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综合性大学专业建设的思考与创新探索

来源 :中国大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v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发挥学科优势,调优专业结构,强化专业建设,提升办学水平,已成为诸多地方综合性大学潜心思考与创新探索的重要工作。本文以扬州大学为例,结合学校已开展的创新实践,提出了进一步强化学校专业建设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地方综合性大学:专业建设;本科人才培养;对策措施
  人才培养在高等学校各项工作中始终占据中心地位。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建设则是在学科协同支撑下达成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平台与根本保障。近年来,国家已将“创新驱动发展”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两者也己成为衡量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在新形势下要进一步强化专业建设,不断提高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中最广泛的办学群体,如何调优专业结构,强化专业建设,是地方综合性大学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地方综合性高校专业建设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先后推出了创新驱动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双一流”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中长期发展指明了改革方向。我国经济社会加快转型发展,行业产业发展与人才就业创业格局正发生着巨大变迁,也对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与全新的要求。同时,教育部已启动实施了第四轮学科评估与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等重点工作,积极引导促进高等学校坚持内涵式发展,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由此可见,巩固教学中心地位,强化专业质量建设,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不仅是国家及其行业产业对高等学校提出的希望与要求,也是高等学校自身顺应新的发展形势,优化人才培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但是,与重点研究型大学和行业性强的高校相比,地方综合性高校在专业建设和调整方面的工作具有特殊性。这是因为,一方面地方综合性高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面广量大;另一方面,地方综合性高校的专业建设和发展通常是与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和区域性人才需求紧密联系的,这就要求不同的地方高校结合各自的专业建设特色和发展水平推进专业建设和结构调整工作。
  相对于单科型或多科型大学而言,综合性大学往往具有学科门类多、专业数量多、学生人数多等特点,因而决定了其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结构体系复杂。而地方综合性大学由于办学资源条件状况相对有限,在专业建设方面突出存在着学科发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水平三个不平衡的问题。
  二、地方综合性高校专业建设需秉持的理念
  2012年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坚持内涵式发展。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为此,作为地方综合性大学,在专业建设方面应秉持“三注重三增进”理念:
  其一是注重优势引领,增进学科效用。一个专业至少需要依托一个学科加以协同建设,而一个优势学科可以带动多个相近专业的特色发展。优势学科不仅可为专业建设提供强大的师资队伍、丰富的课程知识和优越的办学条件,也可为专业学生实践实习与创新创造提供多方面的优质条件。地方综合性大学应精确瞄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目标,持续培育建设一流优势学科,集聚人才、资金、平台、基地等优质资源,推進科技创新,促进知识创造,支撑与推动专业提升发展。
  其二是注重特色发展,增进专业质量。多数地方综合性大学已经实现了专业的数量增长,因此,专业的质量提升与内涵发展就成为专业建设的重要工作。从国外高校的实践来看,专业质量也是国外高校较为理想的把握人才培养质量的综合评价点。因而应根据依托学科的建设水平和专业发展的综合实力,研讨形成专业分类建设与分类考核的制度方案,引导专业特色发展,并重点扶持建设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品牌专业,提升专业品牌效应与学校核心竞争力。
  其三是注重目标导向,增进教育公平。由于学科专业与人才培养方面的“三个不平衡”,使得部分学生未能享受到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目标期望值高,人才达成度低,社会适应性差。为此,应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学生为原则,探索建立起本科专业目标导向条件下的自我评估与外部评估制度,由此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专业增设、改造、重组、调整与退出机制。
  三、强化专业建设的对策措施及初步成效
  1.建设学科专业集群,强化学校办学支撑
  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表明,交叉学科及专业已成为培养具备综合学科实力的拔尖创新人才的主渠道。根据扬州大学“十三五”规划,学校将强化顶层设计,深化综合改革,开展学部制办学探索。为此,学校将重点打造生命科学、农业科学、材料科学、东方文化等一批学科群,培育新兴交叉融合型专业,提升专业建设的活力与实力。同时,将继续探索书院制改革,在己成立的创新创业学院和创新实践班基础上,推进专业集群特色发展。目前学校整体学科水平及化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工程学、农业科学、临床医学5个学科的ESI排名均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前1%,形成了自身的学科特色与优势,具备世界一流学科的发展潜力。学部制改革将为学科的集群聚合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2.动态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类型结构
  学校将对现有的120个专业进行专业类型结构优化,建立适应学科产业需求、以“调减增”为内涵的本科专业调整优化机制。一是“调”,即专业布局动态调整与优化,数量适度控制,质量有效提升。二是“减”,即压缩行业型专业,特别是限制学科基础弱、专业水平低、生源就业差的专业招生。三是“增”,即新增符合国家及区域经济社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求、学科基础好的新兴专业或交叉专业。“十二五”期间学校共新增24个专业,撤销1个专业。2016年暂停招生5个专业,同时增加4个新专业招生。
  3.引培优质师资人才,打造一流教师队伍
  实践表明,只有不断优化教师队伍,才能提高教育质量。学校将根据《江苏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关于共建扬州大学的意见》(苏政发(2015)111号)文件精神,完善推进“511人才工程”建设,大力培引领军型人才、海外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一流优势学科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师资队伍。作物学学科2015年新晋升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以校讲座教授方式新引进了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1人,有效增强了该学科的师资力量。   以国家、省、学校公派等项目为主渠道,并以2015年新获批的教育部农业与农产品安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为优质平台,分批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出国进修访问和开展国际合作,加快建设高水平国际化师资队伍。继续实施“青年教师顶岗实践计划”与“青年教师导师制”,鼓励教师到企业、相关行业挂职锻炼,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同时,聘请产业教授与企业高级技术管理人才走上讲台,开设企业课程,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4.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学生双创素质
  学校将进一步深化研究性教学改革、完善多元化和公平化的教学考核和评价方法,创新研究性教学管理方式,重点提高专业教学改革成效与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自主学修知行能力与创新创业素质。学校早在2006年即开展了课程研究性教学改革,实现了教学改革的“三个转变”,即课堂教学目标上从知识掌握向知识、能力和人格协调发展转变,教学方法上从灌输式教学向研究性教学、实践性教学转变,教学质量评价上从重视“教”的评价向重视“学”的评价转变。2014年启动实施了专业层面的升级版研究性教学改革。
  5.推进产学研用协同,提升人才培养效用
  学校将以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全国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等深化建设为推动,以省、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等为驱动,进一步改善实践实习基地的配套支撑能力建设,创建产学研用协同培养本科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与学科产业需求对接、学术研究和创新创业协调共进。新增一批合作办学有基础、人才培养有条件的实践教学基地,促进校企校地协同办学。同时,以校外实习基地、社会实践基地、产业联盟等建设为抓手,强化产学融合、学用耦合,加強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6.推动专业认证评估,提高质量保证能力
  学校将以己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为推动力,继续推进相关专业开展国内认证工作,鼓励有条件的专业申请国际认证,提升相关专业国际化办学水平。2016年学校已有2个专业通过了行业认证。同时,定期组织校内审核评估,完善专业评估体系。在学校原先制定的专业评估标准基础上,结合评教、评学、期中教学检查等工作,开展校内专项评估。此外,学校还将遴选2~3个国际化办学基础好、学科專业实力强、具有全英文系列课程开设能力的专业,开办本科国际班,并要求6个2015年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立项建设专业引领国际化办学进程,吸引更多境外优秀学生来扬大留学,丰富办学形式,激发办学活力。
其他文献
1 病历摘要。病人女,60岁,住院号611397,因绝经后发现盆腔肿物8年、明显增大1年而于2003年3月10日人院。病人绝经8年,于绝经前普查妇女病时发现一盆腔肿物,约核桃大小(具体情况不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氯合四-间甲基卟啉铁(Fe(Ⅲ)T(m-CH3)PPCl),间位取代四苯基卟啉锌(Zn(Ⅱ)T(m-x)PP,x=CH3,H,OCH3,Cl,NO2)的电化学性质,研究了取代基效应,轴向配体影响以及电子转移率常数,着重讨论了轴向配体与Fe(Ⅲ)T(m-CH3)PPCl竞争配位的反应机理。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现将我科近几年来确诊的28例报告如下.
作文写完,出声地读一读,是把往习作质量关口的重要一环.老舍先生说过,写文章有一个窍门,一篇文章写完了,一定要再念再念再念,看文章写得顺不顺?别扭不?逻辑性强不?小学生在习
讨论了L^p(Ω,H)的一类子空间上的单位球面等距扩张问题,其中H是Hilbert空间。
摘要:“百篇文”写作训练是浙江省湖州师范学院于1983年开始实施的一个教改项目,至今已达30余年之久,在全国写作教学界产生广泛影响。“百篇文”写作训练从“多读多写”说、“技能”说出发,并加以现代转型。着力培养大学生的通用写作能力,并最后向专业写作能力过渡。强调叙事与议论能力的训练,重视文体意识与读者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百篇文;写作;写作教学;文体意识;读者意识  “百篇文”作为一种写作训练模式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我们长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教育法》的出台,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对此作了全面、具体的规定,从而为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发展公共关系,优化社会环境,
1 临床资料髂外动脉锐器伤平时较少见,常因延误或治疗不当大出血死亡.笔者收治5例,均为男性,年龄14岁~30岁,平均25岁.2例为弹簧刀刺伤,3例为手术中误伤.完全断裂2例,其中1例合
在庆祝《四川教育》创刊40周年之际,千言万语化作一句真诚的祝福:感谢你——《四川教育》,愿你星光灿烂,永远为教育服务!从教十余年,你已与我形影不离。你是我亲密的伙伴,你
这是第七册第五单元的作文训练,训练的要求是写一件事。选材范围是从和老师、同学或亲人、邻居在一起的时候发生的很多事情中,选择一件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