”互联网发展规划,此前1月份在网上征集意见的互联网规定已基本结束,近期将对社会进行发布。  对于互联网的发展,张峰表示:“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已经有十七八年的时间了,我们在互联网的发展中更多的是引导企业进入这个领域,现在的发展也是非常好的。互联网发展最大的特点就是创新,多年来工信部对互联网的发展给予了全力支持
期刊
据外交部和新浪微博运营方日前证实,“外交小灵通”的确是外交部试运行的微博平台。它也是我国第一个部委开通的微博。4月13日开博以来,该微博“遭遇”网民强势围观,其发布的36条消息吸引了近5万粉丝。  记者登录“外交小灵通”看到,开通一周以来,该微博发布的信息非常广泛。   4月13日开通当天,“外交小灵通”就开始直播在三亚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直播的内容主要是一些会场花絮。在13和14日两
期刊
记得4399董事长蔡文胜曾经指出:“在PC互联网时代,所有的应用最终一定会搬到微博上来。”应用搬到微博上自然需要开放的平台,然而有关的开放进程,却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一帆风顺。  众所周知,开放平台应该成为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世界的潮流之一,不论是国外的苹果应用程序平台、谷歌安卓应用程序平台,还是国外的Facebook及Twitter的开放平台,亦或是国内的开心网、人人网、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网易微博
期刊
伴随着京东融资额和估值的持续加码、Vancl上市计划的曝光,人们越来越清晰地看到,正是借助网络渠道,电商行业才在传统卖场及品牌店重围中找到了突破口,形成了新的快成长商业形态。然而,当前一些电商企业正尝试在固有的线上渠道下,增设实体店经营,从而希望通过线上与线下渠道相结合,达成新的渠道价值融合。我认为,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  回顾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营销新渠道试水,
期刊
中国移动互联网的三个机会  杨伟庆/文  2010年,中国智能手机应用下载不到10亿次,到2013年,艾瑞预计会超过200亿次,3年成长超过20倍。移动互联网的机会繁多,哪些机会会出现成功的企业?  一是流量入口型。简单来说,就是控制智能手机的应用入口,如同百度或者导航网站的功能。二是娱乐出口型。主要指在中国依靠相对廉价的人力资源来做全球的智能手机平台的娱乐应用开发。三是应用平台型。应用平台主要是
期刊
后阿里时代正在到来  方兴东/文  午后闲来无事,看到新闻《奇艺高层调整:任命营销及技术副总裁》。当初,奇异CEO龚宇希望考虑到创业公司特性,不设置副总裁以上级别管理人员,希望经过创业初期锻炼,部分总监快速成长变成优秀的管理者。对此,我深怀赞同。总监(Director)是公司最最承上启下职位,上承策略战略,下启执行运营, 是决定成败的轴心关键。 许多优秀创业公司的失败, 非败于大局, 实败于执行,
期刊
提到免费,就不能不提中国互联网的“神人”周鸿祎和他的公司360,周鸿祎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公开谈论并且高调“免费”企业家,“免费”实际上并不是完全免费,如果真的是去做free,那么他一定是慈善组织而不是企业家。“免费”的核心是通过免费服务吸引用户,而企业利用这种免费的服务从第三方获取利润。  这种免费的服务会不会被人认可?360 在纳斯达克上市是一个最终答案,不光是这种模式得到了认可,而且是被资本市场
期刊
虽然身居一隅,可始终梦想着有一天,能游遍祖国的山山水水,饱览上帝馈赠的奇妙自然景观。与其说为世俗所累,不如讲为经济所困,一直只能蜗居县城。这恐怕并非我一个人的忧虑和愁烦。   但有了互联网,虽有千涯却近在咫尺。各种图片、视频,让网上风光无限。日本大地震后,网上就有一组日本农村的风光图片,那份美丽、那份和谐,那份宁静,那样天然,读了令人心醉。可一场大灾难降临,这一切都化为了乌有。唯有这些网络图片留住
期刊
百度文库事件与行业内对百度关键词要价过高的不满,让百度陷入了舆论的漩涡。各种声音嘈杂不已,而对于百度来说,固执与迎合都不是最好的选择。百度究竟是怎样的公司?李彦宏是否如外界所说的不喜交际,此时的百度又将何去何从?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独家采访了百度市场与公关副总裁朱光。    百度已经走在中国互联网产业领先位置,我们更需要积极发挥产业领导者的责任,今天的百度,也正在朝着这个方向积极的努力中。   
期刊
从去年开始,以Facebook和Twitter为代表的社交网络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而估值的不断攀升也成为这热点中的热点。但随着社交网络估值的不断攀升,业内开始质疑社交网络的估值是否存在泡沫。  例如对于Twitter,外界认为,其近70亿美元的估值与其去年2.5亿美元的营收相比,是收入的大约30倍,显得甚是荒唐。而据熟悉Twitter财务状况的人士估测,Twitter 2011年的收入可能仅为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