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基于校企(供需)合作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机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lahad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育体制改革之下,高等教育实现了大众化发展,在此形式下,高等教育为社会企业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发展需用全面发展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校企合作模式正是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重要渠道。当前校企合作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机制成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鉴于此,本文从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的特点入手,分析当前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从而优化创新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机制,推动本科人才朝着应用型发展,从而发挥人才对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提高我国的经济基础。
  【关键词】校企合作 应用型人才 培养机制 优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33-0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当前社会亟需大批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对于高等院校而言,要求加强其同企业的合作,根据市场对专业学生的供需关系,有目的、有针对的培养各个专业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在此情形下,高等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逐渐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其原有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机制同样需要根据社会的发展,高校的教育改革,实现优化升级。从而提高培养机制的有效性,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
  一、校企(供需)合作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机制的特点
  本科院校同高职专科院校不同,主要是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目标的,主要的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都是实现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教育。因而在本科院校中实现校企合作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对于当前的高校发展具有一定的挑战。所以其培养机制较于其他形势的校企合作具有特殊性。在此基础上发展的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主要是通过加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通过校外实训,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能力,在实践活动中考查学习效果。通常情况下,这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综合素质较高,专业知识扎实,适应能力强,实践操作能力强等特点。
  二、基于校企(供需)合作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机制的问题
  1.缺少稳定的企业合作
  目前,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机制下的校企合作模式具有具有较多的问题,影响着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发展。具体表现在本科院校以供需合作来开展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致使学校对合作企业的选择不具有全面性,一些发展不稳定、企业组织结构不完善的企业成为合作对象,导致学生到达合作企业的实践基地中进行实训学习时,所接受的实践知识不完善,影响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综合能力的发展。学校对企业需求所输出的学生素质较差,对企业发挥的作用微弱[1]。
  2.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缺少相关体制规范
  由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机制的特殊性,校企合作的模式也应该发展改变以适应本科型应用人才的培养,但事实上,当前校企合作的模式仍同专职学校等具有一致性,缺少专门的体制对新形势下的合作提供文件、政策模式上的借鉴和查考。另一方面学校和企业属于两种性质的法人主体,在发展理念上具有较大的差异。最终导致校企的合作具有较大的阻碍,而目前我国缺少专业的合作文件,消除校企合作之间的摩擦,导致当前校企合作后的模式对于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不具有积极的影响。
  3.校企合作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浮于表面
  我国高校的发展同企业的联系薄弱,致使当前的校企合作只是浮于表面,具体表现当前校企合作是以双方的供需关系为纽带的,但是企业的发展对于人才未能形成素质、能力上的切实要求,仅仅是对人数上有一定的需求,所以合作过程学校为企业的项目发展提供相应数量的学生,而企业本着学生学习的态度未能将学生安排的相关的项目中发挥真正的作用。导致最终的培养结果不涉及到专业能力、实践能力等的、
  三、优化校企(供需)合作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机制的措施
  1.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项目管理
  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项目管理措施是构建良好校企关系的基础,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学校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基础在于寻找发展良好的合作企业,这有效的解决了当前合作企业发展不稳定的现象。在项目管理中能够运用师资力量、企业资源等在项目管理的模式下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是一种更为直接高效的合作模式[2]。
  2、建立健全相关校企合作体制,规范合作关系
  当前校企合作的相关事宜,仅仅是双方处于供需关系,协商产生的形式。对于学校而言,寻求经济实力强,发展良好的企业具有一定的挑战。所以我国教育及经济发展的相关部门应该参考国外的校企合作优秀案例,建立鼓励校企合作的文件、方针,出台规范校企合作有序性的政策,实现校企合作关系的进一步深化。
  3.企业完善管理机制,实行订单培养计划
  校企合作浮于表面现象在于学校不能全面掌握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导致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性不够,因此在加强合作的深度要求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明确发管理机制和企业战略需求,对人才提出明确的要求,实现订单式的培养技术,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度化发展[3]。
  四、结语
  总之,当前校企合作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机制具有特殊性,在发展中遇到较多的挑战。因而要求发挥政策、企业管理等的作用,有针对的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机制的实际效能。
  参考文献:
  [1]胡婷婷,谢晓莉.工程类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06:54-56.
  [2]王国权,才智,韩紫恒,马海峰,赵福军.基于校企课程置换的“3+1”IT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经济师,2014,01:179+182.
  [3]王伟.旅游企业应用型本科人才供需失衡对策探析——以浙江省为例[J].今日中国论坛,2013,11:117-119.
其他文献
【摘要】《数值方法》课程主要介绍科学计算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一门与计算机密切相关的实用性较强,以解决各类数学问题的数值解法作为研究对象的课程。在研究该门课程的特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方案。实践表明,教学改革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计算思维和提高应用计算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数值方法 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
【摘要】高校中最基本的工作就是科学专业建设,这样对于高校可以更好的培养应用型人才,高校要发挥自身特色,找到明确的定位,设计科学有效的布局,并且要合理规划学科专业进修建设才能培养良好的应用型人才,也确保了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能力。本文就提出优化科学专业的建设,如何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学科专业建设 应用型人才 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
【摘要】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不容置疑地告诉我们,我们已处于信息化时代,各行各业已经开始充分利用信息化时代的便利,以全新的面貌展现于人们面前。然而信息化时代对于高校的创业方面的影响力还有所欠缺,故此,本文将简要分析信息化时代对高校创业的影响,以及信息化时代高校创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此提出一些对策研究,最终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能够对信息化时代的高校创业提供些许便利。  【关键词】信息化 时代 创业 
在足球场上,一名合格的前卫,不但应有娴熟的技术,还应有良好的前卫意识,善于捕捉每一个战机,机敏果断主动出机,攻击对方的大门。而新闻工作者好比一名驰骋在赛场上的前卫,应该具有良
该文较详细地论述了履带式装甲输送车的噪声特性,并通过实验给出整车行驶时以及动力系统、悬挂系统单独产生的车内噪声作用。同时给出了车辆行驶速度、引擎转数与车内噪声的关
【摘要】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在近年来的严峻就业形势下,通过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途径。有鉴于此,本文分析了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必要性、阐述了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并且提出了一系列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可行性方法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创业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该文通过对履带车辆底盘部分故障的统计分析,得出安装调整故障和漏油故障占故障总数的80℅以上,可见提高履带车辆使用可靠性的捷径在于解决安装调整及油所造成的故障,为此建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