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西北海域鸢乌贼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来源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buhao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2003年9-11月我国对印度洋鸢乌贼资源的调查,对其生物学特性作了初步分析.调查发现,鸢乌贼的胴长范围为106~540mm,优势胴长组为220~360mm,占总数的70.5%.渔获个体由南往北呈明显增长趋势,而东西方向则没有明显差异.雌、雄个体差异大,且雌性个体所占比例远高于雄性.雌性个体的胴长范围为106~540mm,优势胴长为220~360mm;而雄性个体的胴长范围为142~310mm,优势胴长为220~260mm.初步判断调查海域存在3个群体.雌性个体的性成熟度在10°00′N以南海
其他文献
鱼类消化酶的研究一直是鱼类消化生理的重要研究内容.鱼类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主要取决于鱼类消化酶的活性.消化酶活性的提高,可以促进鱼类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进而促进鱼
圆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 pacifica)录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蚌科,无齿蚌属,俗称河蚌或菜蚌.贝壳大型,外形呈有角突的卵圆形,壳质薄,易碎.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N、118°30′~128°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对东海毛颚类种类组成、多样性分布特征及与环境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夏
以组织学、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中华绒螯蟹后期的性别分化过程.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雌雄个体在此过程中形态学变化差异显著,雌蟹最宽腹节由第一节逐渐向第五节转变,雄蟹则始终
用80个随机引物对黑龙江野鲤(耐寒)、柏氏鲤(不耐寒)和杂交F1(越冬成活)的群体混合DNA样品进行RAPD-PCR扩增,结果引物S1043、S1052和S1066扩增出与抗寒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各
近年来,由于近海资源的衰退,国内有关渔业企业都把大洋性金枪鱼渔业作为发展的重点.大眼金枪鱼因其市场价值高,一直是我国金枪鱼船队的主要捕捞对象之一.
采用组织块法和胰蛋白酶消化法对金鱼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传代,研究了高倍稀释、培养液中的小牛血清浓度以及冷冻保存等因子对显示出较高的增殖能力的来源于鳍的细胞GFF的影响
中西太平洋海区是世界金枪鱼围网作业的主要渔场之一[1].目前从事生产的金枪鱼围网船约160艘[2].据统计,2003年该海区的金枪鱼围网渔业总产量为117.28×104 t,占其金枪鱼
海水网箱养鱼采用高密度集约式的养殖方式,养殖名、特、优鱼类,具有可施行强化培育、养殖周期短、产量高、饲养管理和捕捞方便、收效快、经济效益高等特点,是充分利用海洋资
2003年7月-11月份期间,对东太平洋公海海域(03°S~17°S,96°W~146°W)的超低温金枪鱼延绳钓兼捕鲨鱼进行调查。发现共兼捕到9种鲨鱼,分别是尖吻鲭鲨、长鳍鲭鲨、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