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知识的产生过程与数学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zhiyong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剖析了三视图的产生缘由及本质,通过对学生认知情况、知识的产生过程、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分析,阐述了模拟知识产生过程进行教学的合理性。
  关键词: 三视图 认知结构 教学方式
  生活实践的需要而创造知识,以便认识自然并应用和交流。三视图的产生和发展亦是如此,为修建美观适用的建筑,在修建前需要对该建筑的整体轮廓和结构进行标准的描述,创造了三视图。知识的产生过程与人对知识的认识过程近似吻合,基于课堂教学中学生认知特点的统一性和差异性,可在课堂上模拟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知识产生过程,创设问题情境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采用活动和探究形式内化知识重点,认识知识本质,并培养学生数学化思考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学文化。
  1.三视图的产生
  三视图的本质是二维平面图形对三维空间几何体结构特征及大小精确呈现的一种方法。其产生缘于“把平面图形画到平面上可精确体现其形状和大小,而把空间图形画到平面上却只能达到直观的立体效果不能精确反应几何体的形状结构和大小”。社会实践的需要创造了三视图。模拟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行教学可使课堂得到很好的开展,因为知识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能让学生面临问题从内心深处产生需要,便是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内部推动力。况且数学知识一旦形成便成了冰冷的逻辑和形式化的符号,但是数学知识的产生却有着惊心动魄而炙热的过程,无处不牵引着我们的思考,人类的创新意识也在此过程中得到全面提升,这一过程正是伟大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倡导“把数学当作一种活动、在课堂中实现知识的再创造和数学化思考问题”的直观体现。在教学中应以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相关知识的产生过程为基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数学化思考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的再创造,体现数学作为一种活动的认识。
  2.学生认知与数学现实
  知识创造者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较大差异,模拟创设知识产生过程应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数学现实。根据皮亚杰的观点,认知结构就是被内化的动作,学生对三视图概念的认知常常定位于看的程度,初中学生根据其认知特点,达到看的程度即可,但高中生应在此基础上内化到用投影描述三视图概念,并认识三视图之间的关系。高中阶段应同化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认知结构,上升到用正投影刻画三视图概念的高度,并能认识到三视图的关系,实现标准作图和读图,它们都需学生对投影刻画的三视图概念及关系有较深刻的认识。
  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结构、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决定了教育的任务是顺乎自然地不露痕迹地诱导学生调整和丰富数学知识结构、内化和平衡认知结构且深刻地建立丰富的生活经验。数学教师的任务之一是帮助學生构造数学现实,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数学现实。这里的数学现实不仅指数学知识现实,而且包括学生的生活现实。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知识的产生过程只能是呈现和表征课堂的一种方式,为课堂教学指明设计思路,为数学学习奠定数学化思考的基础,不能过度强调。
  3.活动与探究
  知识在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在交流、应用、讨论、探究中形成和完善,所以活动与探究成了很好地学习知识的教学方式。学生瞬间的自我内化和感悟胜过一堂课的讲解。学生对知识的自我内化和感悟需要活动和探究作为载体,学生积极活动的源泉在于学生内心深处有需要或有矛盾,那么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贯穿课堂始终是必要的,当然也需要教师的组织和诱导。
  活动和探究式的课堂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的本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锻炼学生数学化思考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形成相互讨论的学习氛围。值得注意的是,活动和探究应放到课堂重点知识上,不应该用于对个别试题的处理,抓住知识的本质是有效实施活动和探究的前提。
  4.数学文化的渗透
  数学文化是人类在数学活动中所积累的精神创造的静态结果和所表现的动态过程。其中静态结果包括数学概念、知识、思想、方法等自身存在形式中真、善、美的客观因素;动态过程包括数学家的信念品质、价值判断、审美追求、思维过程等深层次的思想创造因素。静态的结果和动态过程及它们所包含的各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构成了庞大的数学文化系统。这样的描述和分析充分肯定了模拟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行教学对数学文化渗透的合理性,因为认识了知识的产生过程必定就认识了历史上人类在数学活动中的静态结果和动态过程,对于数学文化的渗透达到了较高的自然境界。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认识到对知识产生过程的思考,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结合学生的认知,采取活动和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可自然地贯穿数学文化,培养学生数学化思考问题的能力并实现知识的再创造。知识的产生过程对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作用,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思考视角,丰富了数学教学的思考方向。
  参考文献:
  [1]弗赖登塔尔(荷兰)著.陈昌平,唐瑞芬等编著.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02.
  [2]孔凡哲,曾峥编著.数学学习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71.
  [3]张维忠著.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文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8.
其他文献
摘 要: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越南语专业于2011年对2008级越南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进行了新的改革,至今已有五届。本文旨在分析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越南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新改革的利与弊,并进行思考,以寻找出对独立学院越南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更科学、更实用的方式。  关键词: 独立学院 越南语专业 本科毕业论文改革  一、引言  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本科生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科研初步训练的主要综
摘 要: 学生在探知数学知识内容、解析数学问题案例的实践进程中,需要借助数学思维活动。反思能力在推进问题解析活动进程,强化问题解答活动效果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作者针对高中生反思能力在问题教学中的培养,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体会,进行简单论述。  关键词: 高中生 反思能力 数学问题 教学活动  教育实践学指出,学生在探知数学知识内容、解析数学问题案例的实践进程中,需要借助数学思维活动。学生思维
摘 要: 错误是正确的先驱,是走向成功的阶梯。学生的“错误”是宝贵的,因为有了“错误”,课堂才变得更精彩;因为有了“错误”,课堂才有生机和活力;因为有了“错误”,师生才更具灵性和个性。对教师来说,学生的“错误”是挑战,更是教育智慧的折射。教师只有恰当处理随机生成的差错,彰显差错的宝贵价值,才能使学生在和谐的状态下得到发展。  关键词: 高职数学课堂 妙用错误 引导学生 因势利导  记得有人曾说:“
摘 要: 本文讨论初中生物课堂开篇的组织方法,将新课导入置于全新高度加以审视,使新知展现入境、入情、入理,旨在为打造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献计献策。  关键词: 初中生物 课堂教学 新课导入 情境创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充分表明了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事,打造一个好的开始都至关重要。课堂学习是教师、学生与知识互动的过程,是学生探究未知的过程。学生的兴趣、积极性和对新知识的好奇程度关系他们的学习质
在英语学习中,阅读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阅读理解是历年NMET的重头戏。近年来,高考继续加大阅读量,高中阶段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目的在于在有限时间内获取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提高阅读速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在山区中学,由于老师教学方法单一,大部分仅仅学生做,老师对照答案讲解。加上学生使用英语环境窄、利用频率低、资源缺乏、课外补充阅读少等许多不可控制原因,学生阅读能力难以提升。要改善目前
摘 要: 梁启超与蒋百里分别在《翻译文学与佛典》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翻译事业之先例》中几乎同时预见性地描述了中国翻译实践中翻译文体的历史沿革轨迹,即直译→意译→直译→直译加意译。二人的参照点不同,但异趣同归。本文认为这一预见性观点首先由梁氏提出,而蒋氏只是受到启发,换了一个参照点而已。  关键词: 梁启超 蒋百里 翻译文体  梁启超与蒋百里都是近代中国学界的知名人士,均对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作出了不
摘 要: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并未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课应有的功效。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组织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教案’评选”活动。作者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就编写教案过程中应把握的几个问题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精彩教案 注意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具备的基本功效是在培养大学生的过程中,既积极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政治倾向,使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伟大理
摘 要: 作者在《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的课堂教学中采用以媒体为辅的教学方式,转换传统教师与学生的位置,尝试其他方法,试图突破语文教学难点。  关键词: 解放 角色 朗读 实践  新课程改革不再是陌生的话题,正如历史的进步总是伴随着倒退,课改总是在曲折中不断推进,毕竟时代发展已经给传统的教学提出质疑,容忍已成为历史。  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的演说词单元真是让教者颇为伤神,不知道一时该把握什
摘 要: 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表达的过程。在写作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要求,满足新世纪人才的需要,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写作的创新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 想象 作文教学 培养方法  一、现状  调查显示,现在的中学生十个学生九个都怕作文。平时写作文绝大多数都是出于应付:或抄袭别人,或“吮破笔杆”“挤扁了牙膏皮”拼凑而
前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十分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设法营造符合文本需求的合理的基本情绪基调,可以让学生更贴切地接受语文熏陶。运用白板媒体进行语文教学,恰当寻求文字以外的外部介入能营造教学设计所需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渴望,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一、与美共舞,在与美景的互赏中生成学习向往  白板以美妙的声像效果将课文内容以声感、形感、色感、动感直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