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应有所为有所不为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zingh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探究学习是科学课的活力所在。科学探究教学的研究越来越成为广大科学学科教学的重要话题。探究活动作为科学的根本,也是科学学习的核心,最大的特点就是要求课堂教学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充实快乐的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教学实践中,我探索总结了一些体会和感受。
  一、 导入,引学生生发探究兴趣
  激发和保持儿童好奇心是引发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不竭动力。很多教师不讲究课始的激趣导入,要么直奔研究主题,要么说一些听起来与上课内容有关的导语,平白无味,学生的兴趣和好奇没有被充分调动,教学效果一开始就大打折扣。学生对探索事物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态度将会直接影响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备课要精心设计好导入激趣这一环节,通过小魔术、小竞赛和游戏等活动,给学生以悬念和激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探究活动就开好了头。我在上三年级《纸的秘密》一课时,开始问学生带了哪些纸,平时见过哪些纸,学生说了很多,但对纸产生的好奇心不强。后来到另一个班上课时,我设计成让学生撕几种纸,让学生说一说感受,猜一猜纸类,学生对纸构造和质地就会引发许多兴趣和问题,探究教学的氛围也营造得更浓厚。
  二、 质疑,带学生亲历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结论的得出更重要。学习科学的过程是学生发现、探究、总结从而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能发现和提出问题就是探究的首要本领。激趣导入后教师就应给学生主动提问的机会。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已经认识到这一点,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但时间有限,控制很严,学生质疑的教学流程往往一带而过。这么做一是怕学生提出的问题漫无边际;二是担心浪费时间,影响整个教学进度。其实不然,学生肯问就是在思考,寻求发现,教师要耐心倾听,适当点拨引导,久而久之,学生就敢问、想问、会问。教师要善于指导,帮助学生学会抓住事物的关键,学会不断自我矫正提问,不能操之过急,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如教师在《研究纸的秘密》一课探究质疑时,问学生想研究纸的哪些特点,两三个学生一说,教师就迫不及待地把研究纸的渗水性、光滑和软硬程度三方面板书出来,想说的学生也就没机会说了,只好低声议论。就这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被教师一带而过的轻描淡写式提问给抹杀了。相反,教师在讲《热气球上升的秘密》一课时,教师在导入时出示纸蛇,让一位学生上台玩给大家看,并问学生“你有什么方法讓它转起来”。学生说出了许多办法,其中有位学生说放在火上纸蛇也会转,教师问:“真的吗?”试一试,果然转了。于是,学生的问题也出来了,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三、 交流,为学生创造共同探究提高的机会
  探究交流是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的重要环节,也是让孩子用自己可以理解的语言表达方式来表述自己认识的过程。学生在实验探究中不仅观察了现象,记录下数据,还获得许多成功和失败的内心感受和体验。他们急于想表达,这是孩子的天性。在实验结束后,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交流讨论时间和机会,鼓励学生凭现象思考,拿证据说话,学会定向地观察和分析,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习惯。通过充分的讨论,获得共识,同时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组与组之间提出质疑,并引导学生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全班的记录,达到知识的共享和智慧的共享,使学生的交流真正发挥作用。
  四、 评价,促学生形成探究志向
  小学生的“探究活动”重要的是过程,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培养他们发现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因此,只要学生能够真正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即使探究结果没有得到预期的结论,但学生经历了一个充满乐趣的过程,他们在这一过程中被激发了求知的欲望,即使他们得到的结论是错误的,但失败的教训同样是一种收益。要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给予积极的评价。我们应用一种全新、赏识的眼光来积极评价孩子们的探究活动。要让孩子们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要把他们遭遇的挫折和失败转化成再探索再学习的动力。这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热情的关键。
  五、 延伸,让学生养成探究习惯
  新课标指出:“教师不要把上下课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科学教育不能“以问题开始,以答案结束”,而要“以问题开始,以问题结束”,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问题来学习,再通过学习来生成新的问题,打破时空界限,开展课后的后续性研究活动。如讲三年级上册《我们周围的动物》一课后,学生通过学习激发了观察动物的兴趣。有的学生喜欢观察蚂蚁,我就鼓励他,课后,你观察一下蚂蚁,它的家在什么地方?它喜欢吃什么?它是怎样找食物的?并做好记录。通过学生课上课下的自主探究,生成了许多新的问题,如蚂蚁搬家说明了什么?冬天它为什么躲起来?蚂蚁会迷路吗?等等。
  以上讲的是有所为,下面讲一讲有所不为。
  一、过去,教师常常在教材规定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上展开,以知识为重,生怕孩子弄不懂,学不会。知识要不要展开,当然要。但是围着知识转是行不通的,而且有些知识孩子恐怕早就了解了,教师如果还照本宣科就显得毫无意义。教师要展开的是一些规律性的知识点或是孩子还没明白的地方。
  二、由于习惯或经验的影响,孩子在科学学习时只对特征明显或者教师提示注意的事物和现象给予关注,对一些司空见惯的东西、活动中的细枝末节、甚至实验中的意外情况都会熟视无睹或者不以为然。而有时,提示注意的事物或现象孩子过于熟悉,对其发展价值远不如深究一些忽略的东西。如观察蜗牛,触角、黏液、爬行等是观察的重要内容,教师通常会安排较多的时间全面展开,其实这些内容孩子知道得很多,课堂上积极参与主要是因为孩子觉得有趣、好玩,在知识拓展、观念更新、思维震荡等方面促进不大。我对此及时加以拓展,提出如壳上有些什么?一圈圈的螺线,螺线有几圈?螺线是怎样展开的?左旋还是右旋等问题,引导孩子深入研究。
  三、科学探究不应追求表面的东西,而应追求有内涵的东西。动手是基础,动脑是关键。应追求对新问题的解释,不应停留在原有问题之上。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开展探究,不应只根据教材安排活动。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孩子的表现直接关系活动的质量。
其他文献
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和市场对于电力的需求和要求越来越高,为促使电能合理分配,需要做好电力的调度工作,促使电力系统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为此,本文对监控系
【引言】阅读——语文教学的专属用词,数学因其学科严密的逻辑性、高度的抽象性和语言的简洁性似乎与之风马牛不相及。事实真的如此吗?
<正> 《学报》编辑室:贵刊80年第三期所载马莲湘的《肝气,肝火、肝风的证治》一文,我细阅数遍,有一处不明,特写信请教。此文论肝火一节时,将肝火分为实火、虚火、郁火三类。
在广东省和平县东江支流一个风景秀丽的两河交汇处,不久前赫然出现一艘巨型的水泥“别墅航母”,它“载”着14栋独栋别墅,在湍急的河水中矗立。河道上不能有建筑物,既是法律的强制
距全运会开幕越来越近了,如何在沈阳广泛传播志愿服务理念,让广大市民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十二运”的准备工作中。近日,“十二运”沈阳赛区组委会志愿者部常务副部长刘晓虹在接受
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常常会产生一些教师可以预见或无法预见的“错误”.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有些数学教师却在教学过程中过度地防错、避错,尤其是在
目的:建立醋香附煮制炮制工艺,优选质量稳定、符合浙江地区传统用药习惯、适合量产的工艺方案。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原料切制厚度、浸润时间、煮制次数、闷润时间为因
建立合理的健康监测系统,发现桥梁结构的早期结构整体性能变化对避免安全事故与过大的经济损失的发生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建立连续动态健康监测系统,获取桥梁结构的动态响
自“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按照中央、省文明办的工作部署,抚顺市以教育未成年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工作目标,以教育引导未成年人“知雷锋、学雷锋、做雷
4月18日,国土资源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5起国土资源领域违法违规案件查处情况,并公布4起挂牌督办典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