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的考查难点及答题技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yagongz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是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对该部分内容的考查比较难把握,如何用严谨的评价态度、科学的测评方法、创新的评价机制考核评价“实效性”问题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比较关注的问题。对“实效性”问题设置有效的考查方式能够充分考查学生对这一知识的把握程度,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考查难点 答题技巧
  1.引言
  实效性问题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体现的是一个复合过程,教师通过传授学生思想文化知识,让学生接受、内化、体验与评价选择。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主要根据思想政治课程的特点,依据学生的行为方式、发展特点,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吸收所学的思想政治观点和相关内容,使所学知识成为规范自己行为道德的准则,使所学内容不断推进学生开展各项活动,使学生掌握适应社会需要的各项技能。
  2.实效性”问题考查的难点
  2.1“实效性”问题中的“大”与“小”。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有一系列“大”与“小”的问题,如理想与现实、社会与个人、观念与常识等,这些内容是思想政治教学的重点,贯穿整个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也是“实效性”问题考查的重点。例如:有些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程比较乏味,没有学习兴趣,国家大事不关己,只想安稳过日子。针对这种思想,思想政治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讲明:个人的一切活动都要与社会这个大舞台相结合,都要融入社会这个大熔炉里才能使自编、自导、自演的“人生剧”更有声有色。因为每个人都在社会大舞台上“起舞”,都打上时代的烙印,“时势造英雄”,即使领袖也不例外。毛泽东和邓小平作为二十世纪两位划时代的伟人,他们的理论虽一脉相承,但都是时代的产物[1]。
  2.2“实效性问题”的判断标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中的关键问题是判断标准的问题,相反,其他学科并没有这一问题,用什么标准衡量实效性,即按照什么标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作出判断。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存在三种误区。
  第一,以社会功效作为判断依据。很多工作的社会功效是直接和明显的,而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上层建筑范畴,主要在思想意识形态上起作用,所以,“务虚”是其主要特点,因为它以人的思想变化为主要对象,主要的作用对象就是人,主要方式是通过对话说服,通过道理渗透,这些差别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突出特点。所以它的社会功效比较明显,主要实现途径是以理论对实践、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在实现社会功能的过程中要经过作用与反作用,必须接受实践经验的验证。因此,通常我们通过实际工作的社会功效判断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并不科学。
  第二,以相关学科对知识结构能力培养功能为判断标准。人文社科相关学科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自然科学通过教师对自然科学知识和相关技能的传授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思想教育作用,而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没有传授给学生相关技能,但其在培养学生情商、德育方面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它的主阵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要载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知识,主要目标是启发、感悟、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为学生的成长及成材提供保障,正如哈佛大学所提倡的:“个人能不能有所成就,不仅看智商,还应看情商,进而看德商。”“实效性”能够帮助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终身受用”,有利于其他学科教育、社会教育及自我教育共同发挥作用。可见,以这种“实效性”作为评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的标准同样是不正确的。
  第三,实效性评价存在的其他问题。评价定位有失偏颇,评价认知亟待提高;评价目标指向狭窄,评价标准参差不齐;评价方式方法单一,评价过程缺乏针对性;评价机制不够健全,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难点的解答技巧
  3.1对“实效性”内涵的界定应该明确。
  在回答实效性内涵的时候,首先应该给予明确的定义,回答问题注意多样性、多面性和多层次性。例如,就研究对象来说,应注意区分个体实效性和群体实效性;就具体作用来说,应注意区分内在实效性和外在实效性;就作用的工作方式来说,应注意区别直接实效性和间接实效性;就时效性来说,应注意区分当前实效性和长远实效性,不能笼统,避免出现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无效性否定群体有效性、以暂时无效性否定长远有效性、以直接无效性否定间接有效性的错误。
  3.2应客观看待“实效性”问题的论证依据
  首先,学生应该结合自身状态,通过大量调查,经过科学严谨的分析论证再提出相关“实效性问题”的依据,即只有调查才有发言权,反之容易出现理论不能结合实际的“两层皮”现象,甚至出现以主观论断代替实证研究的错误。其次,应根据课程特点,注重考查实效性的相关条件、环境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增强全面性、辩证性、动态性研究,避免孤立、片面、静止的形而上学观点。
  3.3应注意“实效性”问题判断标准的差异性
  解答相关问题时应该从思想教育的本质、目标、价值、结构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将与其他学科专业在实效性判断标准上的差异阐述明白。因为每个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都需要一个过程,在形成过程中都会受到各种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形成的思想品德都会遵循一定的特定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应该结合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教育,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因为只有经过系统的理论抽象才能形成比较合理、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体系[2]。
  4.结语
  如何考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问题,使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受到积极的导向作用,充分体现政治课程的教育目的,是思想政治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希望本文关于“实效性”问题的难点分析及对应的答题技巧能够为同行朋友提供参考,通过考查很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参考文献:
  [1]杜文娟.试论如何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魅力中国,2010,12.
  [2]王立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5).
其他文献
二师成立于1953年6月,其前身是1947年由王震将军派出的三五九旅干部团赴山东组建的渤海军区教导旅,后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野二军步兵第六师.“根在井冈山,整编渤海湾,转战
期刊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确立,尤其是新的会计制度的颁布与实施,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改革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我们要探讨新形势下的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思路,加快完
人体就像“弹簧”,劳累就是“外力”。外力超过弹性所承受的限度和作用时间过长时,弹簧会发生永久形变;进而导致老化、衰竭、死亡。  33岁的钟冰在一家杂志社当编辑,毕业10年的他做了4年多的记者、3年多的编辑。“累”,已经是他生活中的口头禅,他形容自己是“形销骨立,”不过他体重并不轻,“腰酸背痛,累得不行,你要是打我,我躲都嫌累。”  钟冰有一个健身卡,因为他觉得这样下去,总有一天会“废” 了,想振作
ESP课程是英语语言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课程,其内容涉及各类学科的专业知识以及不同专业文献的语言特点.根据其教学特点,选编教材、加强师资培训是改革EPS教学的当务之急.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宫底沙袋加压的影响。方法:我院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抽取160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将这些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不只小学生,几乎在每个成年人的身上也时常存在粗心的问题,只是它在小学生的身上更为明显,尤其是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反应更加强烈。很多小学生由于粗心问题,总会出现漏题、
我国高校办学体制长期以来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并且发展起来的,但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相关体制的改革,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不断扩大,高校办学模式逐
影响大学生阅读的三大因素是阅读习惯、阅读策略和背景知识.教师应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训练阅读策略和突出背景知识在阅读中的作用三个方面着手,提高大学生的英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