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层领导力的三个层次

来源 :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wa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层的作用是承上启下,相当于汽车的传动轴—中层的执行力决定了高层的“动力”能否传递到基层。
  在组织中,中层处于“上挤下压”的位置。在现实中,很多中层都抱怨,自己是“成绩看不出,毛病一大堆”。一方面,中层的苦恼需要上下级移情换位来理解。另一方面,作为中层领导者,也可以通过修炼阳光心态、提升情商和影响力、以组织的价值观为本来实现自我和谐、人际和谐、与组织的和谐。
  在我们看来,可以把中层的领导力分为三个层次,即个人领导力、团队领导力、组织领导力:个人领导力是自己领导自己的能力,要想领导别人,首先得领导自己,这需要用阳光心态来实现—你内心是一团火,才能释放出光和热;自己牢牢站稳了,才会有魅力吸引其他人。具备情商和影响力,能够引领其他成员,就会形成团队,可以用“从”来表示团队领导力;这个团队有动力、有愿景、有魅力,拥有共同的价值观,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形成组织,可以用“众”来描述组织领导力。
  
  个人领导力—阳光心态
  阳光心态是一种与环境相适应的积极心态,在任何环境下始终保持平和、温暖、有力、向上,其心力如同一把适度张力的弓,大喜不过望,大悲不过度,具有足够的自我平衡力。阳光心态是一种充满动力而又淡定从容的心态,认为事情是中性的,没有大小好坏对错之分。事情是两面性的,就如同硬币,得到了一面,同时也得到了另外一面。不喜欢这面,换一面看,也许会有新的见地。视角不同,发现就不同。一个人就是一块砖,加入了一个组织,就是参与了一面墙的构建,上挤下压是正常的,要想到自己也在压别人。你所经历的,别的“砖块”也曾经经历过。
   还是要以感恩的姿态存在于组织之中。也许自己也在抱怨,生活中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中上挤下压,生活和工作压力都很大,但正是因为有了组织的存在,才能使自己的生活得到保障,并拥有了发展的平台。虽然处于中层,但是毕竟已经从基层上升到了这样的高度,还有多少人处于自己曾经奋斗过的路程当中。
  
  团队领导力——情商和影响力
  情商是指人对自己的情感、情绪的控制管理能力和在社会人际关系中的交往、调节能力,简单定义,情商就是管理情绪的能力。不论企业的中层还是高层,首先应该学会认识他人的情绪,站在利益相关人的角度考虑:换位、到位、不错位、不越位。
  中层领导者应学会移情换位。位置是个硬币,中层虽然上挤下压,向往高层,但是高层也有高层的苦恼。当中层希望薪酬越高越好的时候,高层关心的是组织如何生存和发展,甚至是,员工能否按时发出工资。
  组织如同金字塔,压力是自上而下传递,因此,塔顶端的压力是最大的。当你抱怨高层对自己过于急躁时,用情商的原理就可以理解,上级正面临着更大的压力,自己也就会心平气和。
  
  组织领导力——以组织的价值观为本
  组织是价值观彼此认同的人聚集在一起,并且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每个人的自我价值都要在其中得到实现,而且个人价值观最大化是一只无形的手,这只手在调动个人的能力和兴趣,同时,也在调动社会的资源。由于一个人做事的最大动力是自我价值实现,因此,在为组织做出贡献的同时,自己也在直接或间接地,利用组织来实现自我价值。
  你能走多远,取决于与谁同行。通俗地说,就是“跟着狼吃肉,跟着狗喝汤”。与组织的价值观一致,才会获得高层的信任,才能获得更多任务委派,能力才会得到提升。如果能力和价值观符合组织和高层的要求,自然就会晋升到高层的位置—这是在一个规范的组织中升迁的路径。
  
  
  责编:江涛 jiangtao@guanlixuejia.com
其他文献
从1991年到2011年,中国MBA教育走过了二十年的发展历程。  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9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置和试办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几点意见》。1991年,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厦门大学等9所高校开始试办MBA教育。2010年,中国拥有MBA招生和培养资格的院校已达233所,和1991年相比,扩张了26倍
期刊
有关“苹果”和乔布斯的文字已经充满媒体,我又如何再下笔言之?于是想起孔子学琴,走入周公内心的方法,反复阅读有关乔布斯的演讲以及言论,感格乔布斯,与乔布斯居、与乔布斯谋。于是便产生了“以乔解乔”的思路和乔氏风格的本文标题—“啃析苹果文化”,以及后续对苹果文化概括时的概念特点,以期“与众不同”(think different)。  乔布斯不可复制、“苹果”不可复制,但通过系统阐释则可资中国企业和企业家
期刊
“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 说的就是:预防问题或管理问题,都远胜过解决问题本身。  “赢在中国”某参赛者请教张瑞敏说:“张总裁,您日理万机,最优先处理的事是什么?”张回答说:“重复发生错误的事。”  的确,重复发生错误的事,表示我们的问题管理有警讯了!不然何以会一错再错?他也说道:“管理者必须进行问题管理,而不是危机管理”,强调把企业出现的任何危机问题消灭在萌
期刊
在实践中,当领导在组织中提出一种主张或倡导一项思想时,人们通常首要考虑的是合理的奖惩制度和组织安排—只要有明确而充足的奖惩措施,自然会引导人们的工作行为去认同或接受这一倡议,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但是,这一思路严重缺乏对“设计”之外的领导过程重要性的关注。按照社会学习理论的观念,领导的所作所为也会提供更现实的行为线索,并影响下属员工对组织安排如何执行的理解。例如,年初企业分解到各部门的战略
期刊
“退避三舍”是相当常见的成语。然而,这一字面上不会产生误解的简单表述,在行为上却有可能产生多种理解。  “退避三舍”产生于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逃亡过程中的一段对话。《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载:重耳到了楚国,楚王盛情招待并问重耳:“公子若返回晋国,如何回报我?”重耳先客套了一番,说:“楚国这么强大,这么富有,晋国能拿出什么来回报呢?”楚王继续追问:“虽然我什么都有,你还是说说用什么回报吧?”重耳就说:“
期刊
在成功学的诸多著作和名人中,影响较大的有二,一位是拿破仑 · 希尔,一位是戴尔 · 卡内基。尽管拿破仑 · 希尔的著述并不严谨,戴尔 · 卡内基的著述也更偏重于人际关系,但其中还是有不少可供参考的地方。同国内那些“成功学大师”的大量著述相比,希尔和卡内基的著述还是质量较高的。如果有读者一心想看励志图书,还是看希尔和卡内基的比较靠谱。不过,先要学会鉴别真假,不管是大街上的地摊还是机场候机室的书屋,那
期刊
中层管理者在企业乃至大部分组织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自明,离开了他们,任何战略都无从谈起。很多企业对中层领导力缺失这一问题并非置若罔闻,也都投入了很大的关注,这从目前培训市场领导力和管理课程的火爆程度可见一斑。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层领导力缺失所引起的战略传导障碍、信息传导障碍、绩效分解障碍等问题仍然非常突出。    领导力缺失的中层  可以说,中层领导力问题在学术界和实践界都是老生常谈,在百度搜索“
期刊
2010年,我们听到了从中国南方城市深圳传来的一些非常令人不安的消息:台资企业富士康—全球最大的手机生产商之一—出现了多起员工自杀事件。事件发生后,有很多媒体分析、探讨或者试图解释造成这些恶劣事件的原因,其中包括工作时间过长、员工背井离乡、工作节奏快以及按期完成任务的超大压力。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也成为媒体热议的对象,而他本人也不断强调正在积极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富士康所做的努力包括聘请100名心理
期刊
无数事例和调查都已表明,中国企业的管理者需要提高领导力,尤其是处于“承上启下”的中层。  作为战略执行的中坚力量,中层的作用不容忽视。但遗憾的是,在很多中国企业,高层才是关注的焦点,中层仍然是容易被遗忘的群体。提高中层的领导力,已迫在眉睫。在某种程度上,中层领导力的匮乏,已成为中国企业发展的危机。  为什么中国企业亟需提高中层的领导力?应该采取什么方式去提高?作为中层领导者,如何提高自身的领导力?
期刊
拿破仑 · 希尔关于成功学的著作相当多,尤其是对中国人而言,那种把同一本书换一个名字再出版一次的手法,或者把相关内容攒到一起的“编译”,更是令读者真伪难辨。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希尔成功学的基本内容,离不开他归纳出的成功法则。  提起希尔1928年出版的代表作八卷本《成功法则》,不明真相的人往往会以为是厚重的大部头著作,实际上,这不过是一套系列励志小册子而已。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年第2版)是全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