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da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的教学模式迈入了全新的阶段,在新时期的教学当中,素质教育理念成为了主流,它推崇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通过多元化的教学途径和手段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的学习地位完成转变,来以此改变传统的课堂结构,提升教学效率。小组合作教学就是新课改后,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它更趋向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构建新型课堂,本文将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5-318
   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组合作模式教学,相较于传统教学来说,它最突出的改变在于优化了学生的学习路径,把教师大包大揽的知识传授过程,以学生主动探索的形式来进行重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更多的考虑如何将教学模式与学生的适配性提高,会越来越关注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进而逐渐的改变應试教育下以分数为先的教学理念,能够为现代教学注入新的生命力。本文就将围绕这一教学理念,浅析几点方法和途径。
  一、做好分组,优化教学过程
  科学的分组,是保障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前提。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不同的学生因为能力的不同,在学习当中接受知识的效率也有快慢之分,优等生效率高能够带动中层生和后进生,拉近学生的距离,同时学生间的不同想法能够促进学生之间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获取更为全面宏观的学习心得。因此,笔者认为,分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能力高低为划分依据,均匀的设计组内差异,进而让学生得到进步和成长。
  在时机的分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做一次班级的摸底考试,以阶段性的学习内容为主,通过针对性的摸底测试,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然后结合平时表现,如作业完成度、课堂问答问题正确率等信息,综合对学生进行能力评价。然后将学生分为A、B、C三个阶层,小组的构建方法就以ABC均匀安插为形式,保证每个小组中都有A、B、C三个层次的学生,具体情况根据班级实情去确定。以这种形式设计的小组,教师在安排学习任务和课后作业的时候,组内的学生还能够形成有效的“帮扶”,互助进步、共同成长,优等生能够在辅导中层生和后进生的过程中完成二次学习巩固能力,中层生和后进生能够在优等生的帮助下强化个人素质,对学生的整体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合理安排表现机会,助力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一直以来存在一个问题。优等生的表现机会要远多于中层生和后进生,原因在于小组合作学习后,教师总会选取组内的优等生发言,这就无形中减少了中层生和后进生的表现机会,长此以往学生会形成对优等生的依赖,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会下降,学习任务也就逐渐变成了优等生的“个人命题”。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合理安排表现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展示自我能力的舞台。
  教师可以在设计“轮值”的组内机制,即组内组长的人员不固定,根据阶段性的学习表现去决定组长的归属。举个例子,教师可以以进步幅度为依据,比如在考试中,优等生的成绩稳定,但是分数没有明显提升,中层生和后进生的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教师就可以以学生成绩提升的幅度为组长归属权的依据。还有就是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度等信息为参照,去灵活的决定“谁做组长”的问题。除此之外,课堂发言也要实行固定化的“轮流发言”机制,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展示自我的机会。通过这种转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驱动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展示自我,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也能够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和强化。
  三、引导学生组间竞争,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竞争、竞赛”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带有胜负意味的教学模式,学生利用知识在竞赛中“一较高下”,能够激发初中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尤其是集体性的竞赛,学生往往能够迸发出更为高昂的斗志。教师可以在班级内创设组间竞争机制,以阶段性的学习内容为主,每一次的考试成绩、随堂测试、作业完成度,都以分数制的形式展示,然后取组内平均分作为最终的成绩,在每一次竞赛后排出名次。因为学生能力存在差异,如果单纯的以分数高低的形式去进行评判,会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学生努力的成分,有的学生明明进步了,但是因为整体成绩较差,导致了平均分低,在分数中无法体现。所以教师可以以“进步幅度”为评判的标准,这样能够保证合理性。在这种组间竞争中,学生会为了获得胜利迸发出较高的学习欲望,小组的荣誉感也会驱使学生不断的强化个人素质,班级中会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这对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极大的帮助。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教师想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提升教学效果,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当中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完成知识探索,获得能力的提升和强化,进而促进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杨胜英.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神州,2020,(12):124.
  [2]刘保伟.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文渊(高中版),2020,(1):683.
其他文献
摘要: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注意到了名著阅读的重要性,但他们却没有将它有效的运用到教学中来。对于初中语文的教学,不仅仅是去记去背,同时还要在各种名篇名句中去体悟前人的思想。因为那些名著都是经典,他们之所以能流传下来成为经典,一定有他们的独特之处,等带着我们去探讨。他们有着很深的意境,值得我们去学习,他们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需要我们去关注。同时,我们也可以借助名著阅读扩充课外知识,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升。 
期刊
摘要:近年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教学领域被广泛应用,其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各学科的学习问题,以此能够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在讨论中充分发表自身见解,进而强化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为此教师需要调整英语教学方案,扭转教师主宰课堂的现状,并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英语;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虽然与其他科目相比数学比较枯燥,但小学数学的教学对小学生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而一般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缺乏足够的耐心去理解数学知识,所以要利用小学生好奇心重、喜欢新鲜事物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主动且愉快的学习,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激趣方式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从业人士参考。  关键词:小学;
期刊
摘要: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会发现想要提高学习成绩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而只要稍微不注意,学习成绩就会下降,所以,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在课堂中让学生攻克重要考点的学习,教师也需要加强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内容的巩固复习,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内容,在考试的过程中学生也需要合理的分配答题的时间,不能一直停留在难题中,因此,本文就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成绩的策略研究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期刊
摘要:在幼儿园,孩子们每一天的活动内容大多都以游戏为主,所以也说明了幼儿园的教学离不开游戏,同时游戏还是和幼儿互动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尽管说幼儿园的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的教学内容,但是也不能在什么情况下都以游戏为主,应该强调要以幼儿为中心,根据园本特色以及当前幼儿园所处的实际环境,还有他们的喜好来进行教育。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幼儿园游戏化教学与园本特色的融合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从业人士参考。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数学知识是数学教学的载体,数学思维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理解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有思维的知识是有逻辑的,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数学思维活动也是有规律的,这种思维规律是所教授知识的内在逻辑的表达。数学的思维方式直接反应数学的逻辑关系,由于小学数学属于最基础的数学教学内容,教师教授小学数学知识时,在思想和方法上要有一定的统一性。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进行研究,以供相关
期刊
摘要: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当前数学教学的主要培养目标。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从业人士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数学思想方法对于学生参与数学课程的学习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其贯穿了数学学习的全过程。教师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到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能增强学生对数学课程本质的认知,进而提升学习效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采用多种策略来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到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数学学习活动,使其加深对数学知识本质内涵的认识。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从业人士参考。 
期刊
摘要: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阅读的积累是写好文章的基础,写好文章反过来也可以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读和写相结合,才能真正提高语文素养。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策略初探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阅读教学;读写结合;策略初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5-310  引言  随着教育的不
期刊
摘要: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去体会作者的情感和心情,去体会文章的主旨。只有将方法教学和情感教学融合在一起,学生学习的效果才更明显,课堂教学的效率也才能不断提高,真正适应新的教学形势。本文对基于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5-314  引言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