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小艾”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yok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账号:人人网主页 艾生权
  描述:这是清华大学学生会生活权益部为学生提供反映自身利益和诉求的平台。2011年建立,截至2014年1月2日,“有63607人看过”,好友人数10037人,并持续增加中。
  “食堂的羊肉消失了”
  “暖气怎么还不来”
  “都6点半了我们楼还没热水”
  ……
  这些是同学们问“小艾”的话。被同学们亲切地称呼为“小艾”的,是名为“艾生权”的人人网主页,由清华校学生会生活权益部维护,帮助解决同学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该平台背后,是一个由10个人组成的管理团队,每天,他们分时段处理同学们的留言与状态。
  自动化系2011级的段佑璇就是一名“小艾”,前年加入的这支队伍。“虽然我管理平台的时间不长,但也大大小小处理了许多问题。比如,清华经管老楼施工扰民的事儿,逸夫馆假期开馆时间不合理的事儿,六教空调温度太凉等等。”段佑璇和同学作为信息的第一经手人,每次在网上看到反映较为集中的事件,都要以极快的速度描述清楚问题,然后在组内进行讨论,和同学们一起商量解决对策,“收到信息的24个小时之内,我们必须回复。”
  2013年春季开学后不久,不少清华同学向艾生权反映“食堂取消供应羊肉了”。得知了消息,段佑璇立刻前往饮食中心咨询。饮食中心的老师告诉她,市场上羊肉价格上涨不少,饮食中心担心如果食堂羊肉涨价会引发同学们的不满,便无奈之下取消了羊肉的供应。很快,段佑璇把饮食中心的反馈发表在“艾生权”上。
  虽然同学们了解了羊肉菜消失的原因,但是仍有不少人抱怨取消羊肉影响了他们的日常饮食。段佑璇和其他小艾发起了调查,看能否向学校提出解决的建议。通过网上和纸质问卷,“艾生权”收到有效问卷655份,其中,“近80%的同学表示停止供应羊肉对他们的日常饮食造成了影响;受访者每周食用羊肉的加权平均数为2.94次;77.56%的同学认为食堂很有必要恢复羊肉供应……”此外,小艾们还调查了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羊肉供应情况及其价格。在此基础下,“艾生权”写了“关于恢复食堂羊肉供应及推进食堂建设的提案”,并在校领导接待日上提出。提案中提出了两个建议:“在部分食堂窗口恢复供应羊肉;合理调整菜价以恢复羊肉供应。”
  据清华大学团委副书记、学生会秘书长张超介绍,对于艾生权无法协调解决却与同学们的权益和诉求关系较大的问题,“艾生权”会把问题整理成方案,在定期的校领导接待日上提出。“2013年,我们向校领导提了10个提案。” 段佑璇说。
  当清华同学重新吃上羊肉,段佑璇非常开心。
  “我们就像同学和学校之前的桥梁。有时,同学们不理解学校的一些做法,常有抱怨。通过一年半的交往,我觉得学校老师也挺不容易的,他们也时常受到不少限制,比如资金。此外,他们也不全部了解同学们的意见。对我们反映的问题,他们有时也挺惊讶的。比如当我们跟他们讲,有同学报怨学校一家修理拉链的店是黑店时,物业管理中心老师就很意外,之后迅速解决了问题。” 段佑璇说。通过小艾们的工作,同学们和学校的各部门之间的沟通顺畅了不少。
  上课、查看“艾生权”收集信息、跑问学校相关部门、反馈信息……段佑璇加入“艾生权”后的一年,虽然忙却勉强能支撑。但2013年9月后,段佑璇明显感到力不从心,“以前一周大概会收到五六条反映问题的信息,新学期后一天的信息量都不止这个数。”原来,随着“艾生权”的影响力不断地增大,越来越多的清华同学在上面反映问题。
  清华大学团委副书记张超介绍,2012年年底,“艾生权”的好友数是2000,“这还不够,有些问题不能及时发现。”进入2013年,“艾生权”的好友数以每天30~50的速度增长,截至2014年1月2日,好友数已达10037!“‘艾生权’由学生会同学负责维护,更侧重于本科生,研究生会也有自己的(人人)主页‘小研’,更关心研究生同学的各类问题。清华本科生是13000多人,10037这个数字表明,‘艾生权’已基本覆盖了网络上活跃的本科生。”张超说。
  当有这么多的好友时,一些与同学相关的比较大的事情,一般发生1小时内,“小艾”就会得到消息。比如,一旦买票看讲座的队伍过于拥挤,就会有清华同学给“小艾”留言。“小艾”就密切追踪排队情况,必要时请保卫部门介入,确保同学们的安全。接下来,“艾生权”将鼓励网络上不活跃的本科生和部分研究生成为好友,“在人人上活跃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一共也就20000多人,所以我们的好友数理论值是20000,再高意义也就不大了。”张超说。
  当然,好友的快速增长也给小艾们带来了诸多辛劳。“反映的问题关乎清华的各个部门,有的甚至不关清华的事。小艾们要快速分类、联系相关部门,24个小时内必须做出回复。他们还要上课……”张超一一分析着小艾们的难处和冲突。
  既要为同学们解决问题,但自己的时间精力又有限,小艾们想到了让同学们尝试自己处理简单的问题。作为小有资历的小艾,段佑璇稍加整理就给出了一大串与同学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部门电话。当有同学反映没热水等问题时,小艾们就会提供电话,让同学们自己联系。
  责任编辑:尹颖尧
其他文献
摘 要:以济源市为例,分析汇总了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现状和需求,提出了建设市、县区域性档案管理网络平台的对策方案,总结了济源市构建平台的应用实践,以期为加快各地市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区域性档案管理平台;构建  1 市、县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现状与需求  1.1 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现状:随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各地市都在逐步推进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进程,规范电子文
在国外留过学没?在英国的这一年时间,哥的留学经历绝对让人瞋目结舌。想象过你会成为生物入侵的始作俑者吗?你相信留学在外竟然沦落为难民住进教堂吗?体会过头顶的灭火器连声招呼都不打就开始淋雨吗?也许人生都得经历困难,但是哥所经历的,大多都叫灾难——各种大大小小令人啼笑皆非的灾难。  百思不得其解的虫“灾”  刚到英国的时候,我租住在一栋学生公寓中。公寓是当年新建的,所有设施都是全新的,我有幸成为了这座公
“你今天留下的泪与汗,就是你当日选专业时脑子里进的水。”这句流传在网络上的笑谈,让很多自认“选错了专业入错了行”的大一新生感触很多。对于踏实稳重的曾祥峰来说,专业不喜欢不要紧,给自己多一个尝试,未必是坏事。  2004年考入天津师范大学的曾祥峰,回顾起大一的迷茫,总结原因是“专业不喜欢”。“我原本想学化学,被调剂后学地理专业。”满心苦恼的他,盘算着要转专业。大一的上学期,他基本是在郁闷和迷茫中度过
晁夕,乐途旅游网副总裁,在线旅游专家。  一谈到“装”,很多人都把它联想为贬义词。按照中国的中庸之道(不是什么事都不干,而是掌握度),装得过度,是假装、装逼;装得不过度,反而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优势。  身处浮躁的社会,我觉得有时候必须得“装”。  B公司入股A公司,并成为A公司最大的股东。为了能控制A公司,董事长空降一位85后当A公司高管,管理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85后高管进了公司雷厉风行,非常强势
创办三个多月来,HowImetMrRight公众号风靡清北复交四大高校,  每天都有上万人在关注谁又上了平台,谁又找到了Mr./MissRight。  与此同时,“月亮姐姐”和“乐乐天使”成了创造幸福事业的红娘。  我和您一样,对于这对来自清华的红娘姐妹充满好奇,  为此撩开HowImetMrRight创办人的神秘面纱,  听听“月亮”和“乐乐”谈她们的红娘故事和校园爱情。  月亮姐姐马凡雅,20
2008年,考上新疆大学软件学院后,大一期间,吾库尔提组建了自己的团队——火星工作室,接一些技术开发的业务。大三成立了“优件师科技有限公司”,吾库尔提担任技术总监。2012年,他研发的“优件师维吾尔文手机浏览器”出炉,解决了安卓手机不能正常浏览维吾尔语网站的问题,同时解决了从右边开始书写的语言在安卓智能手机上乱码、不连贯问题。他又带领团队先后开发了“优件师人事管理系统”,“优件师店铺管理系统”“优
很多人在看到“架构师”一词的时候会觉得很陌生,  可你一定知道乔布斯,他的头衔就是首席架构师;  同样假如你有幸与丁磊交换名片,  也会看到他的头衔是网易公司首席架构师,  而不是其他你所熟悉的种种抬头。  似乎悄然间,架构师这一职位变得崇高无比,成为职场上最让人羡慕的职位。  这时候你会更加迷茫些了,是不是只有成为乔布斯、丁磊这样的才能称之为架构师,架构师是不是只存在在于软件技术领域?架构师实际
温子申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2015届本科毕业生  温子申是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大五生。与许多毕业生为了毕业设计焦头烂额不同的是,他沉浸在自己的毕业作品里不亦乐乎。“如果能做到99.99%,为什么要止步于99%呢?”这是他对别人的评价“已经这么优秀了却还这么拼”的回答。读建筑这五年来,老师的指明灯伴他前行,实习之路被他踏在脚下,浏览过的风景也都悄无声息地浸润在他的建筑理念中……他就这样一步一步将自己养
诠释误解  陈奂生(公考三年,今年命中。)  成为公务员一定有很硬的关系,或者有钱有势吗?刚上班一周,就有老同志过来套话,问我和哪位领导关系是不是很好,不然不可能到这里来工作之类。而且他在和你说话之前就已经探听了你很多情报了。经常让你感觉“真话很难说”。其实我是一个真正从农村考上大学,然后误打误撞进入政府工作,哪有啥关系,祖上三代贫农。  工资肯定不错,福利一定很好吗?上班一个月后,老家有很多人知
我的生活中,持续着一场关于 “应该做什么”和“想做什么”的战争。  上大学时,它表现为我“应该”选什么课和我“想”上什么课,  进一步来说,就是我应该主修什么专业和我想学什么专业。  “应该”,意味着人们对我的印象,有着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与压力。  “想”,意味着我基于本能和自然意愿而渴望做的事。     大学第一年时,我“汇编”了一张详尽的自己应该选的课程列表,包括经济学、政治学和其他实用性社会科