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报告文学《红水河传》出版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dan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中国电力作家高艳华、施杰锋合著的近40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红水河传》近日由漓江出版社出版。
  《红水河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反映红水河水电开发的长篇报告文学,它多层次、多侧面地反映南国母亲河的整体形象,让全国乃至世界了解它,热爱它。
  我国素有世界水电王国、河流王国之称,河流众多,密如蛛网,但大体以三大水系为主:北部以黄河水系为主,中部以长江水系为主,南部以珠江水系为主。珠江水系下游称珠江,上游称红水河,故珠江流域亦称红水河流域。由于红水河地处高山峡谷和种种原因,自古人们知之不多。千万年来,红水河作为南国人类繁衍的母亲河,她的生存与发展连结着四川区的千万人民的安危和利益,关系到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为全国也为世界所瞩目。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脚步,红水河开发的巨大的价值和巨大意义正在逐步为社会所认同,而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在逐步加深。
  《红水河传》不是史书,但它站在历史的高度,用现代的视觉艺术地再现了历史画面和现代画面。凡历代与红水河有关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都有较详尽的描写,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本书反映了近半个世纪以来,广大水电建设者浴血奋战,改造红水河的艰辛进程,时代跨度之大,场面之壮阔,人物之众多,在中国水电文学史上并不多见。
  《红水河传》告诉你郑和下西洋的真实背景连同明代皇帝朱文允失踪扑朔迷离的故事;它向你娓娓道出古往今来历代名人到红水河探源、探秘留下的精彩华章。
  大探险家徐霞客寻寻觅觅数春秋,最终和红水河源头失之交臂,而李宗仁先生派出的工程团红河探险不过是做了一场一厢情愿的美梦。
  《红水河传》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梁力。本书笔触凝练,情节出彩,故事感人,结构跌宕起伏,可谓雅俗共赏,妙趣横生。她叙述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为红水河历史沉淀增添了无限的悲壮,叙述了新中国的新生带来红水河的新生,改革开放推进了红水河建设的进程,一些闻所未闻的奇事大事在红水河出现了,一些见所未见的奇迹在红水河诞生了。
  一个个无名英雄,一桩桩英雄史话,组成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历史画卷,令人目不暇接,读罢掩卷,不由得感慨:这确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好书。
  《红水河传》 高艳华 施杰锋著 漓江出版社 2002.11 定价:38.00元
其他文献
1996年是“九五”的第一年。全省各级档案部门和广大档案工作者,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四中、五中全会
《红色康乃馨》是一部情节曲折,悬念迭起,切入重大的司法现实题 材,反映律师辩护风采的长篇小说。作为法制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一部佳作,其步步推 进的描写,引人入胜,不忍释卷。
满城星星散散的种着高大的玉兰树,花开的时候满城都香。那种香,绵甜。有诗人朋友说闻这香“犹如分别的恋人,回味看往昔的情爱。”比喻新奇、贴切而浪漫,无怪乎他是国内顶尖
边城。追究,后世清明加品评c、今夜潇湘偏未雨,相忍还寄故园情。胡风老里幸幼余执回头好而圆旧说,得撰新篇。问秦城月,梅志江青若个贤?舍有微涟,若恨天。张恨水,太我到用北海
绥化地区档案局、档案学会干1996年6月26日至27日召开了改进地方档案事业管理学术研讨会,同时进行了首届机关文书档案案卷质量竞赛评比活动。研讨会上,交流了9篇论文,同时进
清晨,走出合肥火车站,映入眼帘的就是地上一片白茫茫的大雪和天上漫天恣情飞舞的雪花,我马上忘记了刚从武汉归来的劳顿和剧烈不止的咳嗽,兴奋起来。 已经等了两个多小时,前
“八五”期间绥化地区的档案事业,在广大档案工作者的积极努力下,完成了主要工作任务和目标,为“九五”期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依法治档的新秩序已经初步形成。全
游手好闲是一种我向往已久的自由状态、边缘状态,由于很久以来没有完全付诸实践的勇气,所以现在还处于不自由的边缘状态。《游手好闲地思想》既然是黄钟的选择,他必然要经受考验。黄钟致力于一种精致的微观政治分析学技术,强有力地解构了昨天生活延伸至今又行将死灭的话语体系,这个体系是如此的言行不一,使得它的社会功能只剩下欺骗性,它带给人们的只有虚无感。黄钟坚持日常生活逻辑、简单人性考量、利益比较,揭开现实权力运
李真不交待,案情扑朔迷离。 专案组负责人刘森请来专案领导小组副组长侯磊,共同研究对策。 侯磊检察长说:“正面攻不下,可以先从外围摸摸情况。” 刘森说:“你情况熟,要多做
今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的作文题先给出一个寓言,然后要求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作文。寓言选自《韩非子》: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