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

来源 :小猕猴学习画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s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端午节前夕,我和妈妈来到外婆家包粽子。外婆早已把包粽子的材料准备好了,她挑出两片又长又宽的粽叶,熟练地卷了个“小喇叭”,再用勺子舀了几勺糯米装进“小喇叭”里,然后把一些腊肉放进糯米里,左一包右一裹,用一根五彩的麻绳系紧,一个又大又圆的粽子就包好了。我看得眼花缭乱,对外婆佩服得五体投地。
  看着外婆包得那么精致,我的手也痒痒的,于是,我拿起几片粽叶,学着外婆的样子卷了个“小喇叭”,舀了几勺米,放了一些腊肉,可是“小喇叭”总是变形,把肉和米给漏下来了。我马上用麻绳缠紧,好不容易包好了,仔细一看,呀,这是什么粽子呀?难看死了!一个超级“大肚子”,像一个胖和尚。
  我们很快包好了满满的一盆粽子。外婆把粽子放进蒸笼里蒸,过了好一阵,阵阵香味扑面而来,哦!粽子熟了!我们围着桌子慢慢品尝,我拿起我包的粽子,轻轻咬了一口,米真香,肉更香,我觉得今年的粽子比哪年的都好吃!
  点评:
  小作者用语简洁诙谐,把包粽子的整个过程、自己的体验写得充满童趣。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及对比描写为本文增色不少。结尾点题恰到好处。
  (指导老师:曾玉芬)
其他文献
近日,在校内调研时听了一节四年级的阅读课,执教教师所上的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课堂上,教师一方面注意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品味,感受樟树的可贵,进而认识宋庆龄所具有的品格;另一方面关注语言文字运用,课堂中既有句式的迁移训练,也有学习方法的点拨引领,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服务。但最让笔者在听课过程中印象深刻的,是教师对这篇课文“段”的教学。就以课文重点段第5自然段来说,教师安排了
阿毛实在不争气,一上课就打瞌睡。马老师十分不悦,于是在阿毛考了零分以后开始对阿毛进行教育。  马老师问:“你现在认识到上课睡觉的缺点了吗?”  阿毛回答:“认识到了。”  马老师面露喜色地说:“嗯,缺点是什么?”  阿毛大声说:“缺点是不如在床上睡舒服。”  马老师“扑哧”一声笑了,像是平静的水面投进一颗石子,教室里的笑声立即荡漾开来。  指导老师:庄华荣
《日月潭》一文描述了日月潭优美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由衷的赞美,是各个版本小学语文教材的首选文章之一。统编教材和人教版教材在编排课文时,都不约而同地选了《日月潭》。那么,同一篇文章选入不同版本教材之后,它的地位、作用是否一样?编者的意图是否相同?教学目标是否一致?为此,本文将从八个方面比较其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  一、编入册数  统编教材和人教版教材都将《日月潭》放在二年级教学
同学们,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在我们的身边生活着很多可爱的动物,有的我们还很喜欢,甚至可能还和它们发生过有趣的事情呢!如果把它们写下来,一定非常有趣。那怎样才能把这些动物写精彩呢?  一、写出动物的外形特点  给动物画像,就要展现这个动物区别于其他动物外形上的特征,让人一眼就看出你笔下描写的是什么,比如长颈鹿的大高个、啄木鸟的嘴巴又尖又长、大象的长鼻子和长牙等。写出外形特点,是写好动物的首要一招。 
听说很多人都在自己家里唱卡拉OK,我和妈妈也想体验一下,于是买了一个麦克风,准备到时候也在家里唱卡拉OK。  我们先照他人的提示下载了一个软件,经过一阵索然无味又非常必要的程序之后,软件下载完了。我们马上插上话筒的接口,抓起话筒,选好一首歌曲,唱了起来。  这软件可真搞笑,我们后来听自己录的效果,发现它时不时把我们的声音录得慢半拍,给我们来了一个双簧音,那声音听起来滑稽死了,怎么弄都弄不好。  我
最新一期《尽朝晖》出版了。这是我家的“办报人”——爷爷为街道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員会编印的活动简报。它16开,每期8个版面,刊登20多篇来稿,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每当简报一到,我总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成为它的第一个读者。  爷爷是退休教师。几年前,他被街道关工委聘请为副秘书长,具体负责关工委的宣传工作。他一上任,便根据上级关工委的要求,建议街道关工委创办工作简报《尽朝晖》。简报取这个名字,意思是广大
站在幽静的山谷里,握着你的手仰头望树,不见红叶。  阳光应当在山外什么地方朗朗照着。那里游人肯定如织,红叶也应当灿烂如花。正是好秋天气,阳光和游人,谁肯辜负红叶之美?  然而还是这里好,我喜欢这无人的山谷。真要看叶,哪能在热闹的去处?树儿本是世界上最淡泊平和的物种,而我们是人类中甘愿孤独的一群。唯有在静默中的彼此凝望,你我才能互相明察各自的蜕变。  秋风吹起,很凉很凉,是第几阵秋风?想不分明。只是
【摘 要】对于阅读教学,可从文章的“特色表达”“文眼关键”“想象留白”等方面施以“语言支援”,运用积累、比较、链接、迁移等手段,对文本语言的特色、观察的视角、谋篇的策略等进行有效导学。學生在一系列“听、说、读、写”的活动中实现语言的积累、内化、迁移,得到文学的熏陶和滋养,教学由此也真正走向了语文,走进了学生。  【关键词】语言;支援;学本;阅读  钱梦龙先生说:阅读教学就是以文本为凭借的语言训练。
早晨,我来到教室,看见讲台上摆放着许多鲜花。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对了,因为今天是教师节,所以班上许多同学给老师送了鲜花。我想:今天,我得表现得比平时更好一点,不让老师生气。  上课了,我在数学课上认真听讲,积极发言,表现得非常好。数学课上完了,我在心里暗暗地说:“老师,祝您节日快乐!我会更加认真听讲,学好知识,不让您失望。”接下来,在语文课上、美术课上也一样,我都在课堂上发扬积极向上的学风。  放
看到题目,你肯定会以为这只“三脚猫”是指技艺不精、勉强凑合的人吧?其实它确实是我家那只三只脚的猫。  这只猫让人非常同情。它是我和爸爸散步时,在公路旁的草丛边发现的。它当时可能被车碾压了躺在地上,一只后脚断了,只剩下皮连着骨头。它一边用哀求的目光盯着我们,一边不停地用舌头舔着伤口,嘴里发出呼噜呼噜的痛苦的叫声。我们把这只可怜的猫抱回家,爸爸用剪子把它的断腿截掉,然后敷上药包扎好。我在一旁帮忙抱着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