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声说“不”(6)

来源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wtfgtweg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州城的市化路确是有些古意。
  细细长长的石板路两旁排满了旧式店铺,酒坊的幌子在晨风中悠悠地荡着,炸各色果子的香气在暖风中轻轻地飘,老猫躲在墙角抱着尾巴睡得正安详。
  每至夕阳酿出一片酡红欲醉,画糖画的师傅总会在路首出现。
  那时,痴痴地看糖画似乎是每日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一把精致的小铜匙舀上些许糖浆,微微倾斜着便汇成一条金灿灿的小溪。随着手腕的上下翻飞,花鸟虫鱼、英雄美人都在那块青灰色的大理石板上渐渐成型,贴上一根竹签儿,举在手里。阳光下的糖画透着亮,连空气都是甜丝丝的。
  孩子们大多是不舍得将那糖画一口吞下的。憨态可掬的熊猫、威风凛凛的猴王、提剑纵马的张飞……都定格在眼前、定格在记忆中、定格为传统文化的璀璨星光,在我心中冉冉升起。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再来市化路,我只想大声说“不!”
  眼前早已不复记忆中的画面。家家店铺前稀疏荒芜,耳畔只有肃杀的秋风。
  良久,才在路的尽头找到画糖画的师傅。不料,却在他的脸上看到了化不开的失意。
  当谈起生意时,他颓丧地说:“不景气啊。现在很少有人关注这古老的民间艺术了。”他最后还是为我画了糖画,图样我早已记不清,只记得在夕阳快沉下去的时候,他望了望盆中的糖浆,已失去了底气。只是小声地说:“这老手艺,怕是要断在我手里了。”
  声音很轻,却沉重地砸在我心里。
  不知那寻常的岁月是否只能在记忆里出现了。
  过了些年,市化路重修,建了“時尚莱迪”。我只想大声说“不”。因为没有了传统文化,便没有了精神命脉和坚实的根基。
  又过了些年,市化路再次重修,修了老街。我仍想大声地说“不”。即便有了传统文化的标签,仍没有精神命脉和坚实的根基。
  磨刀者收起了石板,糖画师傅准备放弃手艺,磨倌已关闭了磨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逐渐异化,不知有多少人仍在为传统文化说“不”,为中华文明说“不”。
  但愿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能在我生命中再次冉冉升起。
  对文化传承的断层大声说“不”,是这篇文章立意的深刻处。以传统的糖画将抽象的文化具体化,是这篇文章选材的动人处。市化路的变迁,糖画师傅前后的对比,是这篇文章布局的巧妙处。精细的描摹,动情的叙写,是这篇文章语言的成功处。文章起笔不落俗套,写作对象能够定位在海州城的市化路,如此视角,在当前远离生活的学生作文中实为难得。
  (朱卫文)
其他文献
比喻论证就是用比喻做论证,拿比喻者之理去论证被比喻者之理。用比喻来讲道理时,往往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描述,化抽象为具体,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富有文采。在本文中,罗家伦运用了一系列比喻论证,层层深入地为我们诠释了学问与智慧的关系。  用比喻解释“学问与智慧”,通俗易懂。“学问是知识的聚集”“智慧是一种透视,一种反想,一种远瞻”,如此说来,人们还是只能得到一个抽象的概念。学问是一种原料,智
2008年是中国历史上值得记忆和书写的一年,这一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披览2008年全国各省市中考语文试卷,我们不难发现一种以传递时事热点、焦点为题材的图片解读题闪亮登场。这类试题具有直观性、时代性、综合性等特点,侧重考查考生的观察能力、解读能力、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值得关注。    示例      读图,往往能让人品其味,感其情,悟其理。下面两幅图意蕴丰富,感人肺腑。请结合两图,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
在小学阶段同学们就已经学过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的方法.设有n个数据x1,x2,[…],xn,我们将[x][=x1 x2 … xnn]叫做这n个数据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平均数通常可以用来表示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而有些实际问题用算术平均数不能解决问题,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不仅与这组数据中各个数据的值有关,而且与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有关,我们把衡量各个数据“重要程度”的数值叫做权,设有n个数据
殷健灵的作品我读的并不多,之前只读过《纸人》《甜心小米》《爱——外婆和我》《轮子上的麦小麦》,这四本书几乎是不同的领域,有幼童文学,有少年文学,有青春文学,有纪实文学。我被可爱的小米感动过,同“纸人”一起伤感过,陪“外婆”一起笑过、哭过,陪麦小麦一起奔波过,每一本都直抵心灵深处,而《野芒坡》与她之前的作品相比,又透出许多不同之处,是作者第一本涉及历史题材的少年成长小说。  这本书写的是个叫“幼安”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研究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存在的众多问题,要从主、客观等方面进行建设,抓住课堂教学的本质,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全面提升学校育人质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对提高课堂效率至关重要。本文立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针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
文学名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中学生而言,阅读名著,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为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在7~9年级“阅读”部分明确提出了“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的硬性要求。  
通过不同专题的写作训练,同学们对作文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大多能够掌握,但真正写起作文来,有时仍不免出现内容单薄、语言苍白、表达缺少感染力的现象。那么,如何充实内容、增强感染力呢?  文章不是无情物,“一枝一叶总关情”。这里的“枝叶”既指文章所使用的材料,也指语言表达本身,将“枝叶”安排好了,文章内容自然充实并富有感染力。具体而言,要做到以下三点:  情节曲折丰富。“文似看山不喜平”,写记叙文要有曲折婉
平移、折疊和旋转是几何中的三种基本变换,运用这三种变换所命制的试题往往灵活多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如何在变化中寻求不变的思路?下面笔者以近两年的中考试题为例进行剖析,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小时候,我家住在近郊的一座老楼房里。每个晴朗的夏夜,楼里邻居们总不约而同地来到楼前的空地上乘凉。精彩的棋战,动听的故事,每天都会上演。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搬一張小凳子,独自坐着,仰望浩瀚星空。一颗颗星看似不动,但若长久仰望,便能发现其运动的轨迹。幼小的我,在星光下,产生了数不清的遐想。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家附近变得繁忙起来。小区门前的道路被拓宽了,汽车开始川流不息地经过。渐渐地,我家楼下的星光黯淡
岁月的齿轮不断转动,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时光荏苒中,我常常迷失自己。漫溯过往,才明白,慢下来,会精彩。  四月轻雾,花开浅谷,春日蝶,年华无臃茧。天空湛蓝,像是鲜艳欲滴的颜料。我却无暇顾及,甚至觉得这春过分地明媚,即将参加大考的心情被它映得格外焦躁。岁月的溪流冲刷一切,它从不停息,裹挟着我一路前行,我无暇去品味生活的精彩。  一个洒满金色阳光的清晨,我接到了外婆打来的电话:“抽空回来看看吧,你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