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羌绣文化的新发展来分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sic5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的羌绣文化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如何发扬我国民族文化精华,把民族文化成分重新改造、分割性地运用于当代商品设计中,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将从羌绣在现代商品设计为例,进一步探讨现代羌绣活用设计,体现羌绣文化的新发展的价值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关键词】:羌绣;中国文化;商品设计;民族文化
  我国民族分布众多,而羌绣起源于少数民族——羌族。至今为止,羌族人民还是一直保留着身穿羌族服饰与其他不同的习俗,是对羌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羌绣作为手工刺绣,是羌族女性世世代代流传的手工艺,所以羌绣艺术可谓是历史源远流长。羌绣色彩大胆艳丽,针法细腻,是一种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在图案的搭配上,羌绣针法细致紧密,给人耳目一新的视觉感,有着极高的审美性和实用性。羌绣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高度重视对羌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如今的羌绣文化在政府的帮助之下,创立了羌绣文化基地,羌绣通用各种方式进入了大众视野并且得到了高度的关注与支持。
  一、羌绣的特色语言
  (一)羌绣图案纹样的文化内涵
  图形文化作为设计的重要参考来源,是艺术的预先设计的重要途径。羌绣中每个图形都具有特别的意义,羌绣图案的表现题材都来源于羌人对于生活环境以及生命意义的认知和感悟,是历经岁月淬炼而传承至今的民族信仰的符号表现,寄寓着羌人对自然界中万物生灵的崇拜,彰显着特有的审美情趣。【1】大自然中的植物、动物以及其他生动的形象是构成羌绣图案纹样的灵感来源。羌绣图案具有各式各样的纹样,羌人最喜欢绣羊角花、杜鹃、牡丹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植物与一些飞禽走兽,这些都是羌绣生活中常借鉴的素材,从而表达出对生活的无尽热爱和美好的向往。
  (二)羌绣的绣法
  羌绣上的表现手法是采过针线手法与色彩的搭配,通过针针线线交汇来描画文化特征。羌绣的针法是丰富多样的,装饰性很强。在平庸中见独特,在针线中可见精神,用一针一线制造出精美雅致的画面,体现出羌族人民生生不息的精神。刺绣以图案的底蕴运用不同的绣法来展现独到之处,传统羌绣采用多种绣法结合,变化多端,使织线布局结构在画面上凸凹起伏,富有层次的立体效果,使图形纹样饱满活跃,具有空间感。变化多样的针绣技法是羌绣的精髓,使羌绣形态更和蔼亲切。
  (三) 羌绣的色彩
  羌族人民崇尚、热爱大自然,因而在色彩的运用上都是师承大自然,借助色彩来表达人生理想、传颂情感理念。如大红,大紫,明黄,亮蓝这些颜色综合在一起却显得艳而不俗。同时,羌绣色彩还具有强烈的对比:羌绣中将不同的色彩综合在一起,构成色彩冲突,但却华而不实。在不同的表达方式中,力图营建浓烈、欢快的色彩视觉效果。在羌绣中,经常将各式各样的针法、纹样、颜色的绣品通过和谐手法运用在一个整体中,传递出高雅精美、雅致不俗的韵味。
  二、以羌绣在现代商品设计为例
  (一)羌绣在手工艺包中的设计应用
  色彩本身含有文化底蕴,当色彩被赋予了民族性,具有特殊的意义,就可以彰显出民族性的特色。羌绣用色夸张大胆,颜色之间的对比容易给人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刺激大众的眼球,博得好感。这样显得装饰感更加浓烈,更容易得到大众的喜爱。羌族在手工艺品包商品的设计中,需要借鉴这样的用色规则,考虑所传承的地域信息与人文信息。此外,也要考虑当代人追求时尚新颖的心理需求与款式设计,在色彩的选择上注意颜色的搭配与选取,以羌绣文化图案为辅助,力求简单明了的表现出羌族民族的特色。图形是整个设计中最直接体现地域特征的视觉元素,羌族图案的造型特征和文化特征是当今设计的重点借鉴对象,是羌族人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传承下来的精华,是整个羌族人民的智慧的结晶。只有将民族元素、民族工艺融入到设计中,才能使羌绣传统图形以崭新的形象展现在大众面前, 使的设计更具有生命力。
  (二)羌绣在化妆品植村秀商品设计应用
  要将羌绣文化应用到现代商品设计中,一定要结合当代手法进行创新型的改造,才能成为大众的新宠让其永不衰败。不仅要在颜色上进行筛选,让其更切合当今社会审美要求,还要在图案的对比上也要注意选用,要有自己独到见解之处。所以,要对传统羌绣图形元素成分再度进行剖析,在原来的图形上进行创新与改造。通过使用重新组合图形的方式,改变羌绣图案,使之让羌族元素以与众不同的面貌呈现给大众。植村秀洁颜油在包装设计采用了深远寓意的羌绣图案,将两款富有深意的羌绣图案印在琥珀臻萃洁颜油与绿茶新肌洁颜油的瓶身上, 分别寓意“生命之源”与“青春不朽”。在琥珀臻萃洁颜油上的刺绣图案中用针线凝集了生命力,一针一线绣出昌盛繁荣的样貌。而绿茶新肌洁颜油上采用复刻传统羌绣图案,持久不灭的魅力从内而外地散发,一针一线绣出对青春永恒与斑斓生活的憧憬。如今市场上很受大众喜爱羌绣商品中,采用的图案元素大多数是以各种羌族的花卉與飞禽走兽造型为主流,以团花、补花的搭配运用于大部分商品进行修饰,体现出浓烈的民族特征。同时羌绣图案纹样也通过重组、散布、切割等多种手段,在打造羌族文化特色的同时,也更好地体现出适应现当今社会的大众的需求,让商品设计的的民族性和设计感更加融洽,让羌绣文化生生不息。
  三、 羌绣现代生活产品创新设计
  羌绣在现代生活中不仅应用在各种商品设计中,还运用在包装设计、工业设计上,运用范围广阔。羌绣具有传统手工艺的实用特征,即使在现代生活背景下仍有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因此,羌绣的传承与创新应围绕人们生活需要的变化而展开。【2】羌绣艺术想要慢慢融入生活时代,首先需要了解当今大众的生活环境,在体现大众的审美需求和心理需求、生活需求上进行改变。如今羌绣文化主要结合当代设计,把传统的羌绣手工艺技巧与当代时尚相联合,采用多种艺术形式和手段,只有这样的产物才会让大众更加喜爱,才会让羌绣产品在社会中慢慢占有重要地位。
  由此看来,羌绣这门艺术已经慢慢地在当今社会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价值。通过对商品的创新设计,让越来越多的人融入到羌绣文化传承与发扬中的行动中来,必定能将羌绣文化发扬光大。在羌绣文化的新发展过程中,同时也是体现对我们民族文化的发展。发扬羌绣文化的中,将让中国不同的民族文化更加自信,更加丰富,展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一面。
  结语
  羌绣艺术作为一种优秀的文化艺术,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它、解释它、开发它并让它彻底与现代人的生活态度与审美情趣相融合,这样才有活路。【3】想要让羌绣文化新发展道路走得久远,还须要更多的社会关爱与支持,也需要拓展羌绣手工艺技巧在当代商品运用的范围。相信羌绣艺术一定会发扬光大,让羌族文化更加源远流长,让中国文化会得到更多国家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刘珂.羌绣在旅游工艺品设计开发中的应用研究_以包为例[J].创意设计源,2016年版
  [2]钟玮.羌绣手工艺变迁与呈现中的文化重构与创新[J].开发研究,2015年1期
  [3]刘珺琬.浅析羌绣现状及发展羌绣文化创意产业的现实意义[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1年1期
其他文献
【摘要】:嵇康是魏晋时期著名的音乐家,其音乐思想至今仍有重要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对嵇康的生平经历以及音乐思想《声无哀乐论》的探索,挖掘出蕴含在其音乐思想中的士人风度。  【关键词】:嵇康;士人风度;声无哀乐论;广陵散  一、嵇康的生平及音乐思想  嵇康生于魏初,卒于魏末。是魏晋时期的名士。他的一生既潇洒快乐又苦闷仿徨。与阮籍同为“竹林七贤”的领袖。  (一)嵇康的生平经历  嵇康字叔夜,三国魏谯国铚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禅”中所蕴含的“悟、容”,而且将“悟”作为本文的主要内容,对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实践的过程中,运用气息、冥想等方法参禅时所表现出来的对世界、对生活的“体悟”。本文主要就是为了在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的过程中融入“禅”的理念,使得舞者不仅可以训练身体的功能与技巧,还可以使得其心理上达到一种畅怀的心悟与心境,真正体会到宁静、包容以及和谐的心理境界,进而使得舞者在舞动的时候能够表现出纯净自
期刊
【摘要】:在景观空间环境的设计中,强调艺术语言的重要性,才能通过环境、空间的需要,巧妙地将艺术作品融入其中。本文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定义和分类进行简要的阐述,再进一步地分析艺术作品与景观空间环境的关系和在景观空间环境中的应用。  【关键词】:艺术作品;艺术语汇;景观空间;环境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在社会经济环境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准和审美水平逐步提升之后,艺术作品作为人们生活的调节剂,在越来越
期刊
【摘要】:民乐的演奏风格与演奏技法息息相关,民乐演奏的技巧和方法不同,会使演奏出来的风格也有所差别,由于我国的民族乐器因为民族文化的差异与地域特征的差别,饱含不同民族的个性特征与文化色彩。因此,在历来的民族音乐创作中一直受到作曲家的重视与关注。不同民乐演奏技法运用展现了了不同的创作观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演奏风格。  【关键词】:民乐演奏技法;演奏风格  传统民间乐器是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乐
期刊
【摘要】:首先从环境与人的关系到心理精神生态和文化精神生态两大方面来分析精神生态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密切关系。人居环境的重要性,居住区环境是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人们对居住区环境在要求舒适、安全、方便的同时 ,更加关注居住区环境质量。我国自加入WTO 以来,经济全球化、文化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各民族间的文化影响日益加大,科学技术发展,新旧文化观念的冲突,都影响着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的变化发展,没有民族
期刊
【摘要】: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利用马克思主义美学观来研究播音主持艺术的生态与发展,我们不能只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也要看到随着社会发展所出现的问题。但是就目前来说马克思主义美学观的观点正在印证和指导着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播音主持;互联网;媒介融合;美学  現如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舒适圈,媒体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播音员、主持人担当着广播电视领域的
期刊
一、有技术 任何没类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否则是空中楼阁。大写意花鸟画的发展是技术和艺术的共同发展和共同推动的结果。没有技术的支持与实践,其他的只是一个理想。大写意花鸟画的创作并非单纯的梅兰竹菊,也并非干湿浓淡。它是有目的有思想有道理的主观呈现。从工笔和写意的分化,到勾花点叶再到直接点写,每一步都是几代艺术家共同努力探索的结果,无不是体现了几个或一个时代的审美习惯的演变。技近乎于道。  二、有法
期刊
【摘要】:日本镰仓(1185-1333年)、室田 (1338-1573年)时期的汉画对中国南宋山水画有着很多的借鉴,它在题材、构图形式、笔墨技法等方面与南宋山水画有许多相似之处,南宋山水画在日本备受欢迎是有一定原因的。日本汉画不但在题材内容、思想情趣、笔墨技巧吸收了中国南宋山水画的优点,而且他们能够充分根据其民族特色,在技法与审美意味上都出现了新的变化,前人虽有提出但比较概括,没有从更深的层面去探
期刊
【摘要】:湖南花鼓戏近来受到了“冷遇”,虽然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仍然不能摆脱时代和音乐多元化的脚步带给花鼓戏的冲击,这种冲击也可以理解为传统与现代音乐的对话,但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呈现的内容之别,同时花鼓戏几百种的曲目不光呈现了丰富的社会百态同时也呈现了音乐的语言,从这个角度上说,如何继承,如何发扬光大,这都需要年青人去对接,而高校音乐教学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把地方曲艺通过高校的平台传播,这是所有人都
期刊
【摘要】:“艺”字有着丰富的内涵,艺术史的发展又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中国山水画有着悠久的历史,除了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画作之外,许多艺术家从绘画实践中总结出包括绘画技巧、作品赏析、师承源流等内容的山水画艺术理论。这些理论从开始的只言片语发展演变成为文献著作,它的发展脉络和特点是艺术史发展的反映,是我们有效的学习和研究中国山水艺术史变迁的前提。  【关键词】:艺;中国山水画论  一.中国古代艺术变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