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地理教学中的语言运用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语言通俗易懂,增强学生的知识记忆
  新课改理念下的素质教育不再一味地追求分数的高低,而是力求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心理研究表明:知识在人头脑中的内化与重组称为认知结构。教师对知识的表达方式不同,学生形成的认知结构也不同,认知结构是靠简化的表达方式保存在学生的记忆里,其表现形式是学习者智力活动的结果和认知方式的体现,由此可见,语言在学生的认知里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教师的语言力求通俗易懂,避免精辟深奥。初中的地理教学主要以区域地理为主,我根据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将定义转化为我的语言表达:区域是人们按一定的标准或条件在地球表面上划出的一块又一块地方,每块地方的内部结构和特征都是相同的,而与其相邻的地方却不同,这就是区域。当我用通俗的言语表达完,孩子们没有感到生涩,而是很快认识了区域,并且有的孩子举例说:邻海的地方与远海的地方是不同的两个区域;地面上有山和沒山且平坦的地方是不同的区域;南方终年气温高,北方有四季,这又是不同的区域……一时间,孩子们轻松认识了区域并进行了分类。一言以概之,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针对教学内容让自己的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孩子的心理与情感需要。
  二、教学语言生动形象,激兴怡情促理解
  作为地理教师,我们要善于运用口头语言对事物进行生动形象的描述,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陶冶情操,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升华。如在学习《中东》时,我用激情的话语设疑引课:“自二战以来的半个多世纪里中东成了焦点地区,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地区像他那样备受世人关注,那里的大人们每天生活在枪林弹雨中,那里的孩子每天心惊肉跳,清澈的双眸中没有童真和快乐,有的是对战争的恐惧和对和平的渴望;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每天都面临着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危险,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每天都在生与死的边缘徘徊。是什么让那里变成人间地狱?是什么让那里变成噩梦的家园?这节课我们来共同了解。”一段实事的描述,一段激情的引言为孩子们铺开探知的欲望,使他们自主的投入新知的探讨中来。
  三、教学语言精妙准确,旁征博引创情境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肖川曾说过:完美的教学一定能使学生感受到人性之美、人伦之美、人道之美,感受到理性之美、科学之美、智慧之美,感受到人类心灵放入博大与深邃,感受到人类创造文化的灿烂与辉煌,能够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与柔情,唤起学生对未来生活的热烈憧憬与乐观、光明、正直的期待,能够使学生以新的眼光审视生活、洞察人生。 地理课的性质和内容,决定着它是一门知识面广、内容丰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远及全球、近及家乡,既有自然又有人文,既含语文又连物理的学科。然而它的包罗万象又常常与农村孩子的事视野形成强大的反差。虽说多媒体进入课堂能弥补一点感官上的缺憾,但毕竟有限。不能身临其境的地方常常是靠老师的口传面授来完成,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语言的精准,同时巧妙地利用语文诗词佳句来创设情景,帮助学生认知。例如:在认识内蒙古高原时,“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现牛羊。”优美的诗词就可以在学生的头脑中惟妙惟肖地为我们展现出一幅一碧千里的天堂草原的风貌来;在了解新疆时:“早穿棉袄午穿纱,晚上守着火炉吃西瓜”又使我们从真实的生活中感受到那片区域昼夜温差很大的气候特点。在认识“天气”概念时,“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叙述得更是相得益彰。由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深挖教材,旁征博引,利用相关知识准确创设情景,让孩子在美中收获知识,感受生活。
  由此可见,教师生动、活泼、优美的语言,能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对地理科学的热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良好的情绪状态,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这样,学生就会学而忘倦,乐而习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清本学科的特点,兼顾其他学科,多方涉猎,精心设计教案,以课标为准绳,注重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为主旨,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打造出浓墨重彩的课堂。
其他文献
一、暴露思维过程,发展学生思维。  暴露思维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都必须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教师要经常把自己置于困境中,然后再现从中走出来的过程,让学生看到教师的思维过程。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在尝试、探索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通过多维的交流,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要在暴露学生思维的过程中,评价学生的思路,改善學生的思维品质,着重培养思
期刊
研究性学习是近年来教育的热点,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的是“指导”或“帮助”,不仅仅是“传授”或“教导”,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这是全新的教学理念,它们既是制定课程标准的理论依据,也是指导广大英语教师实施课程标准的准则。研究性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拓宽了课堂主渠道,丰富了课外英语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对英语的学习。可是由于考试这支指挥棒的导向,大部分学生在小学时不重视对英语的学习,这就造成他们到初中后与初中教材所要求的能力不接轨。当他们走进初中英语课堂时, 面临着一个最大的挑战就是记忆大量的单词。那么如何快速地交给学生记忆单词的方法和如何巩固住这些单词,为我们的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就成了我们七年级英语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  学习的途径有很多。我在这里向大家说说我
期刊
在一次数学教研会上,教研员曾经给我们讲过一件事情:某中学的一位数学教师每次讲完例题后,他没有让同学们立即做练习,而是从头到尾再把这一道题分析一遍,解此题时用到了哪些数学方法、解题思路,领着同学们分析一遍后再进行解题,效果非常好。听了教研员的话,我体会到了问题所在.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有诸多条件和因素。长期的学习经验表明,不少同学在完成作业或进行大量解题训练的过程中,普遍欠缺一个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
期刊
一、听说领先,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起始阶段的教学要从视听入手,听说的比重应大些。为实现这个任务,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群体的积极性。兴趣是一个人对一定事物所抱的积极态度,是学习的动力,是发展能力的契机。教师应在如何使学生乐于学习、自己如何吃透教材、深刻理解英语课的性质和特点、想方设法在创造乐于学习的语言环境上做“文章”。  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发
期刊
一、教學内容分析  本单元围绕a healthy life这一主题开展听、说、读、写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们了解健康生活的重要意义。而这一话题能使学生们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活动是不益于身体健康的。例如,本单元的reading,是介绍一封来自爷爷写给孙子的信,学生通过这封信可以学到吸烟对吸烟者以及他人的危害,以及如何劝说他人吸烟。通过对这一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够远离吸烟,关注身体的健康,并为实现美好的
期刊
一、激发兴趣,促进高效课堂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是学习兴趣,只有使学生学习感兴趣的东西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作为教师要在设计问题上综合学习内容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去设计问题,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Unit 6 Section B 3a一文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① How long has Ellen been collectin
期刊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从而增强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教学中应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感、亲切感。教师通过英语教学上的艺术性、形象性、趣味性内容揭示英语教材本身的魅力,达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刚上初一时,先教学生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鼓励他们适当地使用这些用语。当学生半中文、半英语与教师
期刊
现代教育技术彰显着全面性、快捷性,即时性,在英语教学中有以下几个优势:  一、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环境对语言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英语学习更是不言可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就影响外语教学质量提出了一个公式:教学质量=[学生(1分)+教材(2分)+教法(3分)+环境(4分)]×教师。在这10分制中,环境占的分值最大,可见它的重要性。由于中外地域差异,缺少真实的语言训练环境,平时使用机
期刊
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以其富有感染力的音效、形象直观的图像、生动的视频片段和人机互动的特点脱颖而出,多媒体课件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地丰富起来,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课堂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历史课堂上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具感染力、直观性和生动性。因此,多媒体在历史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