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因得果 解得在手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co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考试中的压轴题,学生总是很畏惧。初中的教学非常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的考试试题也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压轴题综合性强,需要学生去根据题干条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笔者所在年级段,有每周一次压题训练,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现以2018年福建省中考题最后一道压轴题为例,探索解法自然生成过程,希望能给学生们有所启示。
  关键词:依存关系;分析能力;自然解法
  一、 题目呈现
  (2018·福建)已知抛物线y=ax2 bx c过点A(0,2)。
  (1)若点(-2,0)也在该抛物线上,求a,b满足的关系式;
  (2)若该抛物线上任意不同两点M(x1,y1),N(x2,y2)都满足:当x10;当0  ①求抛物线解析式;
  ②若点P与点O关于点A对称,且O、M、N三点共线,求证:PA平分∠MPN。
  此题看似很复杂,其实只要读懂题干条件,顺着题干条件的意思顺藤摸瓜,思路就可以打开了。
  二、 解法探究
  (一) 靠拢高中 无独有偶
  先对第(1)、(2)①这两问进行分析:(1)由抛物线经过点A可求出c=2,再代入(-2,0)即可得出2a-2b 2=0(a≠0);
  (2)①根据x10,有x1-x2<0,y1-y2<0,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同理: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出抛物线的对称轴为y轴且开口向下,进而可得出b=0,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可得出△ABC为等腰三角形,结合其有一个60°的内角可得出△ABC为等边三角形,设线段BC与y轴交于点D,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点C的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出a值,即c=2,b=0,a=-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 2;
  (二) 过程繁琐 体现能力
  ②由①的结论可得出点M的坐标为(x1,-x21 2),点N的坐标为(x2,-x22 2),由O、M、N三点共线可得出
  x2=-2x1,进而可得出点N及点N′的坐标,由点A、M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數法可求出直线AM的解析式,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得出点N′在直线PM上,进而即可证出PA平分∠MPN。
  ②证明:由①可知,M的坐标为(x1,-x21 2),点N的坐标为(x2,-x22 2)。
  直线OM的解析式为y=k1x(k1≠0)。
  ∵O、M、N三点共线,
  ∴x1≠0,x2≠0,且-x21 2x1=-x22 2x2,
  ∴x1x2=-2,即x2=-2x1,
  ∴点N的坐标为-2x1,-4x21 2。
  设点N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点N′,则点N′的坐标为2x1,-4x21 2。
  ∵点P是点O关于点A的对称点,
  ∴OP=2OA=4,即点P的坐标为(0,4)。
  设直线PM的解析式为y=k2x 4,
  ∵点M的坐标为(x1,-x21 2),
  ∴-x21 2=k2x1 4,即有k2=-x21 2x1,
  ∴直线PM的解析式为y=-x21 2x1x 4。
  ∵-x21 2x1·2x1 4=-2(x21 2) 4x21x21=-4x21 2,
  ∴点N′在直线PM上,即PA平分∠MPN。
  (三) 借用三角函数 解决几何问题
  ②设直线MN:y=kx,则kx=-x2 2,
  x1 x2=-k,x1x2=-2,x2=-k-x1
  ∵O、M、N三点共线,故不妨令M左,N右
  作ME⊥y轴于E,NF⊥y轴于F,则P(0,4)
  tan∠1=MEPE=-x14-y1=-x14-kx1=-x14-kx1·x2x2=x1x2kx1x2-4x2=1k 2x2
  tan∠2=NFPF=-x24-y2=-x24-kx2=-x24-kx2·x1x1=x1x24x1-kx1x2=12x2 2
  ∴∠1=∠2,即PA平分∠MPN。
  三、 解后反思
  《立足学科本质 关注理性思维》提出数学学科的命题坚持“立足本质、着眼素养、合理综合、关注应用、适度创新”的原则,注重“四基”,突出能力,关注理性思维,明晰教学导向。
  命题立足初中数学各板块知识所承载的教育价值,关注数学学科的育人功能,突出考查理性思维,“图形与几何”关注演绎推理,着重考查推理的逻辑性与条理性,关注论据的充分性,强调“言必有据”。
  任何一种自然解法都是基于学生已有基础知识和解题经验,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有的易想难算,有的易算难想。读懂题目,顺着题目的意思,根据自己所学知识摸出一条路线解决问题。改进我们的教学,引导学生分析挖掘好题中的奥妙,让压轴题回归到双基,这样数学学习才不再成为困难。
  参考文献:
  [1]叶先玖.顺知顺时自然解 回归回味顺势得[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7(4).
  作者简介:周明珠,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简要分析了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从兴趣、积累、练笔、评改四个方面探析了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措施,可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教育;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相比于城市,农村教学条件较为落后,教学效果不佳,而尤以小学作文教学为甚。小学作为学生写作的启蒙阶段,作文教学十分重要,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对学生语文水平提高和今后发展意义非常。  一、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摘 要: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如何在管理班级期间让学生听话,又能让他们学到知识,体会哲理,这是对每一位班主任的考验。传统班级管理模式(一言堂式的管理)局限性强,缺乏对部分学生的尊重。所以,打造民主型班级,让学生敢说敢做敢当,这无疑是提升管理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班级管理;民主型班级;管理方案;管理思路  尊重是一個永恒的主题,人与人之间和平相处,重在互相尊重。在践行班级管理期间,虽然班主任是学生的
摘 要:本文指出化学试卷讲评课是师生共同探讨解题方法、规律,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以及提升化学成绩的有效途径。提出了讲评课的流程是确定不能解决的题目、明确教学目标、典型题目交流讨论、归类讲评,讲评课的四个原则是重点突出、分类讲评、思维发散、规范训练,讲评课的四种实施方法是以构建答题模板、思维发散、思路引导、分析错题原因。  关键词:化学试卷讲评课;流程;原则;方法  试卷讲评课是在考试之后,教师对其讲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注重课堂内容与生活实际、学生情感的和谐统一,在课程改革不断发展的今天,语文阅读教学已经和生活密不可分。本文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面向生活的实践教学意义说起,探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所应体现的具体原则、相应地提出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的可行策略,以期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观察学习  阅读其实就是在和生活面对面地对话,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摘 要:幼儿在园期间,孩子们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体育活动和游戏。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是游戏,孩子身体茁壮成长离不开体育活动的锻炼,如果将这两者结合起来,让孩子们能在玩中学,趣中练,从而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同时孩子的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关键词:幼儿园;体育活动;游戏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应该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从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不难发现,体育活动在幼
摘要:微视频的主要特点可以用精准、快速、简短来概述,也正因为这样既方便又容易操作被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应用于课堂,并且在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成绩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微视频教学符合小学英语教学的需要,并适用和辅助于英语教学,教师通过将应用课本和微视频相结合的方式,给学生创造了更加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及氛围,本文主要探究推广微视频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微视频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微视
摘 要:随着课程游戏化的不断深入,区域游戏的教育价值日趋显现,根据幼儿的发展及年龄特点,创设自主的游戏区域,提供适宜的材料,积极地引导幼儿与材料互动,大胆地探索,主动地学习,充分挖掘不同区域中各种材料的多种教育功能,从而有效地将学习深入到游戏化的课程中。  关键词:材料;区域活动;幼儿游戏  一、 引言  随着课程游戏化的不断深入,游戏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根据孩子的需求,有目的地创设
摘 要:批判性思维能力是高中历史学科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之一。本文以《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课为例,浅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一些有效方法。  关键词:高中学生;历史;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方法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意思是说,学习者不能过分地迷信书本中的内容和思想,必须要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当然,批判性思维并不是对书本内容和思想的全盘否定,而是依据一定的评
摘 要:小学语文学习阶段,学生语文素养层次不一,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行差异教学。在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的现状下,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准确把握学生的差异性,实施有效的策略进行语文差异教学,帮助学生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  关键词: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现状;策略  随着汉语发展的国际化,提高人们语言文字运用和文化选择的能力已成为时代的必然。规范的汉语学习,基点在小学语文课堂。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
摘 要:在应用型复合材料教育探索过程中,教研室开展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提高签约率、就业率以及专业对口率的探索。笔者作为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的负责人,对于如何以就业为导向,完善改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丰富的经验。在本论文中,主要从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产学研协作以及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对提高学生就业积极性进行阐述。  关键词:就业;应用型;复合材料;人才培养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培养复合材料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