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技术彰显着全面性、快捷性,即时性,在英语教学中有以下几个优势:
  一、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环境对语言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英语学习更是不言可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就影响外语教学质量提出了一个公式:教学质量=[学生(1分)+教材(2分)+教法(3分)+环境(4分)]×教师。在这10分制中,环境占的分值最大,可见它的重要性。由于中外地域差异,缺少真实的语言训练环境,平时使用机会少,学生普遍存在厌学情绪。大多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比较被动,为考试而学习。而多媒体则集图、文、声、像为一体,营造了相对逼真的语言学习环境,最大限度地調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网络资源所具有的即时性、虚拟性、共享性、多样性等特征可以满足青少年的各种需求,深受学生欢迎。
  二、克服教材的单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础英语》的作者埃克斯利说过的一句话,“凡是能激发学生喜爱英语的方法则是教英语最好的方法”。我们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学习方式往往是死记硬背,表现出极大的厌学情绪,但他们却对网络世界特别偏爱,也具备基本的网络知识。网络资源内容丰富、新颖,将网络引进课堂,极大的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网络资源的多样性弥补了教材资源的不足,使学习资源多元化,学生的学习具有选择性,满足了处于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网络资源用新鲜的信息克服了教材上静止的文字带来的单调,用具有时代感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自然而兴奋地进入学习状态。
  三、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与教学效果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一生中获得的信息有94%是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得的,其中88%通过视觉,12%通过听觉。可见,视觉器官是人类最重要的获知器官。从目前情况看,只有多媒体英语教学系统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和其他感觉器官,从而获得最佳的认知效果。
  多媒体教学能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地创造语言文字和背景知识的画面,代替了旧的挂图和录音机,使英语情景教学更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它完全改变了旧的教学模式,替代了“from chalk to talk, then talk to chalk”(从粉笔到讲课,然后从讲课到粉笔)传统式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还具有对文本、声音、图像、动画等综合处理的能力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编制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将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变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能创造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教学效果也明显得到提高。
  四、全力推动学生自主学习
  目前学校开通了校园网,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站。学生在微机课中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学生学习电脑绘图、制作电脑小报、幻灯片、个人网页等。有这样好地条件,我们就要充分利用。所以在这两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让网络技术服务教学,会使我们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教学质量会大大提高。在教学中,我首先把即将进行的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学生接受老师提供的信息后,自行在网络里进行相关知识的链接;有时,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提前获取即将要学习的有关信息,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信息交流,全班资源共享。这样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五、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教师是课程发展的核心。网络教学对教师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它促使我们积极主动地开发可用的资源,转变角色,提高教学技能,在大学科背景下思考如何进行学科间整合,以促进学生对本学科的掌握,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但是,要想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英语教学,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网络知识和较熟练的电脑操作水平,才能做好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教师必须更新课堂观念,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有良好的组织能力,轻松驾驭课堂;要能参与学生的讨论,正确指导学生等等。
其他文献
现今社会, 竞争日益激烈, 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可是人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却越来越淡薄。缺乏社会责任感已经成为当今青少年的一个思想弱点。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已经刻不容缓,直接关系到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新课程非常注重对青少年责任感的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类进步的需要。而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并不是一朝一夕,简单几句话就可以培养的。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该教给学生的不只是知
期刊
初中英语课堂的对话教学采用情境教学法,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受到情境的感染,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笔者通过课堂教学实践的所悟所感,对情境教学法运用于英语对话教学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初级阶段 仿练对话创设情境  根据英语学习规律,模仿对话在英语学习模式中属于简单模式,属于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必要途径,也是对话教学的基本手段。充分
期刊
一、暴露思维过程,发展学生思维。  暴露思维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都必须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教师要经常把自己置于困境中,然后再现从中走出来的过程,让学生看到教师的思维过程。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在尝试、探索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通过多维的交流,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要在暴露学生思维的过程中,评价学生的思路,改善學生的思维品质,着重培养思
期刊
研究性学习是近年来教育的热点,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的是“指导”或“帮助”,不仅仅是“传授”或“教导”,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这是全新的教学理念,它们既是制定课程标准的理论依据,也是指导广大英语教师实施课程标准的准则。研究性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拓宽了课堂主渠道,丰富了课外英语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对英语的学习。可是由于考试这支指挥棒的导向,大部分学生在小学时不重视对英语的学习,这就造成他们到初中后与初中教材所要求的能力不接轨。当他们走进初中英语课堂时, 面临着一个最大的挑战就是记忆大量的单词。那么如何快速地交给学生记忆单词的方法和如何巩固住这些单词,为我们的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就成了我们七年级英语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  学习的途径有很多。我在这里向大家说说我
期刊
在一次数学教研会上,教研员曾经给我们讲过一件事情:某中学的一位数学教师每次讲完例题后,他没有让同学们立即做练习,而是从头到尾再把这一道题分析一遍,解此题时用到了哪些数学方法、解题思路,领着同学们分析一遍后再进行解题,效果非常好。听了教研员的话,我体会到了问题所在.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有诸多条件和因素。长期的学习经验表明,不少同学在完成作业或进行大量解题训练的过程中,普遍欠缺一个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
期刊
一、听说领先,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起始阶段的教学要从视听入手,听说的比重应大些。为实现这个任务,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群体的积极性。兴趣是一个人对一定事物所抱的积极态度,是学习的动力,是发展能力的契机。教师应在如何使学生乐于学习、自己如何吃透教材、深刻理解英语课的性质和特点、想方设法在创造乐于学习的语言环境上做“文章”。  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发
期刊
一、教學内容分析  本单元围绕a healthy life这一主题开展听、说、读、写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们了解健康生活的重要意义。而这一话题能使学生们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活动是不益于身体健康的。例如,本单元的reading,是介绍一封来自爷爷写给孙子的信,学生通过这封信可以学到吸烟对吸烟者以及他人的危害,以及如何劝说他人吸烟。通过对这一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够远离吸烟,关注身体的健康,并为实现美好的
期刊
一、激发兴趣,促进高效课堂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是学习兴趣,只有使学生学习感兴趣的东西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作为教师要在设计问题上综合学习内容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去设计问题,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Unit 6 Section B 3a一文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① How long has Ellen been collectin
期刊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从而增强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教学中应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感、亲切感。教师通过英语教学上的艺术性、形象性、趣味性内容揭示英语教材本身的魅力,达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刚上初一时,先教学生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鼓励他们适当地使用这些用语。当学生半中文、半英语与教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