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a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不断发展,并最终在生活中得到充分运用。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对教师和学生都有益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需要改正、加强的地方。教师要正确理解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将教育观念渗透到生活中,在生活中要寻找教育的工具、材料和方法,要用发展的、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对待教与学的问题,才能使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3-017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3.106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含义
  随着现代科学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在生产和生活的应用更加全面、深刻。目前,全世界各国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都存在着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更好地将数学教育与生活实际有效地结合起来。数学教学生活化与传统数学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区别,我们不能单单从字面意思来理解数学教学生活化,而是要准确地理解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深层含义,因此详细的概念界定是必不可少的,最后则通过研究生活化教学的现状来理解并运用这一新型教学模式。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20世纪30年代,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非常关注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他通过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在近代中国的教育体系中有着深远的影响,甚至影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数次进行了数学教育改革。1998年,荷兰政府制定新的课程标准,更加强调数学教学与应用实践的结合。日本在教学中突出“综合学习”,通过列举丰富有代表性的现实问题,使学生养成自由自主的学习习惯,充分挖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我国自从进入新世纪,国家的教育政策有了突出调整,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先颁布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这个标准指明了数学教学方式变革的大方向,突出“数学教学生活化”。这一举措促进了我国数学基础教育的改革。
  三、数学教学生活化实施过程的困难
  教师与学生对生活化教学方式都充满好奇与困惑,师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在数学教学方法改革中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促进了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尽管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在实施的过程中对教师与学生有很多的益处,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和需要改正、加强的地方。
  许多教师在这种新型数学教学方法中常常忽视生活化教学的目标。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虽然尝试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但是在升学大环境的压力下,数学教学生活化也停滞在喊口号的阶段,教学的首要目标仍然是考试和分数,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还没有形成,进而无法全面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知识应用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有的教师对传授数学理论知识过于重视,进而忽视了数学的生活化,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只是重视记忆数学理论知识,缺乏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的教师忽视学习理论知识,只是单纯追求数学的生活化,把生活等同于数学,这样虽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却忽视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学生仍然不能运用数学来解决现实问题。
  部分教师设立的教学情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很大差距,他们没有意识到设立贴近学生生活情境的重要性,在情境设置中过于牵强,脱离实际,学生学起来毫无兴趣可言,这样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没有益处,反而会阻碍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许多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单一封闭,在实际教学中,数学教学形式主要是口头举例、展示静态图片,极少或不善于使用活动、多媒体等丰富的形式来使课堂更加开放和生活化,因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难被教师调动,只是在表面上理解数学问题,没有更深层地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相关性。
  四、数学教学生活化弊端的解决方法
  为了解决数学教学生活化存在的弊端,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遵循“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在新课程背景下,推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首先就要更新教育观念,正确理解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将教育观念渗透到生活中,进而在生活中寻找教育的材料和方法,用发展的、开放的、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对待教与学的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要将课堂教学从基础的理論知识传授向传授理论知识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相结合进行转变。数学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学能力,时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在生活中不断发现数学,坚持数学回归生活的大方向。
  教师要不断地发现、改造和整合教材,时时刻刻寻找生活化素材。教师要全面把握学生的认知状况和生活方式。由于学生的家庭环境、所经历的教育、生活方式习惯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师在收集处理教材时,应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选取一些学生常见、易理解和易接受的内容,积极开发整合生活中的素材,使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中灵活地掌握知识。
  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尽可能为学生创造观察和动手操作的机会和空间,让学生加深对数学的理解,鼓励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发现知识规律,最后完全消化数学知识。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是必不可少的,这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数学体验。创设生活化情境时,教师应当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立学生熟悉的、常见的,同时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的情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充分发挥情境服务教学的基本价值。
  要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进而掌握基础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探索创新精神。教师要关注生活现象,充分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创造性地让数学知识充满生活气息,从教材中挖掘生活化教学的内容,最后利用教材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教师还要善于提问激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索,进而使学生对数学加深理解,学以致用,回归生活实际。
  参考文献:
  [1] 李朝军.生活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途径[J].新课程(小学),2001(2):71-72.
  [2] 王宽明,刘静.关于数学生活化价值取向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8(2).
  [3] 孙丽娜.高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4] 罗海明.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趋势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3(8):107-108.
  [ 责任编辑 张翼翔 ]
其他文献
《登科记考补正》(清徐松撰,孟二冬补正,燕山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录载武德六年(623)进士四人,可补充明法科卢医王,制科甄庭言。
作为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应该以传承并发扬传统文化为己任,结合新时期的时代特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沿着那字字珠玑的古诗文,我们要感受古代先贤文人的人格、气质、风
高明老师在《“少教多学”课题研究设计的构想与实施》一文中这样解释少教多学的概念:“少教多学”是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把教师的“多教”转变为学生的“多学”。教师为学生创设更具弹性的学习空间和发展空间;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具有科学的学习方式、思维品质和较高的自学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教得更好、更有效,学生学得更多、更主动,在师生互动中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
《任光禄竹溪记》是明代中期唐宋派领袖唐顺之的名篇,但是,其题中主人"任光禄"是谁,至今流行的文学史、古文选本及高校教材中多说"待考"或"不详"。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老师要充分利用语文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语文的热情。语言文字是交流的工具,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可融学习与实践于一体,效率更高。语言文字的运用是有规则的,利用一定的习题进行训练是必要的手段,也是学生语文素养得到提升的有效途径。  一、自主学习,驱动内因奠基础  自主学习体现的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学生的内因也是对学生的尊重。现在的语文课堂中,学
2011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正式实施,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也已普遍施用。为了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教学过程科学化,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深化教学改革。一线教师的教学研究以往大都侧重于教学策略的改进、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过程的优化等方面,这显然是不够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从课前准备到走进课堂进行教学,实际上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近多年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使笔者深信:课前的教学
“十五”和“十一五”以来,国家已累计为西藏投入农村水电建设资金28.98亿元。目前西藏各地已利用这些资金建成县级电站79座,乡村电站364座,缓解了广大农牧区用电难的问题。
省水利厅今天在丽水召开全省水电工作会议,重点研讨水电资源开发过程中“三大补偿机制”问题,会议非常重要和必要。上午黄建中副厅长全面回顾了“十五”期间我省实施和推广“三
关于情节,布鲁斯特在《小说鉴赏》里有比较详细的说明,“所谓情节,就是一篇小说中所表现的那个动作的结构.它代表了讲故事的人对他那个动作中的事件如何加以处理的一种方法。
如今,部分中学生认为中学物理所学的知识已经很多,感觉没有再学下去的必要,便对物理的学习丧失了兴趣,殊不知他们现阶段对一些科学概念的理解是不准确的,有的甚至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