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茶文化审美意蕴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的摇篮。几千年来,茶文化绵延不绝,其背后是数代人文化精神的传承。而茶文化又“兴于唐”。本文通过对唐代茶叶历史文化发展分析试图运用美学思想去解读作为性本苦寒的茶叶,是如何在集奢华富丽于一身的唐朝时期兴起,形成独具精神品格的茶文化。
  【关键詞】唐代;茶;茶文化;茶美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K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9-0066-02
  一、唐代茶叶历史背景
  因茶树性喜温,虽发源于6000多万年以前,但随着地壳运动与气候变化等因素,据众多学者对历史文献考证,1300年前中国东南沿海、华南、西南及华中的一些地方,都有可能成为茶树的起源地区。例如我国历史文献中记载了古代南方地区分布着很多古树,三国《广雅》记载道:“荆巴间采茶作饼……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唐以前,茶叶经历了一个从食用到饮用的过程。周代,《诗经》中记载:“谁谓茶苦,其甘如荠”,谁说茶菜味最苦,在笔者看来它像荠菜一样甜又香。从“茶”字的字源字形来看,《说文解字》中,“茶”字的记录为 ,苦荼也。从艸余聲。“荼”,即今之茶字,属于味苦的一种草。同时结合史料记载:《诗经》中“采荼薪樗,食我农夫”,《礼记·礼运》中的“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淮南子·修务训》中“采草木之实,食蠃蚌之肉”……据此推断原始社会时期人们普遍作为“神农氏”,“尝百草”以图在自然中存活。商周时期,我国最早记录农事历书《夏小正》中就有四月“取茶”、七月《灌茶》的记载。甚至至今为止,我国西南地区一些少数民族仍留有食用茶叶的习惯。
  正如马克思对人的身体与审美需要的关系的思想,人的身体作为审美活动的物质基础,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审美需要得到充分实现,同时人类的审美能力不断提高,随之出现了较之前更高级的审美活动,这一理论恰好诠释了茶叶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由生存功能向审美功能的转变。清代《日知录》卷七中记载道:“自秦人取蜀后,始有茗饮之事。”据此推断秦人第一次取蜀大约公元316年我国祖先就开始将茶作为饮品饮用,南方地区饮茶现象要较早一些。先秦两汉时期茶从单一食用价值转变为具有药用价值。到了魏晋南北朝,茶被用来“半食半饮”,同时茶也因其药用价值在社会上逐渐普及。另外取之于大自然的茶当与人结合形成“天人合一”的境界时,就产生了关于茶的文化。
  二、唐代品茗盛行因素
  唐朝时期,茶叶随着社会的发展其本身在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的侧重也在随之变化。陆羽《茶经》的问世推动了唐代贡茶制度的产生,是我国茶叶发展的重大转折。在此之前茶叶多为药用,而陆羽对茶叶的选用,煮茶的用火用水等全面论述,可以说将饮茶提高到一个系统的人类审美活动,从而脱离其长期服务人类谋生的功能。此外,唐代茶叶兴盛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首先,从“茶”字本身来看。“茶”字变形体较多,例如《说文解字》对其最早的记载为“荼”,直到唐代《开元文字音义》中才确立为“茶”字。唐代茶叶远销国外的同时,其发音(tea)的演变也来源于中国闽南语。
  其次,禁酒政策影响。唐立国伊始,高祖“以谷贵禁关内屠配”下令禁酒,为当时茶产业的发展起了推波助澜作用。陆羽在《茶经·八之出》中,将茶叶产区分为山南、淮南、浙西、剑南、浙东、黔中、江南、岭南等八大区,遍及如今我国14个省区。并且当时名茶据李肇《唐国史补》记载的已有13种之多。名茶辈出,是唐代制茶技术发达的一个标志。
  第三,贡茶制度出现。据黄正建在《通典》中指出唐前期并无湖州茶贡,从贡籍来看,《元和郡县图志》有“贞元以后,每岁以进奉顾山紫笋茶”的记载,知至迟在贞元年间(785—805)即有紫笋茶进奉。而湖州常年贡茶据钱易(968—1026)《南部新书》载:“大历五年以后,始有进奉。”此时茶叶虽尚未走进平民百姓,但随着唐中期朝廷重视便盛行起来,且因此唐晚期在文人中逐渐流传开来。
  第四,宗教因素的潜移默化。唐朝时期国家大力支持佛教发展,在高祖与武德时期成为事实上的国教,并给其法律上的支撑与保障。封演《封氏闻见记》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著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茶性本寒之质正符合佛家修行寂静淡泊之追求。故佛教的盛行为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
  三、唐代品茗文化发展
  唐代在今天看来仍是茶叶生产大国。这一时期茶叶在品种数量、采制方式等方面都大为发展。首先,从茶叶品种来看,唐朝时期名品荟萃,数量众多,其品种随着采制工具及方式的改进日益增多。据程启坤、姚国坤在《论唐代茶区与名茶》中汇总,唐代茶叶品种数量多达150种以上,且各地区都出现名贵品种贡奉皇上。李肇《唐国史补》卷下里这样记载:“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牙,号为第一。湖州有顾渚之紫笋,东川有神泉小团、昌明、兽目,峡州有碧涧明月、芳芷、茱萸篆,福州有方山之露牙,夔州有香山,江陵有楠木,湖南有衡山,岳州有泄湖之含膏,常州有义兴之紫笋,婺州有东白,睦州有鸠坑,洪州有西山之白露,寿州有霍山之黄牙,蕲州有蕲门团黄,而浮梁之商货不在焉。”另一方面也能反映宫廷茶叶发展自唐朝开始的空前状况。
  其次,唐代已经形成一套成熟的品茗方式。这一时期茶叶真正成为人们实现精神享受的物品。在制作加工方面,当时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粗茶、末茶属于在选茶、制茶工艺都较随意的低档茶。散茶,即使用炒青、蒸青或晒青的古老绿茶。散茶的制作方式开启了茶叶品饮的新纪元。而饼茶较散茶在工艺技术上有更高的要求,不再是单一追求味道,同时要求外形包装上的精致美观。   四、唐代品茗“中和之美”美学思想
  (一)饮茶的中和之美
  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中庸之道,中和之美。饮茶中“中和”的美学思想,体现在煮茶时的“水火相济”上。唐中期以后,人们更加关注煮茶过程中的细节对茶饮味道的影响。陆羽所著《茶经·五之煮》对此做了详细的说明。首先,火苗要稳定,火力受热要均匀。“凡炙茶,慎勿于风烬间炙,熛焰如钻,使炙凉不均。”另外,陆羽对煮茶之用水也提出了要求,并且在历史上有开古人之先锋的地位,他认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荈赋》所谓:‘水则岷方之注,挹彼清流。’)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濑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颈疾。”即是说,煮茶最好选用活度适中的水,何谓活度适中?也就是说,水流的速度既不能快,也不能不流动,即“石池漫流者上”。
  从以上陆羽先生的观点看来,其中处处充满着“中和”之哲理,水火相济以为和,不温不火以为和,不急不慢以为和,达到协调融合的境界时,才能将茶叶最天然清香的本质味道体现出来,齿颊留香。只有把握事物本身及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度,才能实现“举天地之道,而美于和”(《春秋繁露·循天之道》)的审美意境。同时,在这品茶的个中滋味中,有了“一碗喉吻润”,探寻其中妙理,原来茶中滋味已散向毛孔,“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唐代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的茶人之高尚品格。
  (二)茶人的中和之美
  唐代有名的作茶诗人卢仝写过这样一首诗:“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作者将本属于口腹之欲的茶带进了一个广阔的精神世界,既然没有志同道合的茶友,那就最好一个人孤芳自赏。“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饮酒消愁愁更愁,解酒消愁只是一时,但能够使人忘卻烦恼沉静于心,化纷繁复杂为静谧和谐,还是一碗苦而甘的清香茶叶,达到“破孤闷”“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的与世无争的境界。诗人这样借茶来修心,以柔克刚,用平和的心绪强大的内心来与社会和解的精神,正是唐代茶人身上“中和”的人格美。
  (三)茶境的中和之美
  唐代社会风俗贵茶尚酒。陆羽在《茶经》种所言:“至若救渴,饮之以浆;蠲忧忿,饮之以酒;荡昏寐,饮之以茶。”消愁解闷,则喝酒;提神醒脑,则喝茶。酒是热烈的,奔放的,使人显现于外并一吐为快;而茶是淡泊的,清雅的,使人自省于内而化为力量。在《茶酒论》中有记载:“我之茗草,万木之心。或白如玉,或似黄金……酒能破家散宅,广作邪淫打却三盏已后,令人只是罪深。”这段文字表达了茶在万木中的珍贵,如玉如黄金,可见茶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相反喝酒能使家宅破散,令人广作邪淫。虽然言论过于偏颇,但古往今来这样的事情确是层出不穷。因此,茶文化在唐朝的兴起,最重要的是离不开或奢华,或慌乱,我自“两腋习习清风生”的美学精神。
  五、结语
  美国作家埃伦·迪萨纳亚克说道:“纯粹的感觉经验,无论是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如果没有心理的中介,在美学上就是没有意义的。正是身体感觉的心理构成才是有趣的和实质性的。”探究事物的美学意蕴,离不开具体物象,但是若要其审美思想变得生动、趣味,那么一定是具有灵动鲜活、生命境界的人所赋予的。
  当后人回顾历史,唐代让人想起的是辉煌富丽,是大胆开放,自信张扬。而它作为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笔者认为它的伟大富强更是来自坚实的内在基础,是政治上的善言纳谏,爱民如子,经济上的开放国策,唐代茶叶在华灯璀璨与兵荒马乱的相互交织中寻求内心的平静。这就是唐代时期的茶之审美意境,喧闹中的一份淡泊宁静,昏寐中保持一份清醒,归其本质,便是孔子所提倡的“和则合,合则兴”的审美思想。从“茶之灵”到“心之灵”是从茶叶、茶人到茶之境界的美学意蕴,是一种生命境界的升华。
  参考文献:
  [1]陈文华.中国茶文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李肇撰,曹中孚校点.唐国史补卷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7.
  [3]胡耀飞.贡赐之间茶与唐代的政治[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
  [4]朱海燕.中国茶美学研究——唐宋茶美学思想与当代茶美学建设[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5]高希.唐代茶酒文化研究——以文人茶酒生活为例[D].首都师范大学,2012.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近代中国的国门被外来势力打开,殖民经济传入并破坏了中国原有的小农经济体制,外来的思想文化也不断地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外国思想文化传入,国内文化运动的兴起,民主思想逐渐深入人心,传统的思想道德伦理被打破。五四运动时期,最先接触外来文化的知识分子对封建礼教进行鞭挞,提出人人平等。女性权利平等作为民主的一部分,开始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女权思想就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并发展壮大。这前所未有的女
期刊
【摘要】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加剧,离不开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而生产发展的一个标志是铁的使用技术愈加精湛。冶铁技术催化加速了农业和军事上的革新,并提供了物质和技术上的支持,助长了诸侯欲取代周天子的勃勃野心。  【关键词】战国;铁器;冶铸技术;兼并战争  【中图分类号】K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1)39-0054-02  平王东迁后中国社会进入了
期刊
【摘要】宋玉其人及作品中的文学典故、文学主题在清代散曲中被频繁提及和援引,通过梳理全清散曲发现,对于宋玉及其作品的接受既呈现出和元明散曲中一以贯之的承袭特点,即多附会于男女情事,同时亦有向本事本义回归的出新。  【关键词】清代散曲;宋玉;接受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9-0043-04  宋玉批评自汉代始,史载可查者
期刊
【摘要】婚俗作为一种重要的民俗事项在几千年的流传中既保存了对特定仪礼的传承,也发生过一些变迁。本文以婚俗中的“相亲”为例,简要梳理了宋代开始至今,相亲活动在流传的普遍性、发起者、参与者、活动地点与形式等方面的传承与变迁情况。  【关键词】婚俗;变迁;相亲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9-0064-02  中国的婚俗源远流
期刊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寄托了我国的民族精神,映现人类智慧的结晶。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活跃于我国民间数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逝速度也在加快,其命运堪忧。大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丧失了生存的土壤,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毁坏。因此,必须立即采取行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将对有关盐城非遗文化的影像文本进行研究与分析,归纳总结其在传承与保护中传播的内容和方法,并提出合适的传播策略。  【关
期刊
【摘要】 中国是传承千年的礼仪之邦。因此,在生活中,最基本的莫过于日常寒暄语。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哪个国家,在不同的场合,人与人之间都要进行寒暄。而在不同时间、面对不同对象,寒暄用语的使用方法是有差异的。本文以中日日常交流时的寒暄用语为中心,探讨中日文化的差异性。  【关键词】 寒暄语;中日文化;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
期刊
【摘要】 译者主体性对翻译作品的风格会产生极大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刘德润、刘淙淙的日译本和加地伸行的日译本可知,不同国家的译者受到自身知识结构、母语、受众等多方面的影响,对《论语》中的文化负载词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 《论语》;日译本;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3-0110-02  基金项目:青
期刊
【摘要】屈原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也是世界确定纪念的文化名人。他的宗国情怀历来深受人民的普遍称颂,也引发人们旷日持久地探究。通过了解其家世,考证其生活的环境,琢磨其工作的经历,阅读其文章,观察其外在表现,体悟其内在心理,汇集诸家对其的评述,依据个人现有的文化知识和社会阅历积累,屈原的宗国情怀可以归纳为绝对的忠诚、崇高的理想、执着的追求、资世的明鉴四个方面。  【关键词】浅论;屈原;宗国情怀  
期刊
【摘要】“十四五”规划中指出要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体现了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和保护的重视与决心。而传承人作为非遗的物质载体和精神寄托尤为重要。本文立足社会现实,力图探寻嫩江流域满族非遗传承人保护发展策略。  【关键词】满族非遗;非遗传承人;保护策略  【中图分类号】G12
期刊
【摘要】 隐喻是一种教学语言运用修辞手段,是在两类事物进行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研究事物时的心理问题行为、语言环境行为和文化教育行为。动物隐喻是将动物概念映射到其他目标领域以获得新的意义的认知过程。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对俄汉动物词汇的隐喻意义进行比较,可以進一步深化人们对俄汉隐喻的认知和研究,帮助俄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俄罗斯民族的审美评价和思维方式,更深入地理解俄罗斯文化。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