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空间

来源 :云南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hahabook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再没有比云南色彩更为丰富的地方了,多样性的地貌环境,多民族文化构成的七彩云南,营造出一个梦幻般的天地。苍山上的杜鹃花、山茶花盛开,斑斓一片,灿若云霞。滇南石屏的杨梅熟了,将枝头的一抹红放在手心,转眼塞进嘴里化作心里甜蜜的记忆。吃过杨梅,走进花腰彝的村寨,那里更是一个火红的世界,姑娘们大红的衣服,仿佛盛开的马缨花,美得让人眩目。历史同样为我们点染着大地,无论是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马蹄声,还是“金临安”建水古城,都在岁月中积淀了厚重的色彩,在时间与空间中同样五彩缤纷。
  这是云南西部的一片绿叶,阳光给这里带来充沛的热力,河流又给这里送上绵绵滋润,绿色——永远是盈江不变的主色。蓝色的大盈江从黛色的高黎贡山逶迤而来,青色的农田、灰色的屋舍、黄色的稻穗、绿色的蔗林、白色的鹭鸶,构成了如诗如画的风光。
  


  晨雾中响起的是光邦鼓雄浑的鼓点,竹桥上走过的是小卜哨柔软的腰肢,景颇族的长刀散发着耀眼的银光,傣家人的泼水幻化为启明的星空。诗蜜娃底是乳白色的云雾的故乡,凯邦亚湖是一湾碧蓝的空间。当朝阳唤醒铺满山谷的云海,缕缕片片的云雾带着坝子里容纳不下的温情暖意,在铜壁关的林间久久不愿离去。当我们一路向西,再向西,国门之前的那一驻足,云南上空最后的那一缕阳光,让大盈江融进阳光充满眷恋、火红温情的怀抱里,和漫天的彩云一道,燃烧着激情,燃烧起梦想,像是在召唤明天更加美好的日出。
其他文献
在这哀牢山深处的四周绿色包裹的古老小镇鄂嘉,山的臂弯里随处潺潺山瀑,云里雾里穿行的奇幻,此起彼伏的似乎没有边际的绿色海浪,多情豪爽的彝家人,还有那颗传说中神秘的陨石,让人快乐得忘乎所以。鄂嘉有一种天赋可以让渐渐失去激情的都市人折服,或者点燃他们的某种久违的心动。    记忆鄂嘉    从妥甸出发,山改变了单调的距离,弯扩大了我对鄂嘉的期望,所有似乎都在营造一种神秘,效果就像悬疑剧。我总是习惯性地选
期刊
“石林是世界上剑状喀斯特的模式地;石林是最好的自然现象和世界上同类喀斯特的最好样板的代表地!”这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对云南石林的评价。也是对石林所具备的科学价值的最佳概括。对此,石林申遗专家昆明理工大学的教授梁永宁深有感触:这条权威的评价是众多地质精英经过长期考察研究后得出的结论。这些精英包括了我国中科院的院士和世界上顶级的喀斯特专家。梁教授对石林有很深的情感。他说:碳酸盐岩在世界上的分
期刊
精彩的大理,光是看看、玩玩是远远不够的,不把好吃的尝了,不把特色的收罗点回去就是白来。对于“逛”客来说,大理绝对算得上宝地。下关城里的时尚步行街,大理古城的“国际化”小店,还有地道的大理本地工艺品都是不能错过的。  无论多少的琳琅满目,眼花缭乱,天然大理石画是永远不能错过的。多少经过,天然大理石画的魅力依然不减。小时候,家里就有一幅小小的天然大理石画的屏风,据说在当时价格不斐。它自然柔美而又奇异的
期刊
弥勒西山乡是“阿细跳月”的故乡,而可邑是“阿细跳月”最热闹的地方。“活着不跳月。白在世上走”,每遇火把节、密枝节等喜庆节日。激昂奔放的大三弦便会在月光下响彻通宵。欢快的旋律响起。没有人坐得住。全村男女老少汇聚到村外古木参天、浓荫蔽日、奇石环抱的密枝林里跳月、摔跤。80岁的老太太跳起来手不抖脚不颤,就连五六岁的小孩都会争先恐后地一显身手。    阿细是彝族的一个支系。可邑在阿细语言中意为“吉祥的地方
期刊
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内的“文献名邦”大理,唐代的南诏国、宋代的大理国都曾作为都城。“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穿城而过.“风花雪月”引发人们太多曼妙联想,每走一步都能有历史文化的悠长意蕴、人文风情的独特魅力与自然风光的秀丽旖旎的珠联璧台。依靠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大理旅游集团以系列创新文化链为核动力“引擎”。启动旅游“航母”。顺利完成从旅游文化到文化旅游的漂亮转身,创造了大理旅游模
期刊
车队于3月7日早晨7点从昆明出发,经昆曼公路到达西双版纳磨憨口岸。8日上午10点我们通过中国关。但入老挝关就异常缓慢,等待中我手机信号时而是中国移动时而又是老挝LAO GSM信号,同车的队友则风趣地说移动的信号一不小心就会飘到老挝来了。经过2小时后大家终于进入了老挝。      昆曼大通道“黄金旅游商贸线”开通之际,2008年3月6日至2008年3月25日,由云南省旅游产业集团主办、云南中青国旅承
期刊
两千多年来,人类历史上一条最伟大的文明传播之路横亘在亚洲大地上,当那些古道驼铃、山间马帮都已消失在时光的背后,这条道路只剩下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丝绸之路。漫漫黄沙湮没了楼兰,热带丛林侵蚀了吴哥,那些串联丝路的古城都已消失在沧海桑田的变迁中,似乎与丝绸之路有关的一切都只曾在史书中出现一样,很难觅到点点踪迹。也许在20世纪开始的考古发现中让我们重新找到了丝绸之路,但那些过于虚幻的发掘仍然难以形成一个清
期刊
自从拥有自己的第一台相机,晃眼就是二十年。这二十年不知跑了多少路吃了多少苦,当然也无法计量得到了多少收获和满足。这里只想说说这二十年里比较得意的一点。  从1994年起,在我遍及中国大地各个角落的采访拍摄行程里,追寻半世纪的爱成了项重要内容。所谓“半世纪的爱”,指的是那些结婚成家五十年以上的各民族的老夫妇,以及他们在漫长婚姻生活中所经历的故事。  许多老夫妇几乎没有出过远门一辈子生活在十分僻远的大
期刊
编者按    云南旅游资源丰富,好山好水,民风民情,散落云岭。2007年云南省旅游局把国家旅游局推出的旅游宣传促销主题“和谐城乡游”与云南实际相结合,推出“和暖阳光、和睦民族、和谐乡村、和乐乡风、和美家匾”的以“和谐”为核心的五“和”多彩城乡游主题。我们相信,只要有发现美的眼睛,体验美的能力,在云南的大山深处,普普通通的农家,都能有一个惬意的旅程。从2007年第二期起,我们将在这一栏目中,推出田园
期刊
沙溪是一个能够让人心醉神迷的地方,无论是在古代抑或现在,到了这里总令人流连忘返。这一切大概和沙溪的地理位置有关,向北就进入海拔三千米以上的迪庆高原,向西则是山高谷深的“三江并流”区域。多年以前,对那些即将走向艰辛的赶马人来说,沙溪是他们补充给养,离开“人间”的最后一站;而那些刚刚从困苦中走出来的马帮,远离了要人命的雪山、峡谷和急流,突然到了沙溪,在他们的眼中,这里就是“天堂”正如歌里唱道的一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