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发展学生物理核心素养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engyu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电场、电场强度”教学为例,就“问题教学”法对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了探讨,通过“问题教学”促成物理观念的形成,促进科学思维的发展,促使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提升科学态度与责任的意识。
  【关键词】问题教学;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物理核心素养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学习思维是对“问题”进行反复思考和持续探究的过程,所谓“问题教学”,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那么,如何把“问题教学”贯彻到每一节课上,有效发展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呢?本文以“电场、电场强度”教学为例,就“问题教学”对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一、问题教学促成物理观念的形成
  电场是物质的一种形态,但电场看不见摸不着,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没有相关的感性认识,所以对这一物理概念的理解比较抽象。在此,可以依据问题设计铺设概念认识的阶梯,启发学生不断思考,沿着科学家对这一问题认识的足迹,帮助学生构建新的认知体系:
  师:电荷之间为什么会产生相互作用?你有怎样的猜想?
  师:科学家们对这个问题又曾有怎样的认识?
  生:物理学史上曾存在两种观点:“超距作用论”和“媒介作用论”。
  师:超距说认为电荷之间的力是跨越空间直接发生的,如何通过实验来检验?
  师:演示范式起电机对带电小球的排斥作用。在范氏起电机与带电小球间插入一书本,张角变小,据此现象大家能作出怎样的判断?
  生:带电体的作用力没有跨越空间,超距作用论不能成立,作用力需通过某种媒介传递。
  师:相互作用依靠媒介来传递,这种即媒介法。拉第提出的电场,这个电场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客观存在,是一种特殊的物质,不同于原子、分子构成的实物。
  如果直接告诉学生电场是一种特殊物质这一结论,学生很难理解。而在以上教学设计中,通过问题教学使学生先对电场的本质作出自己的猜想,然后了解历史上科学家对这一问题的看法,让学生认识到原来科学家也经历了和自己一样的认识历程,再经过简单的实验论证,使他们对电场的认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对一个个问题的思考、解决,逐步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电场在头脑中形成了初步认识,即电场是一种特殊的物质。
  二、问题教学促进科学思维的发展
  电场强度的定义式的推导,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依据合理的问题链设计,让学生沿着清晰的思维轨迹进行科学推理、科学论证,通过电场强度定义建立的过程,促进科学思维的发展,深刻理解了电场强度的物理意义。
  师:为了研究电场的力的性质,我们需要在电场中放置用于观测的电荷,对这个电荷有什么要求?为什么有这些要求?
  师:这样的电荷真实存在吗,是一种什么样的研究方法?
  生: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师:点电荷Q所产生的电场中有A、B两点,如何比较A、B两个位置电场的强弱?
  师:在A、B两点放入的检验电荷,若电荷量相同,能否直接用FA与FB的大小来比这两点电场的强弱?
  师:在A、B两点放入的检验电荷,若检验电荷量不同,如何比较两电场的强弱?
  师:在电场中同一位置,放入不同的检验电荷,则比值F/q变化了吗?你能证明吗?
  师:通过上述推理,你如何理解比值F/q的物理意義?
  生:比值F/q,能反映电场强弱;比值F/q,不受检验电荷影响,能反映某静电场的本身属性。
  师:所以物理学上将E=F/q定义为电场强度。
  这一环节是教学难点,如果不能理解场强定义式的建立过程,就很难理解公式中每个物理量的含义,更谈不上公式应用了。笔者利用问题链的引导,先让学生体会建构点电荷这一物理模型的必要性,在构建过程中理解了点电荷模型的适应条件,并通过这一模型解决下面的问题,从而掌握理想化模型这一研究方法。在研究描述电场强弱的物理量时,重点通过科学推理的方式进行探究,在充分讨论了点电荷不同时,如何用其在电场中的受力比较不同位置的电场强度,得出了比值F/q可以体现电场的强弱,且这一比值与试探电荷受力及试探电荷电荷量无关,符合对电场中某一位置电场强弱描述的要求,从而引入了电场强度的定义。在此过程中,严密的推理、科学的论证,不仅习得了物理知识,更训练了科学思维。
  三、问题教学促使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
  电场强度的定义很难进行定量的实验研究,所以采取了科学推理、科学论证的方式,而电场强弱的定性研究,可以让学生依据以下问题引导,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形成相应的认识。
  师:范式起电机周围存在电场,电场看不见、摸不着,如何验证电场的存在?(利用提供器材:起电机、通草球、绝缘细线、验电器等)
  师:空间电场是否有大小方向之分?提出猜出并实验验证。
  师:猜想电场的强弱可能与什么有关呢?提出猜想并试着设计实验验证。
  师:利用现有器材无法定量测量时,能否变实验探究为理论探究?
  通过问题的引导,学生用悬挂的通草球的偏移来研究场强大小和方向,基于实验观察,形成了电场不仅有强弱还有方向的认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蕴含着让学生难以认识到的新问题,值得一提的是,该实验无法通过定量测量点电荷的电荷量及其受力大小,那么就变实验探究为理论探究,使问题得以解决。因此在教学中,要把拓展问题作为教学的突破点,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四、问题教学提升科学态度与责任的意识
  科学态度与责任意识的培养不能靠强硬的规定和生硬的说教,最高境界是做到教育无痕、润物无声。在教学中通过问题的启发引导,可以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无声地渗入课堂,做到教育无痕情有痕。
  师:关于电荷之间没有接触,是如何产生力的作用的?历史上曾有怎样的认识?(课前布置查阅)
  师:你如何看待科学家们在追寻真理的道路上,体现出对真理执着的精神?
  师:科学家们对待科学的态度对你有什么启发?
  师:观察点电荷的电场分布,能否体会到物理的美?
  科学态度和精神是科学研究的推动器与动力。以问题教学的方式在课堂中渗入科学态度的教育,比起枯燥地说教更利于学生接受,在思考中引发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培养学生求实独立的精神,给予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结语
  问题教学是通过创设情境、问题的形式,及时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去探究,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积极热烈的课堂气氛。在这样的氛围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参与到问题的突破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从而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正确的物理观念、训练了科学思维、培养了科学探究的能力、形成了科学的态度,使核心素养的发展落到了实处。
其他文献
【摘 要】核心素养培养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在核心素养时代下,初中历史教师需要创新教学设计理念,以服务学生为出发点,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通过有高度、有坡度、有温度、有角度的课堂教学优化设计,促进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推进初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生成。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优化设计   纵观当前初中历史课堂发现,虽然在全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
期刊
【摘 要】阅读不仅是一个语言和信息获取的过程,也是一个心理过程,既有“文”又有“道”。这里的“文”,指的是英语语言知识、语篇结构和语言特点;“道”指的是学生获取语篇的主题意义和文化内涵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我们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多停留在语言的语法功能层面,不能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和运用能力。根据图式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结合本人多年的学习和教学经验,尝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语篇教学五阶段
期刊
【摘 要】时空的思维是展开历史学习、进行历史推理的基础能力。只有建立一个对历史年代——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清晰认识,才能有条理地认识历史现象、解决历史问题。只有建立一个空间格局,才能基于地缘了解历史从分散到整体的发展过程。缺乏时间的敏感度和空间的格局观,也就缺乏认识和思考历史的基点,无从考证史事和解释史实。可以说,时空的思维能力为其他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基础框架。一次偶然的调查发现,我校学生基本
期刊
【摘 要】目前的水墨技法要精益求精,技法不在于掌握多少,而是掌握有多精妙。作品不是空想即成,而是从无到有,有形有神。郭熙《早春图》崇尚自然的意境追求,对山水画注入灵魂之美,使得山水画体现出亦真亦善的写意纯美之境。  【关键词】早春图;郭熙;笔墨   郭熙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山水画家,他十分强调作画要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研究。擅长画山水,好道学,喜游历。在临摹研究写生实践中笔法大进,亦能自放胸臆,笔势雄
期刊
【摘 要】职业生涯规划应该从大学生入学就开始培养、引导和训练,以便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守的基础。本文结合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某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深入的生涯规划综合案例分析。  【关键词】生涯规划;测评;案例分析   第一部分:案例分析   小李,男,18届电商专业学生。就读于太仓的高职院校,在校担任班长,性格开朗,喜欢自作主张。18年6月毕业。17年初在物色实习岗位时,有几家电商类的企业向
期刊
【摘 要】品质课堂是我们一线教师的不懈追求和奋斗目标。品质课堂没有绝对的标准,笔者认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具备以下几项重要品质:有意义、有思想,扎实的课堂;有效率、有整合,充实的课堂;有方法、有深度,丰实的课堂;有生成、有创造,灵动的课堂;真实而自然,平实的课堂。在不断提升课堂品质的过程中,我们的专业水平才能得到不断提高,学生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关键词】品质课堂;扎实;充实;丰实;灵动;平实 
期刊
【摘 要】化学课堂教学,追求教学“生活化”,将教材内容纳入生活中,寻找教材和生活的联系,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学习,能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关键词】课堂教学;离子反应;教学“生活化”;学习“生活化”  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在新课程背景下,让课堂教学和生活产生联系,让学生的学习与身边的衣食住行及社会事件等产生联系并相互融合,进行“生活化”教学,
期刊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进步,而我们的教育在推进科技进步中应当起到基石的作用。当下人工智能正处在科技的前沿,我们的基础教育阶段也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的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学科,物理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笔者认为当下基础教育阶段的人工智能教育主要是各种机器人项目的开展。其中比较流行的机器人种类,例如小学、初中阶段的乐高系列机器人、VEX IQ系列机器人、WER能力风暴系列机器人;初高中提高型的
期刊
【摘 要】目前,古诗文诵读已经成为从上到下的热潮,但是如何切忌一阵风,切忌一刀切,切忌盲目跟风给学生增加新的负担?笔者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在班里进行“每周一诗”的尝试,力图通过故事引领、兴趣指使、与本班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与所学课本知识相联系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古诗文诵读;结合;尝试;“每周一诗”;实践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有专家指出
期刊
【摘 要】儿童诗是面向儿童生活的文学,一般语言清新活泼,、质朴纯真、朗朗上口, 散发着真、善、美的气息。作为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读写儿童诗,把诗意的种子播撒在孩子心田。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了通过创设情境来促使孩子亲近儿童诗诗文之密码,通过多样诵读,探寻儿童诗诗情之密码,通过模仿创作,获取儿童诗写作之密码。  【关键词】儿童诗;儿童;学生;语文教师;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儿童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