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mo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可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以“读”为本 激发学习爱好
  
  “读”是阅读教学的精髓,也是阅读教学的生命线。因此,要让学生理解地读,传情地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从读中真正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
   任何形式的朗读,都是要引导学生置身于文本、情境之中。南宋朱熹主张:“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奇强暗记”,“逐句玩味”,“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感情,读出文中的韵味来。在许多课文后都要求学生把喜欢的句子背下来或抄写下来。这些作业,不是让学生盲目抄写记忆,其关键在于让学生在理解、感悟、诵读的基础上积累一些妙词佳句。要达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爱好作为一种动机成分对自主学习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学生对某一门学科的学习爱好越强,其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就越强。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陈旧的教学方式和观念 ,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1)利用各种电教媒体,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小学生对直观形象的东西有好奇之心,容易被丰富多彩的新鲜世界所吸引,从而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2)注重趣味性、直观性、形象性及启发激励功能。具有趣味性、直观性、启发性、激励性的教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熟悉规律,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采用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小学生对任何形式的比赛都充满期待,教师采用猜谜、对对子等方法,利用好奇好胜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学习爱好时,就会产生学习知识的愿望,从而使思维更加深刻,想象更加活跃,记忆更加牢固,以最佳的状态接受教学信息。
  
  二、精讲多读 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改变“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阅读实践”的做法,提倡“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活动是学生和文本的对话过程。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让学生把课文读准、读通、读懂。
  阅读文本的主要方式有朗读、默读、扫读、速读。从儿童心理发展和知识经验基础看,小学一至三年级的阅读教学应以培养朗读技能为主;从二、三年级开始,应逐步加强从朗读到默读的练习;小学三、四年级是迅速从朗读过渡到默读,促使默读技能快速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小学低年段的阅读教学中要加强朗读。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就朗读者的身份来说,有教读和学生读,示范读和模拟读;就朗读活动的参与率来说,有个人读、对读、小组读、全班读等;就朗读的过程来说,有教读、带读、引读、听读、讲读、评读等。在阅读教学中,有的教师虽然留意了多读,但往往把朗读和理解截然分开,分析课文之前朗读一遍,分析之后再读一遍,流于形式。实际上,朗读和理解是相辅相成的,朗读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以促进对文章的理解。我们可以把朗读指导的基本环节概括为“读前有要求,读中有指导,读后有评议”。通过朗读使学生明确课文的写作技巧和思想内容,从而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狼和小羊》一文,学生通过朗读明白了狼的本性是贪婪残暴;读了《农夫和蛇》以后,学生知道了农夫的善良和蛇的冷酷。
  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堂上教师应摒弃传统的重分析、轻体验的教学模式,多让学生开口读书,在读中品味语文的遣词造句与表情达意的妙处。可见,多读是学生学好语文的方法之一。
  
  三、自主交流实现个性化阅读
  
  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自由发表自己言论的氛围,让学生能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和学生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各自的理解,甚至可以展开讨论,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想法,使他们的个性插上理想的翅膀,飞向光辉的彼岸。当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有了各种各样的体验和收获后,他们就会乐于和别人交流,让别人分享自己的见解,和自己一起体验成功所带来的喜悦,而要使学生的这种情感体验得以表述,就应该让学生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交流方式。交流的方式有很多,学生可以和同桌交流、和好朋友交流、可以和老师交流,还可以回家和自己的爸爸妈妈或是周围的小伙伴交流。学生有了自己所喜欢的交流对象后,就会在体验与交流中产生观点和知识的相互碰撞,为反思并采取各种帮助自己思考和增进理解的策略提供帮助。这样就会实现学生对课文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真正喜欢阅读、热爱阅读,从阅读中获得乐趣。所以,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就应该让他们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即自主选择阅读资料、自主选择阅读方式、自主选择交流方式。课堂上因为有了自主才显得生机盎然,每个学生才会踊跃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只有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充分张扬,才能真正实现自我发展,语文课堂也就会成为学生个性化阅读的乐园。
  
  四、正确评价发展思维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评价建议中是这样描述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由于学生的爱好不同,思维情感活动各异,知识经验深浅不一,所以对同一个问题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对同一事物的观察就会有不同的方法和角度,对同一情境的刺激也就会有不同的反应和表现。阅读教学的过程,既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结合自己的内心体验和生活积累进行创造性想象思维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提出发人深思的问题,以问题意识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和发现,目的在于全面调动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思维、使教学达到更深的层次和更高的目标。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心境是不同的,阅读文本的感受和体会也会有所不同,教师要珍视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尊重鼓励学生的进取心和责任感,形成积极的反馈。比如对课堂上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作出恰当的评价,其本身就是信息反馈。使学生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并适当调整学习方法,从而保证学习积极性的持续高涨。
  阅读是一种创造,学生用各种心态“阅读”课文,就是在努力创造文本的意义。因此,不要让学生被标准答案所束缚,要让他们主动地发现和创造。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想象,敢于说出自己的感受,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爱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洪楼小学
  (责任编辑 刘 颖)
其他文献
北京市是以城市为中心的地区,但全市62%的面积是山区,农村教育在首都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截至目前,北京市基础教育中小学共1924所,在校学生94.3万。其中10个远郊区县中小学1242所,占全市中小学总数的64.6%;在校生43.1万,占全市中小学在校生总数的45.7%。农村中小学校数和在校生数在全市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首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没有农村教育现
文中以台州市某桥台路基项目为案例,通过数值分析研究吹填土区不同长度的加固桩对道路不均匀沉降的影响,避免桥头桥车现象,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文中实际工程为案例,分析了土方开挖阶段施工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文章从“中国科教评价网冶编制的“中国重点大学综合竞争力排行榜冶中选取42所高校图书馆为调查对象,统计分析了样本馆网站中有关用户教育的相关数据。根据调研结果,指出高校
小朋友,你会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吗?现在我们就通过下面这道题来一起学习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在社会上不断引起连锁反应,一些新观念、新思考不断涌现。在教育系统中,青年教师也出现新的思维方式,甚至诸多困惑,青年教师队伍的稳定发生了动摇,直接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此文就新形势下如何培养青年教师的素养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滚动向前,全面提高教师素养    1.观实情,探原因,沟通青年教师心理的主渠道  邓小平同志说过,一所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
论文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英语教育领域上的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人工智能背景下完善英语教育方式的策略,提出英语教育应注重课堂教学的系统性,有机融合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